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1.(2025五下·高州期中)桥梁按结构可分为公路桥,公铁两用桥和人行桥等。(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桥梁的种类
【解析】【分析】 桥梁按结构分类,应依据受力特点和构造形式,如梁桥、拱桥、悬索桥等。而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是按使用功能划分的。题干混淆了结构分类与功能分类的标准,故说法错误。
2.(2025五下·高州期中)放大镜中心厚度越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大。(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其中心厚度正相关,中心越厚,放大倍数越大,但视野会越小。因为厚度增加会使镜片曲率变大,聚焦能力增强,虽放大倍数提升,但可视范围随之缩小。题干将厚度与放大倍数、视野的关系颠倒,故说法错误。
3.(2025五下·高州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时,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保持张开。(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在使用显微镜时,一手握紧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的位置。在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为止,这样便于用右手做记录,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
4.(2025五下·高州期中)粗准焦螺旋可控制镜筒升降,调节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粗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调焦装置,其主要作用是控制镜筒进行较大幅度的升降,便于快速找到物像。而细准焦螺旋则用于小幅度微调,使物像更清晰。题干对粗准焦螺旋功能的描述准确,故说法正确。
5.(2025五下·高州期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氧气,促使面团的体积膨胀,使制作出来的面食变得松软可口。(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糖类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发酵),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而非氧气。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面食松软。题干中 “释放氧气” 的表述错误,混淆了呼吸作用的产物类型。
6.(2025五下·高州期中)酵母菌是一种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真菌,它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酵母菌是真菌,酵母菌是一群单细胞,球状或椭球状、以芽殖或裂殖方式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
7.(2025五下·高州期中)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左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成像规律是倒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要使左下角的物像居中,应将玻片向中间移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8.(2025五下·高州期中)近视镜、老花镜都是放大镜。(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近视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发散光线,使远处物体的像能正确落在视网膜上,不具备放大功能;而老花镜是凸透镜,属于放大镜,通过汇聚光线实现放大效果。二者光学原理不同,题干混淆了凹透镜与凸透镜的特性,故说法错误。
9.(2025五下·高州期中)港珠澳大桥是目前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正桥、人工岛这几部分组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桥全长约 55 公里,截至目前仍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其结构包括引桥、长约 29.6 公里的正桥(含海底隧道)及东、西人工岛,人工岛用于衔接桥梁与隧道,引桥连接陆地与正桥。
10.(2025五下·高州期中)悬索桥的桥塔是支撑悬索的主要构件,悬索是主要的承重构件。(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桥梁的种类;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悬索桥中,桥塔是支撑悬索的关键构件,通过承受悬索的拉力来维持桥梁结构稳定;悬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承担着桥面及车辆等荷载,再将力传递给桥塔和锚碇。二者相互配合,构成悬索桥的核心受力体系,该表述准确反映了两者的功能定位。
11.(2025五下·高州期中)下列的微小生物属于多细胞植物的是(  )。
