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中考三模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航天城点火发射。额济纳旗,这个曾经为了中国航天事业“三易旗府”的地方,又一次 甲 (A见证/B证实)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荣耀时刻。九霄逐梦,再探苍穹。中国朝着航天强国,再迈一大步。55年前的这一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 乙 (A吹响/B吹起)了中国人探索浩瀚太空的号角。55年后的今天,中国空间站已经建成,登月梦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一代代后来者接过“接力棒”、踏着前人的足迹接力出征,一路逐梦、一路超越,不断标记中国高度,juān刻中国精度,跑出中国速度。选自《内蒙古日报》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寰宇( ) juān刻( )2.请正楷准确、规范抄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请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4.摄影组为“影映北疆·赛马”影展拟写了一段序言,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辽阔的大草原上,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腰扎彩带,头缠彩巾,彰显着青春的活力。他们身旁雄壮的骏马蓄势待发。成百上千的牧民兴头很足地聚集在赛场上。跑道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飘扬。当号角长鸣声响起,骑手们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彩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华章靓影,草原儿女的蒙古马精神洋溢在这一张张照片中!(1)请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内容替换成符合语境的成语。(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下列与“草原儿女”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一字排开 B.头缠彩巾 C.箭矢齐发 D.华章靓影二、名句名篇默写5.将下面语段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内蒙古虽地处北疆,但每个儿女的心中都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那是 , (《过零丁洋》)的文天祥,面对生死抉择时,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座巍峨丰碑;是“ ,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辛弃疾,他笔下描绘的沙场点兵、英勇杀敌的壮丽场景,是孟子的“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气韵;是 , (《渔家傲 秋思》)的范仲淹,身处塞外,在思乡情切与戍边责任之间,展现出的深沉忧国之心,这份家国情怀融入民族精神的血脉,代代相传。三、语言表达6.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语段横线处写一句话。同学们,在“北疆精神”系列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内蒙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杰出贡献; ;领悟到了华夏文明在内蒙古的赓续传承。让我们拿起画笔,为祖国北疆的画卷再续宏伟蓝图。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五柳先生传(节选)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②,箪瓢屡空,晏如③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乙】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④,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①环堵:周围都是土墙的狭屋。②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满补丁。③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④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这是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的第三年。7.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语。提示 解释词语“造饮辄醉”中的“造”在《古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为:①制造,创建;②往,到;③虚构,捏造。 (1)造 (填序号)“曾不吝情去留”中的“去留”与“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的“异同”用法相近。“异同”偏指“异”,“同”作陪衬。 (2)曾不吝情去留8.将下面选自【甲】文段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9.《定风波》中,途中遇雨本是寻常之事,但苏轼却写出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请任选一处,说说你获得的人生启示。10.苏轼在同一时期创作的《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中写道:“只渊明,是前生。”他称陶渊明是其跨越时空的知音。结合两则材料说一说苏轼与陶渊明为何能成为知音。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永不熄灭的火种①那是1935年深秋的一个雨夜,冷风裹挟着雨滴敲打着破旧的窗棂。我蜷缩在昏暗的油灯下,听爷爷讲起太爷爷的故事。②太爷爷名叫陈望舒,年轻时在县城的布庄当学徒。那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的铁蹄肆意践踏国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头看到革命者张贴的传单,“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这句话像一道闪电,照亮了他混沌的内心。