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末拉练一 2025.1.04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科技前沿到日常生活,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生物酶催化剂的使用改变了反应历程
B.防晒霜能有效的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是因为有效成分中含有π键
C.水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明矾与高铁酸钾均可作水处理剂,两者处理水的原理相同
D.“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所述现象可以用原子发射光谱解释
2.下列变化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H2、I2(g)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B.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D.对于反应2SO2(g)+O2(g)2SO3,使用过量的氧气,可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一定为主族元素
B.2p轨道上有1对成对电子的基态X原子与3p轨道上有1对成对电子的基态Y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C.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不同的能层所含的s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是不同的
4.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A.调控滴定速度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D.向试管中滴加溶液
5.关于OF2、Cl2O和NF3的结构与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F2是极性分子 B.NF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C.OF2的键角大于Cl2O D.N、O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6.关于下列常温下的水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溶液仍显中性,水的电离平衡不移动
B. 加水稀释亚硫酸()溶液,始终不变
C. 将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D. 相同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7.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氧化性:HClO>Cl2>Br2>Fe3+>I2。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B.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能使溶液变成无色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2ClO-+CO2+H2O=2HClO+CO32-
D.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
8.是金星大气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类似。分子中不含环状结构且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分子中键和键的个数比为
C.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也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形状相同
9.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充入气体,发生反应,反应时,测得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是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再充入一定量的X,X的转化率增大
B. 逆反应速率:
C. 点对应容器中的平均速率为
D. b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10.室温下,向亚硫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各含硫微粒分布系数(平衡时某微粒的物质的量占各微粒物质的量之和的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曲线Ⅱ表示HSO3 的分布系数随pH的变化
Ka2(H2SO3)=10 7.2
pH=7时,c(Na+)<3c(SO32- )
NaHS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 7 mol/L
二、不定项选择。(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含有ZnS和Na S的悬浊液 中滴加CuSO 溶液 出现黑色沉淀 K(CuS)B 用标准液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指示剂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 可测定氨水的浓度
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均为的NaClO溶液和NaF溶液的pH NaF溶液pH小于NaClO溶液 HF酸性强于HClO
D 向FeCl 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突变为浅红色 Fe +恰好被完全氧化
如图所示的两种化合物可应用于阻燃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合成。其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Z同主族,Y原子序数为W原子价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和Z的最高化合价均为+7价
B. HX和HZ在水中均为强酸,电子式可表示为与
C. 四种元素中,Y原子半径最大,X原子半径最小
D. 与W同一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W大的元素有两种
14.一种以工业废料(主要成分为GaAs、、和)为原料,制备Ga和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Ga(OH)3具有两性,可以与NaOH、H2SO4反应
碱浸时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和 B. 流程中“操作”为蒸发结晶
C.中和步骤中的要过量 D. 电解尾液中溶质主要为,可以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15.SO2(g)、O2(g)和N2(g)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在0.5 MPa、2.5 MPa和5.0 MPa不同压强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SO2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大小顺序p1>p2>p3
B.该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最有利于提高效益
C.恒容条件下,增加N2初始用量,α增大
D.其它条件不变,若将SO2、O2初始用量调整为2:1,则α减小
三、填空题
16.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x 表示,x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 x 值。
元素 Li Be B C O F
x值 0.98 1.57 2.04 2.25 3.44 3.98
元素 Na Al Si P S Cl
x值 0.93 1.61 1.90 2.19 2.58 3.16
⑴通过分析 x 值的变化规律,确定 Mg 的 x 值范围:
x( Mg ): ,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其中S―N键中你认为电子对向 。
(
(4)
)(3)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健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 x 差值(△x)大于1.7时一般形成离子键,。△x<1.7时一般形成共价键,试判断:AlBr3中化学键的类型是 。
(5)SO42-和 S2O82-(过二硫酸根离子)结构中,硫原子均位于由氧原子组成的四面体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已知S2O82-中两个硫原子间存在过氧键,S2O82-有强氧化性,它能分步水解产生过氧化氢.
