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机密】2025年7月4日前2024一2025学年度(下期)高中学业质量调研抽测高二思想政治试题(本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个小题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知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阅读材料,回答1~2题。1.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素有“以毒攻毒”的经验法则,喜用蝎子、蜈蚣、蟾蜍等毒物治疗癌症等顽疾。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已有基于观察和经验对应用这一方法的描述;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里,详细地阐释了用毒药疗疾的原理。中医“以毒攻毒”的疗法A.反映了毒性与药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说明了毒性与药性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C.显示了医生高超的医术可改变毒物的性质D.印证了观察是获取真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2.中医药学自《黄帝内经》奠定理论基础以来,历经千年临床实践的沉淀,在吸纳藏医放血疗法、蒙医药浴等民族疗法的同时,还借鉴了古丝绸之路传来的阿拉伯香料入药、印度瑜伽养生理念,最终形成了辨证施治、天人合一的独特诊疗体系。材料表明①中医药在保持核心理论稳定的同时,以开放姿态吸收各类医学的有益内容②各民族医学和外来医学的融入,使中医药学得以超越其他医学而独领风骚③中医药学对其他医学成果的吸收,以保持自身理论和技法的独特性为前提④中医药学兼收并蓄的演化路径,彰显了中华文明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胸怀A.①③B.①D④0C.②③D.②④高二思想政治试趣第1页(共6页)语言文字是思想的外衣。阅读材料,回答3~4题。3.当人们用“自然资源”取代“自然”,划分出“庄稼”和“杂草”、“益虫”和“害虫”等类别,便以功利的视角曲解了真实的自然,忽视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由此可知①如果站在人类的立场认识和理解自然,将无法形成关于自然的正确认知②从“自然”到“自然资源”,源于人们只关注自然可为人类利用的方面③对自然事物的功利性分类,实质是以人类需求割裂自然系统的有机联系④否定自然的工具价值,是人们得以正确理解生物多样性意义的逻辑前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客观对应物”是由英国诗人艾略特提出的一种诗歌创作方法,强调诗人不宜把思想和感情直接传达给读者,而应该通过一定的媒介(例如恰当的客体、合适的情境或恰如其分的事件)使读者产生共鸣。由此可知①诗人的情感是“客观对应物”的本原②诗歌需要将主观情感寄托在客观内容之上③诗人的情感表达离不开媒介和读者的情感共鸣④诗歌创作既要遵循文艺规律又要发挥艺术创造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中国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指出,哲学史研究应重视假冒前人名氏所著的“伪书”。虽然“伪书”不能代表它所捏造的时代思想,但却是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体现,仍然具有研究价值。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应辩证地看待伪书的史学价值②辨别史料真伪对于研究没有意义③史料的真伪取决于研究者的眼光④伪书能帮助我们了解作者所处时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有人说,历史学家在关注宏大时代脉络之余,还应该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驻足体味一下那些远离历史舞台中心的普通人的人生,因为他们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历史就是不完整的。可见A.历史研究应该把“普通人”作为研究重点B.离开了“普通人”的历史是不真实的历史C.“普通人”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D,“普通人”参与了历史创造,书写了历史高二思想政治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