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事实与猜想》教案【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与要求】1.1 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1)了解观察到的是事实,想到的是猜想。2.科学思维(1)能就具体情境,分辨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猜想。3.探究实践(1)通过练习,能针对事实,根据已有经验,对一些简单事物作出猜想。4.态度责任(1)愿意像科学家猜想恐龙灭绝原因那样,有根据地进行猜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区分事实与猜想。难点:有依据地进行猜想。【教学准备】学生:课本、活动手册、笔等。教师: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 【ppt:1-3】 引导语:烈日下,石头为什么会发烫?黑猩猩不明白原因,但小朋友会去想,会去找原因。 播放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引出新单元教学《用大脑思考》。 引出课题:事实与猜想。 《手脑相长歌》内容完全贴合本单元的核心,用其作为课堂引入,既贴切又充满趣味。交流 【ppt:4-13】 (一)分辨事实与猜想。 1.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猜想? 2.出示“蚂蚁排队”图片,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3.小结:观察到的是事实,想到的是猜想。 教师列举更多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出:你观察到什么事实?你会作出什么猜想?如: 5.小结:猜想不止一种。 【PPT:14-17】 (二) 有依据地作出猜想 1.出示一张图片,提问:清晨,如果你看到地面湿了,会作出什么猜想?依据是什么? 2.出示图片,提问:如果你听到狗叫,会作出什么猜想?依据是什么? 3.小结:猜想要有依据,要通过敏锐地观察,要依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分析与推理,才能做出合理的猜想。 学生举例。 预设:观察到蚂蚁排队;想到了蚂蚁在搬家等。 预设: 事实:有盏灯没亮; 猜想:这盏灯没开;灯坏了;…… 预设: 事实:菜叶上有洞; 猜想:被菜青虫吃了…… 事实:小鸡站不稳; 猜想:小鸡脚受伤了;小鸡刚孵化出来…… 事实:蜘蛛网有洞; 猜想:蚊虫挣扎弄的;雨水打的;风吹的…… 事实:雪地上有脚印; 猜想:老鹰把兔子抓走了…… 预设:可能是有洒水车经过;可能是夜里下雨了。 预设:可能是有陌生人来了;可能是狗饿了。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当地情况和学生实际,换学生更为熟悉的事例替代蚂蚁排队的现象。 用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事实与猜想的不同,为后续模块的学习奠定基础。 针对一年学生识字少、爱看图的特点,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板书。比如:打印蚂蚁排队的图片、绘制可能原因的卡通画,配合学生的发言,分事实与猜想两行对应贴出,最后配合讲解,用配拼音的文字标注在成行的图片组侧面,表示哪些属于事实、哪些属于猜想。 可以用先讲小故事的方法表明地面潮湿、狗吠的事实,然后引导学生猜想原因并说出依据,增进活动的生动性。 让学生猜想要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让学生作答,可停几秒再让学生发言。同时,不要做过多的启发和指导,最多只能提醒学生仔细观察。阅读 【PPT:18-21】 恐龙灭绝的原因 1.出示恐龙化石图片,引出:恐龙灭绝是事实,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你了解科学家作出过哪些猜想? 2.播放《恐龙灭绝的原因说》视频。 3.小结: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依据已有的证据提出了非常多的证据,目前为止,陨石撞击说和火山喷发说接受的人更多。 预设:火山爆发、陨石撞击…… 恐龙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动物。学生对恐龙灭绝的原因也比较好奇,他们或多或少都从媒体上了解到一些,因此,可以结合阅读,让知道的学生都来说一说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作业 【PPT:22】 出示图片,看图说一说: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猜想:猴子在树枝上跳过导致树枝撕裂;树干里有虫;青虫到树上吃树叶或结茧;一只鸟被老虎或其他猫科动物惊飞或被捉走…… 如果学生做不出猜想,可以对图片进行分析逐步引导。教学评价 【ppt:23】 1. 教师评价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根据小组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小组加星,例如:安静倾听、积极发言、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 自我评价:学习新课后,学生从“我会听、我会做、我会说”几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具体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主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科学课堂学习习惯。【板书】7.事实与猜想7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