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学情调研(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学情调研(有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学情调研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1~2题每空1分,3~6题每空2分,共30分)
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摄氏温标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
下,   的温度为0℃。图中的温度计叫做   ,它现在显示的温度值   (选填“低于”或“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如图甲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面图,温度计的读数是    ℃。
(2)如图乙所示。在火箭发射塔架下的巨大水池上方形成的“白雾”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依次有    和    。
(3)为了防止大气与火箭表面产生的剧烈摩擦使火箭烧毁,火箭必须由熔
点    (选填“高”“低”)的材料制成,同时在火箭表面涂上易汽化的物
质    (选填“吸热”或“放热”)来加强防护。
3.下大雪时小雨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在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雪会很快熔化。他对此进行了探究,先用电冰箱制取了一些冰块,然后平均分成两份放入两只相同的易拉罐中,在其中一只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并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甲)。
(1)当两罐内有   出现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混合物的温度(如图乙),加入了食盐的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   ,一只罐外壁出现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现的是小水珠,出现白霜的是   (选填“加食盐”或“未加食盐”)的那只易拉罐;
(2)对比两罐温度后,小雨认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   ;小雨还发现,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   ,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
4.北方的冬天,家里靠近   的玻璃上出现“冰花”(选填“室内”或“室外”),“冰花”是水蒸气发生了   形成的。
5.一支读数为37.7℃的体温计,不甩就直接给甲、乙两位病人测体温,测量结果分别为甲37.7℃,乙38.4℃,则  病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不正确的。
6.在温度为的室内,有一杯久置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层碎冰块。此时水的温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如果把一块的冰扔到杯中,过一会,这块冰的体积   选填“会”或“不会”减小。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7.用同样质量的0℃的冰和0℃的水冷却食品,冰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  )
A.冰在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B.冰的温度比水低
C.冰比水凉 D.冰和食品的接触更充分
8.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固的是(  )
A.露珠 B.冰川 C.白雾 D.雾凇
9.“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雨不歇”,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白露见湿泥”,露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C.“霜降见霜”,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大寒冻河”,正在结冰的河水温度降低
10.关于生活中的四个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烧开时,壶嘴的周围冒“白气”,这属于汽化现象
B.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高沸点低
C.冷链运输时使用干冰保鲜,这是因为干冰容易升华吸热
D.把蔬菜装入保鲜袋并放入冰箱,是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
11.如图是新推出的一款甜品,因为在下面盛水的大碗里加了干冰,所以盛甜品的小碗的周围冒着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甜品周围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B.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所形成的
C.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此“白气”和舞台上渲染气氛的“白气”原理相同
12.如图所示是伽利略发明的空气温度计,下列关于这种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温物质是空气
B.温度升高时水柱上升
C.温度升高时水柱下降
D.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
13.暑假,小江在两只相同的透明烧杯中分别倒入冰水和热水(如图甲、乙),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了小水珠。关于小水珠出现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内壁的液面下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B.甲杯:外壁的液面下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C.甲杯:整体的外壁;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D.甲杯:整体外壁和内壁的液面上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下方
1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是因为水升华吸热
C.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华成冰,后又升华成水形成的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模糊是液化现象
15.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是48℃,标准大气压下固态海波的温度一定低于48℃
B.在标准大气压下0℃的房间里,将-4℃的冰放入0℃的水中,水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C.温度保持不变的物体可能正在吸热
D.夏天冰棒的周围有“白气”,是冰棒发生了升华现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6.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7.小明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除了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放置温度计时考虑到固体熔化前后体积的变化,温度计玻璃泡应该放置在固体颗粒中间略   (选填“靠上”或“靠下”)的位置;
(3)实验过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到第5min时试管内出液体,第10min时试管内固体全部变成液体。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请用笔画线,将图像补充完整(如图乙);
(4)由图乙中图像可以判断出该固体是晶体,依据是   ;
(5)小刚也用该固体和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他根据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刚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第17题 第18题
18.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运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回答下列问题:
(1)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   ,在冷冻室里发生   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均选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2)制冷物质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通过   的方法实现的,这一过程要   热。
(3)小明发现家里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为-15℃)结有厚厚的霜,铲掉这些霜后不久又有了,但其他同学家的电冰箱并没有这种现象,他通过网上查询得知需要更换冷冻室门上的密封条,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这些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发
生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有同学认为,电冰箱既然能够制冷,那么打开电冰箱的门,让其持续工作就可以像空调一样降低室内温度,你认为这种说法   (选填“正确”或“错误" ).
