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3分,每空1分)核 zài 薪 2.(3分)A 3.(3分)B4.(2分)将“治国理政”与“修身养性”调换位置5.(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不得分)①窈窕淑女 ②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③山光悦鸟性 ④潭影空人心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⑦选贤与能 ⑧讲信修睦6.(3分,每空1分) ① C ② B ③世界大同7.(4分)(1)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举办。(2分)(2)飞鸟展翅反复练习(2分)8.(1)(3分,每空1分)C B A(2)(3分)【示例一】我赞同甲。保尔渴望成为英雄、有所作为,他盲从时代流行价值观念,未超越时代局限下的欢乐、幸福、焦虑和痛苦。因总是迎合、迁就时代,所以他只属于自己的时代,时代结束,他的梦也随之结束。【示例二】:我赞同乙。我认为保尔是永恒的生命英雄。年轻的保尔伤病满身、曾绝望想自杀,然而他战胜懦弱,即便双目失明、瘫痪在床仍坚持写作,找到生命别样价值。只要人类存续,保尔精神就会给人力量,因此其形象具普遍意义与永恒性。(3)(4分,每点2分)【示例一】《智取生辰纲》:计谋运用:吴用等人扮作贩枣商人,白胜扮作卖酒小贩。先让杨志等人放松警惕,待杨志同意买酒,众人通过舀酒、偷酒等动作,把蒙汗药混入酒中,让杨志一伙喝下。(2分)高明之处:利用天时(天气炎热,众人急需解渴)、地利(黄泥冈松林,便于埋伏和脱身),巧妙伪装身份,以欲擒故纵的方式,让杨志等人在看似正常的买酒、饮酒过程中中计,自然且不露破绽 。(2分)【示例二】《智赚玉麒麟》:计谋运用:吴用扮成算命先生,李逵扮作哑道童,到卢俊义家。吴用说卢俊义有血光之灾,需去东南方避祸,并在他家墙上题藏头诗。(2分)高明之处:抓住卢俊义迷信心理,借算命制造恐慌,藏头诗暗藏谋反字样,逐步引导其外出,为逼入伙铺垫。运用心理战术与文字陷阱,让其难以察觉,计谋精巧。 (2分)9.(3分)C10.(5分)相同:两诗均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2分)不同:《去蜀》尾联运用反语的手法,通过“何必泪长流”流露出对朝廷无能的失望与无奈;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直抒胸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展现诗人虽深处困境,却心系天下,舍己为人的崇高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3分)11.(3分)D 12.(3分)D 13.(2分) B D14.(3分)因此,君子心中不轻易许愿,必定追求学问;身体不轻举妄动,必定跟从良师;言语不轻易出口,必定广泛听闻。15.(6分)①都采用类比(比喻)论证,甲文先以“佳肴”类比“至道”,指出学习的重要性;乙文开篇将学习使人拥有美好品德比作修整器物使之更美。(将学习与聆听黄钟的声音,看衮龙袍上的花纹,登山等类比)。(4分)②共同采用了引用论证,增加说服力。甲文引用《兑命》里“学学半”的观点,乙文引用了《诗经》里的句子,论证了“好学”。(2分)译文: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聆听过了黄钟的声音,这样以后才知道叩击瓦罐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的细小;目睹了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顾学习活动的来由,就遥远渺茫了,但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是认识错误,而且是行为完全不正确了。《诗经》说:“巍峨的高山令人敬仰,宽阔的大道让人遵循。”这说的就是爱好学习(的道理)啊。倚着器物伫立而想着要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一定能抵达远方。所以,君子的内心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定要广泛听取。16.(3分)B17.(4分)图1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受访传承人认为非遗领域“面临传承危机,主要靠国家和政府的保护”,仅有极少数受访传承人认为非遗领域发展“处于鼎盛时期”,总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图2调研结果显示,非遗项目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占比最高。其次是“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不够”,“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传承人老龄化”也是当前非遗项目发展存在的较大问题。评分标准:图 1只要结合数据提炼出非遗发展现状不乐观即可得 2分,图 2按照占比顺序写出主要问题至少两点即可得 2分,但是集中在前四点进行选择(占比 40以上)。18.(4分,一点一分,分别对应不同材料提取分)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②非遗文化的传承还面临的种种问题,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所以要保护。③能见证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④能实现文化传播,让世界看到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国际影响力。19.(3分,一空1分)(1)清代学者顾复初撰写的名联(2)诗歌大道(3)展示中国诗歌典故、诗歌历史片段的雕塑(新诗小径、诗歌广场、游人诗墙)20.(1)(3分)【示例一】选A,引用杜甫的诗句,突出浣花溪水西岸景色的清幽,点明草堂建于此处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草堂景色喜爱赞美之情,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化气息。【示例二】选B,引用杜甫的诗句,强调了杜甫及其诗句的家喻户晓,与本段开头杜甫没得到当权者重用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杜甫没被重用的惋惜和家喻户晓的崇敬赞美之情,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化气息。(2)(3分)【示例一】诗歌广场周围为什么要设置“游人诗墙”?设置“游人诗墙”,能够让游人欣赏现当代诗歌,传承经典,普及传播现当代诗歌;同时可以自由抒发、表达、创作,表明中国诗歌的发展,杜甫对诗歌发展的作用。【示例二】“游人诗墙”让游人随手涂鸦是否不尊敬?不是不尊重,游人欣赏小径上的现当代诗歌,有感而发,是对现当代诗歌的理解与普及,也是对诗歌文化的传承。21.(3分)引用朱德的对联,体现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赞美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及对后代的巨大影响。22.