A.衣藻 B.水绵 C.硅藻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水绵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由许多细胞连接成丝状群体,细胞内有带状叶绿体。衣藻是单细胞藻类,有鞭毛能游动;硅藻也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壁含硅质。因此只有水绵是多细胞植物,选 B。
12.(2025五下·高州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了干酵母粉的面团会明显的膨胀起来
B.加了干酵母粉的面团切开会发现有很多空隙
C.加了干酵母粉的面团还是原来的面粉气味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干酵母粉含活酵母,发酵时分解面团中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A 正确,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B 正确,气体逸出留下空隙。C 错误,发酵过程中酒精和其他代谢产物会改变气味,面团会有独特的发酵香味,而非 “原来的面粉气味”。
13.(2025五下·高州期中)两个10倍的放大镜叠加起来能放大(  )倍。
A.10 B.20 C.100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其焦距的倒数,当两个 10 倍放大镜叠加时,总放大倍数为两者的乘积。假设单个放大镜放大 10 倍,叠加后放大倍数为 10×10=100 倍。这是因为前一个放大镜形成的像会被后一个放大镜再次放大,故总放大倍数为倍数相乘,选 C。
14.(2025五下·高州期中)自(  )发现软木细胞以来,人们利用显微镜等仪器广泛观察了各种动植物的细胞。
A.罗伯特·胡克 B.罗伯特·威尔金斯 C.达尔文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时,首次发现并命名了 “细胞”(实际上观察到的是细胞壁)。罗伯特 威尔金斯因 DNA 晶体衍射研究获诺贝尔奖,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因此正确答案为A。
15.(2025五下·高州期中)将纸桥面分别折成下面的形状,承重能力最弱的是(  )。
A.凹凸形的纸桥面 B.W形的纸桥面 C.平展的纸桥面
【答案】C
【知识点】瓦楞纸
【解析】【分析】平展的纸桥面因缺乏结构支撑,受力时易发生弯曲变形,承重能力最弱。凹凸形和 W 形桥面通过折叠形成立体结构,利用几何形状分散压力,增强了桥面的抗压性和稳定性,能承受更大重量。因此承重能力最弱的是平展桥面,选 C。
16.(2025五下·高州期中)(  )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A.细菌 B.细胞 C.真菌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均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细菌和真菌属于微生物,本身由细胞组成,并非 “基本组成单位” 的定义。因此正确答案为 B。
17.(2025五下·高州期中)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我国古代(  )的杰出代表。
A.石拱桥 B.框架桥 C.悬索桥
【答案】A
【知识点】桥梁的种类;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建于隋朝,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敞肩石拱桥,由石料砌成拱券结构,通过拱肩加拱的设计增强承重能力。框架桥以梁柱为主要结构,悬索桥依靠钢索承重,均与赵州桥的石拱构造不同。因此它是石拱桥的杰出代表,选 A。
18.(2025五下·高州期中)很多铁路桥梁都建有特别的框架结构,其中( )框架更稳固,承重能力较强。
A.正方形 B.梯形 C.三角形
【答案】C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分析】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其结构在受力时能将压力分散到各边,不易变形,因此承重能力较强。正方形和梯形框架属于四边形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受力时容易扭曲变形。铁路桥梁采用三角形框架可保障结构稳固,故正确答案为C。
19.(2025五下·高州期中)发霉是由于(  )的大量生长而引起的。
A.霉菌 B.细菌 C.细胞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发霉是由霉菌(如青霉、曲霉等)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通过菌丝体分解有机物,使食物或物品表面出现霉斑。细菌虽也可能导致腐败,但发霉现象通常与霉菌直接相关;细胞是生物体基本单位,并非引发发霉的原因。因此正确答案为 A。
20.(2025五下·高州期中)在合适的条件下,(  )能让牛奶变酸,形成酸奶。
A.乳酸菌 B.酵母菌 C.益生菌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酸奶的制作依赖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产生乳酸,使牛奶 pH 值降低,蛋白质凝固变酸,形成酸奶。酵母菌主要用于酿酒或发面,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总称,而乳酸菌是益生菌的常见类型之一,本题需选具体发酵菌种,故正确答案为 A。
21.(2025五下·高州期中)下面哪组食品跟发酵无关?(  )
