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 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表反照率(地表反射率)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反照率越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反之则越多。下图示意某年 3 月 15 日至 4 月 2 日我国西北某沙漠地区融雪前后地表反照率与雪深的日均值变化。据此完成 1~2 题。1.图中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时段是 ( )A.3 月 15~20 日 B.3 月 21~25 日 C.3 月 27~30 日 D.4 月 1~3 日2.推测 3 月 15~20 日积雪融化较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云量 B.温度 C.湿度 D.地形西藏波密卡达沟海洋性冰川发育,冰川泥石流频发。卡达沟流域月降雨量集中度较低,从 3月份开始就已进入雨季,10 月雨季结束。近 40 年来卡达沟年均气温整体呈显著上升态势。下图示意西藏波密卡达沟流域地理位置。据此完成 3~5 题。3.卡达沟流域泥石流多发,与其关联性最大的是 ( )A.地形崎岖,地势起伏较大 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壳活跃C.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蚀 D.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4.卡达沟流域泥石流发生频次最多的月份最可能为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5.近 40 年卡达沟流域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该流域泥石流 ( )A.突发性减弱 B.发生频次增多C.破坏力减小 D.影响范围缩小PM10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对大气能见度影响明显,是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下图示意某月 1 日~3 日我国四座城市空气中 PM 浓度变化。据此完成 6~8 题。6.引发图示四座城市 PM 浓度暴增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分别是 ( )A.暖锋 大雾 B.高压 晴天C.锋面气旋 暴雪 D.冷锋 沙尘暴7.影响图示四座城市大气污染时间先后以及污染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地势 ②水域分布 ③地理位置 ④土壤类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图示大气污染现象最多发的月份是 ( )A.1 月 B.4 月 C.8 月 D.10 月俄罗斯人口“西密东疏”“欧洲密、亚洲疏”的分布格局显著,存在人口分界线———“圣彼得堡—图瓦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 9~10 题。9.推测俄罗斯人口主要流动方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东→西 经济 B.南→北 环境污染C.北→南 气候 D.西→东自然灾害10.优化俄罗斯人口分布格局,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重点发展西部的欧洲地区 B.禁止人口迁入莫斯科等大城市C.适度放开外来人口限制政策 D.将高技术产业转移至东部地区城市群空间扩展过程符合矿物学中晶体结构的形成机理,城市群形成的节点网络结构类似于晶体结构,存在着分等级、分层级的有机组合规律,称为城市群空间晶体结构。下面 a、b、c 三幅图示意 3 种城市群空间结构组合类型。据此完成 11~13 题。11.3 种城市群空间结构组合类型中,核心城市对节点城市的辐射强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 ( )A. c、a、b B. a、c、b C. b、c、a D. a、b、c12.图中 3 种城市群空间结构组合类型与下列各城市群最匹配的是 ( )A. a 是长江中游城市群,b 是辽中南城市群,c 是关中平原城市群B. a 是辽中南城市群,b 是关中平原城市群,c 是长江中游城市群C. a 是关中平原城市群,b 是辽中南城市群,c 是长江中游城市群D. a 是长江中游城市群,b 是关中平原城市群,c 是辽中南城市群13. c 城市群空间结构组合类型发展的弊端最可能是 ( )A.腹地范围相互交叉重叠 B.核心城市数量太多C.核心城市实力悬殊太大 D.城市间联系不紧密引江补汉工程是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该工程沿线多石灰岩地貌,山高路陡。初期引江补汉工程布局有三种方案,即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至丹江口水库大坝上游水库(简称坝上方案)、引水至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汉江河道(简称坝下方案)以及坝下坝上结合方案(双线引水方案)。经综合研究后,使用了坝下方案。2022 年 7 月 7 日,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全程采用隧洞输水。右图示意引江补汉工程线路。据此完成 14~16 题。14.引江补汉工程采用隧洞而未采用明渠输水方式,是因为 ( )A.减少地表径流干扰 B.受地形条件的限制C.沿途自然灾害多发 D.保护生物多样性15.引江补汉工程选择坝下方案的优势条件是 ( )A.