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生 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种子是农作物种植的基础,如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子是人类主食的主要来源。以下因素中,与种子萌发没有必然关系的是A.温度 B.水 C.空气 D.肥料2.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了“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枸杞叶”是由叶芽的哪个部位发育而来的A.芽原基 B.幼叶 C.花芽 D.芽轴3.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营养液种植蔬菜,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A.含氮、硫、钙的无机盐 B.含氮、磷、钾的无机盐C.含钙、铁、锌的无机盐 D.含钙、硼、铁的无机盐4.根据山西省统计局官网发布的规划目标,到2035年,山西省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0%,同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4.5%。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A.引起地球温室效应B.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C.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D.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火龙果,果实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和多种营养物质;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一年四季均可收获果实。作为热带植物,火龙果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它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0~30℃。此外,火龙果的根系分布较浅,长期干旱会导致植株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影响果实的发育。请完成5~8题。5.下列关于火龙果的花(上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火龙果的花能进行自花传粉 B.花药里的花粉将来发育成种子C.胚珠中含有卵细胞 D.雌蕊中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6.某果园开展了火龙果增产实验,探究夜晚不同时间段使用LED灯照明的增产效果,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甲 乙 丙 丁夜晚照明时间段 ① 18:30—22:30 22:30—02:30 02:30—06:30果实产量/(千克/公顷) 1980 4 693 9474 2 940A.①处应为夜晚无照明 B.各实验组的照明时长相同C.乙组的增产效果最差 D.丙组的处理方法最有推广价值7.火龙果的根系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8.小明很喜欢吃火龙果,吃下去的火龙果种子在其消化道内的“旅程”是A.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B.口腔→食管→咽→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咽→食管→胃→胰腺→小肠→大肠→肛门9.下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其中受精作用的场所是A.①B.②C.③D.④10.小明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时带了一些食物,包括面包、牛奶和坚果等。这些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小明的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依次是A.口腔、胃、小肠 B.口腔、小肠、胃 C.小肠、胃、口腔 D.胃、口腔、小肠11.呼吸道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是A.腺细胞 B.纤毛 C.黏膜 D.骨或软骨12.下图是人体呼吸时肺容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b时,膈肌收缩B.图中a→b表示呼气过程C.图中b→c时,肺内气压>外界气压D.图中c→d时,胸廓容积扩大13.手指皮肤被轻度划伤后即便不包扎血液也会慢慢凝固,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1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时,可以观察到的是A.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B.动脉的弹性小C.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最快 D.静脉内流鲜红色的血液15.某人验尿时发现尿液中有葡萄糖,其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囊 B.输尿管 C.肾小管 D.肾小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16.(除标明分值外,每空1分,共12分)心脏与血液循环资料1 心脏,人体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通过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流动,为全身组织、器官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废物。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分为4个腔,其具体结构如下:资料2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内循环流动的过程,其核心功能是为全身组织细胞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废物,同时参与激素调节、体温维持和免疫防御等。血液循环路径如图2所示:(1)如图1所示,心脏分为A、B、C、D四个腔,其中心壁最厚的是[](填图1中的字母);位于心室和心房之间的结构叫作 ,其作用是 (2分)。(2)图1中,与心脏连接的血管有a、b、c、d、g,这些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有 (填图1中的字母,2分)。(3)分析资料2可知,肺循环的路径是 (用图2中的字母、序号和箭头表示,2分);经过肺循环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4)某人患有感冒,若静脉点滴药物进行治疗,则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填名称)。(5)作为一名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爱护自己的心脏 (简要写出两点,2分)。17.(除标明分值外,每空1分,共12分)预制菜与健康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预制菜和便捷饮品赢得了广大人群的喜爱,但其安全性却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焦点。3·15 晚会曝光的“梅菜扣肉预制菜”里面的扣肉原料竟是“槽头肉”,这引发了民众对预制菜的广泛讨论;晚会还曝光了深受儿童和青少年喜爱的果汁、奶茶等饮料,长期饮用此类饮品,对人体的肝肾功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梅菜扣肉中的蛋白质首先在图1中的[③] 内被初步消化,最终在[④] 内被彻底消化成 。参与蛋白质分解的消化液除了胃液,还有 和 。(2)某人长期食用预制菜导致牙龈出血,可能是因为预制菜中缺乏 ,可通过增加果蔬类食物来补充。(3)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某同学长期大量饮用奶茶、果汁,导致肾脏受损,出现了蛋白尿,其原因可能是图2中[c] 和肾小囊内壁的通透性增大。(4)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若将装预制菜的塑料袋放入沸水中加热,塑料袋会释放出双酚A,而一定量的双酚A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等。被小肠吸收后的双酚A会经 (填血管名称)到达心脏的 ,接着流向人体的各个器官。(5)“梅菜扣肉预制菜”里面的扣肉原料竟是“槽头肉”,这引发了民众对预制菜的广泛讨论。“槽头肉”可能存在的危害是 (2分)。18.(每空1分,共11分)碳中和的意义及探究“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实现相对“零排放”的环保目标。下面是关于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的一系列探究。探究一 绿色植物在“碳中和”中的作用(1)植树造林能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要原因是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 ,释放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碳中和”做些什么 (答出一点即可)。探究二 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2)某兴趣小组用天竺葵设计“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①实验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甲装置和乙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②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甲装置和乙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下一片叶片,放入盛有 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③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探究三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探究(3)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生物都能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人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他们依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了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①实验操作说明:先关闭A 处,打开B处,向乙瓶内呼气;再关闭B处,打开A处,吸气,如此重复多次。实验中通入甲(甲瓶内的是空气,通入乙瓶内的是 .本实验中设置甲瓶是为了进行 。②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乙瓶内呼气的过程中,肺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③预测实验现象: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 D 2. B 3. B 4. A 5. B 6. C 7. D 8. C 9. B 10. A 11. D 12. B 13. D 14. A15.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16.(除标明分值外,每空1分,共12分)(1)B瓣膜(或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合理即可,2分)(2)a、c(2分)(3)D→⑥→①→②→A(2分) 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4)右心房(5)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或规律作息、管理好情绪等;合理即可,2分)17.(除标明分值外,每空1分,共12分)(1)胃小肠 氨基酸 肠液 胰液(后两空答案位置可互换)(2)维生素C(3)肾肾小球(4)下腔静脉 右心房(5)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含有一些病菌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合理即可,2分)18.(每空1分,共11分)(1)光合 二氧化碳 氧气 绿色出行(或节约用电等,合理即可)(2)①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②酒精③乙(3)①人呼出的气体 对照②大于③乙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