A.面包、腐乳 B.葡萄酒、泡菜 C.酸甜排骨、蚝油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面包制作依赖酵母发酵产气,腐乳通过毛霉等微生物发酵让豆腐变质入味;葡萄酒由葡萄经酵母菌发酵酿成,泡菜借助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而酸甜排骨是调味烹饪而成,蚝油由牡蛎熬煮浓缩制成,均未经过微生物发酵过程。因此选 C。
22.(2025五下·高州期中)关于霉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霉菌是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真菌,分泌的毒素对人体有害
B.发霉的物体不可以用手摸,不可以用鼻子闻
C.发霉的食物含有黄曲霉素,这是致癌物质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A错误,霉菌多为多细胞真菌(如青霉、曲霉),由菌丝构成,并非单细胞生物,其分泌的毒素(如黄曲霉素)对人体有害;B正确,发霉物体可能附着有毒菌丝或孢子,接触或吸入可能危害健康;C正确,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素是强致癌物质。因此错误的说法是A。
23.(2025五下·高州期中)目前人类所了解的个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是(  )。
A.真菌 B.病毒 C.细菌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是目前已知个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生物,其大小通常以纳米计量,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DNA 或 RNA)组成,无细胞结构。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真菌多为多细胞(如霉菌)或单细胞(如酵母菌),结构较细菌更复杂。因此正确答案为B。
24.(2025五下·高州期中)防止霉菌生长的方法有(  )。
①保持干燥 ②降低温度 ③高温煮沸 ④真空包装 ⑤增加湿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霉菌生长需适宜的湿度、温度和氧气。①保持干燥可破坏其水分需求;②降低温度能抑制代谢;③高温煮沸可杀灭霉菌;④真空包装隔绝氧气阻止繁殖;⑤增加湿度反而促进生长。因此正确组合为①②③④,选B。
25.(2025五下·高州期中)属于豆类发酵制品的有(  )。
A.米酒 B.酸奶 C.酱油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酱油以大豆、小麦等为原料,经米曲霉等微生物发酵制成,属于豆类发酵制品。米酒主要由糯米经酵母菌发酵而成,原料非豆类;酸奶由牛奶经乳酸菌发酵生成,属于乳类发酵品。因此正确答案为 C。
26.(2025五下·高州期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 )气体。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发酵作用时,会分解面粉中的糖类(如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使面团膨胀,这是制作面包、馒头等面食时面团蓬松的原理。氧气和空气并非该发酵过程的主要产物,因此正确答案为B。
27.(2025五下·高州期中)下面哪种不是发酵食品?(  )
A.酱油 B.葡萄酒 C.鲜奶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发酵食品是通过微生物作用加工而成的食品。A 酱油由大豆经米曲霉等发酵制成;B 葡萄酒通过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C 鲜奶未经发酵处理,属于天然乳制品。因此不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C。
28.(2025五下·高州期中)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  )的生物。
A.没有细胞结构 B.没有生命活力 C.没有遗传能力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其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RNA)组成,没有细胞结构,需依赖宿主细胞才能表现生命活性(如繁殖),并非 “没有生命活力”;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传递遗传信息,具有遗传能力。因此正确答案为 A。
29.(2025五下·高州期中)利用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观察物体时,与放大镜有相同原理的是:(  )。
①一滴清澈的小水珠  ②装有清水的玻璃瓶  ③玻璃瓶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①一滴小水珠和②装有清水的玻璃瓶,其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能起到放大作用;③空玻璃瓶无液体时不具凸透镜结构,无法放大物体。因此与放大镜原理相同的是①②,选 B。
30.(2025五下·高州期中)科学兴趣小组用相同的材料(泡沫塑料块)设计拼接了下面跨度相同的拱桥,承重能力最强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桥梁的种类;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拱桥的承重能力通常与拱的弧度、支撑结构的稳定性、是否有辅助加固设计(如拱脚的支撑强度、拱券的厚度)等有关。拱的弧度接近半圆形时受力更均匀,且支撑结构能有效分散压力,承重能力更强。
