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结尾联系现实的写法课件(共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结尾联系现实的写法课件(共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为时而著 为事而作
——议论文结尾联系现实的写法
议论文中联系社会现实优点
1、增加文章深度:联系社会现实能够使文章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呈现出观点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2.增强现实针对性:使文章更具时代感,针对当下社会问题和现象提出观点和解决方案。
3.提升文章说服力:通过具体的社会现实事例来论证观点,比单纯的理论阐述更具说服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指出,高中生要提高思辨性表达能力,阅读近期精彩的时事评论,学习论述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时的角度、观点、方法 和逻辑。
议论文联系社会现实角度
1.选择合适的角度
①时代发展:关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积极变化,分析其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②社会弊病:如浮躁心态、功利主义、网络乱象等问题,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议论文联系社会现实角度
2.运用具体事例(现象)
①宏观事例:如国家政策、重大事件、社会趋势等,展示观点在大背景下的重要性。
②微观事例:具体事例、个人经历、新闻案例等,使文章更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议论文联系社会现实角度
3.结合青年视角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社会现实问题,体现青年的担当和责任。
结合具体段落,归纳写作思路
1.揆诸现今(过渡句),有多少青年自视甚高,不思进取,却仅如井底之蛙般因格局狭小而跃不出那口狭井,又有多少青年心怀理想,却只有假大空,又有多少青年因小小突破沾沾自喜而未形成更高格局。(现象)痛哉!惜哉!
2.新时代、新技术、新发展,时代日新月异。(过渡句)然而总有人抱残守缺、胶柱鼓瑟,一条路走到黑。有人守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观念,苟延残喘;有人失业下岗,宁肯在家啃老坐吃山空,不愿学习一门新技术;有人拾人牙慧,亦步亦趋,永远做别人的影子,永远是望其项背的“跟跑者”,永远成不了“换道超车的领跑者”。(现象)
过渡句+社会现象(负面)
思路一
1.然而世事纷繁,人心浮躁,反观当下(过渡句),总有人只知白日做梦、一味空想而不付诸实践,亦有人只知死干到底、置身于忙碌中而不知为何奋斗(现象),其二者终只能碌碌无为,精神骨气荡然无存。如此人生,岂不悲哉!(后果)
2.然而目及时下(过渡句),泽川纳污,藏不尽的是缺乏人生立意,不思未来者比比皆是;抑或是“立错意”,幻想着“主播梦”“网红梦”的青年大有人在;山数藏疾,掩不住的是只有立意却不知用笔,成为了“空想的革命者”触目惊心。(现象)若长此以往,社会的发展只会如空洞的楼阁,随时有倾覆之险。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后果)
结合具体段落,归纳写作思路
思路二
过渡句+社会现象(负面)+后果
1.然而,反观当下(过渡句),现实的沉疴是以有人以“无所谓”充当自我反叛的托辞,(现象)实则是走向了精致的利己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沼(本质);有人沉湎于回音室效应所带来的同质化信息,以厚障壁蒙蔽了自己全面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视角,又谈何“被讨厌的勇气”?(现象)我们所拥有的自由,已不再是向上探他寻的“积极自由”,而是自我放任后空虚的“消极自由”。(本质)
结合具体段落,归纳写作思路
思路三
过渡句+社会现象(负面)+本质
2.然而在高速变革的当下,有些人的精神摇摇欲坠。(过渡句)“电子榨菜”的洪流裹挟人的思想,“短平快”的不断冲刷使人陷于流俗;潮流此起彼伏,人人皆为斜杠青年,对多种身份认同的追求却导致人分身乏力;“标配人生”固化人为单向度,将各有不同的人生基点僵化为“起跑线”,将多彩的人生强硬地涂抹单色……(现象)正因没有立足于自己的定位,人才会像一叶浮萍,任由时代洪流将自己淹没,推至风口浪尖;正因没有找准自己的基点,人才会如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盲目“内卷”负出却一无所获,内心空虚荒芜。(本质)
结合具体段落,归纳写作思路
思路三
过渡句+社会现象(负面)+本质
1.揆诸当下(过渡句),“躺平摆烂”风潮席卷中华大地(现象),部分中国青年自怨自艾于现状的瓶颈而未能突破格局,成为倒伏于地的空心人,而世局更加诡谲莫测。这是佩索阿笔下“尖峰与海角所成的世界”。(后果)吾侪更应突破自身局限,以“山不过来,我便过去”的斗志展格局,就突破。(做法)
