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B卷)(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B卷)(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十选择性必修3。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鸟鸣湖海·人悦自然”2025年“爱鸟周”宣传活动在钱塘大湾区湿地公园启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
脸琵鹭属于迁徙生物,栖息于水塘、沼泽等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导致该区域内黑脸琵鹭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
B.栖息地的人为破坏会降低野生黑脸琵鹭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无人机可通过模拟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带领黑脸琵鹭飞行迁徙
D.食物和天敌等因素对琵鹭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2.2025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
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是因为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或碎片化
C.外来物种一枝黄花人侵可能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其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3.研究人员在大针茅草原调查了不同放牧方式对啮齿动物多样性的影响,部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5.0
100.
4.0
8
草原黄
四达乌尔免
3.0
6
思线仓或
布氏开思
2.0
40
黑线毛足围
m长爪沙联
1.0
0
0
季节轮牧区
套空绝教子
华区
按月轮牧区
连柒放牧区
过度寂牧
季节轮牧区
禁牧区
A.啮齿动物活动能力强,可采用标记重捕法估算其种群密度
B.放牧干扰地区啮齿动物的个体数量和丰富度均高于禁牧区
C,草原黄鼠可能是连续放牧区和过度放牧区的优势种,它可能加快群落演替
D.季节轮牧能加大啮齿动物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控制啮齿动物的数量
【高二7月质量检测·生物学第1页(共6页)】
B
4.某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简图如右图,农作物既能为人类提供食
物,又能为家禽和家畜提供饲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家将、家苗
食用南
A图中含有3条捕食食物链,人处于第四营养级
B.该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且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农作物和食用菌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可流向消费者
农作物兰
沼气泡
D.沼气池中有大量微生物,有利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5.生态农业有多种实例,如:①果一草一畜(蜂)循环农业发展模式;②种植抗虫马铃薯;③鱼塘混合放养
鲢鱼和青鱼;④蜜柚果园套种南瓜:⑤桑基鱼塘模式;⑥采用浮床工艺法治理水污染;⑦利用微生物改
善化学污染的土壤条件:⑧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根据各自特点,下列匹配关系中,不合理的是
A.①、③、⑤属于物质循环型
B.②和⑧属于病虫害防治型
C.①和④属于立体复合型
D.⑥和⑦属于污染治理型
6.传统发酵技术促进了中华民族特有饮食文化的形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所需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
B.果酒、果酷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液的pH均会降低
C.多种微生物参与生产腐乳,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D.传统发酵技术所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7.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家庭制
35
作泡菜利用自然发酵(主要利用空气中的乳酸菌),随着泡菜制作规
30
白然发酵
模增大,开始利用纯种菌种发酵。如图为自然发酵和纯种发酵时随

25
着发酵天数的增加,泡菜(原料为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
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5H
A,乳酸菌中无细胞核,只能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增殖
10
B.发酵过程亚硝酸盐含量仅与发酵时间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纯种发辞
C.家庭制作泡菜过程中,泡菜坛内表层白色菌膜主要由乳酸菌形成
04
2
468101214→
D.与家庭制作泡菜相比,用纯种发酵制作泡菜能够缩短发酵时间
发酵时间(d)
8.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将通过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把斑马鱼、涡虫、链霉菌(细菌)这3种生物
样品及其实验单元送至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下列有关实验室内培养链霉菌的叙述,错
误的是
A.培养基中一般含有碳源、氨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B.制备的链霉菌培养基,可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灭菌
C.纯培养的一般步骤是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接种、分离和培养
D.倒好的平板冷凝后应倒置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防止培养基受到污染
9.新型杀虫剂噻嗪酮类属于昆虫蜕皮抑制剂。通过抑制壳多糖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使害虫不能正常蜕皮
和变态而逐渐死亡,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长残效期的特,点,在杀死昆虫的同时也能造成环境污染,生物
防治是重要的改善方法之一。如图为筛选高效分解噻嗪酮(M-1)菌株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00nL无
-的M1-I
伍温摇床吸攻5mL
100ml新鲜
恒没摇床取!m悬液
,进行税度·
分划收0.2mL接种LB饰选出
土样
培养基
蛴养7d培养液→M1
培养基
培养7d
稀释
稀释液培养是目的脚种
并重复两次
A.研究人员可从常年生产噻嗪酮的工厂排污口附近采集土样
B.过程a为扩大培养,目的是增加分解噻嗪酮菌株的数量
C.用接种环将0.2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D.IB培养基中应含有琼脂,根据菌落特性筛选相关菌种
【高二7月质量检测·生物学第2页(共6页)】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