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章章末复习 习题课件 (共6份打包)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各章章末复习 习题课件 (共6份打包)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
章末复习
练中考  
考点1 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1.(山东日照中考)“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劳动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某学校劳动教育课堂上,下列劳动场景中,利用了费力杠杆的是 (  )
B
2.(江苏连云港中考)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在A、B两处再各加1个钩码,那么 (  )
A. 杠杆仍水平平衡
B. 杠杆的左边向下倾斜
C. 杠杆的右边向下倾斜
D. 将A处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杠杆仍能水平平衡
C
3.(重庆中考)同学们模仿中药房的戥秤制作杆秤,用筷子做秤杆,用钩码做秤砣,用细线将秤盘系在A点。当不挂秤砣、且秤盘不放物体时,在O点提起提纽,秤杆水平平衡;当秤盘放100 g物体、秤砣移到B点时,秤杆再次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在O到B两条刻度线之间均匀地画上49条刻度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自制杆秤的每一格约表示2.08 g
B. 称中药时B端翘起,可以减少中药使秤杆恢复
水平平衡
C. 如果秤砣磨损,则测量结果会比真实质量偏小
D. 若将提纽移到O点右侧,可以增大杆秤的量程
B
4.(广东广州中考)如图甲,质量不计的晾晒架钩在支撑物上,挂上衣服后,晾晒架可看成以O为支点的杠杆,图乙是其简化图,晾晒架上A、B、C、D四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1)B、C、D是挂衣处,同一件衣服挂在B处时,A点受到的支持力最小,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衣服重为3.6 N,则此支持力最小值为
________N。
(2)请在图乙中:
①画出B点受到衣服的拉力F;
②画出拉力F的力臂l。
同一件衣服挂在B处时,阻力不变,阻力臂最小,动力臂不变,因此动力最小
4
5.(河北中考)在均匀直尺的中央挖一小凹槽,把一个薄金属片一端插入橡皮中,另一端支在直尺的凹槽内制成一个简易“天平”。静止时直尺水平平衡。在直尺的两侧各放一个相同的小盘,在小盘中倒入质量不等的大米和小米,调整小盘在直尺上的位置,使直尺再次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大米的质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小米的质量。F是左盘对直尺施加的力,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现向左盘中再加入少量大米,写出
一种能够使直尺恢复平衡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于
向右盘中加入适量小米
考点2 滑轮、斜面的特点及其应用
6.(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使用下列机械时,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能提起最重货物的是(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  )
D
7.(甘肃天水中考)如图所示,现在很多地方设有轮椅专用通道,为肢残人士通行提供方便。它实际上就是简单机械中的________(选填“杠杆”“滑轮”或“斜面”);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省功”)机械。
斜面
省力
8.(甘肃白银中考)将物体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恰好匀速下降,已知A的重力为60 N,B的重力为10 N,则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N;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刚好使A在原来的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大小为_______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
20
40
考点3 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9.(北京中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为800 N的物体A,动滑轮重为200 N。在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作用下,物体A在10 s内竖直匀速上升了2 m。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A上升的速度为0.4 m/s
B. 滑轮组的有用功为2 000 J
C. 拉力F的功率为100 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
10.(湖南中考)如图所示,将一个重9.0 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直线拉到斜面顶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3.6 N,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s=1.2 m,物体升高的高度h=0.3 m,则 (  )
A.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3.6 N
B. 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为4.32 J
C. 拉力做功为2.7 J
D.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
D
11.(四川达州中考)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GA=80 N,GB=20 N,A、B均为正方体,棱长分别为20 cm、10 cm。在拉力F=30 N的作用下,5 s内,物体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移动了3 m。若不计滑轮和绳自重及转轴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A与B之间的摩擦力为0
B. A对地面的压强为2 500 Pa
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1.2 m/s
D.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0 W
D
12.(重庆中考)如图所示,这是小智同学在劳动实践基地体验的场景。他用160 N的拉力将重240 N的重物匀速提升2 m,用时10 s,此过程中重物上升的速度为_______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0.2
75%

变小
6
疑难点2 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
14.【新思维·模型建构】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打捞沉没在水中的实心圆柱形物体,已知物体的高度为1 m,底面积为0.12 m2,质量为200 kg,物体始终以0.5 m/s的速度匀速上升,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所做的功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摩擦及水的阻力,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当物体的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时,其底部受到
水的压强;
