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3跨学科实践教学课件降落伞(44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3跨学科实践教学课件降落伞(44页PPT)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1.3跨学科实践:降落伞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教科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情境导入
我们发现跳伞运动员除了能在空中作出各种动作的同时,他们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也有长短的区别。
针对这个现象,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
回顾思考:科学探究包含哪些环节?
科学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制订方案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5.得出结论、做出解释
6.交流、评估和反思
探究新知
知识点1 降落伞
1.降落伞:是一种使人或物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航空工具, 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救援等领域。
伞衣
伞绳
悬挂物
常见的降落伞主要由伞衣、伞绳和安全保障装置组成。
知识点2 探究影响降落伞飞行时间的因素
1.提出问题:
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①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②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③可能与降落伞的材质有关
④可能与降落伞开始下落高度有关
……
3.设计实验、制订方案:
(1)选择合适的仪器
①不同面积、不同伞绳长度、不同形状、不同总重量的降落伞;
②刻度尺、皮卷尺;
③秒表或手表;
④天平或弹簧测力计。
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量程和分度值,这是选择仪器的重要依据。
量程太小
不一定能测出要测得量
量程太大
分度值大,测量精度差
3.设计实验、制订方案:
(2)正确使用仪器
仪器使用前,应先把指针调整到零刻度处,这个过程叫作调零。若不能调零,则要记录初始读数,进行修正。
(3)研究测量技巧
对不规则的伞衣面积的测量可以采用数格法。
对不满一格而大于或等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舍去不计。
伞衣面积=总的格数×一个格的面积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
2.平移法
夹紧
3.化曲为直法
4.滚轮法
3.设计实验、制订方案:
(4)实验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
猜想中,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有很多。
为此,在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比如:研究降落伞的面积这个因素时,我们只改变降落伞的面积,而保持其他所有因素不变。
根据控制变量法,多次实验。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实验次数 伞绳长度 伞衣的形状 伞衣的面积 降落的高度 降落伞总质量 降落伞的飞行时间
1
2
3
4
5
6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研究伞衣的面积对降落伞飞行时间的影响时,可取两个形状、绳长、伞的总质量相同,面积不同的降落伞,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下落。
用秒表记下他们下落的时间 t1 和 t2 。
比较大小 t1 和 t2 的大小。
以下是小明探究“影响降落伞飞行时间的因素”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次数 伞绳长度 伞衣的形状 伞衣的面积 降落的高度 降落伞总质量 降落伞的飞行时间
1 1m 圆形 0.5m2 3m 20g 3.67s
2 1m 圆形 1m2 3m 20g 5.82s
3 1m 圆形 1m2 3m 30g 4.91s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1s
5 1.5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3s
6 1.5m 正方形 1m2 6m 20g 9.24s
5.得出结论、做出解释:
实验次数 伞绳长度 伞衣的形状 伞衣的面积 降落的高度 降落伞总质量 降落伞的飞行时间
1 1m 圆形 0.5m2 3m 20g 3.67s
2 1m 圆形 1m2 3m 20g 5.82s
3 1m 圆形 1m2 3m 30g 4.91s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1s
5 1.5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3s
6 1.5m 正方形 1m2 6m 20g 9.24s
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与__________有关。伞的___________,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越______。
伞的面积
面积越大

实验次数 伞绳长度 伞衣的形状 伞衣的面积 降落的高度 降落伞总质量 降落伞的飞行时间
1 1m 圆形 0.5m2 3m 20g 3.67s
2 1m 圆形 1m2 3m 20g 5.82s
3 1m 圆形 1m2 3m 30g 4.91s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1s
5 1.5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3s
6 1.5m 正方形 1m2 6m 20g 9.24s
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与__________有关。伞的___________,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越______。
伞的总质量
总质量越大

实验结论: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和_________无关。
伞的面积
伞的总质量
伞的降落高度
伞的形状
伞的绳长
6.交流、评估和反思:
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看看是否存在不合理或者不科学的地方。
同学之间彼此交流,并把自己得出的结论和大家一起共享。
知识点3 降落伞比赛
各小组先介绍设计思路,再展示制作的降落伞,并测量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最后由评委小组对各小组自制的降落伞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空中飞行的时间进行综合评价。
知识点1 仪器的选择和正确使用
1.[2024·遵义月考]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
