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加速“蓝色粮仓”建设,大力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发展。同时,海上风电建设也稳步迈进。多地(如福建漳州、广东徐闻等)积极探索“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模式,实现能源与渔业协同,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洋牧场”属于农业生产部门中的( )
A.畜牧业 B.渔业 C.种植业 D.林业
2.“海洋牧场+海上风电”项目主要开发的资源有( )
①鱼类资源②盐类资源③金属矿产④风力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我国积极探索“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模式有利于( )
A.保障能源安全 B.减少海洋生物类型
C.增加小麦产量 D.加剧海洋生态压力
近年来,我国智能产业呈爆发式增长。步入2025年,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高科技企业凭借前沿的大模型算法优化技术与创新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爆火出圈”,该企业总部坐落于杭州未来科技城。读杭州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企业总部地处(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5.该企业将总部设在杭州,主要得益于当地( )
①经济实力雄厚②矿产资源丰富③科技创新能力强④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意义有( )
A.替代传统劳动力,减少居民就业机会 B.增强国家科技实力,促进社会发展
C.全面取代人类决策,降低决策失误率 D.增加能源消耗,加剧能源紧张局面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人们通过乘坐飞机、高铁、轮船和自驾等多元交通方式,奔赴山川湖海、历史名城、特色小镇等旅游目的地,开启丰富多彩的假期之旅。完成下面小题。
7.“五一”期间很多人选择乘坐高铁出行。与传统铁路运输相比,高铁运输的优势在于( )
A.速度更快 B.成本更高 C.机动灵活 D.运量更大
8.“五一”期间,河北的小明前往四川旅游,选择最快的交通方式是( )
A.水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河北曹妃甸是渤海湾不淤不冻的天然良港。2008年,首钢从北京搬迁至此,不仅每年为北京减少1.8万吨可吸入颗粒物,还节省5000多万立方米水资源,有效缓解了首都的环境与资源压力。读首钢厂址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北京首钢搬迁到河北曹妃甸的主要原因是( )
A.北京市资金不足 B.首都功能和工业结构调整
C.北京劳动力不足 D.促进河北省重工业的发展
10.与首钢旧址相比,曹妃甸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靠近煤炭产地 B.铁路运输便利
C.靠近科研院所 D.海洋运输便利
11.首钢旧址所在产业园区可重点发展( )
A.化工产业 B.纺织工业 C.创意产业 D.机械制造
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有数十亿吨,相当于每年将一个大型湖泊的泥沙带走,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读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
A.夏季多暴雨 B.过度放牧
C.土壤较贫瘠 D.过度樵采
13.为了实现黄土高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图片中①处可填( )
A.修建水库 B.开挖鱼塘 C.开荒种地 D.植树种草
2024年12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4)”表明,协同发展能力前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武汉、苏州、重庆、无锡、合肥、宁波。读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上述城市,属于成渝城市群的有( )
A.上海、南京 B.成都、重庆 C.武汉、苏州 D.无锡、合肥
15.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中,三大城市群各自的优势对应正确的是( )
A.成渝城市群—海洋运输便利 B.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产业最发达
C.成渝城市群—天然气资源丰富 D.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贯北
16.下列措施,有利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的是( )
A.各城市群重点发展自身优势产业,减少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 B.三大城市群发展相同产业,加大竞争力度,激发活力
C.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加强城市群之间的互联互通 D.限制人口流动,防止人口过度集中在某一个城市群
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时间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读粤港澳大湾区局部交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香港和澳门紧邻( )
A.福建 B.广西 C.广东 D.海南
18.港澳与祖国内地合作中,香港和澳门的优势有( )
A.先进的管理经验 B.丰富的劳动力
C.充足的淡水 D.较低的土地价格
19.修建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突出意义有( )
①彻底解决港澳住房紧张问题②方便珠江两岸居民来往③完善交通网络④带动港澳旅游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5年清明时节,海峡两岸多地举行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展现两岸对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共同追思与尊崇,彰显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读台湾省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①表示( )
A.海南岛 B.钓鱼岛 C.赤尾屿 D.澎湖列岛
21.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 B.河流长且流速缓慢
C.矿产、铁路多分布在南部 D.西部为山地,森林资源丰富
22.海峡两岸共祭轩辕黄帝,说明( )
A.两岸物产富饶 B.两岸气候相似 C.两岸同宗同源 D.两岸风景秀丽
20世纪80年代以前,泰宁县经济以农业为主。随着金湖风景名胜区的开发,泰宁县的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近年来,泰宁县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读2011—2022年泰宁县旅游收入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甜菜 D.青稞
