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1. (10 分)(1)①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②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2)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⑤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每空 1 分,共 10 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2.(12 分)(1)4 分。剧 ɡěnɡ 湛 xuàn(2)2 分。我们这一代不正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吗?或:难道我们这一代不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吗?或:我们无不在这样的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或:我们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呀!(3)2 分 意志和信念。(4)4 分(意思对即可)我选择[甲]文段。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意志在革命生涯的重重考验中不断锤炼,如钢铁般坚强。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钢铁战士,无论遭遇多少伤病和挫折,都坚守自己的信仰,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选择[乙】文段。《红星照耀中国》里的青年红军战士们,在长征路上爬雪山过草地,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意志坚定,不惜付出一切。我选择[丙】文段。《红岩》里的革命者们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在狱中恶劣的环境下,凭借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斗争。他们不惧死亡,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每点 2 分,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也可得分)3. (13 分)(1)示例: 线上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若写“线上学习便捷方便”,也可以得 1 分。)( 2 分)【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充句子。从后面“无论在家还是在旅行途中 , 只要有网络就能学习”可以看出 , 线上学习的好处是不受限制, 随时随地都可以。(2)示例: ①短视频用户以 18-35 岁为主②多数人每天使用 1-2 小时③观看目的主要为娱乐放松。( 4 分。每点 2 分, 答出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先明确需从用户年龄分布、使用时长、观看目的三方面提取关键内容。年龄分布里,18 - 35 岁占比 6 0%最高, 故得出用户以该年龄段为主; 使用时长中,1- 2 小时占 40 %居首,所以多数人每天用 1- 2 小时;观看目的方面, 娱乐放松占70 %远超其他, 即主要目的为娱乐放松。最后整合这些关键信息, 简洁表述且控制在规定字数内, 完成表格主要信息概括。(3)①示例: 雨后春笋(1 分) ②删去“根据”或“显示”。( 2 分)③a 合理规划使用电子设备时间, 制定学习和娱乐时间安排表。严格控制娱乐时长,保证有足够时间用于学习。b 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学习辨别虚假、不良信息的方法 ,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内容, 主动远离不良信息。(若答“合理使用学习软件”也可以第得 1 分。每点 2 分,总计 4 分) (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填成语、修改病句和提出建议。①“雨后春笋”比喻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出来 , 根据不断涌现的语境, 【甲】处可以填“雨后春笋”。② 中“根据…… 显示”句式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1 页 共 3 页杂糅 , 两种表达只能留其一, 删去“根据”或“显示”可使句子通顺。③ 的思路是从时间管理和信息筛选两方面考虑, 前者可确保学习娱乐时间平衡, 后者能让青少年免受不良信息干扰, 从而合理利用数字资源。二、阅 读(55 分)[一](22 分)4.(3 分)C解析:“拔”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姑娘从专注于手机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主要是为了突出她看手机的专注程度,而非郑重其事,也不是为了形成对比,该项分析错误。)5.(4 分)①在西安北站的面馆,年轻店主因“我们”是外地老人,特意吩咐厨师把面多煮 一会儿;②在西安地铁 14 号线,一位姑娘为“我”让座,却装作提前为下车做准备的样子。(每点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6.(4 分)①姑娘上车后一直低头“刷”手机,车开几分钟后才抬头,看了看周围人群和站立的“我”;②姑娘起身推着拉杆箱往车门口移动,但到渭河南站未下车;③在之后的多个站点,姑娘一直站在车门处看手机,迟迟未下车。④“我”好奇姑娘为什么提前让座(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共 4 分,意思对即可)7.(6 分) (1)运用环境(或场景)描写,通过描写面馆内挤满人、客人不断进出且吃得有滋有味的场景,侧面烘托出这家面馆生意火爆、食物美味,也表现出“我”对油泼面的期待,为下文写店主的热情服务做铺垫。(3 分)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内心的感动比作“和煦的阳光”,生动形象地写出“我”明白姑娘让座真相后内心的温暖与感动,点明文章“温暖的际遇”这一主题,也呼应了文章标题。(3 分)(共 6 分,每题 3 分,意思对即可)8.(5 分)“温暖的际遇”是生活中陌生人给予的善意与关怀,就像文中店主和姑娘的举动,虽微小却充满温情。(2 分)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下雨天没带伞,一位陌生同学主动与我共撑一把伞,陪我走到公交站。这些温暖的瞬间,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也让我明白,一个小小的善意行为,就能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力量,让生活充满温情。(3 分)(共 5 分,阐述 2 分,联系实际 3 分。意思对即可)[二](17 分)9.C(3 分)10.(4 分)①越年轻越频繁使用 AI; ②绝大多数年轻人会频繁使用 AI 来辅助自己工作与学习。(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11.(6 分)①大语言模型无法考虑语法、语义、语用等语言特性,未能“读懂”人类语言;②人工智能缺乏认知驱动,认知智能发展存在多重问题;③还存在基础性科学问题。(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12.