四、作图题(3分)
1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4的适量碎冰放置在烧杯中观察一段时间,此时的室温约为20,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碎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小明通过测量记录了一些关键数据:碎冰在第4min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用时8min,熔化后升温较熔化前慢)。
五、计算题(第20题6分,第21题9分,共15分)
20.一般来说,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境内的天柱山海拔最高的山峰约1489.8米。求:
(1)若山脚的气温是22℃,此时山顶的温度约是多少℃?(答案保留整数)
(2)某同学在徒步走进大山过程中,停下脚步对着大山大喊一声,5s听到回声,他离大山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距离为340m)
21.实验中学物理科技小组发现一支完好的温度计示数已经不准确,在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放入沸水中示数则为105℃。求:
(1)此时这支温度计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
(2)若测一个物体温度,温度计的示数为17℃,其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3)如果一杯热水的实际温度为60℃,则显示温度为多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学情调研
答案
一、填空题(1~2题每空1分,3~6题每空2分,共30分)
1.冷热程度;冰水混合物;体温计;高于
2.(1)热胀冷缩;-3(2)汽化;液化(3)高;吸热
3.液态水;-7℃;加食盐;熔点降低;保持不变
4.室内;凝华 5.甲 6.等于;不会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7.A 8.B 9.C 10.C 11.D
12.B 13.B 14.D 15.C 16.C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7.停表;靠下;;该物质在熔化时,有一个吸热且温度不变的水平段,所以这种物质是晶体;记录温度时相隔的时间太长
18.(1)液化;汽化(2)压缩体积;放(3)凝华(4)错误
四、作图题(3分)
19.
五、计算题(第20题6分,第21题9分,共15分)
20.(1)13℃;(2)850m
21.(1);(2)20℃;(3)6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学情调研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1~2 题每空 1分,3~6 题每空 2分,共 30 分)
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摄氏温标规定,在 1 标准大气压
下, 的温度为 0℃。图中的温度计叫做 ,它现在显
示的温度值 (选填“低于”或“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第 1题 第 2题 第 3题
2.(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如图甲所示是
温度计的一段截面图,温度计的读数是 ℃。
(2)如图乙所示。在火箭发射塔架下的巨大水池上方形成的“白雾”所涉及到
的物态变化依次有 和 。
(3)为了防止大气与火箭表面产生的剧烈摩擦使火箭烧毁,火箭必须由熔
点 (选填“高”“低”)的材料制成,同时在火箭表面涂上易汽化的物
质 (选填“吸热”或“放热”)来加强防护。
3.下大雪时小雨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在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
雪会很快熔化。他对此进行了探究,先用电冰箱制取了一些冰块,然后平均分
成两份放入两只相同的易拉罐中,在其中一只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并用
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甲)。
(1)当两罐内有 出现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混合物的温度(如
图乙),加入了食盐的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 ,一只罐外壁出现了白霜,
而另一只外壁出现的是小水珠,出现白霜的是 (选填“加食盐”或“未
加食盐”)的那只易拉罐;
(2)对比两罐温度后,小雨认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
是 ;小雨还发现,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 ,
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
4.北方的冬天,家里靠近 的玻璃上出现“冰花”(选填“室内”或“室外”),
“冰花”是水蒸气发生了 形成的。
5.一支读数为 37.7℃的体温计,不甩就直接给甲、乙两位病人测体温,测量结
果分别为甲 37.7℃,乙 38.4℃,则 病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不正确的。
6.在温度为 0℃的室内,有一杯久置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层碎冰块。此时水的
温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0℃,如果把一块 5℃的冰扔到杯中,
过一会,这块冰的体积 (选填“会”或“不会”)减小。
二、单选题(每题 3分,共 30 分)
7.用同样质量的 0℃的冰和 0℃的水冷却食品,冰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 )
A.冰在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B.冰的温度比水低
C.冰比水凉 D.冰和食品的接触更充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固的是( )
A.露珠 B.冰川 C.白雾 D.雾凇
9.“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雨不歇”,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白露见湿泥”,露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C.“霜降见霜”,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大寒冻河”,正在结冰的河水温度降低
10.关于生活中的四个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烧开时,壶嘴的周围冒“白气”,这属于汽化现象
B.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高沸点低
C.冷链运输时使用干冰保鲜,这是因为干冰容易升华吸热
D.把蔬菜装入保鲜袋并放入冰箱,是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
11.如图是新推出的一款甜品,因为在下面盛水的大碗里加了干冰,所以盛甜品
的小碗的周围冒着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甜品周围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B.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所形成的