(2025五下·高州期中)用显微镜观察。
3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  )。
A.①③ B.③⑤ C.①
32.下面图(  )是水绵。
A. B.
C. D.
33.在显微镜镜筒下方,用来对准观察物的是(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34.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实验,正确的顺序是(  )
①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表皮。注意,越薄越好。可留下较薄的部分,舍弃较厚的部分。
②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缓缓地放下,盖在洋葱表皮薄片上。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把多余水分吸干净。尽量不要在标本中留下气泡。
③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④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用镊子小心地将表皮展开。
A.③①④②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35.池塘水中生活着众多微小的生物,下面肉眼不能看到的是(  )
A.水绵 B.水螅 C.衣藻
【答案】31.A
32.C
33.B
34.A
35.C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中,物镜和目镜都具有放大作用。物镜位于镜筒下方,直接对物体进行放大;目镜位于镜筒上方,对物镜放大的像进行二次放大。水绵和水螅是肉眼可见的较大生物,而衣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个体微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31.放大镜具有放大功能,①是目镜,③是物镜,两个组合,能够将物体放大。
32.水绵是一种丝状绿藻,其细胞呈长条形,排列成丝状结构。图片3中的图像符合水绵的形态特征,因此选项C正确。
33.显微镜中,物镜位于镜筒下方,直接对准观察物,作用是将标本初步放大;目镜在镜筒顶端,用于进一步放大物像;反光镜在镜座附近,负责反射光线照亮标本。因此,对准观察物的结构是 B 物镜。
34.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正确步骤为:先在载玻片滴清水,再撕取洋葱表皮,接着将表皮放入水滴展开,最后盖盖玻片并吸去多余水分。此顺序可确保标本制作时细胞保持正常形态,避免气泡产生。故正确顺序为③①④②,选 A。
35.水绵是多细胞藻类,肉眼可见绿色丝状物;水螅为小型腔肠动物,肉眼可见约1-2厘米的筒状身体;衣藻是单细胞藻类,直径仅数微米至十几微米,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因此肉眼不能看到的是C衣藻。
(2025五下·高州期中)下图是医护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图片。
36.关于新冠肺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症状有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B.新型冠状细菌侵入呼吸道感染造成肺部损伤发炎。
C.为了预防新冠肺炎,需要做到戴好口罩,尽量减少外出,出门进门要洗手。
37.人类的流行性感冒、新冠病毒等疾病就是由(  )引起的。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38.属于细菌的有( )。
①平菇 ②木耳 ③香菇 ④猴头蘑菇 ⑤痢疾杆菌
⑥新冠病毒 ⑦酵母菌 ⑧银耳 ⑨霉菌 ⑩乳酸菌
A.⑤⑥⑦⑨⑩ B.⑤⑩ C.⑤⑥⑦⑩
39.利用发酵技术制作下列食品时,一定要用到酵母菌的是(  )。
A.果汁 B.益生菌 C.酿酒
40.发面团正确的步骤是(  )。
①揉成面团。将好的面团放置一夜
②在两个小盆里分别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③观察两块面团的变化。
④在两个小盆中分别加入100克面粉,其中一个小盆里加少许酵母粉,另一个不加。
⑤得出结论:加了酵母的面团会体积膨胀一点,颜色变成淡黄色
A.④②①③⑤ B.④①②③⑤ C.②④①③⑤
【答案】36.B
37.C
38.B
39.C
40.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真菌
【解析】【分析】微生物与健康关系密切。有益菌如肠道双歧杆菌助消化、增强免疫;乳酸菌可制酸奶。致病微生物如结核杆菌、新冠病毒会引发疾病。合理利用益生菌、防范致病菌,维持微生物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36.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非细菌)引起,病毒侵入呼吸道后可导致肺部炎症损伤,B说法错误。A正确描述了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C 提及的戴口罩、少外出、勤洗手等属于正确预防措施。故错误的是B选项。
37.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发,新冠病毒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二者均属于病毒引发的疾病。细菌(如肺炎球菌)和真菌(如某些霉菌)虽也可致病,但流感和新冠的病原体明确为病毒。因此本题选 C。
38.①②③④⑧属于真菌(大型食用菌),⑥为病毒,⑦酵母菌和⑨霉菌是真菌,⑤痢疾杆菌和⑩乳酸菌均为细菌(名称多含 “杆”“球”“螺旋” 等形态词)。因此属于细菌的是⑤⑩,选B。
39.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是酿酒的关键微生物。果汁制作无需发酵,益生菌(如酸奶)依赖乳酸菌等,均与酵母菌无关。故酿酒一定用到酵母菌,选 C。