(3分)文章处处都有“我”的影子。例如进入诗史堂后,“我”看到厅堂中央杜甫的半身铜像和朱德元帅撰写的对联,表达了对杜甫及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有不朽地位的崇敬、赞美之情,记叙中蕴含着抒情。再如在诗歌大道两边的松柏树丛里,“我”看到25位历代著名诗人的雕像,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让“我”感叹中国古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为之感到自豪,记叙中兼有议论、抒情。23.(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示例一】人生体悟:“我”由杜甫没有得到当权者的重用,正是中国文学的大幸联想到幸运和不幸是相对而言的,困境有可能帮助我们在别的地方有所收获,体现作者的一种体验感悟,适合放在“人生体悟”这个话题上。【示例二】文化印记:本文通过描写历朝各代人们在杜甫草堂留下缅怀杜甫的对联、诗歌大道和现代诗歌广场,表现杜甫草堂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的民族担当精神,以及现代人对诗歌文化的传承,适合放在“文化印记”这个话题上。24.写作(60分),平均分42分左右,写作符合文体特点。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雅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题号里;将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一、积累与运用(36分)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振禹中学围绕“览天下·阅群书”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一】探精神·传承和文化“【甲】。”意思是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乙】。”在这里,“和”是指与他人和谐相处、温良相让的品德,与“争”相对立,即所谓“和而不争”。“和”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内hé()之一,“【丙】。”贵和尚中、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由和合思想①出来的宽容精神、道德追求,成为②的民族文化基因。A小到治国理政、家庭建设,大到修身养性、对外交往,都离不开“和”的价值指引。以和为贵的③x()火相传,深深植根于国民精神中、体现在言行举止上。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为加点字注音。(3分)精神内hé()厚德载()物xin()火相传2.按顺序填入文中①②③处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延伸宝贵理念B.延展名贵理念C.延伸名贵理想D.延展宝贵理想3.请将下列语句依次填人文段甲、乙、丙三处,与原文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礼之用,和为贵②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③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4.A句存在语病,请你提出修改建议:。(2分)5.小语希望用诗句来装点“和”文化墙,特此邀请你伸出援手。(8分)《诗经》首篇《关雎》是古老恋歌,“①,②。”展君子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淑女音韵谐和之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④以山色潭水,展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⑥,风雨不动安如山。”以身处漏屋却悲悯天下苍生,展诗圣现实重围与理想突围的“和”之美;《大道之行也》“⑦,⑧。”以难才是举,人人和睦,展“大同”理想之美。6,以下是某同学题为“以和为贵”的演讲稿提纲,请根据链接材料为演讲稿提纲中的分论点一、二选择合适的论据,并根据论据将分论点三补充完整。(3分)【链接材料】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怒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演讲稿提纲】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以和为贵,“和”分论点一:“和”体现修身正己,推已及人的道德观。①是修身之道,是分论点二:“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②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分论点三:“和”体现③,天下为公的理想观。A【活动二】览天下·畅游知识园7.学校组织大家到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研学,请你积极参与。(4分)(1)下面是小博同学摘录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25个字)。(2分)2025年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举办,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主办地开展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1亿人次,创历史新高。随着我国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各地博物馆接待能力也不断提升。博物馆成为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博物馆热”持续升温。(2)在参观过程中,文字馆的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学”和“习”两个字。请根据讲解内容推测“习”字的本义。(2分)文字字形解说属会意字,上部分状似双手持木棍进行计算;下部分结合屋形与学刘“子”字部首,象征在屋内教导孩童学习算术。其意指“学习”。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减 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禹城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8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docx2(1).pdf 山东省禹城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8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禹城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8年级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