(2)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绳端受到的拉力F;
(3)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精确到0.1%)
(1)1×104 Pa (2)300 N (3)66.7%(共19张PPT)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章末复习
练中考
考点1 力和运动的关系
1.(江苏连云港中考)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 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 用手拉长橡皮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绕操场匀速转动的玩具电动车处于平衡状态
C
2.【新情境·生活实践】小舟骑自行车时发现,猛踩脚踏板提升车速后,车子能滑行的距离比不踩时远;车子在较光滑路面上滑行的距离比在粗糙路面上滑行的距离要远。基于上述生活经验,小舟想探究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有哪些,他进行了如下研究,装置如图。
【建立猜想】①……;②物体的运动可能与阻力大小有关。
【设计方案】
方案一:在水平木板上不铺材料,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
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方案二: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和不铺材料,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交流反思】
(1)方案一的设计,小舟基于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中观察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距离最近,在木板表面滑行距离最远,由此现象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不受阻力的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跳远、标枪等运动项目都需要助跑,它们都应用的相同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运动可能与速度大小有关
做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
考点2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3.【新情境·生活实践】如图所示,汽车头枕能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保护司机? (  )
A. 前行时突然刹车
B. 前行时撞上前车
C. 静止时受到前车撞击
D. 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
D
4.(福建中考)让滑块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滑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探究“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下列做法能获得结论的是 (  )
A. 坚持不懈地进行多次实验探究
B. 改进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C. 调整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D. 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
D
5.(山东泰安中考)打羽毛球是同学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下列与这项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发球时,球拍对羽毛球施加了力,羽毛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B. 羽毛球飞行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 迎面飞来的羽毛球被球拍挡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6.(江苏苏州中考)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套有扎紧的气球,管中装有适量水,处于竖直静止状态(图甲)。手握管子突然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气球突然变大(图乙),此时手对管子竖直向上的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管子总重,该现象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具有惯性。
向上
大于

考点3 二力平衡及其应用
7.【新情境·生活实践】如图所示,磁性黑板贴吸在竖直放
置的黑板上,黑板由含铁材料制成,不计黑板贴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黑板贴受到的重力与黑板贴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 用垂直于黑板的力压黑板贴时,黑板贴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 黑板贴对黑板的吸引力与黑板对黑板贴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黑板贴受到的重力与黑板对黑板贴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A
8.【新思维·科学推理】(多选)如图,某运送物资的班列由30节车厢组成,列车在车头牵引下沿平直轨道匀速行驶时,车头对第1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若每节车厢所受阻力(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统称)均相等,则 (  )
BC

9.【新情境·生活实践】某同学在妈妈的协助下,利用家中物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晾衣架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若干、小卡片若干、细线、水、剪刀等。
【设计实验】如图甲所示:
(1)将小卡片两侧各系一根细线,再把细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晾衣架;
(2)将两个矿泉水瓶分别绑在细线两端,请妈妈用两手各提起一个晾
衣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小卡片的受力及运动情况。
【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提起两个装有水量不等的矿泉水瓶;
(2)如图乙所示,提起两个装有水量相等的矿泉水瓶,再将其中一只手逐渐放低,使小卡片倾斜至如图丙所示;
(3)用剪刀把图丙中的小卡片从中间剪断;
(4)更换小卡片,重新组装。如图丁所示,
使小卡片扭转一定的角度。
请将表格中①的内容补充到横线上:________。

【结论】上述实验表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_______,方向相反,并作用在_____________上。
【交流与评估】(1)本实验中的晾衣架起到了改变拉力的________的作用。
(2)实验后将剪刀放在桌子上,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剪刀受到的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
相等
同一条直线
方向

支持
10.(浙江中考)如图,已知物体A的重力为10 N,物体B的重力为2 N,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在B的作用下,物体A水
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受
到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