C.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此“白气”和舞台上渲染气氛的“白气”原理相同
12.如图所示是伽利略发明的空气温度计,下列关于这种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
是( )
A.测温物质是空气
B.温度升高时水柱上升
C.温度升高时水柱下降
D.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
13.暑假,小江在两只相同的透明烧杯中分别倒入冰水和热水(如图甲、乙),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了小水珠。关于小水珠出现的位置,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内壁的液面下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B.甲杯:外壁的液面下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C.甲杯:整体的外壁;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D.甲杯:整体外壁和内壁的液面上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下方
1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是因为水升华吸热
C.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华成冰,后又升华成水形成的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模糊是液化现象
15.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是 48℃,标准大气压下固态海波的温度一定低
于 48℃
B.在标准大气压下 0℃的房间里,将-4℃的冰放入 0℃的水中,水的质量不
会发生变化
C.温度保持不变的物体可能正在吸热
D.夏天冰棒的周围有“白气”,是冰棒发生了升华现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
次为( )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分,共 22 分)
17.小明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除了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放置温度计时考虑到固体熔化前后体积的变化,温度计玻璃泡应该放置
在固体颗粒中间略 (选填“靠上”或“靠下”)的位置;
(3)实验过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到第 5min时试管
内出液体,第 10min时试管内固体全部变成液体。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描
点如图乙所示,请用笔画线,将.图.像.补.充.完.整.(如图乙);
(4)由图乙中图像可以判断出该固体是晶体,依据是 ;
(5)小刚也用该固体和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他根据数据画出的图像
如图丙所示。则小刚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第 17题 第 18题
18.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
管道内循环运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回答下列问
题: (1)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 ,在冷冻室里发生 达
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均选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2)制冷物质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通过 的方法实现
的,这一过程要 热。
(3)小明发现家里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为-15℃)结有厚厚的霜,铲掉这些霜后
不久又有了,但其他同学家的电冰箱并没有这种现象,他通过网上查询得知需
要更换冷冻室门上的密封条,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这些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发
生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有同学认为,电冰箱既然能够制冷,那么打开电冰箱的门,让其持续工
作就可以像空调一样降低室内温度,你认为这种说法 (选填“正确”或
“错误" ).
四、作图题(3分)
1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4℃的适量碎冰放
置在烧杯中观察一段时间,此时的室温约为 20℃
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碎冰的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小明通过测量记录了
一些关键数据:碎冰在第 4min时开始熔化,熔
化过程用时 8min,熔化后升温较熔化前慢)。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计算题(第 20 题 6 分,第 21 题 9 分,共 15 分)
20.一般来说,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 100米气温下降 0.6℃。
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境内的天柱山海拔最高的山峰约 1489.8米。求:
(1)若山脚的气温是 22℃,此时山顶的温度约是多少℃?(答案保留整数)
(2)某同学在徒步走进大山过程中,停下脚步对着大山大喊一声,5s听到回
声,他离大山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距离为 340m)
21.实验中学物理科技小组发现一支完好的温度计示数已经不准确,在标准大气
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放入沸水中示数则为 105℃。求:
(1)此时这支温度计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
(2)若测一个物体温度,温度计的示数为 17℃,其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3)如果一杯热水的实际温度为 60℃,则显示温度为多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学情调研
答案
一、填空题(1~2 题每空 1分,3~6 题每空 2分,共 30 分)
1.冷热程度;冰水混合物;体温计;高于
2.(1)热胀冷缩;-3(2)汽化;液化(3)高;吸热
3.液态水;-7℃;加食盐;熔点降低;保持不变
4.室内;凝华 5.甲 6.等于;不会
二、单选题(每题 3分,共 30 分)
7.A 8.B 9.C 10.C 11.D
12.B 13.B 14.D 15.C 16.C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分,共 22 分)
17.停表;靠下;;该物质在熔化时,有一个吸热且温度不变的水平段,所以这种物质
是晶体;记录温度时相隔的时间太长
18.(1)液化;汽化(2)压缩体积;放(3)凝华(4)错误
四、作图题(3分)
19.
五、计算题(第 20 题 6 分,第 21 题 9 分,共 15 分)
20.(1)13℃;(2)850m
21 1 10.( )11;(2)20℃;(3)6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