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下)历史答案1--5 C C B A B 6--10 B D C B C 11---15 C C C D A 16--20 B A A B D21--25A B D C C26.(1)运动:土地改革。(2分)意义: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或:农村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4 分)(2)1957年的原因:“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和三大改造完成。(2 分)1993年的原因: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邓小平南方讲话解放思想。(2 分)(3)经验: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 分,任答两点)(4)示例:新中国前 30年经济建设成就为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2 分)27.(1)特点:①主要以社会主义国家为科技合作主体;②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亚非国家建立科技合作交流关系。(4 分)原因: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②中国和苏联及东欧国家社会制度相同,便于进行科技合作;③中国与广大亚非国家都曾受到殖民侵略,有进行科技合作的共同基础。( 4 分,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2)变化:由主要与苏联、东欧和亚非国家合作到开始与西方主要国家合作。(2 分)背景: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4 分,任答两点即可)(3)示例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2分)论证:“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分,任举一例,言之有理即可。成就2 分,论证 2 分)28.【答案】(1)原因: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需要;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4分,任答两点。)(2)特点:针对特定地区重点扶持;多部门协同。(4 分)(3)具体表现: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法律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给予政策倾斜。(4 分,任答两点。)(4)原因: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确立;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协同团结合作;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4 分,任答两点。)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图片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右图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恰当的是A.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D.富强的中国已经实现2.罗伯特·奥内尔在《清长之战》里说:“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一一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朝鲜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材料说明这次战争A.捍卫了我国领土完整B.改变了我国落后面貌C.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D.增强了我国军事实力3.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轴。下列对应正确的是①②④952319531956A.①时间对应着新中国成立B.②时期实行了土地改革C.③时期进行了三大改造D.④年份通过了《共同纲领》4.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经济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基于这个前提,新中国A.开始实施“一五”计划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生产合作化D.国防科技的进步5.右图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由图可知A.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B.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工业基地C.利于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D.全国交通面貌得到彻底改善6.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其中确立土地公有制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苹法》农民中请加入农业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领取家庭联产交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生产合作社承包责任合可书ABD八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7.1961年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使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毛泽东发出这一号召主要是因为,当时A.全国动乱局面出现B.国防工业与尖端科技落后C.西方国家孤立封锁中国D.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8“探索时期体现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下列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B.雷锋同志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C.王进喜率钻井队开钻了大庆第一口油井D.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9.《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记述道:“197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提出,争取在‘四五’计划期间,在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1975年‘四五’计划完成时,全国中小学生在校数量出现了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峰。与1965年相比,1976年小学生人数增加了29.1%,初中生人数增加了4.4倍,高中生人数增加了10.3倍。”该“记述”应纳人的学习主题是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发展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10.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0731万吨,比1978年增长10254万吨。这一变化得益于A.农业合作化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有企业改革1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据此可知经济特区A.是特殊的行政单位B.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D.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2.“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仅城市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和利润,就占全国财政收人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段材料强调的是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性B.扩大对外开放的紧迫性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D.建立市场经济的可行性13.绘制时间轴是梳理历史脉络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时间轴对应的主题最合适的是1997年2002年2012年2017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重要思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历史.pdf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