从那以后,他开始偷偷阅读进步书籍,参加地下读书会。③1931年,日寇侵占东北,消息传来,陈望舒彻夜难眠。他毅然决定加入革命队伍,临走前,只给家人留下一张字条:“此去愿为星火,照破长夜。”他跟着队伍转战山区,白天要躲避敌人的搜捕,夜晚在山林中行军。条件艰苦到难以想象,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脚上的草鞋磨破了,就用布条裹着继续走。④最惊险的一次,队伍在转移途中被敌人包围。陈望舒主动请缨,带着几名战士吸引敌人火力。他们在山林中与敌人周旋了整整三天三夜,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石头用完了,就与敌人展开肉搏。当他精疲力尽地回到营地时,身上的军装早已被鲜血浸透,但眼神却依然坚定。⑤1934年,陈望舒接到一项秘密任务——护送重要文件穿越封锁线。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他将文件藏在内衣里,扮成商人模样,独自踏上了危险的旅程。一路上,他遭遇了敌人的盘查、土匪的抢劫,但凭借着机智和勇敢,一次次化险为夷。当他终于把文件安全送达目的地时,整个人累得瘫倒在地。⑥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由于叛徒的出卖,陈望舒被捕入狱。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妄图从他口中得到情报。竹签扎进指甲,皮鞭抽在身上,鲜血染红了牢房的墙壁,但他始终咬紧牙关,没有吐露半个字。敌人见硬的不行,又改用软的,许诺只要他投降,就给他高官厚禄。陈望舒却对着敌人冷笑:“你们可以打断我的骨头,但打不垮我的信仰!”⑦1935年冬天,陈望舒被敌人押往刑场。那天,天空飘着鹅毛大雪,他昂首挺胸,高唱着《国际歌》,从容就义。年仅28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寒冷的冬天。⑧“孩子,记住,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像你太爷爷这样的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爷爷的声音有些哽咽,油灯的火苗在风中摇曳,仿佛是太爷爷不屈的灵魂在闪烁。我握紧拳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继承太爷爷的遗志,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11.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陈望舒受革命思想感召,加入革命队伍。→( )→陈望舒执行护送文件任务,历经艰难险阻完成使命。→( )→陈望舒英勇就义,其精神激励后人。12.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妄图从他口中得到情报。竹签扎进指甲,皮鞭抽在身上,鲜血染红了牢房的墙壁,但他始终咬紧牙关,没有吐露半个字。13.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革命者 “自强不息” 的精神?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学校宣传部拟制作《秘境内蒙》文化宣传手册,下面是同学们投稿的资料。资料一:巴彦淖尔市——河套非遗小镇的民俗密码①2025年3月1日,巴彦淖尔市举办第二届河套非遗小镇“二月二龙抬头”活动,重现传统民俗仪式:民俗仪式名称 具体活动内容舞龙祈福 由非遗传人带领百人舞龙队巡游剃头龙 邀请民间理发师为儿童剪发纳吉五谷丰登宴 以河套小麦、乌拉特羊肉等本地食材制作传统宴席②活动结合非遗展演与美食体验,吸引近万名游客参与,推动“河套文化”品牌走向全国。(摘自2025年3月2日“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资料二:锡林郭勒盟——草原那达慕的现代蜕变①2024年7月,“相约草原·遇见那达慕”内蒙古自治区第34届草原那达慕大会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开幕,开幕式演出分相约草原、亮丽北疆、守望相助三个篇章,上演了《盛世那达慕》《相约草原》《母亲是中华》等歌舞节目。本届那达慕大会除了举办搏克、射箭、赛马等传统草原体育竞技项目之外,还设立了美食品鉴、非遗体验等多项文旅活动,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体验,体现了传统竞技与现代文旅的融合,助力文化产业化发展。②与往年相比,本届那达慕大会游客数量实现明显增长,仅14日开幕当天,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幅572%。(摘编自2024年7月15日《中国文化报》《央视财经》)资料三:阿拉善盟——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①2024年10月,第二十五届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第二届“千年胡杨百年姻缘”主题创意活动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大漠胡杨林景区开幕。②一场五光十色的灯光秀在大漠胡杨林景区绚丽登场,为胡杨林原生态实景增添了无尽的浪漫气息。大型原创舞蹈《婚礼迎宾曲》拉开了“千年胡杨百年姻缘”大型集体婚礼的序幕。③2024年第二十五届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涵盖“1+8+N”项内容,主办方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通过一系列文旅盛宴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尽情领略额济纳大美风光的同时,体验民族歌舞秀、星空音乐会、电音狂欢季的激情澎湃,感受萨吾尔登舞蹈、土尔扈特婚礼、额济纳美食的独特风情,为游客带来一次全新的文旅体验。(摘编自2024年10月14日《内蒙古日报》)资料四:呼和浩特市——冰雪与文化的冬日交响2024年冬季,呼和浩特以“歌游内蒙古·冰雪悦青城”为主题,推出“青城冰雪奇缘”系列活动。活动融合冰雪运动与民族文化,并灵活设置“4+3+N”的冬季旅游模式,包括冰雪节开幕式、传统歌舞剧《宴歌》蒙古族冰上曲棍球表演及“冰雪+美食”体验。游客可参与雪地摩托、冰雕制作,并品尝烤全羊、奶豆腐等传统美食。此外,三条特色线路—“冰雪奇缘·青城活力探险行”线路、“文化寻根·青城古韵冬行记”线路和“岁末盛宴,青城冬日庆典游”串联了昭君博物院、大昭寺等文化地标,展现蒙古族历史与民俗交融的独特魅力。(摘编自2024 年11月28日《呼和浩特日报》)14.宣传部需制作《秘境内蒙》文旅推荐表,请结合以上四则资料完善下表。