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历史试卷评分细侧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A
D
C
B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0
C
B
B
D
D
A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C
B
D
A
D
B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31.
(1)成就:逐步建成汽车城、飞机城等重要的工业基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提供
先进的机器和设备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4分,每点2分)
原因:“一五”计划推动:国家政策的扶持:东北矿产资源丰富:东北地区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东北人民建设热情高、吃苦耐劳;靠近苏联,有利于获得苏联援助。(任答一点2分)》
(2)时代风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爱国主
义,求实精神,爱岗敬业等。(4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3)积极影响:推动国民经济调整和现代化工业基础的建立;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增强民族凝聚力:彰显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营
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4分,每点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2.
(1)目的:打破经济封锁,发展国民经济:开拓对外贸易:探索对外开放等。(2分,每点2
分)
(2)变化:贸易交流地区更广泛:展览规模扩大:成交金额增多。(4分,每点2分)
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重视与亚非国家的交往,“广交会”成为新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展示了中
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通过和平、开放的姿态建立友好关系;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谊;
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新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推动世界
的和平与发展等)(2分,史论结合得满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共2页本页第1页
(3)案例一:蛇口工业区(2分)
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深圳蛇口工业区是中国第一个外向
型经济开发区,推动了经济特区兴办与发展,推动了对外开放的进程。(史实2分,说明2
分)
案例二:桂洲第一风扇厂(2分)
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我国与美国的贸
易往来),桂洲第一风扇厂见证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起步,桂洲第一风扇厂在对外开放的推动下
实现了迅速发展。(史实2分,说明2分)
案例三: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2分)
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珠海经济特区的建立(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澳门发展
/“一国两制”的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立),推动了广
东与澳门进一步合作发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立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史
实2分,说明2分)
(补充说明:史实只回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或改革开放”只给1分)
33.
(1)主题: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社会巨变/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2分,
言之有理即可)
研究意义:关注改革开放后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认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根本
原因;政策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政府的重视引领人们社会生活的提升:认识社会生活
的变迁的多样化。(2分,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
【示例1】
选择第二组统计角度:影视喜好(1分)
报告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年对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喜好发生变化,反映青
年价值观的变化。(2分)
原因分析:20世纪80年代广东青年最赞赏的影视人物形象特点集中于创新、勇气、拼搏等积
极品质,而非金钱、享乐等(数据分析),这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调整,如在广东设立
经济特区、积极对外开放,国家通过政策引导社会重视经济发展和个人奋斗,对青年价值观具
有塑造作用(史实说明)。(4分)
调查结论:改革开放带来青年价值观的变化,青年价值观的变化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
与生活巨变。(1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共2页本页第2页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科试题
温馨提示:
1.第I卷选择题为60分,第Ⅱ卷综合题为40分,全卷满分100分。
2.全卷考试时间为80分钟。本检测全闭卷。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
话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发表讲话,表示:“我们确信,
该协议给西藏人民带来了一个光明和幸福的前途。”该协议标志着
A.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D.西藏民主改革完成
3.1951年,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在汉口举行两场义演,将得款1亿元(旧币)全部
捐献,支持国家的国防建设。这反映出,抗美援朝战争
A.捍卫了朝鲜领土主权的完整
B.打击了美国帝国主义嚣张气焰
C.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枕
D.促进了“一五”计划顺利进行
4.题4图是中国著名画家蒋兆和先生画于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领到土地证》。
画上文字为“人人有田种,生产把家兴。”此画作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题4图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一五计划
D.改革开放
八年级历史科试题
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内容,你认
为最适当的主题是
主题:
第一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二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三节农民翻身做主人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新中国成立和巩固
6.数据统计是人们了解事物发展的重要依据。下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家
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比例。从中可以看出
题6表
部门
工业
水利农业
文教卫生
交通运输
其他
占比
58%
7.6%
7.4%
19.2%
7.8%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培养大量专业人才
C.全面发展同时又有所侧重
D.各行各业成就显著
7.《六亿人们心花开》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
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体现了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B.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效
8.题8图为1952年到1956年参加农业合作社的户数及户数占总农户的百分比的
统计图。据此可推知,当时
参加农业合作社的户数(单位:万户)
参加农业合作社的户数占总农户的百分比
11783
0.2%
963%
1692
229.7
1952年
1954年
1956年
5.927
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题8图
A.土地改革任务己全面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快速推进
C.农业集体化运动顺利推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9.李众胜堂药业是佛山中成药业的老字号,1956年,由李众胜堂药业等8家制药
厂组建成“公私合营李众胜联合制药厂”。这一变化体现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潮流
B.重视中药的发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
D.改革开放的成果
八年级历史科试题第2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