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5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一年级调研考试历史2025.7本试卷共6页,2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椽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留存试卷,交回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殷商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祭祀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避免灾难。周人的祖先祭祀主要是针对有功于民者,发展出对道德价值的肯定。这一变化A.反映了民本思想的倾向B.强化了君主专制的色彩C,否定了天人之间的联系D.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2.西汉建立后,刘邦直接统治的区域只有函谷关以西的关中十五郡:而函谷关以东大多分给了异姓诸侯,他们的实力足以与朝廷抗衡。基于这一现状,统治者实行A.推恩令B.郡国并行制度C.刺史制度D.中外朝制度3.表1为某学者整理的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中的生活习俗图像分布表(部分)。据此可推知,当时题材墓主所属民族图像数量遗存地域农耕图羌、氏、月氏、鲜卑18西北(河西13、青海1),中原(山西3),东北(辽宁1)穹庐与毡帐氐、羌、月氏、龟兹、西北(河西7幅穹庐图),中原(山图鲜卑10西3幅毡帐图)放牧图氐、羌、鲜卑、其他少数民族9西北(河西6),中原(山西1),东北(辽宁2)采桑图龟兹、氏3西北(河西3)表1A.均田制普遍推行B.政权频繁更迭C.民族交融范围广D.经济重心南移2025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一年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4.唐代的《近试上张水部》一诗是朱庆馀参加进士考试前夕所作,他希望借此博得名士的赞赏,以便先声夺人,类似现象在唐代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唐朝科举制A.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B.考试的流程规范严密C.已被士家大族所把持D.存留着察举制的痕迹5.佣书是汉代兴起的专职抄书的职业,到宋代时,该行业非抄录性的文书业务大量增多,如代写司法文书、契约文书、书信、商业应酬文字等。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A.社会发展推动传统职业转型B.雇佣劳动促成人身依附松弛C.崇文抑武影响社会价值取向D.科举发展推动儒家思想下移6.郑和下西洋每次都会携带大量丝绸、瓷器、茶叶等所到地区民众需要的东西,并为国人换来胡椒、豆蔻、肉桂等国内稀缺的物品。这A.说明民间贸易占据主流B.得益于海禁政策的松弛C.体现了互利互补的理念D.促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7,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湘淮军出身的总督、巡抚多截留或奏请以地丁、漕粮作为军饷。湖南、湖北、四川等省还自行增加新的征收名目以扩大税额。这反映了当时A.洋务运动的局限性B.平衡区域发展的需求C.政治制度的现代化D,清廷权力结构的变动8.1919年初,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讲演团以“增进平民智慧,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多次赴长辛店给工人讲演,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这种探索A.推动了工农运动蓬勃发展B.促进了工人待過极大改善C.旨在觉醒民众以改造社会D.使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茶9.图1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的岁入、岁出总额及军费数据示意图,据此可知1800160014008004002000奉天直隶山西江苏广西云南■岁入总额口岁出总额■军贤图1A.民族工业迅速发展B.北洋军阀矛盾加剧C,国民革命具有合理性D.南方的形势较为稳定2025年深圳审普通高中高一年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