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高一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高一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邹城市高一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25.0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为世界古代区域文明的概况。由此可知,古代文明(  )
表1
文明 发源地 文字 建筑(水利工程)
古代西亚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 空中花园
古代埃及文明 东北非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 金字塔
古代印度文明 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印章文字 佛寺、佛塔
中华文明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甲骨文 都江堰
古代希腊文明 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 线形文字希腊字母 帕特农神庙
A.毗邻大河,以农为本 B.文字丰富,交流频繁
C.形式多样,多元发展 D.宗教主导,交融共生
2.图1是对古代某一地区文明的描述。该地区是(  )
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特产莎草被加工成莎草纸
图1
A.古代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3.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后来,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文化多元性 B.文化同源性 C.文明的冲突 D.文明的交流
4.根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其中大秦指(  )
A.波斯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罗马帝国 D.奥斯曼帝国
5.在中世纪西欧,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上述材料说明,封君与封臣是(  )
A.以土地为纽带的单向依附关系 B.基于宗教誓约的绝对效忠关系
C.地位完全平等的经济利益同盟 D.权利义务明确的双向契约关系
6.到15世纪晚期,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都铎王朝逐渐形成了强大的王权。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王国(  )
A.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基 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C.打击了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 D.主导了西欧的城市自治运动
7.图2是西欧王权演变趋势图,对该图解释正确的是(  )
图2
A.8—13世纪下降期主要因为庄园经济的分散性
B.17—18世纪下降期源于文艺复兴冲击神权统治
C.13—17世纪上升期得益于经济增长与宗教改革的推动
D.13—18世纪王权变化仅受到封建领主势力消长的影响
8.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20万大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朝派军队赴朝鲜作战。经过7年的艰苦战斗,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明朝出兵援朝的根本目的是(  )
A.与日本争夺海上的霸权 B.维护东亚政治秩序
C.联合朝鲜共同抗击沙俄 D.转移国内阶级矛盾
9.阿拉伯帝国时期,首都巴格达码头停泊着众多船只,市场上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  )
A.控制全球海路贸易 B.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C.占据重要枢纽地位 D.是欧美贸易的桥梁
10.图3是马丘比丘古城遗址,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的山脊上。遗址中的宫殿、神庙、城墙以及给排水设施,都充分展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上述文明属于(  )
图3
A.阿兹特克文明 B.玛雅文明 C.津巴布韦文明 D.印加文明
11.美国学者阿伯特在《哥伦布、大航海时代与地理大发现》书中写道:1493年1月,哥伦布船只抵达卡隆角,试图与印第安人友好交往。然而,印第安人与西班牙人引发激烈战斗。这是欧洲人与印第安人在新大陆的首次正面冲突,哥伦布对此感到伤心。作者的意图是(  )
A.指责印第安人的背信弃义 B.揭示双方文化冲突的根源
C.为西方殖民者的行为辩解 D.叙述首次冲突的真实过程
12.梁启超指出:“哥伦布之后,有无数之哥伦布,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而(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导致东西方出现上述差异的根源在于(  )
A.航海技术水平的高低 B.政治体制类型的差异
C.对外政策开放的程度 D.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同
13.图4为1521年至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金银统计图(单位:百吨)当时该掠夺行为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支持。导致图中金银数量下降的原因在于(  )
图4
A.殖民霸权优势的丧失 B.面临殖民地广泛反抗
C.商业革命的影响降低 D.受到价格革命的冲击
14.1807年英国国会通过法令规定英国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英国政府进而说服欧洲其它国家以此为榜样。英国采取上述举措主要源于(  )
A.启蒙思想的广泛影响 B.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C.生产方式变革的需要 D.保障非洲奴隶权益的需要
15.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其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当时盛行的经济思想的极大推动。这一经济思想是(  )
A.自由主义 B.重商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货币主义
16.图5是创作于16世纪的版画“马尼拉大帆船”,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港口进行运送货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5 马尼拉大帆船
A.太平洋沿岸港口成为国际贸易主要枢纽基地
B.葡萄牙以澳门为中转站主导了丝银贸易航线
C.作为大西洋黑奴贸易的核心环节持续了百年
D.由西班牙经营并运输中国生丝与瓷器至美洲
17.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革命迅速展开。原产于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作物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上述现象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提升了世界的关联性
C.加剧了欧洲的殖民贸易掠夺 D.助推了欧洲工业革命
18.在某运动的传播过程中,各国文学家纷纷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创作。此时的文学家们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缥缈的神话,“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认为“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宣称“人类是天生平等的”。该运动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19.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真正的社会契约不是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约定,而是人民同人民自己的约定。”这一主张的核心内涵是(  )
A.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B.开明君主推行改革
C.主权在民不可分割 D.废除私产实现平等
20.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将英、美、法三国永久分隔,但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存在联系,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三国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面临着与封建势力艰苦卓绝的斗争
B.都形成了两党轮流执政
C.都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诉求
D.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21.近年来,一些学者从全球史的视角重新审视工业革命能够率先爆发于英国的起因。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A.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自由劳动力
B.东印度公司垄断印度棉纺织品的原料供应
C.专利技术保护推动了蒸汽机大规模的应用
D.海外贸易和殖民地反哺英国工业化的投资
22.《剑桥欧洲经济史》中说:“更多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成长孕育,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述材料表明(  )
A.企业主导科技发展 B.科技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