(2)如图乙,若给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使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大小为________N。
水平向左
4
练疑难
疑难点1 对惯性的理解及其应用
11.(山东济宁期末)练习移动射击时,竖直安装并固定一圆形靶,靶的水平和竖直直径将靶面分成四个区域,如图所示。当水平向右平行于靶面运动的汽车经过靶时,车上的运动员将枪口对准靶心并立即射击,子弹可能落在 (  )
A. Ⅰ区 B. Ⅱ区
C. Ⅲ区 D. Ⅳ区
D
12.(广东广州中考)如图,列车停在平直轨道上,车厢中小球静止,忽略桌面对小球的摩擦及空气的影响。列车启动后,下列选项中的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
A
疑难点2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
13.(四川乐山中考)在平直的地面上有一辆小车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
14.(山东济南天桥模拟)如图所示,甲、乙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乙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共9张PPT)
第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章末复习
练中考
考点1 物质的微观结构
1.(广东中考)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大的是 (  )
A. 原子 B. 电子 C. 质子 D. 中子
A
考点2 分子动理论
2.(山西中考)小明踏青归来,在日记中写道:“空气中弥漫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人能闻到“花香”说明 (  )
A. 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存在引力
D.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B
3.(山东济宁模拟)下列生活中的实例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端午节煮粽子时,满屋子都弥漫着粽香
B. 将一勺糖放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
C. 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 腌制腊肉时,将盐涂抹在猪肉表面,几天后整块肉都变咸了
C
4.(山东临沂模拟)小明在医院参加中考体检的过程中,能闻到医护人员擦拭在他手臂上酒精的气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又观察到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斥力
5.【新情境·生活实践】下图为某款儿童用的驱蚊手环,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用力撕开包装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剧烈
形状
考点3 粒子与宇宙
6.(山东济南中考)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
A. 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原子、分子、电子
B. 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分子、原子、电子
C. 太阳系、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电子
D. 太阳系、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电子
B
7.(江苏南通中考)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事实与对应的推论正确的是 (  )
A. 汤姆孙发现电子——原子是可再分的
B. 星系离地球远去——宇宙正在收缩
C. 固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没有空隙
D. 地球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A
疑难点 分子动理论的应用
8.(湖北中考)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练疑难
变大
分子间存在引力(共18张PPT)
第八章 压强
章末复习
练中考
考点1 压力的作用效果
1.【新实验·科学探究】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
35 cm2,瓶盖面积为7 cm2,并将瓶子装满500 mL水,依
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
(1)本实验可初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有关。
(2)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2。
(3)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倒放前需要从瓶子中倒出________mL水。(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受力面积
等于
400
考点2 压强的计算
2.(云南中考)右图是颇具名气的云南建水紫砂陶茶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小孔的作用是使壶内液面上方的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若茶壶和水的总质量为0.5 kg,壶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 cm2,则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g取10 N/kg)
等于
1×104
3.(江苏苏州中考)小明在参观苏州市御窑金砖博物馆时,从解说员的讲解中得知某块金砖的长、宽、高分别为70 cm、70 cm、10 cm,金砖的密度为2.0×103 kg/m3,g取10 N/kg。
(1)求金砖的重力G;
(2)若重490 N的小明站在如图所示的金砖上,求金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1)980 N (2)3×103 Pa
考点3 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4. 【新情境·先进科技】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铁线路总长度居世界第一,为了提高高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压强
B. 高铁车厢内的破窗锤一端做成锥形,便于增大压强
C. 站台处设置安全线,是由于乘客靠近运行高铁的一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 车厢座椅用软质材料包裹,是为了增大压强
D
考点4 液体压强的特点
5.(福建中考)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他管中装入水,如图所示。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________的大小。
压强
(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________有关。
(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的总长度相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________。
(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长度相等,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是否有关。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________相等。
深度
无关
密度
深度
