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202507)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相关要求作答。
2.选择题题号不连贯,填涂答案时,请务必核对题号。
3.本次试卷设置书写质量分,请规范你的书写。
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小题。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滢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①漫 不
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 成自
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②荒诞不经的 , 蜿蜒而
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 发披肩。
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③熠熠 烁烁,④光
彩夺目。端祥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 漫长的时光里
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销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节选自《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雕凿 懈怠 模样 蜷卧
A.záo dài mó juǎn
B.zháo dài mú quán
C.zuò tài mó juǎn
D.záo dài mú quán
2.文中画横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上面文段中有3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过来。(3分)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 分 )
A. 此次深圳航空开通的航线可由长沙直达乌鲁木齐,为旅客节省了1个多
小 时 左 右 的 旅 行 时 间 。
B.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
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C. 春节上演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纷
纷为 导演的前瞻意识点赞。
D. 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
品评 作者表达感悟所用的形式。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去年一二 ·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
代 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
B.《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
致 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C.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D.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
此惊 心动魄的搏击!
6 . 下 列 表 述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3分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当中的诗歌根据配乐的性质,可分
为 “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民谣,“雅”是祭祀乐歌,“颂”
是 宫 廷 乐 歌 。 。
B. 演讲词要有针对性。要有为而作,不空谈泛论;要关注听众的各方面情况;
要预先考虑演讲现场的氛围,对内容和表达方式做针对性的调整。
C.游记,观察角度灵活多变。可定点观察,如《壶口瀑布》;可移步换景,
如 《一滴水经过丽江》;可两种观察角度兼有,如《小石潭记》。
D.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
后以 “加冠”代指男子成年。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7—9题。(12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 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
者皆有 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
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 · 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 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 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7.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3 分 )
A.选贤与能 (“与”通“举”,选拔)
B.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通“物”,指货物。)
C. 故外户而不闭 (“故”,连词,所以。)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3分)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分)
9. 【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 两
文 各 自 侧 重 于 哪 种 表 达 方 式 (4分 )。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10~14题。(共15
分) 游白鹿洞① 记( 节选)
去郡北行十五里至罗汉寺路分两歧由东入栖贤谷西则至白鹿洞。比至,
两 山势回合,当其合处涧水出焉,过涧逾小岭,岭有缺若关门然。入关路循涧
北, 并山转涧南,皆良田也。约二三里乃至书院遗址,正当五老峰下。
书院毁已十五年,树生瓦砾间,大且数围。前有石桥曰濯缨,其左又有
石 桥曰枕流,过枕流则从列女庙登北冈。冈上有大杉木,六七百年物也,
有司今 尽伐为御殿物矣。于是书院所存者独此二桥。从卒指殿堂斋庐及风
泉云壑楼故 处以告,甚历历,慨想昔日规制②不可见,惟闻山鸟相呼鸣。
山谷虚,余韵悠 扬,恍类弦歌⑨声。或云从此右折东南逾重冈行二三里,
乃至所谓白鹿洞,却 从洞后复右折陟岭,乃可到寻真观、望水帘也。不果
往,徘徊久之而还。
[注]①白鹿洞:指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②规制:规模形制。③弦歌:
用琴瑟等弦乐器伴奏而歌唱,含有礼乐教化之意。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
次填 写 到 答 题 卡 上 。 每 答 对 一 处 给 1分 , 作 答 超 过 三 处 不 给 分 。 (3
分 )
去郡北行十五里A 至罗汉寺B路分两歧C由东入栖贤谷D 西则至E白鹿洞。
11.下 列 句 中 加 点 词 解 释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3分 )
A. 并山转涧南(并:合并) B.过涧逾小岭(逾:越
过)
C. 正当五老峰下(当:处在) D. 不果往(果:实现) 12.下 列 对 文 段 内 容 的 概 括 , 不 符 合 文 意 的 一 项 是 ()(3分 )
A.作者先介绍前往白鹿洞的路线,从郡北出发,经罗汉寺,分东西两路,作