(1)实验中,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用教室中的几把刻度尺
测量门的宽度约为 ,他们应当选择___(填字母序号)
号刻度尺进行测量。
A. 量程为,分度值为 的木尺
B. 量程为,分度值为 的木尺
C. 量程为,分度值为 的木尺
C
(2)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另外一把量程、分度值均合适的
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前发现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磨损,无法看清,但其他刻度线均无磨损且完整,兴趣小组
的同学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这把刻度尺测量
出物理课本的长度。
可以
返回
知识点2 测量技巧
2.生物学家发现一只熊在雪地里留下的一串脚印,选取出这
只熊四脚着地停留时的脚印,图甲是其中的一个脚印。生物
学家在方格纸上描绘出该脚印的轮廓,如图乙所示。
已知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均为 ,则图中脚印约占有
____个小方格,计算出该脚印的面积约为______ 。
(脚印轮廓所围小方格大于半格算一个,小于半格舍弃)
29
0.029
返回
知识点3 控制变量法
3.影响小球自由下落时间的因素可能有高度、形状、体积、
质量。实验小组的几名同学准备以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1)如图所示,实验中探究的是小球自由
下落时间与______的关系,应采用的科学方
法是____________,应控制、 两小球的
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高度
控制变量法
形状、体积、质量
(2) 实验中要用到科学方法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
间与体积的关系,应将质量______、体积______的小球从
______高度释放。(均填“相同”或“不同”)
相同
不同
相同
返回
知识点4 实验探究——降落伞比赛
4.在降落伞比赛活动中,小利将活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了记
录(如表所示),用于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哪些
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次 数 降落伞 的伞绳 长/ 降落伞 的形状 降落伞 的面积 / 降落伞的 总质量/ 降落伞 释放高 度/ 降落伞滞
留时间/
1 1 圆形 0.5 20 3 3.67
2 1 圆形 1 20 3 5.82
3 1 圆形 1 30 3 4.91
4 1 正方形 1 20 3 5.83
5 1.5 正方形 1 20 3 5.83
6 1.5 正方形 1 20 6 9.24
(1)同学们想: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呢?这属于科学探究的__________环节。大家认为:①与降
落伞的形状有关;②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③与降落伞的伞
绳长有关;④与降落伞的总质量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的
____________环节。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2)分析实验2、3数据可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和
降落伞的________有关。
(3)分析实验______数据可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
和降落伞的伞绳长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总质量
4、5
无关
(4)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
(5) 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还可能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控制变量法
伞面材料(合理即可)
返回
(第5题)
5.为了比较活性炭和石英球对泥水的过
滤效果,小孙将摇晃均匀的一瓶泥水分
成相等的两份,准备了颗粒大小均匀的
四种材料:①活性炭、②石英球、③火
山石、④纳米球。首次实验,他在容器
里自下而上依次加入①、③、④三种滤
材,如图所示,将其中一份泥水全部倒
入过滤装置中,得到一杯过滤后的水A。
第二次实验,在容器里自下而上依次加
入____________(填写滤材序号),并
控制加入各滤材的______与第一次实验
相同,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
②、③、④
厚度
将另外一份泥水全部倒入过滤装置中
(第5题)
一杯过滤后的水B,若观察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
说明活性炭对泥水的过滤效果更好。
过滤后的水A比过滤后的水B更清澈透明
(第5题)
返回
(第6题)
6. 小李同学观看跳水比赛,
听主持人说平掌姿势(如图甲所示)
入水溅起的水花高度较小,他则认为
用双手合十的姿势(如图乙所示)入
水溅起的水花高度可能更小。查阅资料得知,物体从高处下
落至水面时溅起的水花高度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形状、入水
速度(主要与离水高度有关)以及入水方向有关。
(第6题)
(1)为探究哪种入水姿势更合理
(即溅起的水花高度与物体形状的关
系),他用橡皮泥制作了如图丙所示
的、 两个物体模拟平掌姿势与双手
质量
合十姿势,制作过程中应控制两物体的______相同。
(2)接下来他提起 物体从水面上方某一位置自由释放,记
录下水花溅起的最大高度 ,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
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________,则说明平掌姿势入水更合理。
提起物体在与物体相同的位置(高度)自由释放
记录水花溅起的最大高度
返回
7. 投石器是古代的攻城利器,科学小组同学想进
一步了解投石器,开展了以下项目化学习研究:
【项目制作】经讨论后,利用配重、小石
块、木杆、细绳、网兜等器材,制成投石
器,如图。
【项目研究】 ①松开系绳,配重下降,装有石块的一端快
速上升,木杆停止后,石块被投出,记录石块投射的距离。
②调整系绳的长度,改变投射角度 ,记录投射距离,重复
实验,数据如表一。
表一
投石器测试
投射角度
投射距离/ 4.2 5.3 6.4 5.5 4.8
(1)小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块投射的距离与投射角度的关系
【点拨】分析表格一中的数据可知实验中
石块的质量不变,改变投射角度,探究投
射距离的变化。故探究的问题是石块投射的距离与投射角度
的关系。
(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石块质量不变时,在一定范围内石块的投射距离随投射角度的增大,先变大后变小
【点拨】石块质量不变时,在一定范围内
石块的投射距离随投射角度的增大,先变
大后变小。
课堂小结
降落伞
探究影响飞行时间的因素
降落伞比赛
正确选择和使用仪器
控制变量法
科学探究过程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