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南阳市六校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025.0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在序言部分列举和颂扬了国王的丰功伟绩,且国王自称是“众王之神”,宣扬了“君权神授”“君权至上”的思想,并阐明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使“公道与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据此可知,该法典( )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C.标志着西亚地区进入封建社会 D.旨在维护基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2.古印度列国时代,刹帝利中有人从事农业,有人做商人,有人做手工业者,甚至有一个刹帝利王子曾先后做过被认为低等的职业;吠舍中有很多人经商致富,且放债取利成了富有吠舍的合法职业,他们拥有大量的财产和奴隶。这反映出当时印度( )A.种姓制度隔阂打破 B.等级结构复杂C.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D.血缘观念弱化3.表1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文学中的希腊元素。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表1代表人物 和希腊文学的联系尼维阿斯(第一位拉丁文学家) 翻译希腊戏剧阿克齐乌斯(最著名的悲剧家) 悲剧取材于希腊神话泰伦提乌斯(著名的喜剧家之一) 提倡“希腊式喜剧”阿普列尤斯(最著名的小说家) 接受希腊教育,取材于希腊传说A.希腊武力征服了罗马共和国 B.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的文化C.文化交流推动罗马文学发展 D.希腊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素材4.图1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演变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1A.工商业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强化C.资本主义萌芽 D.民族国家的形成5.830年,哈里发麦蒙耗费巨资,在巴格达兴建了一座“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天文台于一体,成为当时学术活动的中心。9世纪下半叶,“智慧宫”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这反映出阿拉伯帝国( )A.经济发展达到鼎盛 B.学术成就领先世界C.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D.重视文化教育事业6.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都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但与埃及人把金字塔作为陵墓不同,他们在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祭司在塔上观察天象。这反映出古代美洲( )A.宗教活动与天文观测紧密结合 B.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C.建筑技术水平落后于古代埃及 D.社会以祭司阶层为核心7.西欧的比斯开湾和北海,风暴十分频繁;法国、英国的西海岸雾海茫茫,能见度低;意大利只习惯于内海航行;伊比利亚半岛则阳光普照,有四季温暖的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还有优良的远航起锚地——圣文森特海角和加那利群岛的戈梅拉。这可用于说明( )A.意大利最早兴起文艺复兴的原因 B.英法成为世界强国的有利条件C.西葡两国成为开辟新航路的先驱 D.荷兰成为海上强国的外部因素8.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英国茶会上用中国的茶和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茶叶价格的下降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价格革命的影响 D.全球联系初步建立9.17世纪,欧洲人普遍认为“促进上帝之爱最好方法就是自然、神恩和天国的荣耀向人们显示上帝的形象,所以首先要加强理解上帝在自然界中的体现,从其杰作中看到造物主,并通过对这些杰作的爱升华为对上帝的认识和爱”。这一认识(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D.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10.表2是1700年和1750年英国经济产出统计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表2时间 1700年 1750年工商业产出指数 100 148农业产出指数 100 111A.工业革命的推动 B.近代政治制度建立C.价格革命的促进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1.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的《独立宣言》规定“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人民有权变更而成立新政府,而1787年宪法对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只字未提。这一变化反映出( )A.人民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有所减弱 B.联邦政府的权力得到全面强化C.宪法制定者忽视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D.宪法制定者对过度民主的担忧12.1883年,日本耗巨资建造了“鹿鸣馆”,专门用作接待外国贵宾,并安排上流社会成员在此与西洋人进行社交。达官显贵们携妻带女、洋装革履,来此参加招待西洋人的舞会,以改变欧美人对日本的印象,并达到改约的目的,史称“鹿鸣馆外交”。这表明日本( )A.践行了“文明开化”政策 B.外交政策开始走向近代化C.达到了外交平等的目标 D.实行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13.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电气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为:德国34.9%,美国28.9%,英国16%,法国4%,德国生产的电气工业产品有25%销往世界各地,德国电气工业产品的出口在世界电气产品出口中的比重达到了46.4%。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德国经济垄断程度最高C.美德科技创新的成就最为突出 D.英法经济发展速度放慢14.1871年9月,恩格斯指出:“第一个巨大的成就应当是破坏各个派别的这种幼稚的合作。这个成就就是巴黎公社,公社无疑是国际的精神产儿,尽管国际没有动一个手指去促使它诞生,要国际在一定程度上对公社负责是完全合理的。”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影响 B.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C.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D.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5.1876年9月,在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倡议下,召开了西方学者和探险家参加的“国际地理学会议”,成立“国际探险和开化非洲协会”,各国成立了各自的委员会,纷纷派人到非洲考察。这次会议( )A.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发展 B.旨在促进国际地理学进步C.