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5年秋)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25年秋)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资源简介

苏教版(2025年秋)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和家长平时的指导,总的来说,已经具有的一定的科学常识,虽然这些科学常识非常少,而且是理论上的,但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毕竟学生们的头脑中不是一片空白。并且,一年级的学生初入小学课堂,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这对于学习一门新课程是有所帮助的。但是,一年级的学生们刚刚进入一年级,还没有褪去幼儿园的一些特性,如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不能持久,自我约束力不强,对科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不足等等,这些都会成为上好科学课的不利因素,进因而会影响整个科学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科学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这一特点,多动脑,多引导,多激励,抓住学生的兴趣,从直接丰富的感官入手,让学生感到科学课的乐趣,从而爱上科学这门课程。
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由“走进科学”,“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创造”四个单元和一个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五部分组成。“走进科学”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科学,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科学。“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创造”会告诉你做科学的奥秘,知道科学的发展,带来生活的改变;懂得用双手创造,乐于创新,造福世界。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会让你有机会做一辆气球动力小车,过一把DIY的瘾。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下几个理念:
1.坚持素养导向,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2.立足学生特点,提供多方位的学习素材。
3.紧扣关键概念,提供多维度的关键经验。
4.突出探究实践,提供体系化的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内容。
5.关注作业评测,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6.拓展资源建设,体现“家校社”合作一体化。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家和工程师分别是做什么工作的人。
2.在小实验与设计制作活动中,体验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过程,获得发现与制作的乐趣。
3.在真实情境中,意识到制订与遵守科学课规则的重要性。
4.能说出人体的感官及其功能,知道感官的重要性,能用不同的感官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5.能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等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6.对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有好奇心,并付诸行动。
7.知道事实与猜想的关系,能针对具体现象,有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并用证据说明猜想是否正确。
8.针对银杏树叶变黄的问题情境,提出猜想并进行验证。
9.能分辨出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意识到人工世界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与动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
10.能动手动脑,设计制作出满足一定要求的气球动力小车,并向同伴展示。
11.通过阅读本茨的故事,体会在工程实践中如何明确问题,初步了解工程实践的六个要素。
12.通过阅读工程师的故事和设计制作气球动力小车,初步激发创新创造的愿望。
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充分利用课程和校本资源,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充分运用教具、现代媒体、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单元内容分析
周次 教学内容 教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与难点 教前准备
1\4周 第一单元1.小小科学家2.小小工程师3.上好科学课 4 1.知道科学家和工程师分别是做什么工作的人。2.在小实验与设计制作活动中,体验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过程,获得发现与制作的乐趣。3.在真实情境中,意识到制订与遵守科学课规则的重要性。 1.知道科学家和工程师分别是做什么工作的人。2.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 轨道,钢珠,绒布,铅笔,吸管,小木棒,瓶子,颜料等
5\9周 第二单元 4.认识感官5.借助工具观察6.感官总动员 4 1.能说出人体的感官及其功能,知道感官的重要性。2.能用不同的感官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3.能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等观察工具进行观察。4.对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有好奇心,并付诸行动。 1.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2.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3.知道使用简单的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声音的片段,蜡烛,火柴,放大镜。
10\13周 第三单元 7.事实与猜想8.从猜想到验证9.探究秋叶的秘密 4 1.知道事实与猜想的关系。2.能针对具体现象,有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并用证据说明猜想是否正确。3.针对银杏树叶变黄的问题情境,提出猜想并进行验证。4.借助解暗箱活动,体会到当意见不一致时交流、磋商的重要性。 1.能针对具体现象,有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并用证据说明猜想是否正确。2.针对银杏树叶变黄的问题情境,提出猜想并进行验证。 碰碰球,暗盒,各种树叶。
14\17周 第四单元 10.自然物与人造物11.人工世界12.轮子的故事 4 1.通过比较,能分辨出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2.意识到人工世界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与动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3.动手经历从自然物到人造物的物化过程,并体现自己的创意。4.保持对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关注和兴趣。 1.分辨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意识到人工世界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与动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2.动手用自然物创造出人造物,并体现自己的创意。 树枝,石块,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视频,轮子,纸盒,吸管等。
18\19周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2 1.能动手动脑,设计制作出满足一定要求的气球动力小车,并向同伴展示。2.通过阅读本茨的故事,体会在工程实践中如何明确问题。3.初步了解工程实践的六个要素。4.通过阅读工程师的故事和设计制作气球动力小车,初步激发创新创造的愿望。 在读工程师的故事及自己的设计与制作中,体会将任务转化为问题是重要的一步。怎样设计制作,能让气球动力小车向前跑3米以上。 小车、吸管、橡皮筋、气球、剪刀、双面胶、打气筒等。
苏教版(2025年秋)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周 次 单元主题 课 题 课 时 备 注
1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1.小小科学家 1 9月1日上课
2 2.小小工程师 1
3 3.上好科学课 1
4 单元复习与总结 1
5-6 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 4.认识感官 1 中秋国庆放假
7 5.借助工具观察 1
8 6.感官总动员 1
9 单元复习与总结 1
10 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 7.事实与猜想 1
11 8.从猜想到验证 1
12 9.探究秋叶的秘密 1
13 单元复习与总结 1
14 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 10.自然物与人造物 1
15 11.人工世界 1
16 12.轮子的故事 1
17 单元复习与总结 1
18-19 专项学习 像工程师那样…… 2 元旦放假
20-21 复习 总复习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