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临泽一中2025春年学期高一年级6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1世纪,罗马帝国的商人从海上运回来自西班牙等地区的粮食、葡萄酒,北欧的琥珀,非洲的象牙,东方的香料、宝石和技艺高超的工艺品以及精致的纺织品,特别是由丝绸之路运来的中国丝绸运销各地并备受称羡。这说明,罗马帝国( )
A.统治者重视对外交往 B.贸易范围局限于欧洲
C.对外经济交流的广泛 D.社会转型趋势较明显
2.在古代埃及,莎草纸最初用于抄写宗教文献。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已在罗马帝国的疆域范围内,发现了用埃及象形文字、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等多种文字书写的莎草纸书卷。这反映出( )
A.文化交流的范围扩大 B.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C.世界文明的多元特征 D.字母文字起源于埃及
3.中美洲、南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于古代美洲文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阿兹特克人在农业上发明了浮动园地
B.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农业
C.印加人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规模宏大
D.印第安人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4.1265年,英国召开议会,出席的除教俗贵族和每郡两名骑士代表外,各个自由市也派两名市民参加。到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这( )
A.调整了英国的封君封臣关系 B.有利于英国城市获得自治权
C.促使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D.加强了基督教会对西欧控制
5.新航路开辟是指在15 - 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线,下面对于新航路说法正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之前各地处于完全封闭状态
B.新航路是海路,旧航路是陆路
C.新航路开辟前地圆说盛行
D.指南针的传入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条件
6.有史学家指出:“16世纪的世界贸易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将各大洲的生产和消费前所未有地联结在一起。”下列关于当时世界贸易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美洲的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 B.印度的鸦片被大量走私到中国
C.欧洲的工业品被倾销到非洲 D.中国丝绸开始出现在欧洲市场
7.下面两幅油画是与宗教题材相关的艺术作品,所表达的精神内核是( )
A.现实主义 B.理性主义 C.宗教自由 D.人文主义
8.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兴起的相同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古典文化的影响
C.近代科学的兴起 D.专制王权的压制
9.第二次工业革命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的特点有( )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②进展更迅速,始于轻工业部门
③以美德两国最为突出 ④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工业革命后,有学者说“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A.英国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B.英国殖民扩张的实力不够强大
C.商品输出推动了英国殖民扩张 D.殖民扩张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11.1884年,德国成立“帝国殖民部”,专门负责殖民地的管理和开发。在非洲,德国成功占领了包括喀麦隆、多哥、坦噶尼喀和西南非洲在内的广大地区。此外,德国还积极在太平洋地区扩张。德国的行动( )
A.导致了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B.加速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C.加剧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 D.确立了“有效占领”原则
12.1921年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国家只要不改变本质,在一定限度内,在国家调节……的条件下,是可以容许贸易自由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基于上述理论,苏联(俄)实施( )
A.余粮收集制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国家工业化
13.根据伊朗人口学家的权威研究,1914年伊朗人口是2000万,到1919年人口下降到1100万,五年内减少900万,除正常死亡(自然死亡、疾病和事故等)外,约有200万人死于饥荒。该时期饥荒出现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列强侵略方式的变化 B.1905—1911年的立宪革命
C.伊朗“福利国家”建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性
14.针对下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 .恢复自由放任的政策 B.积极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C.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 D.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15.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国家的福利支出持续膨胀,政府为维持福利体系运转不断增加税收、扩大财政赤字。据统计,部分国家福利开支占GDP比重超过40%,财政不堪重负。福利制度成了政府的“沉重枷锁”。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政府财政体系完全崩溃 B.福利制度与经济发展相悖
C.社会公平实现程度不足 D.国家治理模式面临新挑战
16.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国际秩序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肌理图。据此可推知,要更好地融入19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须积极参与( )
A.马歇尔计划 B.世界贸易组织 C.雅尔塔体系 D.国际联盟
二、材料题
1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从事科学探索的勇气,成为近代西欧科学革命的直接动力。航海家以自己勇敢的航海探险活动验证了大地是球形这一假说……破除了人们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使一些人不再盲从任何所谓的金科玉律式的教条与理论。
——摘编自夏劲、陈茜《中西两种科学文化背景下的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之比较》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者对世界历史的开始的看法及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三,从科学与思想两个方面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意义。(4分)
1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之后的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
英 美 德 法
1870年 31.8% 23% 13.2% 10%
1913年 14% 38% 16% 6%
——整理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至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撑的政治、经济因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6分)
