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九上必读名著:《水浒传》一★江湖好汉,落草之路★(第一回——第四十二回)一、乱自上作(第1回——第3回前半部分)(一)阅读前:内容提示“太尉”一职,自秦朝就有,在不同的朝代,其职权有所不同,有时掌握军事大权,有时仅是虚职,但是不管怎么说,总归是个显贵的官职。《水浒传》前两回出现了两个太尉:一个是洪太尉,另一个是高太尉。他们虽然是庙堂高官,但洪太尉莽撞,高太尉卑鄙,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在暗示“乱自上作”。(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洪太尉误走妖魔前后所犯的错误。2.用“ ”勾画第二回中高俅发迹的相关内容。3.用“ ”勾画第二回到第三回前半部分关于史进的相关内容。(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洪太尉在误走妖魔的前后,犯了哪些错误?示例:洪太尉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不听真人劝告,以权势压人,执意打开伏魔之殿,命人放倒石碑,挪开石龟,掘开石板,致使妖魔逃逸;二是回京师前,吩咐从人隐瞒他放走妖魔的事。任务2:第二回写高俅发迹,他从“浮浪破落户”成为“殿帅府太尉”。高俅到底是如何飞黄腾达的?请结合原著填写“高俅发迹图”来一探究竟。投奔闲汉柳大郎、被推荐给小苏学士、被推荐给驸马王晋卿。任务3:高俅上任第一天就大耍官威,一名叫王进的教头因生病不曾到衙门,高俅当即大怒。高俅的这股怒气究竟因何而起?可以尝试用“表面上是因为……实际上是因为……”的句式回答。示例:表面上是因为王进推病在家,让高俅感觉王进“小觑我,不伏俺点视”,实际上是因为高俅曾被王进的父亲“一棒打翻”,如今他想利用职权挟私报复。任务4:第二回回目所说的“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故事第二回没讲完,要读到第三回前半部分才能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请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人物简介。姓名 史进 外号 九纹龙年龄 约有十八九岁 籍贯 史家村家境 拥有庄园,“转屋角牛羊满地,打麦场鹅鸭成群。田园广野,负佣庄客有千人;家眷轩昂,女使儿童难计数”。家境非常富裕。性格 心高气傲、耿直、莽撞、豪爽、讲义气社会交往情况 与少华山的强人朱武、陈达、杨春交往甚密。二、鲁、林十回(第3回后半部分——第12回前半部分)(一)阅读前:内容提示从第三回的后半部分到第十二回的前半部分,是《水浒传》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主要讲鲁达和林冲的故事,可以称之为“鲁、林十回”。在这十回之中,鲁达、林冲的人生道路都出现了重大改变,鲁达由“提辖”变为“花和尚”,林冲由“禁军教头”变为“梁山草寇”。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采取先“粗知”再“细品”的步骤阅读。(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分别勾画出鲁达和林冲人生道路发生改变的原因。2.用“ ”勾画发生在鲁达身上的经历,并在旁边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这些事件。3.用“ ”勾画发生在林冲身上的经历,并在旁边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这些事件。4.用“ ”勾画王伦的言行,并在旁边批注其人物形象。(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粗知。浏览“鲁、林十回”,填写下表。人物 人生道路改变的原因鲁达 为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林冲 高俅陷害林冲,林冲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去沧州路上差一点被押送的公人杀害,在沧州牢城营又差一点被人放火烧死,林冲奋起反抗,杀死了陆谦等人。任务2:细品。在拳打郑屠之前,鲁达先“消遣”了他一番,一方面是拖延时间以便让金氏父女逃走,另一方面还成功地激怒了他。请把鲁达“三激”郑屠的情况简要写出来。一激:要求郑屠亲自切十斤精肉,不能有半点肥的,要细细切做臊子。二激:要求郑屠亲自切十斤肥肉,不能有半点瘦的,要细细切做臊子。三激:要求郑屠亲自切十斤寸金软骨,不能带半点肉,细细地剁做臊子。任务3:鲁达拳打“镇关西”,只三拳竟把他打死了。明代思想家李贽看到这一段,写了十五个字的批注来称赞鲁达:“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罗汉、菩萨、佛。”请自选一个角度,尝试为这一部分写一条批注。提示: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进行点评。任务4:浏览《水浒传》目次,统计一下“闹”字在一百个回目中出现了多少次。统计结果:“闹”字共出现 15 次。鲁达是《水浒传》的主要人物之一,这么多的“闹”怎么少得了他?鲁达出场比较早,先自闹了起来。浏览小说的第四回到第八回,请将相关信息整理到下面表格中。事件 原因 结果大闹五台山 1.久静思动,在半山亭子碰到卖酒汉子,抢了酒来喝。2. 假装行脚僧人,在五台山下酒家喝酒。 1. 醉酒后殴打寺僧,僧人不满,长老好言劝解。2. 醉酒后打坏半山亭子、山门下金刚,殴打僧众。长老写信推荐鲁智深去东京。大闹桃花林 借宿桃花村,得知桃花山上强人强娶民女。 痛打周通,遇到李忠。大闹野猪林 董超、薛霸受人指使,想要取林冲性命。 救下林冲,一路护送到沧州附近。任务5:鲁智深(自从鲁达在五台山接受剃度后,就可以这样称呼他了)“大闹野猪林”与小说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密切相关,他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听起来好神气!