40.发面团的正确步骤为:先在两盆中各加 100 克面粉,再分别加水搅拌,揉成面团后静置,观察面团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此流程遵循 “准备材料→混合搅拌→发酵观察→总结” 的逻辑,故正确顺序为④②①③⑤,选 A。
1 / 1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1.(2025五下·高州期中)桥梁按结构可分为公路桥,公铁两用桥和人行桥等。(  )
2.(2025五下·高州期中)放大镜中心厚度越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大。(  )
3.(2025五下·高州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时,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保持张开。( )
4.(2025五下·高州期中)粗准焦螺旋可控制镜筒升降,调节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
5.(2025五下·高州期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氧气,促使面团的体积膨胀,使制作出来的面食变得松软可口。(  )
6.(2025五下·高州期中)酵母菌是一种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真菌,它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  )
7.(2025五下·高州期中)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左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  )
8.(2025五下·高州期中)近视镜、老花镜都是放大镜。(  )
9.(2025五下·高州期中)港珠澳大桥是目前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正桥、人工岛这几部分组成。(  )
10.(2025五下·高州期中)悬索桥的桥塔是支撑悬索的主要构件,悬索是主要的承重构件。(  )
11.(2025五下·高州期中)下列的微小生物属于多细胞植物的是(  )。
A.衣藻 B.水绵 C.硅藻
12.(2025五下·高州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了干酵母粉的面团会明显的膨胀起来
B.加了干酵母粉的面团切开会发现有很多空隙
C.加了干酵母粉的面团还是原来的面粉气味
13.(2025五下·高州期中)两个10倍的放大镜叠加起来能放大(  )倍。
A.10 B.20 C.100
14.(2025五下·高州期中)自(  )发现软木细胞以来,人们利用显微镜等仪器广泛观察了各种动植物的细胞。
A.罗伯特·胡克 B.罗伯特·威尔金斯 C.达尔文
15.(2025五下·高州期中)将纸桥面分别折成下面的形状,承重能力最弱的是(  )。
A.凹凸形的纸桥面 B.W形的纸桥面 C.平展的纸桥面
16.(2025五下·高州期中)(  )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A.细菌 B.细胞 C.真菌
17.(2025五下·高州期中)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我国古代(  )的杰出代表。
A.石拱桥 B.框架桥 C.悬索桥
18.(2025五下·高州期中)很多铁路桥梁都建有特别的框架结构,其中( )框架更稳固,承重能力较强。
A.正方形 B.梯形 C.三角形
19.(2025五下·高州期中)发霉是由于(  )的大量生长而引起的。
A.霉菌 B.细菌 C.细胞
20.(2025五下·高州期中)在合适的条件下,(  )能让牛奶变酸,形成酸奶。
A.乳酸菌 B.酵母菌 C.益生菌
21.(2025五下·高州期中)下面哪组食品跟发酵无关?(  )
A.面包、腐乳 B.葡萄酒、泡菜 C.酸甜排骨、蚝油
22.(2025五下·高州期中)关于霉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霉菌是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真菌,分泌的毒素对人体有害
B.发霉的物体不可以用手摸,不可以用鼻子闻
C.发霉的食物含有黄曲霉素,这是致癌物质
23.(2025五下·高州期中)目前人类所了解的个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是(  )。
A.真菌 B.病毒 C.细菌
24.(2025五下·高州期中)防止霉菌生长的方法有(  )。
①保持干燥 ②降低温度 ③高温煮沸 ④真空包装 ⑤增加湿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25.(2025五下·高州期中)属于豆类发酵制品的有(  )。
A.米酒 B.酸奶 C.酱油
26.(2025五下·高州期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 )气体。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
27.(2025五下·高州期中)下面哪种不是发酵食品?(  )
A.酱油 B.葡萄酒 C.鲜奶
28.(2025五下·高州期中)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  )的生物。
A.没有细胞结构 B.没有生命活力 C.没有遗传能力
29.(2025五下·高州期中)利用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观察物体时,与放大镜有相同原理的是:(  )。
①一滴清澈的小水珠  ②装有清水的玻璃瓶  ③玻璃瓶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30.(2025五下·高州期中)科学兴趣小组用相同的材料(泡沫塑料块)设计拼接了下面跨度相同的拱桥,承重能力最强的是(  )。
A.
B.
C.