者走西路到达白鹿洞。
B. 作者描绘了白鹿洞周边环境,两山回合,涧水流出,沿途有良田,书院位
于五老峰下。
C. 作者着重描写了白鹿洞书院如今的景象,书院虽已毁十五年,但殿堂
斋 庐等建筑依然保存完好。
D. 作者提及了白鹿洞周边其他景点,如从白鹿洞可前往寻真观、望水帘,但
自己未前往。
13.下 列 对 文 段 主 旨 的 理 解 , 最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3分 )
A. 主要描写白鹿洞优美的自然风光,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B. 详细记录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变迁,强调其文化价值。
C. 介绍游览白鹿洞书院的过程及周边景点,为游客提供游览指南。
D.通过描写游览白鹿洞书院遗址的所见所感,表达对古迹荒废的惋惜之情。
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书院毁已十五年,树生瓦砾间,大且数围。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15~16题。(共7分)
雪梅 ·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这首诗的一、二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表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
B.从三、四句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愉悦的心情、高雅的审美情趣。
C.诗中描绘了雪与梅的姿态,抒发了作者对雪与梅的喜爱之情。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没有晦涩的典故,读起来朗朗上口。
16.本诗的描写对象是“梅”,那诗中的“雪”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
三 、名著阅读与古诗句默写(13分)
1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 ·柯察金这一无产
阶级英雄形象。保尔的成长离不开朱赫来的指引,请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说说
朱赫来是如何引导和培养保尔的。(4分)
18.结合《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第一》的内容,因形解意。请仿照示例,
推断“明”的字义。(4分)
汉字 偏旁图解 推断字义
上面是手。下面是果树。“采”本意为摘取。例如《关


雎》一诗中,“左右采之”的“采”即“摘取”之意。

19.茶为文化,滋养了一大批文人墨客。用沸水泡茶,茶香四溢,抛开伤感的
情绪,泡出一曲“海内存知己,(1) ”的高昂之歌;更如杜甫在
贫苦的沸水中,许身社稷(2)“ (3) ”的博
爱之歌。静心品茶,可宁静内心,如常建在破山寺,吟道“(4) ,
(5) ”,消除俗念。(5分)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0~22题。(10分)
壶口瀑布(片段)
①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
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
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
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
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
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
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
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 如泉;或淌过石板, 成溪;或被夹在石
间, 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
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
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
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
浓缩一个世界吗
②……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
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③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
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
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20. 为 第 ①段 文 字 空 缺 处 选 择 一 组 恰 当 的 词 语 是 ()(3分 )
A. 潺 潺 汩 汩 哀 哀 B. 汩 汩 潺 潺 哀 哀
C. 哀 哀 潺 潺 汩 汩 D. 哀哀汩汩潺潺
21. 请从选文中找出与“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3 分 )
22. 你从选文中能感悟到黄河的哪些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4分)
(二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完 成 23-25小 题 。 (10分)
父亲的轮廓
麦哲生
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膏未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 超过
半个小时”等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盾转向我的成绩上面去 时,
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之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睡着以后,
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
有时,纸条里面还会包着一张五十块钱的钞票。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
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迹写下那句“忍一时,风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 话
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 灵,
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父亲识字不多,总是把“风平浪静”写成“风平 浪近”,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特殊情谊。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到时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
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面向墙壁眯着眼睛。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
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轻轻地向书桌移动,然后是纸张摩擦
