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二年级物理学科样题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两个大题。
2.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学科基础(共 50 分)
1. 下表记录了某同学两项运动成绩及两项体测数据,请填写合适的单位:
立定跳远 50m 跑步 体重(质量) 身高
26______ 6.80______ 68______ 168______
2. 小明为估算出一间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他查阅了以下相关数据。一间教室可容纳空气的体积约为
;空气的密度约为 (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根据上述数据,可估算出一间教室的空气质量
约为______kg。
3. 茶是中华传统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图所示的茶壶主要利用了______原理制成。
泡茶时,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将热茶倒入杯中,杯口冒着白气,这是______现象;将
热茶晾在一边不喝,一段时间后,杯中茶水会变少,这是______现象(最后两空填写物态变化)。
4. 古琴是我国传统的拨弦乐器,它是由琴体和琴弦组成的。
(1)古琴被弹奏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于琴弦______而产生的。
(2)如图所示是《斫琴图》中琴师制琴的部分场景。
a.图(a)中,琴师利用刀具挖刨琴板,锋利的刀口是为了______压强。
第 1页/共 11页
b.图(b)中,琴师调整琴弦的长度,这是为了改变琴弦被拨动时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
调”或“音色”)
c.若未调琴弦前,琴弦被拨动时发出声音的振动图像如图(a)所示;请在图(b)中大致画出调短后的琴
弦被拨动时发出声音的振动图像_______。
5. 2025 年 4 月 24 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底部向下喷
射出炙热的气体后,火箭上升,这是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加速上升的过程中,飞船中宇航员的重力势
能______,惯性______。(最后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 排球运动中,运动员组织进攻和防守时,可用双手做发球、垫球、传球等动作。如图所示,某同学竖直
向上垫起重为 2.6N 的排球,排球上升时会经过 a、b、c、d 四点,其中 d 点是最高点。
(1)在上升的过程中,排球的动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排球在 d 处所受的重力_______。
(3)已知排球所受空气阻力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排球经过 a、b、c、d 四点时,所受合力最大的
是(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4)甲同学认为“排球在 d 处时,处于静止状态”,你赞同该观点吗?为什么:______。
7. 古人通常将“影”和“光现象”联系在一起,“影”有阴影、倒影等含义,有时“影”也可引申为“像”。
第 2页/共 11页
(1)下列和“影”有关的现象,与光传播方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立竿见影——光的反射
B.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C. 形影不离——光的折射
D. 水中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2)平静的水面能呈现出水面上方物体的倒影,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静水面
MN 中所成的像 ________。
(3)如图所示,从水中某物体上 S 点发出光线 与 射向水和空气的界面,请画出它们的折射光线
,以及人看到水中的“影”——像 ________。
8. 我国东海丰富的鱼类资源为我国渔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1)捕鱼船上的船员会利用声呐装置来探测海中鱼群,这主要由于声音能传递( )
A. 信息 B. 能量
C. 温度 D. 频率
(2)若一艘捕鱼船静止在海面上,其排开海水的质量约为 20t,该渔船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N。当船员探
测到海面下深度为 30m 处存在鱼群,该处海水压强为______Pa(海水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船员利用渔
网将鱼群捕捞至捕鱼船后,捕鱼船排开海水的质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9. 赛龙舟活动是我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水上体育娱乐项目。
(1)如图所示,某地正在举行赛龙舟活动,龙舟 B 始终停靠在岸边。若以龙舟 A 为参照物,龙舟 B 是______
第 3页/共 11页
(选填“运动”或“静止”)。龙舟 A 与龙舟 C 并排同向行驶,两船会靠的越来越近,可判断两船间水的流
速______两船外侧水的流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划龙舟时,人使用的船桨可以看作杠杆,船桨的使用特点是______。
(3)如图所示工具在使用时,也具有上述题(2)所述特点的是( )
A. 钓鱼竿 B. 托盘天平
C. 核桃夹 D. 开瓶器
10.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相距为 7m 的两地出发朝同一方向向 P 点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运动一
段时间 t,乙刚好到达 P 点,甲比乙晚 2s 到达 P 点,则 t 为( )
A. 4s B. 3.5s
C. 2s D. 1s
11.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知器官之一,我国青少年用眼健康问题严重,超过 50%以上的青少年视力未能达到
正常水平。小杨想利用一个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矫正视力的模拟实验。
(1)小杨在光具座上放好凸透镜,如图所示,再将发光体放在光具座上的 35cm 刻度处,为获得一个清晰
的像,他可以在______区域范围内移动光屏(选填“A”“B”或“C”);若将发光体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
移动 5cm,移动光屏可找到清晰像,该像一定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2)小杨固定凸透镜、光屏位置,继续将发光体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无法呈现清晰 像,若把
第 4页/共 11页
眼睛前端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看作一个凸透镜,此时小杨模拟的是图中的______的成像情景(选填
