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云浮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广东省云浮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云浮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模拟测试
高三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内涵共分为五期。相较于第一期文化时期,第二期文化时期出现了石锄、石矛头等新型工具和“黍”;第三期文化时期出现了新型收割工具-陶刀;第四期文化时期陶刀和陶纺轮的数量骤增,并出现了模制制陶技术和搓捻细线的技术等。材料表明,新石器时代的姜寨
A.手工业发展程度已超越农业 B.陶器制造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原始经济呈现不断发展态势 D.农业与纺织业已经紧密结合
2.秦汉疆域、郡县设置及管辖大致在秦长城以南,贾谊曾论及,“今陛下(汉文帝)杖九州而不行于匈奴”,天子皇帝的“称号甚美,而实不出长城”;汉武帝诏书曰:“今中国一统而北方未安”。这反映了
A.秦汉时期加强边疆治理 B.中国一统格局只是初步形成
C.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定型 D.当时未对匈奴地区进行治理
3.有学者统计,魏晋诗歌中“我”字直接人诗共涉及 92位诗人的449首诗,累计858句
“我”除了少数指诗人之外的他人他物外,多数均指诗人自我,如曹丕的“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这一现象可以用来佐证魏晋时期
A.个人主体意识高扬 B.诗歌风格奋发激昂
C.文化政策多元包容 D.赋体文学发展完善
4.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宦官逐渐掌握了禁军,甚至还掌握着宰相和藩镇节度使的任免权,黄巢起义给了宦官和禁军沉重打击,而藩镇实力则进一步壮大。节度使朱温、李茂贞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A.外重内轻局面开始出现 B.宦官势力消亡
C.朝廷政治危机严重 D.宰相权力膨胀
5.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A.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B.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
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 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6.地方志或为私人编修,或在官方的指导下完成,其编撰过程本身就带有极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和林格尔厅志》以“边疆要地久无方志”为修志的主要动力,张穆作《蒙古游牧记》的原因也和“三史地志虚存其名”有关,故以经世致用的思想指导修志。可见地方志的编修
A.比国家正史修纂更详细准确 B.官方修撰比私人编修更准确
C.带有主观色彩不可作为史料 D.体现了民族交融与国家认同
7.19世纪60年代,国人对埃及历史的认知兴趣集中于埃及古史与古典文化的特征,将其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一笔带过。20世纪初,国人更加关注埃及的被殖民史,埃成为国内所作亡国史中涉及最多的国家,且作品中大多加上作者对埃及衰亡原因总结。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制度变革成为朝野共识 B.维新派重视营造改良的氛围
C.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强音 D.民主革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8.20世纪初某思想家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9.中共某一会议提出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出了不给党的领导祝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等规定。会后,毛泽东还强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该会议召开的背景应是
A.抗战胜利前夜,中国面临建国道路选择
B.三大战役结束,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C.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D.改革开放实施,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10.1963年至1964年,国家计委会提出了“三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大力发展农业,其次为发展国防和基础工业。因此,“三五”计划也被称为“吃穿用计划”。然而在 1964年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三五”计划的指导思想转变为“三线建设”。这一调整
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是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果
C.折射出国际环境的恶化 D.说明民生是国防的保障
11.有学者认为:“波斯人没有建立一个具有完全的组织的帝国,没有把他们的原则昭示”被征服的各地,不能把各属地造成为一个和谐的全体”。波斯人在这些民族中并没有获得内在的合法性的承认;波斯人没有把他们的法律原则或者敕令条例树立起来。“据此可知,波斯帝国
A.通过武力连接不同文明区 B.各地区文明孤立发展
C.国家治理未实现有效整合 D.君主专制受到了冲击
12.15世纪早期的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有多所专门教授算术和代数等数学知识的学校,教学内容涉及银行柜台的金钱兑换、商品重量、塔楼丈量和土地勘测等内容。这表明当时
A.教育开始呈现世俗化趋势 B.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C.城市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意大利城市化进程加快
13.18世纪,法国学者布丰与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曾发生论战,观点如表所示。据此可知
人物 主要观点
布丰 美洲从植物到动物,乃至人种都发生了退化。如美洲的动物在种类上、力量上都与欧洲的动物不能相比,外观上也没有欧洲动物雄伟美观,总之比欧洲动物低劣。
杰弗逊 新大陆的动物数量、体型都不逊色于旧世界;从旧世界带到新大陆的动物在体质上没有发生退化:印第安人在体力上和智力上不比欧洲人差。
A.文明冲突加剧 B.种族歧视现象减少
C.美洲意识增强 D.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14.19世纪50年代以来,英印政府按照英国模式培养出大批印度本土知识精英。到19世纪80年代,一大批熟悉西方文化的民族主义知识分子成长起来。1885年成立的国大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其成员半数是知识分子。由此可见
A.英国殖民者大力推行西式教育 B.印度知识分子系统学习西方文明
C.印度积极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英国殖民者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
