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沧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验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否偏高
B.免洗洗手消毒液的成分活性银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
C.苯甲酸及其钠盐常用作食品防腐剂
D.植物油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可以使溴水褪色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甲基的电子式::116:11 B.乙烯的空间填充模型:
C.葡萄糖的分子式:C H O D.乙醛的结构简式:
3.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汞:加热氧化汞
B.制铝:电解熔融的 AlCl
C.制铜:“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制镁:铝热反应制镁
4.向某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含Fe +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氯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那么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该晶体中一定含有 SCN 的氧化性比 Cl 的氧化性强
被Cl 氧化为 与 SCN 不能形成红色的化合物
5.下列有关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B.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C.福尔马林和医用乙醇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D.84消毒液中滴加少量醋酸,可增强消毒效果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下列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待测液中含有
B 向 溶液中滴加几滴 HI溶液,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 溶液显蓝色 I 的还原性比 的强
C 向 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 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反应生成了 NaOH 和漂白性的物质
D 向适量补铁剂配成的溶液中滴入几滴酸性 溶液,振荡 酸性 溶液褪色 补铁剂中只含有
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间不满足每一步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9.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如图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
B.有机物的燃烧反应
晶体和 NH Cl晶体混合反应
D.工业合成氨的反应
10.根据反应 设计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可以是银或石墨
B. Y是硫酸铜溶液
C.溶液中阳离子向铜移动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X电极质量减小
11.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焦炭和2mol水蒸气发生反应 H (g),5m in时测得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5m in时 的转化率为60%
C.因C足量,所以 H O可以完全转化 D.5m in时n(CO)=0.8 mol
12.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杂试剂选择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A 甲烷 乙烯 溴水
B NO 空气
C 过量盐酸
D NaBr溶液 NaI 氯水、
13.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合成药物,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其合成方法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酯化反应
B.水杨酸的分子式是:(
C.乙酰水杨酸中只含有一种官能团
D.1m ol水杨酸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氢气体积22.4 L
14.部分含氮物质价态类别二维图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制硝酸的转化路径:a→b→c→d→e B.实验室常加热化合物f制备b
C. c和d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D. b转化为a属于自然固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黄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 等)是生产硫酸的工业废渣,其综合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意义。以黄铁矿烧渣为原料制备高档颜料——铁红( 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所添加的最佳还原剂是 (填字母)。
a.焦炭 b.硫黄 c.镁粉 d.锌粉
(2)“过滤1”后的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沉淀反应”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为检验 是否洗涤干净,可以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 溶液。
(5)在空气中煅烧 FeCO 生成铁红和另一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现有黄铁矿烧渣500t,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8%,经过一系列转化后,得到90t铁红,该产品的产率为 (提示:产率
16.(15分)氮氧化物(NO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处理工业废气中的 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Ⅰ.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备氨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制备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应选择的装置及连接顺序是 (按连接顺序填字母)。
Ⅱ.在一定条件下 可将 还原。甲同学在实验室对该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设计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3)装置H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铜丝可抽动的优点是 。
(4)在装置M中NH 和 充分反应,生成两种对环境友好的物质,该反应中 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Ⅲ.用NaOH 溶液吸收法处理 。已知吸收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5)用不同浓度的 NaOH溶液吸收 含量不同的尾气,关系如图(α表示 中 的含量):
用 NaOH 溶液吸收氮氧化物的最佳条件为(
(6)若一定体积的 NO 恰好被 溶液完全吸收,溶液质量增加21.4g,则x的值为 。
17.(14分)我国政府向全世界郑重承诺,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回答下列问题:
(1)以 CO :生产甲醇(CH OH)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
①上述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该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恒容容器中,对于上述反应,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填字母标号,下同)。
a.升高温度 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c.充入 He d.不断分离出产物
③在温度相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c(CH OH)、c(H O)均保持不变 b. H 的消耗速率与 的消耗速率相等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2)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某反应所涉物质M、N的物质的量(二者均为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t 时刻 M的转化率为 ;t 时刻,v正 (填“>”“=”或“<”)v逆。
③化学反应的快慢程度也可用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则( 时段内用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m o l \cdot \min^{ - 1}。
④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容器内压强的比值为 。
18.(15分)以乙烯为原料可以制备多种化工产品,它们的转化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②F为高分子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2)C的结构简式为 。
(3)反应①、⑥所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 。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是平面结构的分子
C.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