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教学设计课件(共1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教学设计课件(共1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通读+研读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设计
通读
整本书阅读,先做通读。通读就是从头到尾的阅读,是为“读通”完成的必要准备。
《红楼梦》的通读过程,分前五回与其他章回两部分进行,借助阅读任务,循序、有效地完成作品通读。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2课时)
简介:
楔子——灵石入世,一个美丽的神话。交代小说来历。
序言——甄家兴衰是贾府兴衰的雏形。
甄士隐、贾雨村——暗含谐音化的创作手法;贯穿全书的线索人物。
重点:情节梳理 线索的作用
预习任务:
了解“女娲遗石”和“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的内容及作用。
概述甄士隐的遭遇,思考为何先写甄家。
思考一僧一道在文中的作用,赏析“好了歌”及其注解。
理解并背诵《好了歌》及其解注
初识贾雨村(支线任务,暂不讲解,备用。)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2课时)
简介:
全书人物总谱
透过假象看真事。
重点:提炼关键信息 对话演说的作用
预习任务:
概括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
根据冷子兴的演说,绘制贾府人物关系表,观察取名规律。
借冷子兴和贾雨村的对话介绍贾府众多人物有何作用。
再识贾雨村(支线任务,暂不讲解,备用。)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3课时)
简介:
贾府环境介绍,镜头由远及近,上接冷子兴演说,下连葫芦案。
重点:人物形象(心理、外貌、语言、细节、正侧)艺术手法
预习任务:
绘制林黛玉进贾府路线图
赏析三个主要场景,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1)林黛玉见贾母、舅母、众姐妹的场景
(2)王熙凤出场
(3)林黛玉、贾宝玉相见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手法。
背诵《西江月》二首。
三识贾雨村(支线任务,暂不讲解,备用。)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2课时)
简介:
镜头由内到外,断案反映贾府的社会关系——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引出薛宝钗进贾府(侧面,未渲染),三大关键人物聚齐,故事就要开始。
重点:叙述视角 人物形象
预习任务:
1.从不同视角讲述葫芦案的经过
(1)贾雨村视角
(2)英莲视角
(3)薛蟠视角
(4)冯渊视角
(5)门子视角
2.背诵“护官符”内容
3.贾雨村为什么没有公正断案?
4.贾雨村人物形象梳理。(结合前三回,思考其黑化的原因。)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2课时)
简介:
全书的关键,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隐约预示一干人的命运。判词、十二支曲是关键中的关键,是人物命运之总纲,要仔细阅读,弄懂含义。
重点:承上启下 谐音暗示
预习任务:
背诵判词(正册全部、副侧香菱、又副册晴雯、袭人)和曲子(第一、二、三、十支)
研读
研读,是以专题研究为中心的阅读活动。
小说研读的核心可以围绕人物、情节、诗词等专题展开,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主题及时代意义。
一、人物研读
研读目的
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发掘各色人物的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进而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
研读内容
一、揣摩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1.身份地位、成长环境、现实处境
2.人生经历、命运结局
3.外在——教养、气质、风度、仪态
4.内在——思想性格、精神品质、情感心理、生活态度、人生追求、价值取向
二、明确形象意义,客观公正评价
通过对作品的整体阅读,透视各种人物的思想及品质,对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深刻的主题与内涵。
研读方法
一、借助人物塑造方法来分析人物
二、在情节发展与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
三、在典型环境中分析典型人物
四、关注人物的身份地位与背景经历
五、关注人物之间的映衬与对比关系
研读示例
贾宝玉人物档案
一、宝玉其人
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社会关系、主要经历、兴趣爱好等。
二、宝玉形象
(一)宝玉的俊美
(二)宝玉的多情
1.对黛玉:眼里心里都是你(木石前盟、宝黛初见、共读西厢、黛玉葬花、赠帕定情、宝玉挨打)
2.对宝钗:发乎情止乎礼(爱慕、敬重;第八回探病、第二十八回看呆了、第三十六回说梦话)
3.对湘云:怜惜疼爱(第三十一回金麒麟事件、第三十二回谈仕途学问变脸、第三十三回吃鹿肉)
4.对袭人:依赖敬重(第十九回假辞职试探)
5.对晴雯:赤诚相待(探病、撕扇、祭文)
6.对丫环:平等爱护
7.对男性:清浊有别
8、对万物:心怀悲悯(第二十七、三十三回扫花)
(三)宝玉的多才
第十七、十八回试才题对额、结社写诗、《芙蓉女儿诔》
三、宝玉的结局
1.爱情悲剧(遗憾的婚姻)
2.个体悲剧(时代、使命面前的无力感)
二、事件研读
1.选取一件事进行细致阅读
2.选取多件事情进行比较阅读
研读示例1
元妃省亲
事件概述(略)
研读重点
一、元妃省亲中的贾府众生
(一)贤孝才德——贾元春
贤德:知俭省,名分寸。
孝:五次落泪
才:改匾额、试才题对额
(二)灵性诗才——贾宝玉(略)
(三)“诗词大会”——红楼群芳(略)
二、元妃省亲中的盛世悲音
(一)奢靡背后的财用短缺
王熙凤与赵嬷嬷的对话表明耗费巨大、耗费巨大的实质是经济上的穷奢极欲,挥霍腐败、入不敷出,为败落埋下伏笔。(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登高必跌重,树倒猢狲散。)
(二)伴君如伴虎的生存境况
生活孤单,回家困难,时间紧凑,等级森严,身份有别,亲人?君臣?既是君恩,又是君威。
(三)省亲四曲的弦外之音
第一出《豪宴》,出自清代李玉的传奇剧本《一捧雪》,讲述的是明嘉靖年间,严世蕃为霸占莫怀古传家玉杯"一捧雪"而陷害莫怀古,莫怀古儿子为父伸昭雪的故事。
第二出《乞巧》,出自清代洪异创作的传奇剧《长生殿》,讲述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第三出《仙缘》,出自明代汤显祖的《邯郸梦》,演绎的是"黄粱一梦"的故事。
第四出《离魂》,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讲述杜丽娘因梦生情,情不可得而死,又因柳梦梅之情而复生的故事。
研读示例2
进贾府
一、林黛玉进贾府——见微知著,以点带面
(一)从建筑外观、陈设布局看贾府显赫的地位。
(二)从居处安排、吃饭礼仪看贾府森严的等级。
(三)从言语外貌、心理活动描写看生动鲜活的人物。
(四)从虚实相生、详略结合的人物塑造看作者高妙的手法。
二、薛宝钗进贾府——参差对照,主客互现
(一)作者笔墨不均,招待级别不同。
(二)进府大门不同,贾母宠爱不同,关系亲疏有别。
三、刘姥姥进贾府——三进三出,兴衰变迁
(一)一进贾府,雍容华贵,气派奢华。
(二)二进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三)三进贾府,家道破落,辉煌不在。
三、诗词研读
研读意义
提升诗词鉴赏的素养和能力,走进红楼人物的情感世界,体验他们的审美情趣,体悟他们的人格理想,进而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收获自己的青春雅趣。
研读推荐
诗社中的诗词,以咏物诗为主,如“咏白海棠”“菊花诗”“螃蟹咏”“柳絮词”。
林黛玉的代表作《葬花吟》《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五美吟》《桃花行》。
香菱学诗中的《吟月》(三首)
研读示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