考点5 液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
6.(山东滨州中考)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2 kg的实心小球和一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水。现将小球轻轻放入容器后,小球浸没在水中并静止在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分别测出小球放入前后水对容
器底部的压强p水,小球放入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桌,
如表所示。求:(ρ水=1×103 kg/m3,g取10 N/kg)
(1)小球的重力;
(2)小球放入前,容器中水的深度;
(3)小球的密度。


考点6 液体压强的应用
7.(黑龙江牡丹江中考)如图所示,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是一个________。使用后,“反水弯”处会存有一定量的水,两侧水
面是________的,可以有效阻挡排水管中的异味
进入室内。
连通器
相平
考点7 大气压强
8.(山东泰安中考)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如图甲,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 如图乙,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汞柱的长度不变
C. 如图丙,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下降
D. 如图丁,瓶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A
9.(山东枣庄中考)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大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
C
考点8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0.(湖南中考)下列实例中,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 (  )
A. 用吸管吸饮料
B. 用高压锅煮食物
C. 茶壶的壶盖留有小孔
D. 火车站台设置安全线
D
疑难点1 台形容器的压强
11.(山东济南天桥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 只有①和③ B. 只有①和④ C. 只有②和③ D. 只有③和④
练疑难
D
(1)1.3×103 Pa (2)2.2×103 Pa(共13张PPT)
第十章 功与机械能
章末复习
1.(四川宜宾中考)如图所示,一个物体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墙面时静止,水平力减为F的三分之一时物体刚好匀速下滑,则静止和匀速下滑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下滑时水平力F对物体________(选填“做了”或“不做”)功。
相等
考点1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练中考
不做
2.(山东淄博中考)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先后沿斜面AC、BC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1、F2,功率分别为P1、P2,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 (  )
A. F1B. F1>F2,P1>P2
C. F1=F2,P1=P2
D. F1A
考点2 功、功率的计算
3.(天津中考)在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某企业展示了可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如图所示。参观者戴上该设备,轻松地将50 kg的物体匀速举高1 m,用时2 s,此过程中对物体做功________J,功率为________W。(g取10 N/kg)
500
250
4.(广东广州中考)物体A重5 N,如图1,A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从M匀速直线运动到N用时3 s;如图2,在A上放置一个砝码,A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在另一水平面从P匀速直线运动到Q用时2 s。
(1)在MN、PQ段,A的速度分别为v1、v2,A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v1________v2、f1________ f2。(均选填“>”“=”或“<”)
(2)A从M运动到N,F1做的功为________J、功率为________W,A所受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J。
<
>
0.3
0.1
0
5. (安徽中考)下图是某次蹦极运动的精彩瞬间。若一游客从平台上由静止开始下落,从开始下落至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游客的 (  )
A. 动能一直增大
B. 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C. 机械能保持不变
D. 机械能一直增大
B
考点3 机械能及其转化
6.(四川南充中考)体育课上小唐同学进行传接排球训练,他将球斜向上抛出,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b、c、d为轨迹上的点,其中a、c两点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球在a点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点的机械能;球在a、b、c、d四点中________点的重力势能最大。
等于
b
7.(广东中考)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过山车的动能在________点最大,B点重力势能的大小________E点动能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C
等于
变化
8.(跨学科 体育)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在比赛时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动能增大
B. 运动员在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 运动员在空中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D. 运动员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D
练疑难
疑难点1 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判断
9.(安徽黄山期末)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两条图线(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石块在各点时的机械能均为2 J
B. b图线是动能随高度变化的图线
C. a图线是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图线
D. 小石块达到的高度可大于4 m
A
10.(山东济南历城期末,多选)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时,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F1=F2
B. P1C. F1>F2
D. P1>P2
疑难点2 功和功率的相关计算
AB
(1)1 500 N (2)3×105 J (3)16 m/s(共14张PPT)
第九章 浮力
章末复习
练中考
考点1 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湖南中考)小军同学在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实心金属块,分别在下列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如图所示)。请你帮助小军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1)图乙中金属块所受浮力为________N。