(2025五下·高州期中)用显微镜观察。
3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  )。
A.①③ B.③⑤ C.①
32.下面图(  )是水绵。
A. B.
C. D.
33.在显微镜镜筒下方,用来对准观察物的是(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34.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实验,正确的顺序是(  )
①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表皮。注意,越薄越好。可留下较薄的部分,舍弃较厚的部分。
②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缓缓地放下,盖在洋葱表皮薄片上。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把多余水分吸干净。尽量不要在标本中留下气泡。
③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④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用镊子小心地将表皮展开。
A.③①④②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35.池塘水中生活着众多微小的生物,下面肉眼不能看到的是(  )
A.水绵 B.水螅 C.衣藻
(2025五下·高州期中)下图是医护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图片。
36.关于新冠肺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症状有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B.新型冠状细菌侵入呼吸道感染造成肺部损伤发炎。
C.为了预防新冠肺炎,需要做到戴好口罩,尽量减少外出,出门进门要洗手。
37.人类的流行性感冒、新冠病毒等疾病就是由(  )引起的。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38.属于细菌的有( )。
①平菇 ②木耳 ③香菇 ④猴头蘑菇 ⑤痢疾杆菌
⑥新冠病毒 ⑦酵母菌 ⑧银耳 ⑨霉菌 ⑩乳酸菌
A.⑤⑥⑦⑨⑩ B.⑤⑩ C.⑤⑥⑦⑩
39.利用发酵技术制作下列食品时,一定要用到酵母菌的是(  )。
A.果汁 B.益生菌 C.酿酒
40.发面团正确的步骤是(  )。
①揉成面团。将好的面团放置一夜
②在两个小盆里分别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③观察两块面团的变化。
④在两个小盆中分别加入100克面粉,其中一个小盆里加少许酵母粉,另一个不加。
⑤得出结论:加了酵母的面团会体积膨胀一点,颜色变成淡黄色
A.④②①③⑤ B.④①②③⑤ C.②④①③⑤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知识点】桥梁的种类
【解析】【分析】 桥梁按结构分类,应依据受力特点和构造形式,如梁桥、拱桥、悬索桥等。而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是按使用功能划分的。题干混淆了结构分类与功能分类的标准,故说法错误。
2.【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其中心厚度正相关,中心越厚,放大倍数越大,但视野会越小。因为厚度增加会使镜片曲率变大,聚焦能力增强,虽放大倍数提升,但可视范围随之缩小。题干将厚度与放大倍数、视野的关系颠倒,故说法错误。
3.【答案】正确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在使用显微镜时,一手握紧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的位置。在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为止,这样便于用右手做记录,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
4.【答案】正确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粗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调焦装置,其主要作用是控制镜筒进行较大幅度的升降,便于快速找到物像。而细准焦螺旋则用于小幅度微调,使物像更清晰。题干对粗准焦螺旋功能的描述准确,故说法正确。
5.【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糖类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发酵),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而非氧气。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面食松软。题干中 “释放氧气” 的表述错误,混淆了呼吸作用的产物类型。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酵母菌是真菌,酵母菌是一群单细胞,球状或椭球状、以芽殖或裂殖方式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
7.【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成像规律是倒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要使左下角的物像居中,应将玻片向中间移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8.【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近视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发散光线,使远处物体的像能正确落在视网膜上,不具备放大功能;而老花镜是凸透镜,属于放大镜,通过汇聚光线实现放大效果。二者光学原理不同,题干混淆了凹透镜与凸透镜的特性,故说法错误。
