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后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后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曼谷)上演讲时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因应时代挑战,坚定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开拓发展新局面,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是基于( )
①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
②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③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
④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和反对一切恐怖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8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本次会晤的主题是“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包容性多边主义。”围绕该主题,金砖国家纷纷作出了发言。下列可能属于金砖国家代表发言主题的是( )
①为维护公平正义贡献金砖方案,为国际发展合作提供金砖动力
②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世界经济共同发展注入新能量
③立足于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秉持谋求共同发展的金砖精神,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积极与各方建设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方案正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共享绿色福祉,让绿色切实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上述事实表明( )
①我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已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维护各国利益
②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维护全球绿色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③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④中国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年9月6日至7日,第2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第26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相继举行。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中方坚定支持今年会议提出的“东盟举足轻重:打造经济增长中心”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合作,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增长。材料表明我国( )
①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是负责任的大国
②立足共同利益,推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增长
③推进地区团结,是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
④顺应时代主题变化,积极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的历史进程中起重大作用。如今,中国推动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打造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发起全球发展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支持;推进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为促进人类共同安全提供中国方案。由此可见,中国的崛起( )
①使世界的发展和局势的稳定更有保障
②彰显了我国主导世界发展趋势的能力
③表明维护全球共同安全是我国首要发展目标
④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习主席藉此表达了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穿越时空的传统友谊。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习近平提出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涵盖支持发展、粮食安全、卫生健康、绿色创新、能源安全、文明对话、青年成才,安全稳定等8个领域。中阿增进传统友谊,开展务实合作有利于( )
①扩大中阿利益汇合点,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
②中阿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现互利共赢
③以中国新发展为阿拉伯各国提供新机遇
④传承丝路情谊,认同彼此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这表明( )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这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
①立足各国国家利益,践行共商共建共享治理原则
②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具有全球视野,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④不负未来之托,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3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加紧完善本组织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拓展数据安全、生物安全、外空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要继续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媒体等领域合作。由此可见( )
①中国加强与新兴国际组织的合作与发展
②中国在上合组织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③中国通过区域合作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诸多问题,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变革,向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资援助、医疗支持、疫苗援助。截至2022年3月,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中国持续助力全球抗疫( )
①兼顾了他国合理关切,维护世界各国的核心利益
②把坚持互利共赢,维护共同利益作为出发点
③展示我国综合国力,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④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近十多年来,中国一直稳居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拉经贸关系展现出强大韧劲,中国始终是推动拉美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拉关系已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当前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新冠疫情阴霾不散,但是中拉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务实合作持续拓展。从中可以看出( )
①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为拉美发展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
②中国把同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同盟关系作为优先发展方向
③只有加强团结合作,才能共克时艰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④推动中拉关系新发展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正确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年初,中国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竣工,这是非洲大陆第一所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完善的疾控中心,这一项目是中非命运与共、携手同行的生动写照,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这表明中国与非盟( )
①通过政治上的合作和结盟加强了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
②都以共同的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③顺应时代主题成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推动者
④拓展伙伴关系的时代内涵为构建命运共同体注入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框架,标志着数字经济被放到更重要的位置。“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积极发展‘丝路电商’”“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空间”“积极参与数据跨境流动等相关国际规则构建” ……一系列举措的提出,表明中国不仅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践行者、有力引领者。
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法治化进程,让数字文明发展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这一伟大倡议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因为“一带一路”,巴基斯坦有了第一条地铁线,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运输不再需要绕道他国,斯里兰卡居民喝上了24小时供应的自来水,柬埔寨村民告别了没有电、没有路、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为“一带一路”,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国、新加坡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经贸合作注入强劲新动能。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明为什么东盟各国愿意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③: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为顺应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的趋势,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是有效应对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故②表述错误。
④:“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和反对一切恐怖主义”强调的是在安全方面推进如何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属于举措,而不是提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A
【详解】①②:根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的主题,可知,这两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②入选。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不选。
④:谋求共同发展是“上海精神”的一部分,金砖精神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④错误,不选。
故本题选A。
3.D
【详解】①:我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①说法正确,但“已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维护各国利益”说法错误,排除。
②: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维护全球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能夸大为“主导”作用,②错误。
③:10年来,中国积极与各方建设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说明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③符合题意。
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共享绿色福祉,让绿色切实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说明中国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A
【详解】①③:中方坚定支持今年会议提出的“东盟举足轻重:打造经济增长中心”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合作,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增长。表明我国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是负责任的大国,推动地区团结,是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①③符合题意。
②: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共同利益,②排除。
④: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没有变化,④排除。
故本题选A。
5.B
【详解】①④:我国打造的各种平台和提出的安全发展倡议等广受欢迎,说明我国的发展使世界的发展和局势的稳定更有保障,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①④符合题意。
②:我国在世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主导世界发展,②说法错误。
③:我国首要发展目标是维护本国人民的利益,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6.B
【详解】①③:材料中,中阿增进传统友谊,开展务实合作有利于扩大中阿利益汇合点,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以中国新发展为阿拉伯各国提供新机遇,①③正确。
②: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现互利共赢,②错误。
④:要认同本民族文化,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④错误。
故本题选B。
7.D
【详解】①:我国的外交政策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但不是世界各国都认可,①说法错误。
②: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但并没有成为法律,不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法理依据,②说法错误。
③④: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这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8.D
【详解】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立足各国国家利益,①错误。
②:材料未涉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②排除。
③④:本次峰会为加深双方各领域互利合作和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能,具有全球视野,坚持合作共赢,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9.A
【详解】①③: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新兴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本组织成员国安全领域合作,深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在上合组织中又重要的影响力,但“决定”一词夸大了中国在上合组织的作用,②错误。
④:本项说法不符合实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而不是全球的共识,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0.D
【详解】①:“维护世界各国的核心利益”观点错误,应该是在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的同时,兼顾了他国合理关切,①错误。
②:“维护共同利益作为出发点”说法错误,维护本国利益才是出发点,②错误。
③④: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诸多问题,但是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展示了我国综合国力,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体现了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有利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1.D
【详解】③④:近十多年来,中国一直稳居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拉经贸关系展现出强大韧劲,中国始终是推动拉美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当前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新冠疫情阴霾不散,但是中拉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务实合作持续拓展。这说明推动中拉关系新发展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正确选择,只有加强团结合作,才能共克时艰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③④符合题意。
①: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为拉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内生动力还是靠自身发展,排除①。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2.D
【详解】③④:材料说明中国与非盟顺应时代主题成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推动者,拓展了伙伴关系的时代内涵,为构建命运共同体注入动力,③④符合题意。
①: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其他国家结盟,①说法错误。
②: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立足点,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3.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互联网发展无国界、无边界,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当今世界面临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人类面临共同挑战需要同心协力。全球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共同创造,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③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有利于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空间,让数字文明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④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符合我国国家利益,有利于我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14.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东盟各国与中国之间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一带一路”为东盟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②中方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推动世界和平安宁繁荣发展持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东盟各国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③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与东盟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享改革成果,符合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发展的期盼。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