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6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次考试设卷面分。答题时,要书写认真、工整、规范、美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一诗句反映了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机会均等”。这说明科举制A.增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关闭了权贵的入仕渠道C.忽视了读书人品德的考察D.提升了全社会文化素养2.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下列历史人物中,使唐太宗感慨其“殂逝,遂亡一镜矣”的是A.姚崇B.魏征C.杜如晦D.房玄龄3.下图所示的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历史时做的笔记。据此判断这一时期典型的阶段特征是●大运河●“天可汗”●“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类西行”“鉴真东渡”●文成公主入藏●雕版印刷术、唐诗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B.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C.君主专制的强化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4.他总结唐以前历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收集5300多个药方,记载了800多种药物,著成《千金方》一书。他还非常重视药物的采集、配制和使用,被后世尊为“药王”。上述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李时珍B.僧一行C.张仲景D.孙思邈5.历史漫画往往能形象地反映一定的政治内涵。以下漫画反映出我国古代某个朝代的政治特点,这个朝代是统兵,我会统我不会可我是个打仗饕A.秦朝B.西汉C.宋朝D.明朝【历史第1页(共4页)】·25-CZ210a· 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6.“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迁徙、大融合时期。此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时期民族“大融合”的是A文成公主入藏B.设立澎湖巡检司C.签订澶渊之盟D.形成新的民族—回族7.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文化是中国历史长廊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下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A.南宋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B.宋元时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C.沈括著有《梦溪笔谈》一书D.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8.下表内容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一些记载。表中内容反映的趋势是中国古代内容出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史记》“(南方)百姓乐业,谷帛般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A,商品经济繁荣B.中央集权加强C.经济重心南移D.对外交流频繁9.《三字经》中写道:“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这里的“太祖”指的是A忽必烈B.朱元璋C.朱棣D.皇太极10.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时,太仓积粟可支十年,国库银两增至400万两。这最能说明张居正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触动了封建专制B.缓解了明朝财政危机C.简化了税收手续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11.七年级(2)班举办“明清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主题故事会,在此故事会上除了可以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故事外,还可以讲述A郑和下西洋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戚继光抗倭1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下表中①处应为科技成就评述活字印刷术由匠人毕昇发明,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①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本草纲目》陆续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几何原本》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0分,14题14分,15题12分,共36分)1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赵匡胤)召赵普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史》卷一材料二明朝统治者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巩固统治…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并立下祖训,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历史第2页(共4页)】·25-CZ210a· 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可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