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
历史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愿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干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表达了
皮日休的思想
A.大运河开凿加强了南北交通
B.隋亡原因是大运河开凿
C、隋炀帝与大禹齐功
D.隋文帝开凿大运河
2。“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朝为田
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些古诗涉及到我国古代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3、双峰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搜集到下列资料。
据此,
他们的学习主题是
考古资料
文献记载
文学作品
“(王)肃初入国,不
食羊肉及酪浆,常饭鲫
蕃人旧日不耕犁,

羹,渴饮茗汁…经
相学如今种禾黍。
数年后,肃与高祖殿会,
城头山鸡鸣角角,
食羊肉酪粥甚多。”
洛阳家家学胡乐。
耙地图(嘉峪关)
《洛阳伽蓝记》
摘自《凉州行》
A农业技术的精耕细作
B.持续的民族交融
C.唐朝多元的饮食文化
D.辉煌的绘画艺术
4《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太宗认为:
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因此唐太宗采取了
“夷狄亦人耳,德泽治,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
A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C.重视才能的选官制度
B.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
D.恩威并施的边疆治理
5.双峰县某学校“和森红历史学习社团”将“大运河的开凿”“玄奘西行”“开元盛世”
作为一个课外活动课的内容,最符合这一活动内容的主题是
A隋唐的制度创新
B.隋唐开明民族政策
C.隋唐的繁荣开放
D.中华文化传播域外
6.“瓷”与“词”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瓷”有器型颜色纹饰,
二者的辉煌时代均出现于
“词”显文墨情怀精神,
A.隋朝
B.宋朝
.
C,明朝
7.有学者指出宋初防弊之政的第一原则是收权,即尽量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第二原则是分权,
D.清朝
即尽量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第三原则是重文轻武,宋初防弊之政有助于
A.维护政权稳定B.增强地方势力C.减轻财政负担
8。学者王世桢论述明朝社会状况时写道:“今宗藩之最巨者,不过以财自娱,如江南一
D.简化行政流程
室而己。”这一状况主要反映了江南地区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A.文学艺术发展B.社会经济繁荣C.市民阶层扩大
D.农业科技改进
9。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
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D.民族隔阂完全消失
10。元朝统治者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
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一做法有利于管辖空前广阔的弧域。与之相关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11.思维导图可以系统地展示知识、整合信息。下图是小明绘制的思维导图,“?”处应是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提升六部职权
取消行中书省
设锦衣卫
设“三司
监视官民
A.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B.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C.朱元璋强化专制皇权
D.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2.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礼物有天文仪器、地球仪、望远镜、旧火车模型、
蒸汽机模型等:乾隆皇帝的回礼为玉器、漆器、丝织品和各色食品等。这折射出
A.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B.资本主义萌芽己经出现
C.科技文化进入总结阶段
D.清朝社会的衰落与危机
13.下表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朝代
人物
事件
结果
明朝
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明末清初
郑成功
郑成功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清朝
康熙帝
雅克萨之战
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A.抵御少数民族B.开展友好交流
C.反抗外来侵略
D.进行边疆治理
14.古钱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钱币形制的沿革体现了我国古代(
6区FT.,开t
n五i1t
开元酒宝
d停税可宝
A.文化的多样性B.思想的开放性
C.文明的延续性D.外交的和平性
15,1608年,徐光启从福建引来甘薯种在上海栽种,取得成功:后又写成《甘薯疏》,指
出甘薯的优点,介绍其种植方法。材料体现出他
A.关注科学理论
B.得到百姓的支持
C.重视数据分析
D.注重实践与总结
16。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从乾隆六年至五十三年,文字狱达53起,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造成以文肇祸的恐怖气氛,致使知识分子再也不敢轻易表露个人思想。由此说明文字狱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