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D.加剧了列强在非洲的争夺16.1906年8月,伊朗国王穆扎法尔丁·沙被迫同意召开第一届议会,通过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行政组织、司法体系等内容,明确了国家主权和公民权利的关系,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这表明伊朗立宪革命( )A.结束了君主统治 B.有助于国家的近代化C.实现了民族独立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推翻了米底王国的统治,建立了波斯帝国。在居鲁士及其后继者大流士一世的领导下,波斯帝国迅速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波斯帝国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爱琴海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南抵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其统治下的民族众多,语言、文化和宗教各异,对各地原有宗教,不加干涉和排斥,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为有效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波斯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政治制度,将全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将全帝国划分为五个大的军区,每个大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各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总督不管军事,军事长官和行省总督互不相属,可收互相监视之效。——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斯帝国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波斯帝国崛起的意义。(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18世纪,曼彻斯特纺织业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煤炭供应。布里奇沃特公爵决定开凿一条从自己煤矿通向曼彻斯特的运河。1759年他向议会提交法案并获得通过。1761年布里奇沃特运河开通,全长10.5英里。运河的开凿让曼彻斯特地区的煤炭运输成本下降50%,大大降低了公爵的煤炭价格,从而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布里奇沃特运河的成功开凿,不仅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前夕交通运输的一次重要革新,也为后续的运河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英国各地纷纷效仿,掀起了一股开凿运河的热潮。到18世纪末,英国已有4000英里的内陆水道,仅18世纪90年代就开凿了42条新运河,这些运河联通了全国几乎所有的重要河流,如同一条条血脉,将英国各地的城市、乡村和工业区紧密相连。——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开凿布里奇沃特运河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开凿运河热潮产生的社会影响。(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6世纪初,随着美洲的发现,非洲劳动力的输入,“贩卖人类血肉”的黑奴贸易开始猖獗,推动着葡萄牙人在非洲迅速扩大侵略活动。早在掠奴活动开始的15世纪中叶,教皇尼古拉五世宣称奴隶贸易“符合上帝旨意”,授谕葡王有权随时占领非洲土地,将当地非洲人变为奴隶。在非洲,葡萄牙人依靠当地酋长和奴隶贩子发动部落战争掠夺奴隶。他们利用已经在非洲沿海建立的城堡为据点,用枪支、弹药等物品向酋长或奴隶贩子交换送来的黑人“俘虏”。成交后的非洲奴隶被关在城堡的地牢或屯舍里,等待商船的到达,再被运往美洲去。——摘编自陆庭恩《十五——十六世纪葡萄牙殖民者侵略非洲的动因》材料二图2、图3分别是18世纪和20世纪初的非洲形势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葡萄牙开展奴隶贸易的有利条件。(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从图2到图3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启蒙思想家们行动坚决、正视现实、认真思考、联系群众、不畏强暴,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被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和自由的人。正因为有了这些启蒙思想家的哲学理论,启蒙运动才能贯穿百年,席卷整个欧洲,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摘编自徐辉《浅析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主要思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南阳市六校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A D A C D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A A D D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答案】(1)疆域辽阔,地跨亚非欧;民族众多,文化宗教多样;实行行省制和军区制,政治制度有效;宗教政策宽容。(6分)(2)促进了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地区的统一和发展;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融合。(6分)18.【答案】(1)曼彻斯特纺织业发展,对煤炭需求大增;原有运输方式无法满足需求;公爵的推动和议会支持;工业革命前夕技术积累。(8分)(2)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工业和商业发展;加强了地区间联系,推动城市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创造条件。(6分)19.【答案】(1)新航路开辟,葡萄牙拥有航海优势;教皇支持;在非洲沿海建立据点;与当地酋长和奴隶贩子勾结;非洲部落战争频繁。(8分)(2)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民族意识觉醒;一战后欧洲列强实力削弱;国际社会对殖民主义的谴责;非洲国家争取独立的斗争。(6分)20.【答案】示例:论题:启蒙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2分)阐述:启蒙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提出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如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理念,推动法国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的1787年宪法,也借鉴了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学说,建立起民主共和制国家。启蒙思想还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影响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促进了当地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8分)结论:总之,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变革,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