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科期末测试题
(笔试部分:90分,时间:90分钟。)
题型



总分
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小禺邀你同游自然生态村,参观民俗文化馆,探访童话故事
屋,乐享奇思妙想园。
[第一站:自然生态村](30分)
1.小禺记录自然生态村美景时,不认识的字用拼音代替了,请你填一填。(5分)
远看,天色渐暗,山峦像披上meng 16ng(
)的薄纱。我走
进村庄,wiyn(
)垂满teng lu6(
),燕子掠过
青瓦,穿过绿廊,钻入天然suidào(
)。阿婆的竹篓里装满新
鲜的shu cai(
),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小禺体验编竹篓,请你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他先选结实的竹子,洗净污垢(kugu),削成薄片。竹片叠成十字形,以
上下交错的方式编织。要注意的是:编织底部时,可用小木板绑(bang bang)紧
固定;收口时,内侧的竹片要折(zhéshé)断。这样,一只崭(zhan zan)新
的竹篓就编成了。
3.小禺在乡村流动图书站阅读了不少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请你补充完整。(4分)
(
)(
)夜读
凿(
)(
)光
手(
)释(
程门(
)(
)
4.小禺记录乡村见闻,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序号。(6分)
清晨,李伯伯哼着小曲儿犁地,他像(
)一样,早出晚归忙于耕作。
田间翻滚的麦浪,纵横交错的田埂,低矮的茅屋,绘成了一幅(
)。傍晚,
家家户户(
),李伯伯扛着锄头从田里回家去。
A.炊烟袅袅
B.清香袅袅
C.小蜜蜂
D.老黄牛
E.乡村水墨画
F.田园烟雨图
5.小禺记录了乡村之乐,但有三处错误,请你用上合适的修改符号改一改。(3分)
乡村满眼的绿意,各式各样的野花,使人不由得禁不住高歌一曲。夜晚,我透过
小小的天窗那一方,看着慢天繁星,听着纺织娘的歌声悄然入梦。
四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6.赏乡间之花,请你根据积累的古诗,把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8分)
春日田园花多彩:“
,麦花
孩童嬉笑扑蝶忙:
菜花
江畔赏花心愉悦:“桃花
”蜜蜂
花间采蜜欢,我想到了罗隐的诗“

[第二站:民俗文化馆](10分)
【材料一】中国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
纸还未出现,人们利用金箔、皮革、树叶等材料,通过雕、剔、刻、剪等技法,
制作出各种工艺品。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是在纸发明之后开始的。中国最早的
剪纸作品,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的五幅团花剪纸。
【材料二】剪纸题材广泛,有福禄寿禧、花鸟虫
鱼、生肖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又称
“窗花”,农历新春贴于窗户、墙壁等,不仅烘托喜

庆的节日气氛,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
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
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根据材料作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纸张和金箔,通过剪和咳刻等技法制作工艺品。
(3)五幅团花剪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上图剪纸作品有灯笼、花等形象,推测有福气盈门、花开富贵的寓意。(
)
(5)上图剪纸作品小禺非常喜欢,他认为非常适合2026年春节装扮家居。
2.小禺想运用上面材料做一张手抄报,他设置了“
”“剪纸的用途”“剪纸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几个栏目。(2分)
3.有人说,时代在发展,剪纸都过时了。你认为对吗?结合材料,说说理由。(3分)
四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