15.1935年夏天,在工党、自由党和“国际联盟协会”会员的赞助下,英国组织了一次群众性的和平投票。这一投票结果
观点 投赞成票人数 占总投票人数
赞成全面裁军 1050万 91.3%
赞成用国际协定来保证全面废除航空部队 约950多万 82.6%
赞成用国际协定来禁止为私人赢利而制造和出售军火 约1048万 91.1%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采取经济的非军事制裁 约1096万 95.3%
赞成准备在必要时甚至采用军事制裁 约683万 59.3%
A.反映了绥靖政策具备社会基础 B.体现了英国的孤立主义政策
C.纵容了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D.落实了《非战公约》的规定
16.如表所示为2013-2014年西方国家成立的科研合作机构。这些科研合作机构的出现反映出当今世界
国家 名称 成立日期 推进主体 对象或领域 特点
英国 智能家居 2013年12月 大约50家家电企业 家电 实现家电互联的开源化
德国 平台4.0 2013年4月 德国联邦政府和企业 产业4.0 德国推进工业4.0推进机构
日本 物联网加速联盟 2015年10月 日本政府和大约2900家企业 制造业、健身、运输等产业整体 民官合作机构;大数据,AI 领域技术开发和经营模式
A.经济全球化发展受阻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复兴
C.政府职能发生了改变 D.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在从“民族振兴”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学校体育工作发挥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洋务派兴办的洋务学堂,一般都开设体育课。天津水师学堂“学生入堂,虑其或失文弱,授之枪,俾习步伐;树之桅,俾习升降”。《光绪政要》载:“盖自开堂以来,一日间中学西学文事武事,量晷分时,兼程并课。”学校的正式体育课,包括击剑、刺棍、木棒、哑铃、足球、跳栏、跳高等项,此外还有游泳、滑冰、平台、木马、单双杠及爬山运动等。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均开设“体操课”,小学每周三小时,中学二小时,高等学堂三小时。章程还对各级学堂体操课的内容、目的作了具体的说明。
-摘编自崔乐泉《中国近代体育史话》等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政府明确规定学校“课程内容都以抗战为中心教材”,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与军事化相结合。“要求行动军事化-集会、解散迅速,在山野、田间随时随地可以上课......”“加强军事学习-如爬山、赛跑、掷手榴弹、射击、野战、刺击技术、防空防毒演习等。”边区学校体育尽管基础较差,但都能坚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延安保小的象棋、跳棋、对角棋、老虎棋等棋子都是同学们从延河边捡来的石头、小圆球、石块磨成的。边区学校体育不是少数人垄断的选手体育,每个学生都有享受体育活动的权利,人人参加体育活动,让体育在学校普遍化。
-摘编自党挺《延安体育之研究(1935-1948)》
材料三
1949年10月,在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朱德指出:“现在我们的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1979年,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确立了学生坚持“三好”的方针,即正确处理好德、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同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通过《名古屋决议》,中国体育正式合法地进入国际体坛。各级体委在大中城市推进建立由基层运动队(中小学)、普通业余体校、重点业余体校和优秀运动队层层衔接的青训体系,以激发中国体育发展活力。
-摘编自张守冬、王朝军《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学校体育教育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延安时期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前后新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理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
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从十五至十八世纪,欧洲列强对非洲以暴力掠夺为主要特征。十五、十六世纪,以掠夺黄金为主,十七、十八世纪,以贩卖奴隶为主。长达四百多年的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了约一亿人口,相当于1800年非洲大陆人口的总和。从十九世纪初到1876年,对非洲主要是领土占有和殖民,把非洲变为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从1876年至二十世纪初,十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据严鋕钰《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和瓜分非洲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发达国家从各自利益和长远需求出发,普遍重视非洲的发展,既发展经贸合作,也直接开展援助。欧美国家对非关注重点逐渐从政经建设、军事控制转至安全稳定、移民管控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非洲投资的规模日益扩大,领域逐渐丰富、地域不断扩展,并形成了协调性好、持续性强的对非洲投资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起,非洲经济保持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长,年均增速约为5%。
-据王涛、鲍家政《美国对非洲投资的历史透视与现状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列强对非洲殖民方式变化的原因。(6分)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西方国家重视非洲发展的认识。(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大一统”思想萌芽于春秋时期,孔子虽没有明确提出“大一统”的概念,却彰显了维护周天子为“天下”核心的思想,将政治权力统一于天子,并实现“一匡天下”的疆域观是明确且强烈的。汉武帝在边疆经略上表现出强有力的积极作为态度,并提出“汉为天下宗”,只能由华夏完成“大一统”,而不是“四夷”。如此,引发古代史上另一个重要命题-正统。在此背景下,董仲舒认为“大一统”的含义是“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王吉将之阐释为:“《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陈跃《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发展演变》
材料二
