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说明: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答题前,请将姓名、学校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并粘贴好条形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1.福田某校同学在期末复习时选择了以下四幅图片总结本学期所学,据此判断他归纳的主题是唐·壁画《乐舞图》宋·《清明上河图》元·《江山揽胜图》清·《姑苏繁华图》A.盛世华景B.帝国版图C.开疆拓土D.史学成就2.《隋书》与《日本书纪》均记载日本曾多次派出遣隋使来华。通过以下表格,可以看出隋朝的社会风貌是时间活动●日本欲与隋朝交好600年~614年●派使臣建立友好关系;派留学生、留学僧学习中国文化●加强友好联系A.等级分明B.崇尚读书C.淳厚质朴D.开放包容3.魏征撰写《十渐不克终疏》警醒君主应当居安思危,唐太宗将其写于屏风来提醒自己。由此推断,“贞观之治”的出现得益于A.选官制度的完善B.从谏如流的作风C.决策机制的创新D.文学知识的普及(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4.唐代都城的坊门启闭时间有严格规定,以鼓声为信号且限制居民夜间活动,违反规定将受处罚。以上反映出唐朝A.政治清明依法治国B.市民生活丰富多彩C.城市管理受到重视D.长安商业兴盛繁荣5.唐前期,地方死刑需报大理寺、刑部复核,且处决前需向皇帝再三请示;唐后期,地方武将在藩镇内掌握生杀大权,死刑判决既不上奏皇帝,也不交由中央司法机构复核。其原因在于A.官府职能转变B.割据势力膨胀C.外戚结党营私D.国力由盛转衰6.唐朝皇族子弟多执掌军权或担任封疆大吏且功勋显著;而宋代皇储则以学习经史、诗赋、书法为主,对武事并不十分重视。这种变化体现了宋代A.重文轻武B.儒学复兴C.整顿吏治D.士族崛起7.以下两则材料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是北宋《东都事略》记载,辽朝曾命女真人在深山中大量寻找并驯服海东青(大金得胜陀颂碑,记载了阿骨种猎鹰),并献给辽朝人。女真人被逼打誓师抗辽的史实。无奈,选择反叛。A.西夏政权建立B.南宋偏安一隅C.民族关系发展D.分裂走向统一8.利用两宋时期部分经济数据图(如题8图),我们可以发现西议至南宋南北方户数变化北方单位:户致/万33.3%1012380o0南、北方上缴赋税占全9296国比重40026/南方66.7口意方孩钠方题8图A.土地兼并问题缓和B.资源短缺日益突出C.边远地区得到开发D.南方经济超越北方9.宋朝藏书风气盛行,不仅中央,地方政府、官办学校、书院及民间藏书也很丰富,一般的家庭或平民百姓都能买得起书,这主要得益于A.中央集权加强B.对外交往频繁C.印刷技术普及D.文学艺术发展(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