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6《散步》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语文上册 6《散步》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散步》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写 “歧、霎、粼、熬” 等字,会读并理解 “分歧、一霎、粼粼、各得其所” 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家庭爱与责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生活场景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方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在欣赏文中家庭亲情的描写中,产生对家庭温馨与和谐的共鸣;培养学生面对家庭生活中分歧时的担当精神;陶冶学生珍惜家庭情感、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文中对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的描写,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展现家庭的和谐与温暖,这是学生理解文章和体会亲情的关键。
(二)教学难点
学生对教材中作者蕴含的家庭责任感和生命传承意识不易理解。文中除叙述家庭散步的温馨场景外,还隐含着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对生命的感慨,这是学生较难深入把握的地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 分钟)
在黑板上写下 “家庭” 字眼,简单几笔勾勒出一家人在田野散步的简笔画,随即提出问题:“家庭”,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爱的港湾,为我们遮蔽风雨;它是幸福的摇篮,孕育我们健康成长。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莫怀戚的《散步》,去感受那温暖细腻的家庭情。”
(二)讲授新课 —— 初读(10 分钟)
自主学习:
给学生们 4 分钟时间,让他们自主默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词,标记自然段序号,同时梳理出文章的大致结构,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用 3 分钟时间,以 PPT 展示本课的生字词,像 “分歧(qí)”“一霎(shà)”“粼粼(lín)”“熬(áo)过” 等,强调易错读音、字形及释义,让学生们齐声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
检查反馈:
最后 3 分钟,邀请几位学生朗读课文片段,检查学生是否读得正确、通顺,是否读出了文章舒缓从容的感情基调,同时通过对文章结构的初步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三)讲授新课 —— 析读(15 分钟)
整体感知(5 分钟)
提出问题:“本文与《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出本文感情基调是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从容,并板书这些关键词。
提问:“思考本文主旨是什么?可从多角度归纳。” 引导学生从家庭互敬互爱、尊老敬老美德、中年人的家庭身份与担当、生命感慨、人生选择等角度归纳主旨,并板书这些要点。
提问:“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不仅点明事件、传达感情基调,还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拟题,如《一家人》《三代》等,拓宽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具体研读(10 分钟)
人物分析(6 分钟):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人物性格,如 “我的母亲” 是年迈体弱却善解人意的慈祥老人; “我” 是颇有担当、体贴孝顺、深沉稳重的中年男人; “我的妻子” 是温柔贤惠、尊敬老人的好妻子; “我的儿子” 是活泼可爱、聪慧机灵的小男孩。通过分析人物性格,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体谅。
朗读指导(4 分钟):强调朗读时要结合上下文和全文,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
(四)讲授新课 —— 品读(10 分钟)
品手法(5 分钟)
让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情感和刻画人物?请分别举例说明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 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在黑板上记录关键信息。例如,文中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 家庭情,如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体现了家庭中的分歧和相互理解;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气氛,如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生命感慨;通过语言描写来表达人物性格和情感,如 “走大路” 体现了 “我” 对母亲的孝顺和担当。通过对这些手法的品析,让学生们明白作者是如何巧妙运用写作技巧来表达情感和刻画人物的。
品情感(5 分钟)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你在生活中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家庭散步场景?当时的你有着怎样的感受?” 给予学生 1 - 2 分钟思考时间后,开展小组分享,之后班级交流。随后,分别提问:“文中最后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结合文章,说说你对这句话深层意蕴的理解。”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情感,体会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家庭的使命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珍惜家庭情感、关爱家人。通过这样由景入情、联系自身的方式,让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情感,实现情感共鸣。
(五)巩固练习(5 分钟)
练习设计:
给学生们发放提前准备好的练习题,第一题是词语运用练习,让学生们用 “分歧”“各得其所” 等生字词造句,以巩固字词知识,加深对词语含义及用法的理解,计划 2 分钟完成。
第二题是细节描写仿写练习,给出文中的一个细节描写句子,让学生们模仿其写法,写一个描写自己家庭生活中某个细节的句子,旨在锻炼学生对文章语言特色的模仿运用能力,给予 3 分钟时间。
练习反馈:
在学生完成后,随机抽取几位学生的造句和仿写答案进行现场点评,指出用词不当、描写不细腻的地方,同时对完成得较好的答案进行表扬展示,以此加深学生对字词运用和写作手法的掌握。
(六)归纳小结(2 分钟)
引导学生们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先让几位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学到了什么,包括字词积累、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以及文章情感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补充:“这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莫怀戚的《散步》,感受了文中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的温暖场景。我们学习了作者运用细节描写、景物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以及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责任与担当。希望大家能像作者一样,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家庭的美好,珍惜家庭情感,关爱家人。”
(七)作业安排(1 分钟)
布置以下作业:
识字写字: 抄写本课生字词各三遍。
阅读培养: 熟读课文,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
写作练习: 回忆一下自己家庭生活中难忘的温馨瞬间,以《家庭的温暖》为题,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要联系生活实际,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阅读拓展: 推荐阅读莫怀戚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八)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
人物形象:
母亲:年迈体弱、善解人意、慈祥
我:颇有担当、体贴孝顺、深沉稳重
妻子:温柔贤惠、尊敬老人
儿子:活泼可爱、聪慧机灵
家庭和谐:
互敬互爱、相互体谅、尊老爱幼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展现家庭情
景物描写:烘托气氛、传达生命感慨
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与情感
情感主旨:
珍视家庭情、担当家庭责任、传承生命温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