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启航。一年来,成员国间零关税产品比例大幅提高,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推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中国与各方携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中国积极加入RCEP表明( )①RCEP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②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③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我国积极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巩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美方近年来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阻碍芯片等产品的正常国际贸易,破坏国际经贸秩序,违反国际经贸规则,损害全球和平发展利益。针对美国对华芯片等产品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国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有其局限性②美国背离经济全球化潮流,威胁全球供应链稳定③中国奉行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④美国破坏全球经济治理规则,违背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聚焦互联互通、推动合作共赢。这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既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又丰富了多边主义的内涵和实践。这告诉我们( )①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并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②中国坚持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③各国要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并以合作取代竞争实现自身的发展④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国家共享机遇,共同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3年上半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外贸出口增长61.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接近两位数,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分别增长7%和10.5%,跨境电商进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这些成绩的取得( )①是我国不断加快引进来与走出去步伐的具体表现②是我国优化开放结构、拓展开放深度的客观成果③表明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④表明我国正在加快创新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年4月15日落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共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300个消费品牌参展,参展品牌数较上届增加19%,进场观众超过32万人次。同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恢复线下举办,作为联通中国与世界的贸易桥梁,广交会服务国际贸易、促进内外连通、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上述“两会”举办( )①彰显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创未来的开放胸怀和大国担当②旨在通过拓展对外贸易,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③推动我国放宽市场准入,促使更多优质企业更好地“走进来”④表明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在一些跨国公司眼里,中国的角色一直在变:从最初的市场,到生产基地,再到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现在成了不可或缺的战略伙伴。他们把大量资本投到中国,也更积极地拥抱中国的变化。这从侧面体现出( )①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②我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不断追求③跨国公司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④中国的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西方个别国家和政客鼓噪分裂对抗、“脱钩断链”,但中欧班列国际影响力却与日俱增。2023年1月至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611列,运送货物60.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7%、32%。事实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②中国的发展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机遇③我国的“走出去”战略符合各方利益④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生产全球化之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一中亚峰会 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今年一季度,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1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建交31年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增长了100多倍,中国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中亚“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商贸合作平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可见( )①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②本届峰会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③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做世界发展的贡献者④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立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公布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绝大部分欧洲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前景充满信心。2022年上半年,19%的在华欧洲企业表示扩大了现有生产业务规模,65%表示维持了生产业务规模,仅有不到1%的在华欧洲企业表示关闭了现有生产业务。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有( )①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②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经济基础盘扎实③跨国公司积极行动,逆势加大在中国市场投资④中国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多举措助力经济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最近,海南省宣布2025年前实现全岛封关运作。所谓全岛封关,就是把海南打造成一个“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在这个区域之内实行最高标准的自由贸易。通过一线、二线和岛内三个层面的划分,将海南全岛打造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港。这一运作有利于( )①进一步推动中国向世界经济深度开放②吸引国际资本并提供长期稳定的预期③发挥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作用④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结构多元化创新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人民币已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一季度,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同比上升明显,人民币国际化的“拼图”不断铺展开来。由此可以判断出( )①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新进展②人民币广泛的国际使用将为中国金融部门提供更多业务③这有利于降低各国贸易、投资和金融交易中的汇率风险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坚持奉行多边贸易的体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近年来,中国更加积极参与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上述做法有利于( )①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②消除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风险③中国领导世界市场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④推动了世界经济朝着更均衡方向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汽车制造被誉为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名片。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75.7%至214万辆。业内预计,全年出口量有望突破400万辆,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扶持新能源产业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2023年1至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72.7万辆,同比增长1.1倍。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纯电动市场的份额达到8.6%,在东南亚更是占有75%的份额。但中国汽车产业要想从“走出去”到“走上去”,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中高端市场份额偏低,盈利能力还不够强,技术储备尤其是燃油车类相比其它汽车强国仍有一定差距;物流运输仍存在一些堵点,面临海外运力紧张、运输成本高涨、关税壁垒等问题;品牌营销能力不够高,品牌知名度认可度方面还存在一些刻板印象;不同国家产品标准和法律法规不一致,消费者习惯也存在较大差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给中国汽车产业从“走出去”到“走上去”提几条建议。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榴莲在东南亚地区被称为“水果之王”。