推荐活动 核心特色 文化/经济意义去巴彦淖尔市参加河套非遗小镇“二月二龙抬头”活动 传统民俗仪式+美食体验 推动“河套文化”品牌传播去锡林郭勒盟参加草原那达慕大会 ① 促进传统经济与现代文旅的融合,助力文化产业化发展,提高旅游收入去阿拉善盟参加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 生态景观+文旅体验 ③去呼和浩特市参加冬日系列活动 ② 展现地方魅力,串联文化地标,带动冬季旅游经济发展① ② ③15.请从时间线或主题线方面解释以上四则资料在组织布局方面的合理性。16.宣传部邀请你为《秘境内蒙》文化宣传手册设计封面,你会选择上面资料中的哪一个地区的活动场景作为封面?请说明理由,并描述你的设计思路。示例:我选择阿拉善盟胡杨林景区的灯光秀场景作为封面。理由:胡杨林兼具自然奇观与文化内涵,灯光秀融入现代科技,视觉冲击力强,能体现内蒙古的多元魅力。设计思路:以金黄色的胡杨林为背景,放置胡杨林在不同灯光下绚丽多彩的照片,突出“千年胡杨与现代文旅融合”的主题,搭配蒙古族传统纹样边框体现文化底蕴。六、名著阅读17.探秘小组的同学比较阅读经典名著,发现中国古典小说中,常用“三复”情节来强化叙事艺术、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旨。注:“三复情节”的发展一般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三复情节”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在重复中寓有变化、发展,逐步展现人物形象,凸显主旨。名著 章回目录 三复情节《西游记》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水浒传》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儒林外史》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周学道拔取范进生员三阅卷(1)请从上面表格中任选一个“三复情节”,结合原著,具体说说所选“三复”情节的作用。三复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对真善美的歌颂,也有对假恶丑的批判。请从这三部小说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情节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七、作文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耗费多年心血,让中国拥有了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奥运赛场上,潘展乐以惊人速度打破美国队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项目上长达40年的垄断。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主角,用坚持与努力书写辉煌。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主角。那么,你心中的主角又是怎样的呢?请结合上述材料,以“________是主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参考答案1. huán 镌 2.九霄逐梦,再探苍穹。 3.甲处选A;乙处选A。4.(1)兴致勃勃(2)跑道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或:跑道的起点和终点各种鲜艳的彩旗飘扬。(3)A5.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醉里挑灯看剑 富贵不能淫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6.感受到了北疆儿女拼搏奋进、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7. ② 去(偏指“离开”,不纠结“留”) 8.每当对书中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9.示例:“竹杖芒鞋轻胜马”。启示:面对困境,保持豁达心态,物质条件并非决定幸福的关键,精神自由更可贵。 10.两人皆淡泊名利,以超脱世俗的心态面对人生。陶渊明“不慕荣利”归隐田园追求精神自由,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在贬谪中保持乐观,二人均能在逆境中保持超然心境,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故称知音。11. 陈望舒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多次立下战功; 陈望舒不幸被捕,遭受敌人残酷折磨。 12.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场面描写、动作描写)。“竹签扎进指甲,皮鞭抽在身上,鲜血染红了牢房的墙壁” 通过对敌人残酷刑罚和牢房血腥场面的描写,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敌人的残忍和审讯的恐怖氛围;“咬紧牙关,没有吐露半个字” 则通过对陈望舒动作的描写,突出了他意志坚定、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高度的责任感。 13.在新时代,我们传承革命者 “自强不息” 的精神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不轻易放弃,像陈望舒面对困难不屈服一样,刻苦钻研,努力攻克知识难关;在生活中,面对挫折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比如在体育锻炼中遇到身体极限时,坚持挑战自我,不半途而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传承革命者为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让 “自强不息” 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14. 传统竞技+文旅活动 冰雪运动+民族文化 促进生态保护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15.①时间线:春季(巴彦淖尔市“二月二龙抬头”活动)→夏季(锡林郭勒盟那达慕大会)→秋季(阿拉善盟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冬季(呼和浩特冬日系列活动),以季节为线索串联全年文旅活动;②主题线:民俗文化→草原竞技→生态文化→冰雪文化,展现内蒙古的多元文化及其特色。 16.示例一:我选择锡林郭勒盟那达慕大会的场景作为封面。