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业》高二历史假期作业(六)(PDF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假作业》高二历史假期作业(六)(PDF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过好假期每一天
参芳答案
假期作业(一)
近代转向的表现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转变,即由雏
护向批判转变,由压抑人的个性向重视人的个性转变,由
1,B综合分析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早期文明在长江流战、黄
为专制统治服务到为民主政治服务,由重视等级秩序到提
河流域、北方辽河流拔都有出现,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
侣自由平等。
借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
原因:导致新文化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原国可从民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
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统治黑酷、民主共和国思想传播、民
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项错误;由材科并
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思想传格等方面进行总结。
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于夏商周时期,故C项错误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可从增强
“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项错误。
民族疑聚力、强化民族认同、雏护国家毓一、丰富民族精
2.C森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经过不断的
神、为国家治理提供借鉴和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的角度进
斗争和交融发展,内迁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各族同
行概括」
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故选C项:A项“开始”袁述错误,
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不符合材科主旨,故排除:D项
假期作业(二)
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徐
1.B从图中可看出,这种文字的书写特点是笔画看起来像
3,CC对,材料说明作为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唐律》超越国
楔子,由此判断是楔形文字,而楔形文宇是世界上已知最
界,对亚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A错,“世界各国”说法错
古老的文字,故B项正确,A项错误;楔形文字大多数刻在
误:B错,“《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与材料主旨不符:
泥板上,故C项错误:法老是古代埃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D错,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
而根形文字盛行于古代两河流域,故D项错误。
4,A依据“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
2,A《吉尔伽美什》有大量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两河流
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
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故选A项;《荷马史诗》属于
和影响”可知,材料旨在强调中国古代三大发明的外传推
古希腊文学,《降诃婆罗多》属于古印度文学,《万叶集》是
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故A项正确:
日本诗歌集,B、C、D三项均可排除。
材料主旨并非强调其对中国的影响,故B项错误;推动了
3,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阿里巴巴”是阿拉伯文学著作
欧洲工业苹命的发展与这些发明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C
《天方夜谭》中的人物,故A项正确:《吉尔伽美什》是古代
项: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
两河流战的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布腊文学的早期代表,
成,故排除D项。
《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文学著作,故排除B、C、D三项。
5,B儒家思想起源于中国,儒家思想彩响到了亚洲的韩国
4,C题干中强调玛雅各城邦可惯把国家的重大事件刻在石
和日本,形成了东亚文化图,B正确:儒学思想并没形成世
碑或石柱上,这些石碑或石柱有助于人们了解玛雅文明,
界大同,A错误:C属于宗教性政权:D中现代化不符合
故C项正确:这些石碑或石柱记载的内容并不是玛雅文明
题意。
的全部,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说明这些历史碑铭记载的
6,B18世纪属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出现“中国热”是
主要是政治事件,故B项错误;历史碑铭是人为刻上的,必
启蒙思想家们从东方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推动启蒙运
然带有阶级主场,难以做到公正客观,故D项错误。
动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文化影响西
5,C奶鲜《高丽》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
方,属于“中学西传”,不是“西字东渐”,排除A项:材料不
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说明作为中华法系的代
能反映“中学西传”已成为主流,排除C项:18世纪属于欧
表作,唐律超越国界,对亚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故选
洲启蒙运动时期,排除D项
C:A项错在“各国”,不符合史实,排徐:儒家文化是中华文
7.【答案】(1)特点:传承性,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儒家思
化的代表,B排除;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想贯穿始终。多样性,古代传统文化领域广阔,有思想、文
6.D甲骨文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古埃及罗塞塔
学、艺术,科技等。包容性,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不断吸收其
石碑反映的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他文化,形成新的文化成果。本土性,传统文化根植于中
反映的是古代两河流城文明的成就,这三幅图片组合在一
国传统社会。重伦理,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
起体现了古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故选D。甲骨文为商朝
人伦秩序。
文字,而非夏朝,故不能证明文宇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2)表现:由维护封建礼教转变为批判礼教:由压抑人的个
排除A:楔形文字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宇,古埃及文
性转变为重视人的个性:由为专制统治服务转变为适应民
明的是象形文宇,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汉漠拉比法典》
主政治;由重等级秩序转变为重自由平等
出自于古代两河流战文明,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排除C,
原因:民族危机的严重;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黑暗:辛亥革
7.【答案】(1)①、②、③、④
命后,民主共和国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
(2)主要措施: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融
展;西方思想的传播,冲击了国人的思想
合东西方文化。文学作品:《天方夜谭》。贡献:将东方的
(3)价值: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民族认同:有利于
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
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丰富民族精神;为国家治理提供借
往西欧:将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技术,印度的糖
鉴和参考: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欧洲,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
【解析】(1)根据所字内容,从儒家思想到汉代儒学再到宋