清代统治者在不断主动接受“大一统”理念的同时,又自觉对中国认同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重塑。对于与宋朝并立的辽、金两朝,乾隆帝在认可元承宋统的同时,并不否认《辽史》与《金史》的正史性质,采取各予正统的做法,以弱化“华夷之辨”的影响。为了对抗宋明理学有关“夷夏之别”的叙述,清代统治者反复申述清代疆域远超历代的成就,并将疆域一统确立为获取正统的首要标准。清廷还积极推进全国特别是边疆地区社学、义学的建立与发展,充分发挥乡约与宗族在基层教化中的重要作用,构建起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教化体系,使国家认同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摘编自朱浒、孙浩然《中华文明统一性特征在清代的表达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内涵有了哪些丰富和发展。(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对“大一统”国家所作的贡献。(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国家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行者,开辟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强大,并推动上层建筑的改革,要求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以更好地实现其利益。分权制的改革又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生产方式的变革,由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向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的方向也得以确立,即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资产阶级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作为保障,对外进行扩张掠夺来推进现代化。
-摘编自余凯月《多维比较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材料二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入近现代以来的世界潮流和发展大势。正当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快速兴起的时候,大清王朝却从“康乾盛世”逐渐走向政治腐败与社会衰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和伟大复兴,也就成为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中国人民的殷切夙愿,成为中华民族为之不懈奋斗的历史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的道路上接续探索和奋斗,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改革开放,终于走出了一条与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的西方式现代化完全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摘编自戴木才《近代中国探寻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形成的历史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自拟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10分)
2025届云浮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模拟测试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A D B D C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C D A D A D
17.(1)特点:政府高度重视;军事色彩浓厚;学习西方近代体育(或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体操课地位突出);制度化发展。
(2)意义:提升了学生的政治觉悟和军事技能,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培养和弘扬了艰苦奋斗精神,支持了抗日根据地建设;为新中国学校体育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3)变化:从增强体质,保卫祖国,关注国内体育事业到全面发展,激发活力,关注参与国际体育事业。原因: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性伟大转折;改革开放为中国体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中国体育重返国际体坛;对体育教育规律认识更为全面深刻。
18.(1)变化原因:源于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从新航路开辟至工业革命前,主要为了资本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争夺进一步加剧,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2)认识:本质上是为了美西方国家各自利益和长远需求;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而调整;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并带有隐秘性;对非洲带来双重影响。
19.(1)只能由正统的华夏王朝完成大一统;国家治理体制的一致性;君权神授的政治认同(思想统一);对华夏文明的文化认同。
(2)冲破“华夷之辨”旧思想的束缚,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先后挫败各种分裂割据势力,并打退沙俄的入侵,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了疆域;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化,增进国家认同意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创新边疆治理的制度。
20.(1)历史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
(2)示例
论题:思想解放推动了西方的现代化进程。
论述:西欧中世晚期,在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文化兴起,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封建秩序,使欧洲开始挣脱黑暗中世纪的枷锁。16世纪的宗教改革,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18世纪,启蒙运动宣扬理性和科学,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伴随一系列社会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这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18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人类步入工业化时代。总之,在资本主义发展、近代科技进步和思想解放的推动下,西方的现代化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