理由:那达慕大会作为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盛会,兼具竞技、歌舞与现代文旅元素,能直观地展现内蒙古的多元魅力。设计思路:以蓝天白云下的辽阔草原为背景,前景为奔腾的骏马群和摔跤手腾空的定格动作,加入游客体验帐篷、品鉴美食的剪影,体现传统竞技与现代文旅的碰撞、融合。示例二:我选择呼和浩特市的冰雪活动的场景作为封面。理由:冰雪运动与民族文化的结合能充分发挥季节特色,且活动涵盖运动、美食与历史地标,能更全面地展示内蒙古的冬日魅力。设计思路;以皑皑白雪为背景,融入晶莹剔透的蒙古包造型冰雕,冰雕内透出歌舞剧《宴歌》舞蹈者的剪影,体现冰雪运动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同时,在冰面倒影中融入昭君博物院,大召寺的建筑轮廓,暗含“文化寻根”的主题。17.(1)示例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作用:白骨精一变村姑,二变老妇,三变老翁,均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并将其打死。白骨精的“三变”体现了其阴险狡诈的特点,孙悟空的“三打”展现了他疾恶如仇,除恶务尽的特点。“三复”使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凸显了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示例二: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作用:第一拳打在鼻子上 ,这一拳让郑屠的鼻子流血,如同开了个油盐铺,酸甜苦辣的味道都冒了出来,形象地描绘了疼痛的感觉。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 ,这一拳让郑屠的眼眶破裂,红的黑的颜色都冒了出来,形象地描绘了鲜血四溅的场景。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 ,这一拳是致命的打击,直接打死了郑屠,形象地描绘了锣鼓铙钹一齐响的声音效果 ,通过这种多角度的描写,作者生动地刻画了鲁提辖力大无穷、惩治邪恶的形象,同时也突出了郑屠受到惩罚的丑态,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还突出了鲁提辖疾恶如仇的性格,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示例三:周学道拔取范进生员三阅卷(写回目也可)作用:第一次周进用心用意看过范进的卷子,并不欣赏;第二次从头至尾仔细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第三次看完觉得范进的文章是天地间至文,圈为第一名。三次阅卷,范进的命运三次起伏,情节一波三折吸引读者阅读;其次,刻画出周进秉性忠厚,迂而不恶的形象;再者,周进选拔真才的出发点居然是从考生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文章不露声色地讽刺了科举制度的不合理。(2)示例一:我选择《西游记》。孙悟空火眼金睛为救唐僧不顾误解三打白骨精,歌颂了他的智慧与英勇。唐僧师徒四人到达西天后,却因为“不曾备得人事”得不到真经。批判讽刺了贪污腐败之风。示例二:我选《水浒传》。描写英雄人物如林冲、鲁智深、武松等,歌颂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也刻画了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如高俅、蔡京等人的凶残、阴险本质,以及他们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示例三:我选《儒林外史》。写王冕、杜少卿、荆元,还有那从天上降下来的维持文运的百十个小星的化身虞商德、庄绍光、迟衡山等人,歌颂了比较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骨气。更主要是通过周进、范进、匡超人等人的描写,讽刺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18.例文:传承中医智慧的乡村医者是主角在广袤的华夏大地,无数怀揣梦想的人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推动着时代巨轮滚滚向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里,每个人都是主角,我的爷爷——一位扎根乡村的中医,便是其中生动的一例。爷爷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邻里和睦。小时候,我总爱跟在爷爷身后,看他为村民们治病。那间小小的诊所,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依稀记得那年冬天,村里的张大爷突发腰痛,疼得直不起腰来,他的家人急忙把爷爷请去。爷爷不慌不忙,先仔细询问了张大爷的症状和生活习惯,随后熟练地拿出银针,找准穴位,轻轻刺入。在爷爷专注的神情里,我看到了他对医术的敬畏。施针完毕,爷爷又开了几服中药,并耐心地叮嘱张大爷服药的注意事项。经过爷爷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大爷的腰痛逐渐好转,又能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了。看着张大爷脸上洋溢的笑容,我明白了爷爷这份工作的意义。弟弟小时候有一阵咳嗽得很厉害,西药吃了不少,却总不见好,父母心急如焚。爷爷看着幼弟苍白的小脸,心疼不已。他翻阅医书,仔细斟酌药方,决定采用艾灸和中药相结合的疗法。那段时间,爷爷每天都会为弟弟艾灸,观察病情变化。他一边治疗,一边还给弟弟讲故事,缓解他的紧张情绪。在爷爷的悉心照料下,弟弟的咳疾慢慢痊愈了。爷爷不仅医术精湛,还医德高尚。对于家庭困难的村民,他常常减免药费;遇到行动不便的患者,他总是亲自上门问诊。爷爷常说:“医者仁心,不能让钱成为病人看病的阻碍。” 在乡村行医的这些年,爷爷遭受过质疑,也经历过困境,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他始终坚信中医的力量,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医术。他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中医智慧,为乡村的健康事业默默奉献。每一次诊断,每一张药方,都是他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深深的爱。在爷爷的身上,我明白了,无论岗位多么平凡,只要心怀梦想,坚持不懈地付出,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的主角。在时代的舞台上,爷爷这样的乡村医者,正用自己独特的光芒,照亮着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