(3)据材料三,指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其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6分)
19.(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技术进步和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国际市场经济有效地把亚马孙河流域的橡胶、印度的黄麻、西非的棕油、澳大利亚的羊毛和埃及的棉花等都利用于欧洲的工业。
材料二 经营全球性公司的人在历史上第一次令人信服地试图依靠组织、技术和金钱把世界当作一个完整的单位来管理。
材料三 德国经济学家卡尔·海因茨·巴奎曾指出:“当谈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时候,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为基准的。”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本动力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2)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世界,社会的迅速发展都是在思维活跃的时候。社会发展有突进和渐进两种形式,突进表现为打碎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暴力革命。这时,思维活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表现得尤为明显,形成不可遏止的思想解放运动;渐进则是政治上的改良和生产力的改进,此时,思想则呈现出比较活跃的状态。而一切暴力,如果没有思想解放运动作为先导,只是按固有的思维模式提出一些纲领或改革措施,其结果只能是改朝换代,而单纯的暴力,则只能对社会造成破坏,无益于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赵立、史云谋《思想解放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需有理有据,逻辑清晰)(1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B D A D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D D D B
17.(1)“地理大发现” 主要内容:15 - 17 世纪,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一系列航海活动 ,包括迪亚士到达好望角、达 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等。根本原因:15 世纪前后,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得欧洲人对黄金等财富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商路受阻,促使他们寻求新的通往东方的航路 。(4分)
(2)看法:作者认为世界历史应从 1500 年开始。理由:1500 年以前,人类各民族集团处于彼此隔绝的状态;1500 年前后,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民族集团之间的隔绝状态,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6分)
(3)科学方面:航海家的探险活动验证了大地是球形这一假说,推动了近代西欧科学革命,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基础,促进了地理知识等科学领域的进步 。思想方面:破除了人们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冲击了中世纪以来的宗教神学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一些人不再盲目迷信教会的教条与理论,为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 。(4分)
18.【答案】(1)政治因素:君主立宪制确立;
经济因素:工业革命完成。(4分)
(2)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产生。(6分)
(3)现象:经济发展不平衡。(6分)
影响: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因素:工业革命(技术进步)、殖民掠夺、跨国(生产)公司、国际贸易。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8分)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2分)
影响: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0.示例一:
论题: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阐述:14~17世纪发生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天主教神学权威,解放了长期压抑的人性,促进了思想解放;16~17世纪的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猛烈地抨击封建社会和教会,以自由、平等为公正社会的秩序原则,主张人的自由,主张共和制,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大资产阶级的思想特征。孟德斯鸠和卢梭更是主张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与民主等思想。法国大革命的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就分别受到启蒙思想中的自由派和民主派思想的影响,指导并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最终在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从文艺复兴运动到欧洲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产生,从宗教改革到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启蒙运动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西欧近代这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示例二:
论题:启蒙思想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欧洲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阐述:思想启蒙是代表新生产力的思想。启蒙思想家们打破传统束缚并提出了新思想,继而促进社会理论的发展。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既包括科学思想也包括社会思想,它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同时发展,进而促使科学革命的产生。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是紧密联系的,于是在18世纪中期的英国爆发了技术性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了生产组织、社会分工、产业结构的变革,推动了英国以及欧洲社会生产力水平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欧洲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总之,思想启蒙带动科学进步,从而引发技术革命,进而促进社会发展。
示例三
论题: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阐述:思想解放是指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摆脱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念的过程。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它能够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例如,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等。这些思想解放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它能够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