桌面的窸窣声,父亲迟重的呼吸声……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
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
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我
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
用 一声叫唤,或者一双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我没有勇气,我怕自己会在
父亲 面前哭了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是走下床来,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
着泪光 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不知该如何面对。
⑤接近联考前一个月的某个夜晚,我正在教室里做考前冲刺,日光灯
管 把教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我选了一个邻接
走廊 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心在书本上。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
轻轻敲 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父亲必定是不
愿吵到其 他同学,我悄悄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绕到教室后面出去和他会合。
⑥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心里渴望时
光永远停止,或是快速跨过我的情景。父亲先是取出温热的蒸饺和我一起吃,
他细心地把白色保丽龙盒子掀开,然后为我撕开卫生竹筷子的封条,我知道那
是父亲在夜市入口的小摊上买的,摊子后面是宏光钟表行,隔壁是间杂货铺,
杂货铺的天花板上吊着一包包的干鱿鱼和紫菜,老板娘是个扎着一条蓝围裙的
胖女人……父亲取出口袋里的餐巾纸放在我前面备用。我知道父亲拙于言辞,
在面对生命中难以省略的伤痛时,更无力打破沉默。吃蒸饺的时候,我想起那
些蒸饺原先排列在小蒸笼里冒着蒸气的模样;我仿佛看见父亲孤独地走上前去,
卖蒸饺的老人从圆凳上站起来,剥下一只保丽龙盒子,再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
塑料袋,然后掀开其中的一个蒸笼盖……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
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
的 角 落 。
⑦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
墙 离开的那一幕。在那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围墙,骑坐在墙顶
上向 我挥手,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到校外
的小路 上。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顿时热泪盈眶。
(本文有删改)
2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章以“父亲的轮廓”为标题,是因为文章未对父亲进行细致描绘,呈

给读者一个模糊的形象。
B.④段中“我”翻过身装睡,是因为“我”知道父亲会等“我”熟 房间留纸条,而“我”没有勇气面对。 睡后进入
C.⑥段详细描写夜市入口小摊的周边环境,再现了平凡而真实的市
井生活,
富有生活气息。
D.文中的父亲性格腼腆,沉默寡言,做事谨慎小心,时常用纸条 “ 我 ”

与 流沟通。
24.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
从修辞的
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3分)
25.为 什 么 说 “ 父 亲 一 直 是 我 最 好 的 朋 友 ” 请 结 合 全 文 分 析 。 (4分 )
五、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生活中,总有一些问题需要面对。
……
一句话,一本书,一次独处,一番欢聚,一个物件,一曲音乐,一个眼神,
一 处风景……往往能带来令人欣喜的改变。
请以“ 挺管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
透 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六 .书写(5分)
27.本题不需要作答,由判卷老师根据整张试卷的书写情况直接给分。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18 分)
1. D(3 分)
2. D(3 分)
3. (3 分)
“晶滢”改为“晶莹”
“婉蜒”改为“蜿蜒”
“端祥”改为“端详”
4. D(3 分)
5. A(3 分)
6. A(3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12 分)
7. B(3 分)
8. ①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年人能顺利成长。(3 分)
②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2 分)
9. 关联之处:“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的具体想象和实践,两者都体现了和谐、安宁、
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状态。(2 分)
表达方式:【甲】文侧重议论,【乙】文侧重记叙(描写)。(2 分)
(二)(15 分)
10. B、C、D(3 分,每处 1 分)
11. A(3 分)
12. C(3 分)
13. D(3 分)
14. 书院已经毁坏十五年了,树木生长在瓦砾之间,粗大的有几围粗。(3 分)
(三)(7 分)
15. C(3 分)
16. 雪衬托出梅花的精神(“精神”),与梅共同构成春天的美景,为诗歌增添高雅的意境,
同时触发诗人的创作灵感。(4 分)
三、名著阅读与古诗句默写(13 分)
17. 朱赫来给保尔讲革命道理,传授革命知识,引导保尔走上革命道路;在保尔遇到困难时
给予鼓励,如在保尔受伤后鼓励他坚强面对,帮助他树立革命信念,培养他的组织纪律性和
斗争精神。(4 分)
18. (4 分)
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明”本意为明亮、光明。例如“明察秋毫”中的“明”即
“明亮、清楚”之意。
19. (5 分)
(1)天涯若比邻
(2)安得广厦千万间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山光悦鸟性
(5)潭影空人心
四、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10 分)
20. B(3 分)
21. 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3 分)
22. 博大宽厚、柔中有刚;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坚韧不拔、敢于抗争。(4 分,任答两点即
可)
(二)(10 分)
23. A(3 分)
24.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蒸饺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蒸饺在蒸笼里的状态,暗含“我”
对温暖生活的向往和父亲带来的慰藉。(3 分)
25. 父亲理解“我”的敏感和脆弱,用纸条、金钱等方式默默关心“我”;在“我”备考时,
父亲爬墙送蒸饺,用行动表达关爱;父亲与“我”之间有默契,是“我”心灵的依靠,因此
是“最好的朋友”。(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