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金陵育才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金陵育才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一下学期思想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三1.1-4.2;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这个时期历史任务的确定是由( )
A.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B.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
C.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选择的
D.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
2.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和革命政党,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从此,山河破碎的中国走向了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②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
③使中国的革命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政治前提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④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初心和使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 雅克评价说:中国共产党无疑是过去100年中最成功的政党。放眼看去,世界上没有哪个执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面对困难挑战时,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一定能”。之所以能被如此高度评价,在于中国共产党( )
①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②初心使命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成功开辟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④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的重要思想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④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②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黄旭华院士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他深知核潜艇事业关乎国家安危、自己肩负的责任重于泰山,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放弃了原本安稳的生活,告别了亲人朋友,隐姓埋名,扎根在核潜艇研制的第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院士的事迹启示广大党员要( )
①为了国家利益,放弃个人利益
②坚持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
③坚定理想信念,勇担使命重任
④淡泊功名利禄,坚持不懈奋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从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到在三次全会上强调“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再到在四次全会上强调“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党的纪律建设作出部署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 )
①宣示了党中央以铁的纪律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
②表明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全面,关键在严
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
④是基于纪律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据此回答小题。
9.风腐同查同治,既是破解作风顽疾的重要手段,也是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必要措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作出具体部署。要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中国共产党风腐同查同治( )
①是因为党的优良作风通过铁的纪律可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遵循
②有利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开辟治理新境界
③有利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保持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④体现了党坚持以纪律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持党的自我革命( )
①要把强化党的制度建设作为治党关键 ②致力于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监督
③有助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④能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行稳致远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1.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任务,深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中国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在于( )
①能够洞悉时代形势深刻变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②具有科学执政的能力,能够把握时代发展规律
③坚持纪律建设,坚守正确方向,增进使命自觉
④全面履行经济、文化等职能,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年,某省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党委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净网2024”专项行动,聚焦打击整治“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网络侵公、网络黑客等危害网络秩序和群众权益的突出违法犯罪,坚持破案件、打团伙、断链条,以实际行动切实守护网络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这表明( )
①只有发扬人民民主,才能保证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②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打击犯罪分子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
③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和谐环境
④国家履行了对内职能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5年1月7日9点0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并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等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 )
①牢记初心使命,履行社会建设职能,为抗震救灾提供根本保证
②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维护灾区群众人民利益
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④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党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我国能迅速高效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并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
A.社会主义制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
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C.中国共产党发挥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D.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新型民主
15.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这表明( )
①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是中共中央的职责所在
②坚持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③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科学执政
④党的领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4年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余华英拐卖17名儿童案作出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近年来,我国各部门协同合作,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行为( )
①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体现了国体与国家职能相适应
②充分表明我国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职能
③说明打击危害人民安全的犯罪活动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④体现出国家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彰显法律威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5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这是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性,激发乡村全面振兴动力活力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做好2025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气概,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项工作为抓手,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表明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坚持深化集中整治,紧盯乡村振兴、医保基金、养老服务、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找准整治重点,办实事切口,强力查办一批有影响,有分量的案件,推动办成更多群众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重要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回顾党的历史,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赶考”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特有的精神品格,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带领全国人民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激发起党员干部干事热情,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赢得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凝聚起创业的磅礴力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中国奇迹”。(13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敲敲键盘,动动手指,把恶毒观点和谩骂诽谤释放到网络上,引发网络舆论并使其进一步发酵,从而可能演变成一场个体所不能承受的暴风雨。网络暴力是暴力形式的一种,虽然其不同于现实中的拳脚相加,但是这些在网络空间中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伤害和侮辱他人,一样可以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恶劣的影响,让当事人的心灵“流血”。网络暴力行为在伤害当事人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互联网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按键”伤人,国家“亮剑”。2023年,多部门开展行动,多举措系统治理网络暴力。202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7起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11月,公安部公布10起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只有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让受害者得到及时的保护,网络环境才能不断净化,释放出更多正能量。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年3月19日高中政治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C C D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C B D D
17.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过程中,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确立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定位,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三农”工作扎实推进。
②做好“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
③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同时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乡村全面振兴动力活力 (原题无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18.①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更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③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9.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勇于自我革命,重视政治和思想建设,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
④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谋大局,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20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是对人民合法权利的尊重和保障,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
③国家具有专政职能。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是国家实施专政职能的体现,有利于不断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④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是国家的对内职能。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有利于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答案解析
1.D
【详解】A: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是在近代中国特定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产生并确立的,它不是决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任务的根本因素,A排除。
B: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任务,需要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任务并不是由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B排除。