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文化
明理学的发展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根据
影响:阿拉伯处在传统东西方贸易交往的交通要道上,它
“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
把中国古代的发明辗转传人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
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可知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根据“到了
来先进知识和宗教文化,它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
宋代,佛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闸释低学
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的新学派一理学”可知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根据“战国
(3)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
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
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引入
文化发展的源头”可知具有本土性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
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秩序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以水生桩物晒干制作成“纸草”
(2)表现:根据“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苹除旧的价值观
的古文明区域为①古埃及:在泥板上刻写文宇的古代人主
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
要生活在②古巴比伦: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
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
真帝的宗教为佛教,产生于③古代印度:提侣用儒家伦理
人格’”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传就文化向
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④古代中国。
37快乐学习把梦圆
高三历史
假期作业(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时空坐标
》了解每大
纸草书卷
席书
浆侯纸
{活字印制术
印删书
京帅图书馆
私学产生
太学】
~书院发展】
[“大学风”制度、京帅大学堂
约公元前
希秋战国
汉代
宋代
近代
1964年
1972年
30世纪
《国际十迹保护与修复先草》〔《此#遗公约多
知识体系
》了解每一天
希秋时期邢学产生
164年,黛国际古边保护与修发作章急
汉代产平太学
1906年,清政府领布《休存古物椎)小法》
宋代书皖数行
」学校教
文化泄护的
法“大半区”制度
育的发展
保r与利川
930年,黛物保护法多
伯林大学
京师人学业
82年,黛中华人民共和回文物保护法》
消华人学
义化的传求
与深护
埃及纸草卷
I972牛,《此并泄)产公約3
春优战西乃至茶汉时期的简策与怡书
东汉蔡侯纸

《世界进
200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遍产公约》
的诞4
产公药章
北宋胶泥制活字
图书饰、
2011年,《巾华人比共和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多
德人谷登些发明企园活字印删
博物俯成长
A.文化专制逐步强化
能力提升了解每大
B.注重图书出版的监管
C.印刷技术明显提升
1.西汉时期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
D.文人地位进一步提高
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3.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
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
意大利,而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更
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
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
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
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
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A.市民阶层比较保守
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B.传统文艺内容丰富
C.建立了以考试为主的官吏选拔制
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
C.古典文化保存完整
2.《宋会要辑稿》记载:不经国子监看详及破碎
D.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编类有误传习者,并日下毁版。同时政府规
4.有学者在谈及当前昆曲创作存在的问题时
定,国子监审批印刻者向官府发出申请后,可
说,片面追求所谓“突破传统的框架”“大胆创
为其颁发准许印刻的“公据”。这说明宋代
新”,势必使昆曲异化,就像“转基因新物种”。
(
该学者认为昆曲保护应该
()
12
假期作业
过好假期每一天
A.注重剧本的思想深度
等内容。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
B.尊重其基本艺术程式
刻等,其数量几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相当。
C.发挥文人参与的特色
摘编自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等
D.以恢复传统剧目为主
1751一1772年狄德罗主持出版了《百科全
5.平遥古城的古民居是具有自足封闭色彩的典
书》二十八卷,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
型的北方四合院;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
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它都代表了18世纪的
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这些建
最高学术水平。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
筑形式蕴含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是()
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
A,与自然环境契合
B.天人合一的理念
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C.安土重迁的观念
D.家族中心的传统
摘编自罗芃等著《法国文化史》等
6.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库全
味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
书》和《百科全书》在社会影响方面的不同点。
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任何一种非物质
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
发生变化。”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A.可不具备真实性完整性
B.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
C.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
7.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创始于隋
唐之际。唐代印刷活动主要用于印刷佛经、
教材等书籍。《金刚经》由7张麻纸连成,印
有楷体经文,图文精美。造纸中心成都、江浙
材料三1850一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一带成为印刷业较为发达地区。唐代后期,
译著类别
译著来源
雕版印刷术已相当善及,印刷的书籍作为商
时期
应用自然历史社会暂学
总计
英美日本
品开始普及。据日本九世纪末史书记载,当
科学科学地理科学艺术
时日本所存汉文图书多达一万六千余卷。
1850-189940%30%10%8%35%85%15%567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1902-190410.5%21%24%25.5%11.3%16.8%62.2%573种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唐代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刷业发展的因素,概述唐代图书传播的积极
(3)根据材料三,概括1850一1904年中国译
影响。
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
一变化的认识。
材料二1773年,乾隆帝下诏设馆纂修《四
库全书》,历时17年,主要囊括了我国清代乾
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
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