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气味告诉我们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气味告诉我们 教案

资源简介

2.4《气味告诉我们》教案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与要求】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④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列举这些器官的功能与保护方法。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变化等。
(2)知道单一感觉器官——鼻子能够帮助我们分辨不同的物品的气味,但收集信息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科学思维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比较思维进行闻味辨物,通过绘画或文字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比较过程。
3.探究实践
(1)在闻味辨物的活动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和比较,区分布袋里的物品,并能够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逐渐形成记录的习惯,并能够通过观察记录进行简单交流和评价。
4.态度责任
(1)通过闻味辨物的活动,培养如实讲述、如实记录的科学态度。
(2)通过闻味辨物的活动,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意见,倾听他人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感觉器官鼻子能够帮助我们分辨不同的物品(气味),但有局限性。
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比较思维进行闻味辨物,识别和区分装在口袋中的不同物品,通过绘画或文字等方式记录自己的研究发现。
【教学准备】
教师:班级记录单、课件、花椒、大蒜、洋葱、棉花、不透光的小布袋。学生:记录本或记录单、铅笔、橡皮、花椒、大蒜、洋葱、棉花、不透光的小布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聚焦 【ppt:2-3】 课前准备好一杯正在泡的泡面,提问:同学们,有没有闻到什么气味? 追问:这些气味是依靠什么感觉器官获取的? 聚焦问题:鼻子能够让我们区分不同的物品吗? 预设:泡面的味道;好香啊…… 这是食物的气味。 预设:鼻子。 猜想:鼻子能够让我们区分不同的物品,因为每种物品的气味都有所不同…… 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聚焦到饭香味——气味。建议课堂中可以创设这样的真实情境,有助于学生调取生活经验,分析解决问题。
探索 【ppt:4-8】 (一)闻一闻这些物品的气味。 1.出示花椒、大蒜、棉花、洋葱图片,提问:你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用盒子装好的四种物品,指导学生用扇闻法闻物品气味:PPT出示操作步骤,再结合微课视频清晰指导,出示实验记录单。 3.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交流:这四种物品,闻起来的气味是怎样的? 5.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班级汇总表。同时,提醒学生:每个人对味道的描述不太一样,请记住自己闻到的气味哦~ 【PPT:9】 (二)将物品装进袋子,编号。 PPT出示操作步骤: (1)将物品分别装进布袋 里, 封住口; (2)打乱顺序; (3)贴上编号。 2.教师巡视指导。 【PPT:10-12】 (三)闻味辨物。 1.提问:不打开布袋,我们能闻出布袋里装的是什么吗? 2.讲解闻味辨物的操作步骤,再结合微课清晰指导。 3.PPT出示实验记录单,强调记录要求,可以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提出:四种物品都做出推测后,打开布袋进行验证,判断与推测是否一致,做好记录。 4.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学习操作方法,明确实验要求。 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预设:花椒闻起来有浓郁的香味;大蒜有蒜味、刺鼻;棉花没有味道;洋葱闻起来有点淡淡的香味、辛辣和刺鼻。 小组合作将物品装进布袋,并贴编号。 学生每次闻布袋识别的气味,都要分别与之前建立的花椒、大蒜、棉花和洋葱的气味进行比较、判断,并做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及时做好记录。 四种物品分别装到透明盒子里,既方便观察,又可以避免“串味儿”。 学生要验证”鼻子能够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物体”,就要借助比较思维的方法,要确定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对象。因此,探索活动1通过闻一闻的 活动为后面的比较活动建立比较的标准,对这四种物品的气味达成统一的认识达成统一认识,进而为后面的比较活动建立比较的标准。 在编号这个环节中,要避免全班将每种物品分别装在统一的号码袋里,这会使得“闻味辨物”的活动价值大打折扣。 这个环节分配的时间可以多一些,给足学生观察、比较、判断、讨论和记录的时间。
研讨 通过闻气味,我们都判断对了吗? 提供表达支架: 通过鼻子闻气味,我发现 号布袋里的物品有 气味或像 气味,因此我推测布袋里是 。 (2)打开 号布袋,发现布袋装的是 ,与我的推测 (一致/不一致)。 小结:单一感觉器官——鼻子能够帮助我们分辨不同的物品的气味,但收集信息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可以再选择一种感觉器官帮忙,除了眼睛,我们会选择哪种?说一说理由。 预设: 通过鼻子闻,我发现1号布袋里的物品没有味道,因此我推测布袋里是棉花。 打开1号布袋,里面装的是棉花,与我的推测一致。 预设:手。 布袋里的物品很轻,摸起来很柔软,里面装的可能是棉花; 较轻,摸起来一粒一粒的,可能是花椒。 研讨问题一的意义在于通过思考、回顾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进行探索活动3时,不仅要进行闻气味推测是哪种物品,还要对自己的推测进行求证。将有理有据的推测与事实加以区分,并能建立合理的关联。进而明确,感觉器官——鼻子能够识别气味,并能帮我们分辨事物。 当两种物品气味差不多,推测的结果可能有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其他感觉器官参与其中,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行更加精准的比较与判断,来弥补单一感觉器官识别信息的局限性。
拓展 【PPT:18-20】 1.说一说:你吃过下面的果蔬吗?吃起来是怎样的? 2.想一想:如果蒙住眼睛,你还能区分下面切片的果蔬吗? 3.与家长一起做游戏,闭眼尝一尝几种果蔬切片,判断是什么果蔬,辨别正确的在对应小图里画“√”。 在形成单一的感觉器官——鼻子能够帮助我们收集信息,但具有局限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家人一起亲子活动,不仅可以增进与家人的感情,还可以将课上所学的比较思维方法迁移到课下,继续研究味觉是否也像鼻子一样帮助我们辨析物品。
教学评价 【ppt:21】 1. 教师评价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根据小组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小组加星,例如:安静倾听、积极发言、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 自我评价:学习新课后,学生从“我会听、我会做、我会说”几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具体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主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科学课堂学习习惯。
【板书】
2.3气味告诉我们
7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