2. 然而现实往往泥沙俱下(过渡句),许多青年自怨自艾于现实的瓶颈,在迷茫糊模视线,遗忘初心。(现象)成为灵魂缺席者面对疾风,他们便倒伏于地(本质)。因此我们要摒弃一味的麻木与消沉,在时代的漩涡中慢慢矫正自我,身处迷茫,也不迷失方向,终岁沉淀终有一个瞬间会迎来柳暗花明。(做法)
结合具体段落,归纳写作思路
思路四
过渡句+社会现象(负面)+后果/本质+做法
1.揆诸当下(过渡句),“曲则全”被某些人恶意解读,认为遇到困难摆烂即为“曲”、躺平就是“全”,(现象)然而这只是懒散不作为的借口罢了。(本质)更有甚者,在现实利益面前,软若无骨,委曲求全,乞怜摇尾地阿谀奉承,谄媚至极,(现象)他们终究会成为时代滚轮里无法停止的仓鼠,挣脱不了牢笼,摆脱不掉桎梏。(后果)
2.揆诸现今(过渡句),“精神空荡荡”的一部分青年群体,追求散漫欢逸的生活,辜负先烈赤手淌血造就的海清河晏,动辄“生而为人,不如不生”。(现象)其实,见微知萌,这便是没有立好意,立好志的精神荒漠(本质)。试问若能“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把个人热情投身时代进步洪流,何患无为?(后果)
结合具体段落,归纳写作思路
思路五
过渡句+社会现象(负面)+后果+本质
引出社会现实的过渡句
1.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被卷起的灰尘遮掩了一些阴暗的身影,被隆隆的声响覆盖了一些沉重的叹息
2.然则观今之社会,“既得繁花,又生野稗”……..
3.当今社会,百态纷呈……
4.然而世事纷繁,人心浮躁,反观当下……
5.然而目及时下,泽川纳污,藏不尽的是……;山数藏疾,掩不住的是……
6.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
7.然现世“XX”之暗流浩浩汤汤……
可引用名言
1.现代生活的特点之——是灵魂的缺席。——周国平
2.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单通道”社会。(“所谓这种单通道,就是整个社会背景下它的价值观是成功哲学,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包括在社会对人的基本评价上,是只进不退”)——郁隽教授
3.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被污染了的环境当中,我们都是道德上的病人。
——捷克哲学家哈维尔
4.我们习惯于口是心非,学会不去相信任何事情,学会了互相否定及仅仅关注自己。——捷克哲学家哈维尔
5.今天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我们的恶习:漠视公德、空虚、个人野心和相互倾轧。——家哈维尔捷克哲学
6.我们已落入优雅缺失的时代。——莎扩曼
7.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
8.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秦观
可引用名言
9.现代的傻不是意味着无知,而是对既成思想的不思考。——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10.只有形体而没有精神生活的社会,我们没有去顾视他的必要。——周作人《自己的园地》
11.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生活事物进行严肃思考、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养成了既无知又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12.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乌合之众》
13.令人反感的不是这个世界的丑陋,而是她戴的美丽面具。——米兰昆德拉
14.中国人身为最聪明之民族,却有“崇拜糊涂主义”,凡事过于计算利害而自保,不辨是非,与世浮沉。——林语堂
15.往者不可谏,来者难望见,最重要的是把握人生的这一刹那。—朱自清
高级表达
1.功利主义的倾轧使精神追求蒙尘
2.泛娱乐时代,五色炫目、五音乱心
3.大多数人数数然向利益的金字塔尖涌去
4.倍速时代
5.被物欲浪潮裹挟
6.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太多的人扛着键盘在各类信息下穿梭,忙于指点江山,说着偏激而不负责任的言语
7.一叶障目/管中窥豹
8.无理想之走肉大有其人,空谈理想者恒河沙数
9.恬然超脱的心境难逃“内卷”风暴
10.徐贲在《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中着重提出了“信仰”二字,其实是在说我们如今信仰的缺失。
高级表达
11.利益最大化的风轮鼓荡物质的城堡遍地开花,然而这样的城堡却很容易精神凋敝。
12.在满街都是六便士的浮华纷杂中,一渐隐渐暗,渐虚渐褪。
13.“金钱至上”的狂热消弭了优雅气度
14.“丧文化”的席卷和风靡不是拥抱时代的积极态度
15.对“工具理性”的盲目追求甚嚣尘上,却忘却了“价值理性”的精神坐标
16.深层地看,是青年一代要求“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除陈腐学说之图图,勿令僵尸枯骨,束缚现在活泼之我”的决心。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