C:各种政治力量提出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在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下产生的,不同政治力量的方案选择是对这一背景的不同回应,但不是决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任务的根本原因,C排除。
D:近代中国,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这样的国情和矛盾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发展,首先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只有完成这一任务,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任务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D正确。
故本题选D。
2.D
【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而不是强调中共产党如何诞生;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①不符合题意。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②不选。
③④: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斗争有了主心骨,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③④入选。
故本题选D。
3.A
【详解】①:“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①符合题意。
②: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说法错误。
③: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表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③符合题意。
④: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C
【详解】①: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历史早期,并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的,①排除。
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因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能够一次次战胜困难,将“不可能”变成“一定能”,②正确。
③: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次次克服困难,不断迈向新的胜利,③正确。
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而不是中国共产党,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C
【详解】①: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的重要思想,①错误。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②正确。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③正确。
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错误。
故本题选C。
6.D
【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后,“始终”表述不科学,①排除。
②:题干主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未体现勇于自我革命这一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相关内容,②不选。
③:题干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并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这体现了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依据实际情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③正确。
④:从坚持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又结合新实际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看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随着时代发展与时俱进,④正确。
故本题选D。
7.D
【详解】①: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需要放弃个人利益,二者并不一定是冲突的,①错误。
②:材料并未体现“坚持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②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中黄旭华院士深知“核潜艇事业关乎国家安危、自己肩负的责任重于泰山”,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启示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勇担使命重任,③正确。
④:他“放弃了原本安稳的生活,告别了亲人朋友,隐姓埋名,扎根在核潜艇研制的第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启示党员要淡泊功名利禄,坚持不懈奋斗,④正确。
故本题选D。
8.B
【详解】①③:从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到在三次全会上强调“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再到在四次全会上强调“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最后到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党的纪律建设作出部署要求。表明党中央以铁的纪律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①③符合题意。
②: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②错误。
④: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理想信念为根基,而不是纪律建设,④错误。
故本题选B。
9.C 11.A
【解析】10.①③:要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因为党的纪律严明能将优良作风内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遵循,风腐同查同治正是通过强化纪律约束来推动作风转变。有利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保持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①③符合题意。
②:“杜绝”一词夸大了风腐同查同治的作用,②排除。
④:以政治建设为统领,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0.①: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严,①错误。
②:党的自我革命聚焦于自身建设,而非致力于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监督,②错误。
③④:党的自我革命,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能增强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行稳致远,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A。
11.A
【详解】①②: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能结合实际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并制定新质生产力及要求,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体现了党能科学执政,洞悉时代形势深刻变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故①②正确.
③:材料未涉及党的纪律建设,③不符合题意.
④: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作用,不能履行经济、文化等职能,履行经济、文化等职能的主体是政府,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2.D
【详解】①:材料强调专政,并未体现发扬人民民主的重要性,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材料中该省公安机关“聚焦打击整治‘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网络侵公、网络黑客等危害网络秩序和群众权益的突出违法犯罪”,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稳定,说明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打击犯罪分子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国家履行了对内职能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②④正确。
③:材料强调打击违法犯罪,未体现协调人民内部矛盾,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3.C 15.B
【解析】14.①: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履行社会建设职能的主体是政府,①错误。
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④错误。
②③: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并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等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维护灾区群众人民利益,②③正确。
故本题选C。
B
我国能迅速高效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并取得成功,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国家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调动各方资源,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B正确,ACD排除。
故本题选B。
15.D
【详解】①: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的主体是政府,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不履行政府职能,①错误。
②: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以及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未体现依法执政这一执政基本方式,②不选。
③:党分析研究经济工作,团结带领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推动经济平稳发展等,体现了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执政,③正确。
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等持续增强,表明党的领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6.D
【详解】①:应该是国家职能与国体相适应,而不是国体与国家职能相适应,①不选。
②: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属于极少数敌对分子,我国各部门协同合作严厉打击这类行为,充分体现了我国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职能,②正确。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打击危害人民安全的犯罪活动是履行专政职能、保障人民民主的体现,并非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③不选。
④:我国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体现了国家对这类犯罪零容忍的坚决态度,通过依法惩处彰显了法律的威严,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7【解析】背景素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做好2025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可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可从坚持党的领导角度分析说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过程中,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有效信息②: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可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角度分析说明做好2025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有效信息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性,激发乡村全面振兴动力活力→可从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角度分析说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解析】背景素材:打好反腐败斗争
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坚持深化集中整治,紧盯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找准整治重点,办实事切口,推动办成更多群众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从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的角度分析: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更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关键词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角度分析: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关键词③: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气概,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项工作为抓手,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表明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从党的先进性的角度分析: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9.【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中国奇迹”,属于原因类解答题。设问知识范围限定为政治生活知识,比较宽泛,设问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可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等方面分析作答。
20.【解析】背景素材: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
考点考查: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要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原因。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网络暴力是暴力形式的一种,虽然其不同于现实中的拳脚相加,但是这些在网络空间中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伤害和侮辱他人,一样可以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恶劣的影响,让当事人的心灵“流血”→可运用我国的国家性质相关知识,从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角度,说明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有效信息②:202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7起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可运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知识,说明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
有效信息③:网络暴力行为在伤害当事人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互联网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按键”伤人,国家“亮剑”。2023年,多部门开展行动,多举措系统治理网络暴力→可从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的角度分析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是国家实施专政职能的体现。
有效信息④:11月,公安部公布10起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只有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让受害者得到及时的保护,网络环境才能不断净化,释放出更多正能量→可国家对内职能的角度说明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