9.【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桥全长约 55 公里,截至目前仍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其结构包括引桥、长约 29.6 公里的正桥(含海底隧道)及东、西人工岛,人工岛用于衔接桥梁与隧道,引桥连接陆地与正桥。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桥梁的种类;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悬索桥中,桥塔是支撑悬索的关键构件,通过承受悬索的拉力来维持桥梁结构稳定;悬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承担着桥面及车辆等荷载,再将力传递给桥塔和锚碇。二者相互配合,构成悬索桥的核心受力体系,该表述准确反映了两者的功能定位。
11.【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水绵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由许多细胞连接成丝状群体,细胞内有带状叶绿体。衣藻是单细胞藻类,有鞭毛能游动;硅藻也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壁含硅质。因此只有水绵是多细胞植物,选 B。
12.【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干酵母粉含活酵母,发酵时分解面团中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A 正确,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B 正确,气体逸出留下空隙。C 错误,发酵过程中酒精和其他代谢产物会改变气味,面团会有独特的发酵香味,而非 “原来的面粉气味”。
13.【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其焦距的倒数,当两个 10 倍放大镜叠加时,总放大倍数为两者的乘积。假设单个放大镜放大 10 倍,叠加后放大倍数为 10×10=100 倍。这是因为前一个放大镜形成的像会被后一个放大镜再次放大,故总放大倍数为倍数相乘,选 C。
14.【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时,首次发现并命名了 “细胞”(实际上观察到的是细胞壁)。罗伯特 威尔金斯因 DNA 晶体衍射研究获诺贝尔奖,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因此正确答案为A。
15.【答案】C
【知识点】瓦楞纸
【解析】【分析】平展的纸桥面因缺乏结构支撑,受力时易发生弯曲变形,承重能力最弱。凹凸形和 W 形桥面通过折叠形成立体结构,利用几何形状分散压力,增强了桥面的抗压性和稳定性,能承受更大重量。因此承重能力最弱的是平展桥面,选 C。
16.【答案】B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均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细菌和真菌属于微生物,本身由细胞组成,并非 “基本组成单位” 的定义。因此正确答案为 B。
17.【答案】A
【知识点】桥梁的种类;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建于隋朝,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敞肩石拱桥,由石料砌成拱券结构,通过拱肩加拱的设计增强承重能力。框架桥以梁柱为主要结构,悬索桥依靠钢索承重,均与赵州桥的石拱构造不同。因此它是石拱桥的杰出代表,选 A。
18.【答案】C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分析】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其结构在受力时能将压力分散到各边,不易变形,因此承重能力较强。正方形和梯形框架属于四边形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受力时容易扭曲变形。铁路桥梁采用三角形框架可保障结构稳固,故正确答案为C。
19.【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发霉是由霉菌(如青霉、曲霉等)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通过菌丝体分解有机物,使食物或物品表面出现霉斑。细菌虽也可能导致腐败,但发霉现象通常与霉菌直接相关;细胞是生物体基本单位,并非引发发霉的原因。因此正确答案为 A。
20.【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酸奶的制作依赖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产生乳酸,使牛奶 pH 值降低,蛋白质凝固变酸,形成酸奶。酵母菌主要用于酿酒或发面,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总称,而乳酸菌是益生菌的常见类型之一,本题需选具体发酵菌种,故正确答案为 A。
21.【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面包制作依赖酵母发酵产气,腐乳通过毛霉等微生物发酵让豆腐变质入味;葡萄酒由葡萄经酵母菌发酵酿成,泡菜借助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而酸甜排骨是调味烹饪而成,蚝油由牡蛎熬煮浓缩制成,均未经过微生物发酵过程。因此选 C。
22.【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A错误,霉菌多为多细胞真菌(如青霉、曲霉),由菌丝构成,并非单细胞生物,其分泌的毒素(如黄曲霉素)对人体有害;B正确,发霉物体可能附着有毒菌丝或孢子,接触或吸入可能危害健康;C正确,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素是强致癌物质。因此错误的说法是A。
23.【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是目前已知个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生物,其大小通常以纳米计量,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DNA 或 RNA)组成,无细胞结构。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真菌多为多细胞(如霉菌)或单细胞(如酵母菌),结构较细菌更复杂。因此正确答案为B。
