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市金安区六安市轻工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六安市金安区六安市轻工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
化学试卷(A)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
合题意)
1.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机杼织布 B. 粉碎矿石 C. 沙里淘金 D. 五谷醇酒
2.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焦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瓜果的保护气
C. 镁带燃烧能产生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 液态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3.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往试管里加入锌粒
C. 验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4.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其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下列有关铜锡合金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材料 B. 熔点高于纯铜
C. 硬度低于纯锡 D. 铜、锡均能与稀硫酸反应
5.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可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钼合金。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第 1页/共 8页
A. 钼是非金属元素 B. 钼原子带 42 个单位的正电荷
C. 2Mo 可表示 2 个钼元素 D. 钼 相对原子质量为 95.96
6. 伊伐布雷定(C27H36N2O5)是世界上治疗心脏病的最新药物之一,下列有关伊伐布雷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一个分子含 70 个原子
C. 由四个非金属元素组成 D.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7:36
7.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B 水银体温计的示数发生变化 原子很小
C 冬天水泥路间的缝隙变大 温度降低,分子变小
D 氧化汞受热分解 原子可分
A. A B. B C. C D. D
8. 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甲能产生气体;将乙、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
时间后,丙的表面有银析出,乙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乙>甲
9. 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 a 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 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a 分子中 C、H 原子个数比为 1:4
D. 反应生成 c、d 的质量比为 22:9
10.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第 2页/共 8页
A. 地壳中元素含量 B. 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C. 物质构成 D. 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关系
11.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因此燃烧均能看到火焰
C. 可燃性气体跟空气混合后遇火时能发生爆炸,氢气在空气中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D.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12. 如图为 CO 还原 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 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所需 CO 可现制现用
B.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 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 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只有分解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28 分)
13. 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间内, 的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大气中 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
剧。
(1)化石燃料的燃烧是 过度排放的原因之一,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和天然气。
(2)下列是常用的碳中和方案。
第 3页/共 8页
①碳捕集:应选择碱性试剂吸收捕集 。
②碳循环:为降低 含量,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它能吸收空气中的 并转变为乙
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该反应
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③碳替代:选用氢气作为碳替代能源的理由是_________。
(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行为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双面使用纸张 B. 植树造林 C. 露天焚烧垃圾
14.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 名称__________。
(2)用于制取 的 A 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写出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 的化
学方程式_________。
(3)图甲中,实验室选用装置 B 制取 ,将产生的 通入图乙装置,观察到纸条Ⅰ不变色而纸条Ⅱ
变红,根据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 的化学性质是能与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发生化学反应。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化学式为 ),该反应必
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出的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甲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
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如果用 D 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_______(选填“a”或“b”)
端管口进入。
15. 硫酸(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模拟工业制取硫酸的主要流程如图。
第 4页/共 8页
(1)如图涉及的含硫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硫酸( )中硫元素的
化合价是_________价。
(2)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由生成物可以推断,接触室中和 发生反应的不是 ,理由是_________。
16. 氢能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元化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此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氢气的制取方法、应用优势、储存手段和发展前景等展开了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调查氢能制取方法
【咨询专家】
(1)小组同学通过数字化平台向专家咨询,知道了氢气可用多种工艺过程制备方法有电解水制氢和工业副
产品制氢,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模型构建】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将是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的一种手段。过程如下
交流讨论】
(2)近年来,能用来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有__________。
(3)化石燃料也可用于氢的制取,但不足之处有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氢能应用优势
【提出问题】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原因是什么?
【进行实验】
(4)设计纯净氢气与天然气燃烧的对比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分别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氢
气和天然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 _________ 均有水生成
干冷的烧杯
第 5页/共 8页
罩在天然气火焰上方烧杯内的澄 ②迅速把①中是烧杯倒过来,分
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气火焰上 __________ 别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方的烧杯内无变化
(5)通过上述实验对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
(6)在理想状态下,小组同学通过图 1 实验,将测得的实验数据制成如图 2 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得
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17. “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
( ),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该呼吸器需为使用者提供 48g 氧气,则至少需要超氧化钾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
过程)?
第 6页/共 8页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
化学试卷(A)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
合题意)
【1 题答案】
【答案】D
【2 题答案】
【答案】D
【3 题答案】
【答案】B
【4 题答案】
【答案】A
【5 题答案】
【答案】D
【6 题答案】
【答案】B
【7 题答案】
【答案】A
【8 题答案】
【答案】B
【9 题答案】
【答案】D
【10 题答案】
【答案】D
【11 题答案】
【答案】C
【12 题答案】
【答案】D
第 7页/共 8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28 分)
【13 题答案】
【答案】(1)石油 (2) ①. O2 ②. 不是 ③. 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3)AB
【14 题答案】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②.
(3)水 (4) ①. C ②. b
【15 题答案】
【答案】(1) ①. SO2##SO3 ②. +6
(2)
(3)生成物中不含氮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反应的不是
【16 题答案】
【答案】(1)
(2)太阳能(合理即可) (3)会产生大量污染物
(4) ① 烧杯内壁均有水雾生成 ②. 氢气燃烧不生成二氧化碳,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5)燃烧产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6)相同质量的可燃物,氢气燃烧的热值比天然气高
【17 题答案】
【答案】解:设至少需要超氧化钾的质量为 x
答:至少需要 142g 的超氧化钾。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