(4 分)①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发展,机器具备理解、思考、知识组织运用、联想推理等能力,拥有逻辑思维等;②人工智能+高速移动互联”成为生活基本场景、强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③发展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每点 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三](16 分)13.(1)使......感到悲伤(2)静止不动的样子(3)顺着,沿着。(4)回头看。(每空 1 分, 共 4 分)14. (1)向小石潭的西南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山崖上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每题 3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15. (2 分)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16. (4 分)相同点:两文作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2 分)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2 页 共 3 页不同点:【甲】文作者在欣赏小石潭美景的同时,又因环境的清幽而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流露出被贬后内心的孤寂、凄凉和忧伤;【乙】文则主要表达了作者与儿子游玩时的愉悦、闲适之情,如“可喜可畏”“击汰中流,掬弄珠璧”等语句都展现出这种轻松愉 快的心境。(2 分)(异同各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乙文参考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使东西熟透。沿着山路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七八十丈。山路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从上往下送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又惊又喜。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欣赏山上的火烧云,十分的壮观。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走过几条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在江心划船,用手拨弄水中玉碧明珠似的月影。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凄凉之感涌上心头,就再难安眠。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苏东坡记。三、写 作(55 分)17.分 项 分 等 评 分 标 准项 目 一等 (55-48 分) 二等 (48-39 分) 三等 (39-30 分) 四等 (30-21 分) 五等 (21-0 分)分数 30-26 分 26-21 分 21-16 分 16-11 分 11-0 分内容 (30 分 评 分 标 准 文章切题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充实 文章切题 中心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切题 中心尚明确 内容不具体分数 25-22 分 22-18 分 18-14 分 14-10 分 10-0 分表达 (25 分 评 分 标 准 表达方式 运用得好 结构合理 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 运用得好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句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基本合理 结构完整 层次基本清楚 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有缺陷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不清楚 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很差 结构不完整 语病较多四、卷面书写(5 分)5 分 4-3 分 2 分 1-0 分①正确使用规范 ①有错别字; ①错别字较多; ①错别字多;字; ②字迹清楚; ②字迹较清楚; ②字迹潦草;②字体端正、匀称; ③标点、格式有错误; ③标点、格式错误较多; ③标点、格式错误多;③标点、格式正确; ④卷面整洁。 ④卷面较整洁。 ④卷面脏乱。④卷面整洁美观。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3 页 共 3 页桐城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诗言志。王勃在与友人分别时以豁达之语安慰彼此:“”,传递出友情不受距离限制的信念;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以”表现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坚守高洁志趣、不随波逐流的心境。(2)诗缘情。古代文人常关注民生疾苦,杜甫目睹茅屋被秋风所破,发出“”的呐喊,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白居易在《卖炭翁》中,通过4”刻画了卖炭翁艰难的生活处境和矛盾的心理;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用“”来表现小儿在垂钓时的专注谨慎。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甲]钢是在烈火和急ù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这一代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乙]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丙]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岩石,他们的斗争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如岩石般的坚硬。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抹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zhàn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选自《红岩》)(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急jù(忠心耿耿(zhan()蓝绚()丽(2)把[甲]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换一种句式来表达,使其语气更为强烈。(2分)》(3)提取[丙]段划线句的主语中心词。(2分)(4)无论是[甲]文段中的保尔,还是[乙]文段长征中的青年红军战士,亦或是[丙]文段中的江姐和许云峰等革命者,他们都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崇高的信仰,请结合[甲][乙][丙]三个文段原著相关内容,任意选一个(或一类)人物,作简要分析。(4分)3.育才学校开展以“数字时代的生活与学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1)班上开展一场关于“线上学习好还是线下学习好”的辩论会,下面是正方(支持线上学习)辩手的阐述,清你根据语境,补充横线上的内容。(2分)第1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