①写出过二硫酸的结构简式 ,硫的化合价
②S2O82-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S2O82-+2I-=2SO42-+I2,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催化的过程:
(6)PCl5晶体熔融时形成一种能导电的液体,实验测得其中含有一种正四面体阳离子和一种正八面体阴离子,且P—Cl键的键长只有198pm和206pm两种,试用电离方程式解释PCl5熔体能导电的原因 ,正四面体形阳离子中键角大于PCl3的键角原因为
17.(8分)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G,其水溶液pH>7;Y的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Y、Z分别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Q和J,J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
(1)写出X2H4的电子式    ;写出Z的价电子排布图
(2)写出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写出两种YO2的等电子体
(3)Y基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G分子中X-H键之间的键角为   。
(4)L的悬浊液中加入Q的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R的一种含氧酸根RO42﹣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8.次磷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一元弱酸,可用作杀菌剂,神经系统的强壮剂,金属表面的处理剂,以及制造催化剂和次磷酸盐等。
(1)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次磷酸是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小组设计以下方法测定次磷酸溶液浓度。时,用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两点水的电离程度:b___________a (填“”或者 “”),图中点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滴定实验中选用___________为指示剂误差最小。
A. 紫色石蕊 B. 酚酞 C. 甲基橙
③依据以下实验数据,计算___________。
序号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终点读数/mL
1 0.00 19.98
2 1.26 23.40
3 1.54 21.56
(3)有很强的还原性,也可以用酸性滴定浓度。滴定时,将溶液装入锥形瓶,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PCl3水解可生成亚磷酸(H3PO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0.10 mol·L-1的H3PO3溶液的pH=1.6,亚磷酸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则0.10 mol·L-1的Na2HP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利用某钒废渣(主要成分为、、、、等)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溶于酸后以的形式存在;过量可氧化;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快“氧化1”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进行萃取、分液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钒”前若滤液中,“沉钒”完成时,若上层清液中,则钒元素的沉降率=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
(6)在Ar气氛中“煅烧”生成,分解产物中还含有氮气和一种氮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水煤气是的主要来源,研究对体系制的影响,涉及主要反应如下:
回答列问题:
(1)的焓变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2)压力p下,体系达平衡后,图示温度范围内已完全反应,在温度时完全分解。气相中,和摩尔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线对应物种为_______(填化学式)。当温度高于时,随温度升高c线对应物种摩尔分数逐渐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3)压力p下、温度为时,图示三种气体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50,0.15,0.05,则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此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则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若向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重新达平衡后,分压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末拉练一 2025.1.04
1-5:CADAC 6-10:BDBDC 11-15:B CD B BC AD
16.(13分)⑴0.93< x( Mg ) <1.57 ⑵N ⑶共价键 (4) 乙 形成4个Si—O的键能(1864KJ.mol-1)比生成2个Si=O的键能(1280KJ.mol-1)大,SiO2采用乙构型更稳定(2分)
(5) +6
2Fe3++2I-=2Fe2++I2 2Fe2+ + S2O82- =2SO42-+2Fe3+ (每个1分)
(6).
二者均为sp3杂化, 分子中P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中P没有孤对电子,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力 (2分)
17.(11分)(1)M为NH4Cl,
(2)第四周期第Ⅷ族 O3 NO2-
(3) ;109.5 ;
(4)2AgCl+S2 -= Ag2S +2Cl- (2分)
(5)4FeO42﹣+20 H+=4Fe3++3O2↑+10H2O.(2分)
18.(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测定溶液的,若则为弱酸 (2分)
(2). (2分)
(3) 加入最后一滴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半分钟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4)PCl3+3H2O =H3PO3+3HCl(2分)
c(Na+)>c(HPO32—)>c(OH-)>c(H2PO3_)>c(H+)(2分)
19.(14分)(1) ①. 搅拌或适当升温 ②.
(2)、
(3)分液漏斗、烧杯 (4)
(5)98.4 (6)(或)
20.(10分)(1)++ (2分)
(2) ①. (2分) ②. 当温度高于T1,已完全分解,只发生反应Ⅱ,温度升高,反应Ⅱ逆向移动,所以的摩尔分数减小。 (2分)
(3) ①. ②. 0.5 ③. 不变 ④. 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