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1.清朝前期江宁(今南京)、苏州等地出现一些很富有的机户,如李扁担、李东阳皆有织机五六百张,他们多半“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按工作量收钱)”。这说明当时( )A. 已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 B. 工业革命已在江南地区开始C. 已卷入全球范围的世界市场 D. 江南地区进入资本主义社会2.唐朝时期的男女交往比较自由,可以通行,共饮谈笑唱和,这表明唐朝( )A. 社会经济发达 B. 诗歌处于黄金时代 C. 宗教政治开明 D.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3.如表是1911年山东某师范学堂一位毕业生的考试成绩表(部分),该表反映了当时( )学科 修身 经学 习字 英语 理化 体操考试分数 65 70 50 59 76 89A. 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 B. 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C. 新旧交织的教育状况 D. 自由平等的社会风尚4.元代杂剧奠基人,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现河北省安国市伍仁村东北500米处,有其陵墓。1986年重修为直径10米,高3米的砖基大墓,四周遍植松柏,墓前树碑。材料中这位著名历史人物是( )A. 玄奘 B. 岳飞 C. 文天祥 D. 关汉卿5.范文澜曾在1936年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 强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 呼吁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D. 提倡国共两党合作抗日6.《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中记载“瓦舍的出现更是佐证了宋代市民丰富多样的生活,瓦舍是一个民间艺术演出场所,也就是普通老百姓娱乐的归处,在宋以前,这样的娱乐活动在普通老百姓面前是显得如此的奢侈……”反映了宋代( )A. 知识分子地位提高 B. 商人的地位提高 C. 市民生活丰富多样 D. 节日的热闹景象7.知识结构化是学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构建知识的整体性。图示反映的是(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 文艺复兴的性质 C. 殖民扩张的罪恶 D. 工业革命的进程8.土地问题一直是解决民生的关键。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了平均地权: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以下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平均地权延续了太平天国时期的土地政策 B. 减租减息政策说明阶级矛盾已经不复存在C. 实行耕者有其田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D. 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9.10世纪起,欧洲手工业生产的复杂化和专业化发展,使得部分农奴成为手工艺人,他们离开庄园,在交通便利的村落、渡口和城堡附近生产定居,逐渐建立起中世纪的城市。由此可见,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是( )A. 手工业的产生 B. 庄园日益衰落 C. 交通条件改善 D. 生产方式变革10.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这标志着(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C. 英国人民实现了革命胜利 D. 英国的“光荣革命”开始11.如图所示的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A. 武昌起义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党诞生12.2025年3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技术升级后首次海试并取得成功;2025年3月31号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实验卫星16号。由此可以看出中国( )A. 航天航海领域成就显著 B. 注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C. 综合国力世界遥遥领先 D. 科技发展水平世界第一13.一是美国前陆军部长认为:处于我们这个位置上的、负有相同责任的人,没有谁会在面对国人的情况下,把这样一个可以结束战争并挽救无数生命的武器弃之不用。二是杜鲁门相信他所面对的敌人是一个“野兽”,日本极度残酷无情。三是要“为曼哈顿工程的成本做出解释。”材料中来自美国的种种言论,集中解释了( )A. 二战由局部走向全球的原因 B. 美国对日本宣战的原因C. 美国积极研究核武器的原因 D. 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原因14.自主学习时同学们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如图这组照片的主题是( )A. 制度演进 中国作用 B. 亚非崛起 民族独立C. 人类命运 国际和平 D. 世界舞台 中国角色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5.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华民族在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也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中国的先进人士将目光转向西方,向他们学习,开始了近代化的艰辛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材料三:1911年10月10日发生的这次起义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支持革命。材料四: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里,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1) 材料一是李鸿章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2) 材料二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3) 材料三所说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史学界对这一“革命”的评价既有成功论,也有失败论,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4) 材料四中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指的是哪一场运动?(5) 结合以上材料,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16.中国共产党明辨时代大势,勇担时代之责,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优异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于人民群众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但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摘编自《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材料三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为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果说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内部构成上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那么,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从生产力的外部形式上指明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摘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1)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适宜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设计的意图。(2) 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并说明影响。(3)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名称。根据材料三,归纳“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意义。(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创新”这一主题,自定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89年,英国议会发布《权利法案》,文件规定:只有议会才可以征税,臣民可以自由地请愿,议员可以自由发表政见等。所有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使其成为英国宪政中最重要的奠基性文件之一。——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行政权——摘编自张千芳《西方宪政政体及美国部分》(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的国家体制名称。(2) 根据材料一、二,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文献,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一个文献,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 唐朝著名诗人有材料一中图A人物,其有“______”的美誉,他的诗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还有被誉为“诗圣”的 ______,其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诗史”之称;清朝前期,图B艺术发展到鼎盛,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______》,这两部历史剧,成为该艺术的传世之作,随徽剧戏班到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该艺术和其他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 ______(皇帝年号)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材料二: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摘编自[英]培根《新工具》(2)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文字材料中所说的“火药”和“磁石”技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图示著作有何历史地位?(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优秀文明成果的认识。1.【答案】A2.【答案】D3.【答案】C4.【答案】D5.【答案】C6.【答案】C7.【答案】A8.【答案】D9.【答案】D10.【答案】A11.【答案】C12.【答案】A13.【答案】D14.【答案】D15.【答案】【小题1】洋务运动: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小题2】戊戌变法。【小题3】辛亥革命。我支持成功的观点,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我支持失败的观点,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意思接近即可)【小题4】新文化运动。【小题5】近代化的探索。16.【答案】【小题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小题2】原因: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影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小题3】中共十四大;积极意义:从生产力外部形式上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有利于解决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小题4】观点: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阐述: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改革开放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繁荣。这些制度创新适应了不同时期的国情,推动国家不断进步17.【答案】【小题1】名称:君主立宪制。【小题2】观点:民主与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发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英国逐渐形成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了1787 年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设计了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大革命通过的《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拿破仑法典》延续了这一原则,成为后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立法典范。结论:综上所述,法律文献将民主与平等的内容规范化、制度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法治时代。18.【答案】【小题1】诗仙;杜甫;桃花扇;道光【小题2】毕昇。火药:火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火药应用于军事,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磁石(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本草纲目》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小题3】中国古代优秀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中国古代优秀文明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珍视这些优秀文明成果,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在新时代不断创新发展,让古老的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