C.技术研发资金充足 D.垄断组织控制了技术专利
23.表2为1816—1831年曼彻斯特城市的体育活动数量和资金支出概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表2
A.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活变迁 B.政府财政主导城市化进程
C.休闲娱乐趋向文明化平等化 D.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的提升
24.表3是某学习小组整理的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部分资料。符合其研究主题的是表3(  )
A.工厂制度促进工业比重上升 B.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C.城市化加快了社会的流动性 D.经济发展促进择业观念变迁
25.“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上述言论主要揭示了(  )
A.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 B.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必然
C.无产阶级的重要历史使命 D.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6.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对此观点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B.马克思主义指导巴黎公社运动
C.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D.巴黎公社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27.以下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著名的文件内容的摘录,文件表明该时期的工人运动(  )
●目前欧洲各个最发达的工业国工人阶级运动的新高涨,在鼓起新希望的同时,也郑重地警告不要重犯过去的错误,要求立刻把各个仍然分散的运动联合起来 ● 工人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一项伟大的目标,一切政治运动都应作为手段服从于这一目标
A.缺乏科学思想理论指导 B.动摇了资本主义的垄断地位
C.以经济利益为解放目标 D.需要加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
28.17世纪初期,欧洲殖民者带来的一些用品,如纺织布、铁壶、铁斧、鱼钩、锄头和枪支等,很快融入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印第安人对五颜六色的玻璃珠和铜制品尤其喜欢,这些东西用在他们的宗教仪式和庆典中。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工业革命使美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B.殖民侵略客观上促进文明的交流
C.欧洲与美洲的文明在碰撞中趋同 D.印第安人的国家认同进一步减弱
29.罗得斯是英国殖民非洲的核心人物,他被描绘为一个巨人,一只脚踩在南非开普敦,另一只脚迈向埃及开罗,身体横跨非洲大陆,他的手中还握着铁路轨道和电报线。该漫画旨在凸显(  )
A.“地图上作业”的实践 B.非洲地区的殖民地化
C.列强瓜分非洲的紧迫性 D.英国殖民侵略的本质
30.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构成了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宣告了帝国主义另一个掘墓人已经站起来了。列宁对此曾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B.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C.全球秩序面临新的重构 D.无产阶级开始主导世界历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图6 1180年的巴黎城市示意图
材料二
中世纪城市是欧洲文明的孕育者、培育者、孵化器,使欧洲文明在16世纪前后最终凝结成型。中世纪城市孕育的近代文明因素至少包括新的经济理念、新的经济方式、新的社会力量、新的文化教育、自由平等观念和新的政治形式等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近代西欧社会是这些文明因素的直接后裔。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对近代文明因素的孕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180年巴黎城市布局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城市发展对近代欧洲社会的影响。(6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根据图7工业革命相关思维导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为题,写一篇历史论文。(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到18世纪下半期,拉美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发展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而推动着殖民地走上争取独立斗争的道路。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殖民地社会各阶级、各种族人民的普遍不满……在葡属巴西,黑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几乎都是在种植园劳动的奴隶。他们和其他混血人种构成了巴西广大被压迫的劳动群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作《人权宣言》等的传播,促使当时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日益增长,为拉美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准备了思想基础。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概括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特点。(8分)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邹城市高一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C D A C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C B D B A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A D C A D B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答案】(12分)
(1)特点:巴黎城市布局呈现出明显的功能分区;塞纳河北岸是商业区,集中了市集、店铺和河港等商业设施;塞纳河南岸则是教育和宗教中心,有大学和教堂;西岱岛上有巴黎圣母院,显示了宗教建筑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得6分)
(2)中世纪城市发展增强了市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的开展,为后来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世纪城市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世纪城市发展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大学的成立,促进了知识传播和思想交流,也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得6分)
32.【答案】(12分)
示例: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带来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4分)
工业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首先,它造成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它们之间的矛盾斗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工人运动的思想理论;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资产阶级进行制度改革,又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和进步。其次,工业革命又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交通运输、城市化、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助推了人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导致环境污染、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的出现,各国通过立法解决这些问题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6分)
总之,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2分)
33.【答案】(16分)
(1)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需要摆脱宗主国的压迫和束缚;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人权宣言》唤醒了拉美人民的民族意识;西葡力量的削弱有利于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8分)
(2)主要任务:巩固独立成果;推动民主改革,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4分)
特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改革,完成民主革命的进程;通过立法的形式,巩固了民主革命的成果。(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