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天津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化学学科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 14; O 16; Mg 24; S32; Cl 35.5;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 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常见物质及用途,错误的是A.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 SiO 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 Fe O 是铁红, 可以用作染料D.钠起火,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2. 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 、Hg 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 NH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3. 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 NaHSO 水溶液显中性 B. SiO 与酸、碱均不反应C. NO 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Fe在足量Cl 中燃烧生成 FeCl 和 FeCl 4.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酸性溶液 Na 、K 、MnO 、Br B.酸性溶液C.碱性溶液Na 、K 、[Al(OH) ] 、D.碱性溶液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I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 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8 页)6. 关于反应 所涉及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在该反应中为氧化剂 容易被空气中的 氧化变质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D. SO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有害污染物7.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操作 现象 结论A 滴加 BaCl 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 B 滴加氯水和CCl ,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 、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NH 8.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用FeCl 溶液腐蚀铜线路板:B. Na O 与H O 反应制备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 溶液与H O 反应,证明H O 具有还原性:9.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③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只变红不褪色B.浸NaOH 溶液的棉团用于吸收多余的C.将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能提高 的生成速率D.反应后,有 生成,试管①中的溶液呈蓝色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第 2 页 (共8 页)10. 实验室制备和收集相应气体可使用下图装置的是A.铁与稀硝酸反应制NO 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备C.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制备NH 与浓硫酸制备11.将SO 通入BaCl 溶液至饱和的过程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浑浊,若再通入另一种气体A,则产生白色沉淀,制备气体A的试剂不能是A. NaOH 和NH ClB.大理石和稀盐酸C. Cu和浓硝酸D. MnO 和浓盐酸12. 研究人员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一个反应过程,如下:关于这个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是置换反应B. O的核电荷数是18C. O与 O互为同素异形体D. 反应历程中 H O 中的O-O键没有发生断裂13. 《武备志》记载了古人提纯硫的方法,其中这样描写到具体流程:“先将硫打豆粒样碎块,每斤硫黄用麻油二斤,入锅烧滚,再下青柏叶半斤在油内,看柏枯黑色,捞去柏叶,然后入硫黄在滚油内。待油面上黄泡起至半锅,随取起,安在冷水盆内,倒去硫上黄油,净硫凝,一并在锅底内者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硫打豆粒样”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B. “下青柏叶”“看柏枯黑色”是为了指示油温C. “倒去硫上黄油”实现了固液分离D.流程用到了蒸馏原理高一年级化学试卷第3 页 (共8 页)14.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 ”(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15. 燃油汽车行驶中会产生CO、NO等多种污染物。下图为汽车发动机及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甲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成分 B. 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C.反应(I)在常温下容易发生 D. 反应(II)中 NO 是氧化剂16. 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X的电负性比 Q的大B. Q的简单离子半径比R的大C. 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Q的强D.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R的强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第 4 页 (共8 页)17.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催化剂下, 能够还原氮氧化物 实现氮污染的治理。硝酸厂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 将烟气与 的混合气体通入 与 的混合溶液中实现无害化处理,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若该过程中,每转移4mol电子消耗1mol氮氧化物 则x为1.5C.当x=2时,反应Ⅱ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8:1D.当无害化处理标况下8.96L NO时,使用等量的 可以无害化处理0.2mol (不考虑 NO 和 的转化)18. 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g/mL, 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 和N O 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恰好使金属离子全部沉淀,共得到 2.54g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铜镁合金反应的浓硝酸过量B. 得到的 NO 和 的混合气体中C. 加入的3.20 mol/L NaOH 溶液的体积 V=200mLD.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19. (12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一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族 周期 IA 01 ①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2 ② ③ ④3 ⑤ ⑥ ⑦ ⑧(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X溶液与Y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9分)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 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当X是强酸时, 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 当X 是强碱时, A、B、C、D、E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请回答:(1)A 是 , Y 是 , Z 是 。(2)当X 是强酸时,E是 ,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3)当X 是强碱时,E是 ,写出B 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第 6 页 (共8 页)21. (12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方面,天津市位居全国前列。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 、 。(2)步骤I中已获得Br ,步骤II中又将 还原为 Br,其目的为 。(3) 步骤Ⅱ用: 水溶液吸收Br ,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 的沸点为 。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了解到如下装置简图:①图中仪器B 的名称: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 其原因是 。③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 。④C中液体产生颜色为 。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 可向其中加入 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第 7 页 (共8 页)22. (13分)化合物甲和化合物乙的混合粉末是汽车安全气囊中存放的化学物质,经组成分析,确定该混合粉末仅含 Na、Fe、N、O四种元素。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进行以下实验操作:已知:化合物乙是不溶于水的红棕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冶炼单质A、B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冶炼A: ;冶炼B: 。(2)若化合物丙由两种元素构成在潮湿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化合物甲可用下列方法制备: 时,将本合肼 亚硝酸甲酯 NaOH混合,充分反应后先回收得到 母液降温结晶,过滤得到化合物甲。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 ,写出用该法制备化合物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为检验化合物甲、乙中的金属元素,可采取的实验操作步骤分别为化合物甲: ;化合物乙: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第 8 页 (共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