在中国,榴莲凭借丰富的口感与愈发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但其高昂的价格也让一些人望而却步。重庆市民康丽丽最近惊喜地发现,4月份每公斤近百元的泰国金枕榴莲,6月的已降至每公斤40余类,她仅用120多元就买到了一整颗榴莲。“现在榴莲价格不仅月低一倍多,与往年同期相比也便宜了不少,‘榴莲自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如今增值价格之变的背后,既有东南亚国家榴莲进入集中采摘上市期等因素,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搭建起一条条国际物流新通道,拉近南亚海等产品与中国西部内陆的时空距离。近期,装有约500吨新鲜泰国榴莲的泰冷链直达跨境测试班列顺利抵达重庆后,分拨至全国各地,这是泰国榴莲首次通过陆海新通道铁路班列从境外直达重庆。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通道项目持续推进,中国消费者有机会享受高性价比榴莲的同时,东南亚榴莲种植户也在共享市场红利。泰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是泰国榴莲最大出口市场,占总96%,出口总额30.9亿美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知识,说明一颗榴莲价格之变背后的启示。参考答案:1.B【详解】①: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①错误。②③:中国积极加入RCEP,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中国与各方携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表明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②③正确。④: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巩固”一词说法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B。2.C【详解】①:材料中中国针对美国的行径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表明世贸组织为成员之间的贸易纠纷提供解决场所,体现的是其积极作用,而不是局限性,故①错误。②:美国对华芯片断供,损害全球和平发展利益,说明美国背离经济全球化潮流,威胁全球供应链稳定,故②正确。③:材料中中国提起诉讼解决国际纠纷,没有体现奉行国际关系民主化,故③不符合题意。④:美国对华芯片断供,损害全球和平发展利益,背离经济全球化潮流,威胁全球供应链稳定,破坏全球治理规则,也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故④正确。故本题选C。3.B【详解】①④:中国的倡议聚焦互联互通、推动合作共赢,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并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国家共享机遇,共同发展,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我国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为竞争、合作与冲突,合作替代不了竞争,②③错误。故本题选B。4.C【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进出口贸易,不能把我国扩大进口等同于“加快引进来”,也不能把扩大出口等同于“加快走出去”,故①表述错误。②:我国外贸“新三样”(都属于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飙升,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对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都大幅增长,这体现了我国优化开放结构、拓展开放深度,②符合题意。③:材料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接近两位数,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分别增长7%和10.5%,跨境电商进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体现了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体现的是进出口贸易,这与“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无关,④不选。故本题选C。5.B【详解】①④: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落幕,广交会服务国际贸易、促进内外连通、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两会”举办表明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彰显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创未来的开放胸怀和大国担当,①④符合题意。②:并非通过拓展对外贸易才能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且这不是“两会”举办的目的,排除②。③:材料中“两会”举办没有涉及我国放宽市场准入,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6.B【详解】②③:在一些跨国公司眼里,中国的角色一直在变,他们把大量资本投到中国,也更积极地拥抱中国的变化。这从侧面体现出我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不断追求,跨国公司积极推动着生产、贸易、金融全球化,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③符合题意。①: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①说法错误。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7.B【详解】①④:西方个别国家和政客鼓噪分裂对抗、“脱钩断链”,但中欧班列国际影响力却与日俱增。事实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生产全球化之中,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发展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机遇。②不符合题意。③:中国的战略不可能符合各方利益且中欧班列的货物贸易不属于我国的“走出去”战略,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8.C【详解】①:中国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中亚“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商贸合作平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这说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者,不能理解为最大受益者,①排除。②③:建交31年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增长了100多倍,中国成为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一中亚“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商贸合作平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这说明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做世界发展的贡献者,本届峰会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②③正确。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外交宗旨,④错误。故本题选C。9.D【详解】①:该选项强调了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但不是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的原因,排除①。②④:2022年上半年,19%的在华欧洲企业表示扩大了现有生产业务规模,65%表示维持了生产业务规模,仅有不到1%的在华欧洲企业表示关闭了现有生产业务,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经济基础盘扎实,能够为其发展提供机遇,也是因为中国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多举措助力经济发展,市场发展前景良好,②④正确。③:该选项属于材料中所体现的内容,而不是原因,排除③。故本题选D。10.A【详解】①②:通过全岛封关将海南全岛打造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港,进一步推动中国向世界经济深度开放和吸引国际资本并提供长期稳定的预期,①②观点符合题意。③: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③说法错误。④:海南省全岛封关,有利于吸引外资的进入,而不是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结构多元化创新化,④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A【详解】①②: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同比上升明显,人民币国际化的“拼图”不断铺展开来,说明了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新进展,人民币广泛的国际使用将为中国金融部门提供更多业务,①②符合题意。③:这有利于降低各国贸易、投资和金融交易中的汇率风险,夸大了人民币广泛使用的作用,③说法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坚持奉行多边贸易的体制,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2.B【详解】①④:中国更加积极参与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有利于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中国的贡献也直接推动了世界经济朝着更均衡方向发展,①④符合题意。②: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风险无法消除,②错误。③:中国尚不具备领导世界市场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能力,也无意领导,③错误。故本题选B。13、①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实施产业政策,激发车企活力,引导构建高效、可靠的供应链系统;②加强物流设施建设,提升车企出海运力,降低汽车出海成本;③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依托国家政策支持体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④车企坚持创新发展、增强研发和设计能力,开发具有竞争力的高品质汽车;⑤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在海外布局设厂,主动融入当地产业链;⑥遵守国际标准和法规,建立健全售后服务网络,面向市场提高车企的本土化水平;⑦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增强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的信任和认可。14、①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②实行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进口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③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推动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④要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