24.据图可知,2011—2022年泰宁县旅游收入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
A.一直上升 B.2011年占比最低 C.一直下降 D.2019年占比最高
25.泰宁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大兴土木,占用土地②增加居民就业机会③推动文旅经济发展④提升服务业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26.水、土是立国之本,守护它们意义深远。水资源孕育着无数生命,滋养广袤大地;土地资源承载万物生长,是农业生产与建设发展的根基。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读图可知,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 (合理/不合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南多北少/北多南少)。
(2)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其中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河流)水系的水引入北方;列举我国其他两个调水工程: 、 。
(3)为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请结合我国耕地、人口和粮食状况分析,将“耕地”“粮食”“人口”三个关键词填在下方结构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① ,② ,③ 。
三、解答题
27.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广。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其中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干旱、洪涝、寒潮等类型。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列举一例地质灾害类型: 。
(2)根据台风路径可知,台风主要发生在我国 ,经常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也能 ,缓解局部地区旱情。
(3)干旱指某时段降水量显著 (多于/少于)多年均值,危害人类生产生活的现象。经济活动中, (工业/农业)生产受到此灾害的影响更大。
(4)从气候和地形角度,简要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5)寒潮是我国冬春季常见的气象灾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寒潮的主要影响及防御措施。(各答一点)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岸曲折,岛屿众多。香港和澳门扼守于珠江口两侧,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香港、澳门平地少,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较突出。
材料二:1979—199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挥政策优势和侨乡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发展加工制造业和对外贸易。20世纪90年代以后,适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产业调整,该地区抓住机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材料三: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广州气候统计图。
(1)珠江三角洲濒临 海,以 (气候类型)为主。
(2)香港主要由香港岛、 、新界组成,澳门位于珠江口以 (方位),两地通过建造高楼、 等方式缓解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
(3)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答两点)
(4)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数字经济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答两点)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台湾省经济发展的动力。21世纪以来,台湾省第二产业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形成以电子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对外贸易对象由欧美市场转向亚太市场。
材料二: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经贸往来日益增多。据统计,2024年台湾省贸易顺差806.08亿美元,其中对大陆与香港贸易顺差699.96亿美元,对美国、东盟贸易顺差分别为648.82亿美元、385.15亿美元,对日本、韩国、欧洲、中东的贸易均呈现逆差。
材料三:图1为台湾省位置示意图,图2为台湾省不同时期出口的主要产品示意图。
(1)图1中甲是 (填省区简称),东隔 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2)结合材料可知,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以 为主。2024年, 是台湾省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3)据图2简要说明台湾省出口产品发生的变化。
(4)在两岸的合作中,祖国大陆为台湾省提供了什么?(答两点)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D 6.B
7.A 8.C
9.B 10.D 11.C
12.A 13.D
14.B 15.C 16.C
17.C 18.A 19.C
20.B 21.A 22.C
23.B 24.D 25.D
26.(1) 不合理 南多北少
(2) 长江 引黄入晋 引滦入津
(3) 人口 耕地 粮食
27.(1)滑坡、泥石流等
(2) 东南沿海(或东部沿海) 带来丰沛的降水
(3) 少于 农业
(4)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年际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5)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大风天气,受寒潮影响的地区还可能发生霜冻、冻害等多种灾害。
提前发布预警,提醒公众防寒保暖;做好农作物和牲畜防冻措施;加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抗寒维护等等。
28.(1) 南 亚热带季风气候
(2) 九龙半岛 西 填海造陆
(3)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具有政策优势和侨乡优势。
(4)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生活质量。
29.(1) 闽 台湾
(2) 对外贸易(或外向型经济) 祖国大陆与香港
(3)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工业产品→高科技产品。
(4)巨大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完备的产业配套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