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高教版2023)下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课堂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课文内容、文学常识填空)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________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________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________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3. 文章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________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________精神 。二、生字词1. 给下列字注音复兴( ) 征程( ) 统筹( ) 福祉( )擘画( ) 砥砺( ) 赓续( ) 凝聚(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huī 宏 ( )màn 步 ( )xié 调 ( )pǔ 惠( )jué 策 ( )jiān 守 ( )tuò 展 ( )mài 搏三、选择题1. 下列对文中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福祉:福气、幸福,文中指人民的幸福生活B. 擘画:谋划、筹划,文中指规划发展蓝图C. 赓续:继续、延续,文中指中断发展进程D. 砥砺:磨炼、勉励,文中指在奋斗中锤炼提升2. 下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B. 中国式现代化只关注经济发展,不重视生态保护C.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D.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面临资源、环境等多重挑战3.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是( )A. 文章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路径B.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坚持”是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C.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逻辑严谨,论证充分D.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四、课内阅读理解(一)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1. 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 结合文段,谈谈你对“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解。(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我们的现代化是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1. 文中提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有哪些特点?2.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如何避免平均主义?3. “稳中求进、循序渐进”的推进方式体现了怎样的发展理念?(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1.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哪些挑战?2. “底线思维”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有何意义?3. 结合全文,谈谈“团结奋斗”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答案一、基础积累1. 中国式现代化2.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 人民;斗争二、生字词1. xīng;chéng;chóu;zhǐ;bò;dǐ lì;gēng;níng2. 恢;漫;协;普;决;坚;拓;脉三、选择题1. C(“赓续”意为继续、延续,文中指延续发展进程 )2. B(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视生态保护 )3. B(五个“坚持”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四、课内阅读理解(一)1. 作用:开篇点明主题,强调党的二十大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阐述。2. 本质区别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而西方现代化模式以资本为中心,存在两极分化、对外扩张等问题。3. “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指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西方现代化的固有模式,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社会主义理念与人类文明成果,在发展路径、价值追求上展现新特征,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新方案。(二)1. 特点:人口规模大(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需从国情出发,稳中求进。2. 通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不同群体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富裕,避免“平均分配”的做法。3. 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注重发展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理念,强调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推进现代化建设,避免盲目冒进。(三)1. 面临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如经济波动、环境压力、国际竞争等。2. “底线思维”能帮助我们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提前预判风险,做好应对准备,守住安全、稳定等发展底线,确保事业行稳致远,避免因极端情况导致发展受挫。3. “团结奋斗”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团结全国人民,凝聚力量,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克服现代化进程中的重重困难;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历史伟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