“a”或“b”);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适当放个用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
片(选填“凸”或“凹”)。
二、学科综合(共 50 分)
12. 墙壁上的书架可看作为一根轻质杠杆,支点 O 及书架受到的动力 、阻力 如图所示。
(1)在图中画出动力 、阻力 对应的力臂 。
(2)若阻力 大小为 2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求动力 大小。
13. 如图所示,重为 10N 的物体 A 通过滑轮在力 F 作用下 2s 内匀速上升 1m,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
(1)求有用功 及其功率 。
(2)若滑轮重 2N,求物体 A 匀速上升时滑轮工作的机械效率 。(保留 0.1%)
14. 某小组同学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他们把标记好入射点 O 的平面镜水平放置,将一束激光斜
射向镜面上的 O 点,用纸板寻找入射光和反射光,在纸板上记录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和方向,实验
结果如图(a)所示,此时纸板与平面镜垂直。继续调整入射光方向,重复上述实验后,该小组同学确定了
第 5页/共 11页
垂直于镜面的 ON 是法线。
(1)请写出实验中纸板的作用。
(2)若该小组同学分别进行如图(b)(c)的操作,请判断在纸面上能否重新看到反射光,并说明理由。
15. 小明做“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1)除了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小明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他将实验数据在温度与时间图像上标出,如图(b)所示。
a.AB 这段时间内,海波处于______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b.为了确定海波从熔化开始到熔化结束所需的时间,小明读出了图(b)中 A、B 两点对应时间,算出该时
间段为 7min。试分析判断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________。
16.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受到的重力均 0.5N。
(1)实验开始前,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移动。
第 6页/共 11页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b)所示,在 A 点挂上 4 个钩码,在 B 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此时测力计示数 大小为______N。
(3)如图(c)所示,A 点仍悬挂 4 个钩码,若用弹簧测力计在 B 点沿着 BP 斜向上拉,使杠杆仍在水平位
置平衡,试推理分析此时测力计示数 ,与题(2)的测力计示数 大小关系_______。
17. 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教室内大气压强的大小,将面积为 的轻质橡胶吸盘吸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
下方,在吸盘下方挂上钩码。当吸盘快要松动时,向小桶内加入细沙进行微调,如图所示。当吸盘刚好脱
离玻璃板时,记录钩码总重 ,测出小桶和沙子总重 。
(1)请推理得出大气压强的字母表达式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2)该小组利用相机,拍摄了吸盘未脱离与刚好脱离时的形变情况(掉落前吸盘内部均未进气),如图所
示。多次实验后,发现测得的大气压强数值均比实验室气压计读数值小很多。请分析测量值偏小可能的原
因是:______。
18. 底面积为 的薄壁柱形容器甲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足够高,现将高为 0.2m、底面积为
的均匀柱体乙放入其中,再向甲中缓慢注入 0.1m 的水,如图所示。
第 7页/共 11页
(1)求乙受到的浮力 ;
(2)求此时容器甲底部受到水 压强 ;
(3)若继续向容器甲中注入质量为 0.2kg 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为 98Pa,乙仍保持竖直,求
柱体乙的密度 。
19. 建在地面的建筑往往会面临地基沉降问题,地基的沉降会影响建筑的结构和安全。地基土层中的土粒很
坚硬,很难被压缩,但是土粒之间有孔隙(如图所示),在压力作用下,土粒会发生移动,重新排列、靠紧,
使得土的体积变小,土被压缩的体积一般等于孔隙减小的体积。通常情况下,土层中孔隙总体积与土粒总
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 e。
(1)在一次建造房屋前的地层勘测中,从上层中取一些土作为样本(含孔隙),测得该样本的质量约为 27kg
(孔隙中空气质量可忽略),密度为 ,已知土粒(不含孔隙)的密度为 ,
求该样本的孔隙比 e。
(2)对上述地基样本土进行压缩试验,得到孔隙比和所加压强 关系如下表。若建在该样本土层上的房屋
总重力为 ,房屋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为 。
压强/
( 1 2 3 4

孔隙比 0.45 0.42 0.40 0.39
a.求房屋对该地基表面的压强 p。
b.若下方土层厚度为 6m,请根据以上数据,预估地基的沉降量 h。
第 8页/共 11页
初二年级物理学科样题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两个大题。
2.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学科基础(共 50 分)
【1 题答案】
【答案】 ①. dm ②. s ③. kg ④. cm
【2 题答案】
【答案】 ①. 体积为 的空气质量约为 1.29kg ②. 258
【3 题答案】
【答案】 ①. 连通器 ②. 无规则运动 ③. 液化 ④. 汽化
【4 题答案】
【答案】(1)振动 (2) ①. 增大 ②. 音调 ③.
【5 题答案】
【答案】 ①. 相互的 ②. 增大 ③. 不变
【6 题答案】
【答案】(1)减小 (2) (3)A
(4)不赞同,d 处的排球只受重力,受力不平衡,不处于静止状态
【7 题答案】
第 9页/共 11页
【答案】(1)B (2)
(3)
【8 题答案】
【答案】(1)A (2) ①. ②. ③. 增大
【9 题答案】
【答案】(1) ①. 运动 ②. 大于
(2)省距离,但费力 (3)A
【10 题答案】
【答案】A
【11 题答案】
【答案】(1) ①. C ②. 等大
(2) ①. b ②. 凹
二、学科综合(共 50 分)
【12 题答案】
【答案】(1) (2)
【13 题答案】
【答案】(1)10J,5W
第 10页/共 11页
(2)83.3%
【14 题答案】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15 题答案】
【答案】(1)秒表 (2) ①. 固液共存态 ②. 不合理,小明没有在连续的时间条件下记录温度,
A 点不一定是熔化开始的时间,B 点不一定是熔化结束的时间
【16 题答案】
【答案】(1)左 (2)1.6
(3)FB【17 题答案】
【答案】(1)
(2)见解析
【18 题答案】
【答案】(1)9.8N
(2)980Pa (3)
【19 题答案】
【答案】(1)0.5 (2)(a)3×105Pa;(b)0.4m
第 11页/共 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