地质断裂少 B.供水无损耗C.供水成本低 D.沿途补给多16.引江补汉工程的重要作用是 ( )A.提高东线供水的保障能力B.降低北京市的水污染程度C.提高三峡水库渔业资源量D.缓解汉江生态与社会压力二、综合题(共 52 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漫越扇是海岸沙丘中一种堆积地貌,大多是在风暴潮的作用下经海岸泥沙向陆堆积而成,漫越扇对沿海地区危害较大。下图示意大西洋东岸某地形成的漫越扇立体图。(1)简述漫越扇的形成过程。(6 分)(2)说明漫越扇对沿海地区危害较大的具体表现。。 (6 分)(3)推测图示地区漫越扇常形成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 分)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山药喜光、喜温暖,其营养和药用价值丰富。尼日利亚山药种植历史悠久,山药是尼日利亚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尼日利亚旧都拉各斯有数家山药交易市场。尼日利亚当前仍有大约 5 000 万公顷的闲置耕地未得到开发。尼日利亚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山药生产国,但缺少良好的储存设施,其交通运输系统落后,每年生产的山药约有 30%会烂掉。下图示意尼日利亚地理位置。(1)分析山药成为尼日利亚最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6 分)(2)说明拉各斯山药交易市场发展的有利条件。(6 分)(3)简述尼日利亚山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6 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 分)资源枯竭型城市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下图示意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主要资源枯竭型城市数量分布(港澳台资料暂缺)。(1)描述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分布特征。(4 分)(2)指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6 分)(3)简述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可采取的措施。(6 分)高二地理答案1. C 2. A 3. A 4. C 5. B 6. D 7. B 8. B 9. A 10. C 11. B 12. D 13. A 14. B 15. C 16. D17.(1)在风暴潮的作用下部分海岸沙丘被海水侵蚀,其高度降低甚至消失;沙丘消失的部分形成低于两侧沙丘的狭窄喉道;沙粒被海水搬运经喉道向陆沉积,形成漫越扇。(合理即可,6 分)(2)冲毁农田、房屋等,危害沿海地区生命财产安全;泥沙淹没植被,导致沿海地区土地沙化,威胁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易引发海水倒灌,污染水源,影响沿海居民工农业用水;毁坏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影响沿海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等。(每条 2 分,答对 3 条得 6 分,共 6 分)(3)季节:冬季。(2 分)理由:冬季当地海岸地带西风强劲,风暴潮频发;冬季海岸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沙粒易被冲刷搬运;冬季降水丰富,沙丘易被降水浸湿而塌陷等。(每条 2 分,答对 2 条得 4 分,共 4 分)18.(1)纬度低,热量充足,山药产量大;干季降水少,光照充足;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山药产量大;山药食用方式多样,满足大部分人的(口味)需求,深受当地人喜爱等。(每条 2 分,答对 3 条得 6 分,共 6 分)(2)人口众多,山药市场需求量大;有铁路与内陆相连,货源充足;为尼日利亚著名海港,便于商品出口;拉各斯为尼日利亚旧都,交易配套服务及设施齐全。(每条 2 分,答对 3 条得 6 分,共 6 分)(3)充分利用未开发的土地资源,扩大山药种植面积,增加总产量;完善交通运输条件,缩短山药运输时间,减少因运输时间过长造成的山药损耗;加强现代仓储基地和冷链基地建设,提高山药储存能力;加大对山药品种培育的技术投入,提高山药的品质和产量;对山药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山药附加值等。(每条 2分,答对 3 条得 6 分,共 6 分)19.(1)分布面积广,在我国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都有分布;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每条 2 分,共 4分)(2)资源逐渐枯竭,开发成本不断上升;产业结构单一,缺少替代产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市经济基础薄弱,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等。(每条 2 分,答对 3 条得 6 分,共 6 分)(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利用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每条 2 分,答对 3 条得 6 分,共 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