24.【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霉菌生长需适宜的湿度、温度和氧气。①保持干燥可破坏其水分需求;②降低温度能抑制代谢;③高温煮沸可杀灭霉菌;④真空包装隔绝氧气阻止繁殖;⑤增加湿度反而促进生长。因此正确组合为①②③④,选B。
25.【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酱油以大豆、小麦等为原料,经米曲霉等微生物发酵制成,属于豆类发酵制品。米酒主要由糯米经酵母菌发酵而成,原料非豆类;酸奶由牛奶经乳酸菌发酵生成,属于乳类发酵品。因此正确答案为 C。
26.【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发酵作用时,会分解面粉中的糖类(如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使面团膨胀,这是制作面包、馒头等面食时面团蓬松的原理。氧气和空气并非该发酵过程的主要产物,因此正确答案为B。
27.【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发酵食品是通过微生物作用加工而成的食品。A 酱油由大豆经米曲霉等发酵制成;B 葡萄酒通过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C 鲜奶未经发酵处理,属于天然乳制品。因此不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C。
28.【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其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RNA)组成,没有细胞结构,需依赖宿主细胞才能表现生命活性(如繁殖),并非 “没有生命活力”;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传递遗传信息,具有遗传能力。因此正确答案为 A。
29.【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①一滴小水珠和②装有清水的玻璃瓶,其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能起到放大作用;③空玻璃瓶无液体时不具凸透镜结构,无法放大物体。因此与放大镜原理相同的是①②,选 B。
30.【答案】C
【知识点】桥梁的种类;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拱桥的承重能力通常与拱的弧度、支撑结构的稳定性、是否有辅助加固设计(如拱脚的支撑强度、拱券的厚度)等有关。拱的弧度接近半圆形时受力更均匀,且支撑结构能有效分散压力,承重能力更强。
【答案】31.A
32.C
33.B
34.A
35.C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中,物镜和目镜都具有放大作用。物镜位于镜筒下方,直接对物体进行放大;目镜位于镜筒上方,对物镜放大的像进行二次放大。水绵和水螅是肉眼可见的较大生物,而衣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个体微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31.放大镜具有放大功能,①是目镜,③是物镜,两个组合,能够将物体放大。
32.水绵是一种丝状绿藻,其细胞呈长条形,排列成丝状结构。图片3中的图像符合水绵的形态特征,因此选项C正确。
33.显微镜中,物镜位于镜筒下方,直接对准观察物,作用是将标本初步放大;目镜在镜筒顶端,用于进一步放大物像;反光镜在镜座附近,负责反射光线照亮标本。因此,对准观察物的结构是 B 物镜。
34.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正确步骤为:先在载玻片滴清水,再撕取洋葱表皮,接着将表皮放入水滴展开,最后盖盖玻片并吸去多余水分。此顺序可确保标本制作时细胞保持正常形态,避免气泡产生。故正确顺序为③①④②,选 A。
35.水绵是多细胞藻类,肉眼可见绿色丝状物;水螅为小型腔肠动物,肉眼可见约1-2厘米的筒状身体;衣藻是单细胞藻类,直径仅数微米至十几微米,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因此肉眼不能看到的是C衣藻。
【答案】36.B
37.C
38.B
39.C
40.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真菌
【解析】【分析】微生物与健康关系密切。有益菌如肠道双歧杆菌助消化、增强免疫;乳酸菌可制酸奶。致病微生物如结核杆菌、新冠病毒会引发疾病。合理利用益生菌、防范致病菌,维持微生物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36.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非细菌)引起,病毒侵入呼吸道后可导致肺部炎症损伤,B说法错误。A正确描述了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C 提及的戴口罩、少外出、勤洗手等属于正确预防措施。故错误的是B选项。
37.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发,新冠病毒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二者均属于病毒引发的疾病。细菌(如肺炎球菌)和真菌(如某些霉菌)虽也可致病,但流感和新冠的病原体明确为病毒。因此本题选 C。
38.①②③④⑧属于真菌(大型食用菌),⑥为病毒,⑦酵母菌和⑨霉菌是真菌,⑤痢疾杆菌和⑩乳酸菌均为细菌(名称多含 “杆”“球”“螺旋” 等形态词)。因此属于细菌的是⑤⑩,选B。
39.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是酿酒的关键微生物。果汁制作无需发酵,益生菌(如酸奶)依赖乳酸菌等,均与酵母菌无关。故酿酒一定用到酵母菌,选 C。
40.发面团的正确步骤为:先在两盆中各加 100 克面粉,再分别加水搅拌,揉成面团后静置,观察面团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此流程遵循 “准备材料→混合搅拌→发酵观察→总结” 的逻辑,故正确顺序为④②①③⑤,选 A。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