(2)比较甲、丙、丁三幅图可得出结论:浮力
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比较____________三幅图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0.4
液体的密度
甲、乙、丙
考点2 探究浮力的大小
2.(四川达州中考)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
最科学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求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________kg/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3)兴趣小组的同学换用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
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由实验
数据得出F浮________(选填“>”“<”或“=”)G排,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丙、甲、丁、乙
2.8×103
=
(4)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____________(选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5)如果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不吸液体)来进行该实验,则图________步骤中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
(6)某同学每次进行图甲步骤时,都忘记将溢水
杯中的液体装满,其他步骤无误,因而他会得出
F浮________(选填“>”“<”或“=”)G排(小桶中液
体所受重力)的结论。
一直不变

>
考点3 阿基米德原理
3.【新题型·图表信息题】在某座长江大桥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构件。如图甲所示,某长方体构件以0.2 m/s的速度匀速吊入江水中,构件受到钢绳的拉力、江水对构件的浮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构件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江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构件
浸没后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所受的重力和钢
绳的拉力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
对平衡力,该构件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已知江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2×104
不是
2.0×103
考点4 物体的浮沉条件
4. (山东青岛模拟)甲、乙两相同的容器中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同种材料制作的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液面等高,如图所示,则 (  )
A. A的重力小于B的重力
B. A受到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
C. 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
D. 甲杯和乙杯的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B
5.(山东泰安中考)两个相同的容器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且ρ甲>ρ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a和b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c、d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设小球a和b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质量分别为ma和mb,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和Fb,c、d两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c和pd。下列说法中 (  )
①ρa>ρb ②maFb ④pc>pd
A. 只有①③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
C. 只有①④正确  D. 只有①③④正确
D
疑难点1 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6.【新情境·先进科技】“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项目组成功将自主研发的浮空艇从海拔4 300 m的营地升空到9 032 m,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假设在此前的一次实验中,浮空艇(表皮很薄的气囊)体积为9 000 m3,内部充有氦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0.2 kg/m3,浮空艇的表皮及外壁仪器舱总质量为2×103 kg,浮空艇用缆绳系在一辆锚泊车上(如图),该浮空艇周围空气的密度为1.2 kg/m3,g取10 N/kg,缆绳的重力不计,仪器舱的体积可忽略不计。求:
(1)浮空艇内气体的质量;
(2)浮空艇受到的浮力;
(3)为了有效控制浮空艇,要求锚泊车的重力是缆绳拉力
的3倍,则锚泊车的质量是多少?
练疑难
(1)1.8×103 kg
(2)1.08×105 N
(3)2.1×104 kg
AD
8.【新情境·生活实践】小金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使一个重为10 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上。求:(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的大小;
(2)将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未捞
出鹅卵石时相比会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6.0×10-3 m3,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
(1)10 N (2)上升 5 kg

9.(四川自贡中考)小明做了一个探究鸡蛋悬浮的实验,他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25×10-2 m2的厚度可忽略的圆柱形容器,向容器中注入0.2 m深的水,再拿一个鸡蛋,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5.5×10-2 kg,将它轻轻放入水中,发现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此时测得水面升高了4 mm(水未溢出)。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食盐并轻轻搅动,直到鸡蛋恰好悬浮为止,求:(ρ水= 1.0×103 kg/m3,g取10 N/kg)
(1)未放入鸡蛋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大小;
(2)当鸡蛋悬浮时,鸡蛋所受的浮力大小;
(3)当鸡蛋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1)2×103 Pa 25 N
(2)0.55 N
(3)1.1×103 kg/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