许多资料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教头只是一种级别不高的武官。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代表。请依据小说内容,将下图中空白的“台阶”补充完整。任务6:误人白虎堂、风雪山神庙。任务6:林冲投奔梁山之时,梁山的头领是王伦。从王伦身上,你能看到梁山的未来吗?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理由。示例:此时的梁山看起来没有前途。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不能笼络人才。在他的带领下,梁山众人只不过干些拦路抢劫的勾当,难成大器。至此,“鲁、林十回”落下帷幕。林冲到梁山落草,鲁智深因为搭救林冲,得罪了高俅,被官府追缉,他逃出东京,流落江湖。但是,不要着急,他很快就会再次出现,在第十七回,他会和另一个走投无路的好汉去二龙山落草,这位好汉就是“青面兽”杨志。三、杨志卖刀(第12回后半部分——第13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杨志是将门之后,他因失陷了花石纲,外逃避难。梁山头领王伦为了制约林冲,曾想挽留杨志,然而杨志觉得落草为寇很不光彩,要到东京谋求更好的发展,但是他在东京的生活好像也不顺遂。(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杨志的言行,并在旁边批注其人物形象。(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阅读第十二回相关内容,填写下表。场域 代表人物 如何对待杨志 杨志的反应官府 高俅 怒斥杨志,把杨志赶出殿帅府。 闷闷不已。市井 牛二 纠缠杨志,想要强抢杨志的宝刀。 先是讲理,后来怒而杀之。任务2:杨志卖刀,牛二纠缠——有人干脆把这种无事生非、穷横撒泼的现象称为“牛二现象”。牛二外号“没毛大虫”(此“虫”并非“虫子”,而是“猛兽”),也是一个狠角色,满城人都怕他。试想,如果牛二不被杨志所杀,他有没有可能也成为梁山好汉中的一员呢?说说你的理由。示例一:有可能。看起来牛二是坏人,但是梁山好汉也不都是好人,蛮横无理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机缘凑巧,牛二完全可以上梁山。示例二:不可能。牛二是“泼皮破落户”,这个定位已经将他和梁山好汉区分开了,梁山好汉虽有不少人蛮横,但他们不可能与“泼皮破落户”为伍,相反,这是他们打击的对象。杨志杀人,被发配北京,幸运或者不幸的是,他受到了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重用。为了给自己岳父、当朝太师蔡京祝寿,梁中书准备了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但是问题来了,山高路远,一路又多有强人出没,谁能担当押送重任?不用猜,这项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杨志头上。然而,这儿金银未动,那儿早就张网以待。四、智取生辰纲(第14回——第20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生辰纲还未上路,消息就已经在江湖上传播,我们不知道消息是怎么走漏的,只知道“赤发鬼”刘唐给晁盖报信,晁盖约集吴用等人,决定要取这“一套富贵”,于是就有了“智取生辰纲”的情节。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能体现吴用的“智”的文字。2.用“ ”勾画出杨志失陷生辰纲后的打算。3.用“ ”勾画出与晁盖相关的事件,并用简要的文字在旁边概括出来。(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吴用之“智”表现在哪里?示例:①善于用人。在行动之前,他抓住阮氏兄弟的心理,成功说服他们共同参与。②善于伪装。将打劫的队伍巧妙地伪装成过路的客商,麻痹了杨志等人。③善于策划。为了骗杨志等人喝酒,巧妙地策划了一场逼真的好戏。任务2:有人说,“智取生辰纲”好多地方显出“不智”,对此你怎么看?(提示:可结合第十八回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示例:①考虑不周。晁盖是“名人”,很多人认识他,在安乐村时,他假装是卖枣的客商已露出马脚,惹人怀疑。②用人不当。用了白胜,白胜被抓,禁不住酷刑就招认了。任务3:失陷了生辰纲的杨志有何打算?示例:有国难报,有家难回,想寻死,但一转念,便放弃这个想法,与鲁智深一起去二龙山落草。任务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从摆脱缉拿到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晁盖得到了哪些帮助?示例:①宋江的帮助。宋江得到官府捉拿晁盖的信息,马上通知了晁盖。②公孙胜、阮氏兄弟的帮助。他们在石碣村击退了追捕的官兵。③林冲的帮助。梁山首领王伦不想留下晁盖等人,结果林冲火并了王伦。五、命案风波(第21回——第22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宋江娶了阎婆惜,将她打扮得“满头珠翠,遍体绫罗”,然而,好景不长,阎婆惜做了不该做的丑事,看了不该看的秘密,提了不该提的要求,正是这“三不该”将她送上了黄泉路。(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原文中阎婆惜“三不该”具体所指的是什么。2.用“ ”勾画出宋江为了平息这场命案风波所做的安排。(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结合原著,说说阎婆惜的“三不该”具体指什么?示例:阎婆惜与张三私通;阎婆惜打开宋江的招文袋,知道了宋江与梁山往来的秘密;阎婆惜向宋江索要一百两黄金。阎婆惜提了三个要求,前两个宋江都答应了,但在一百两黄金的问题上,宋江做出了解释,甚至说宽限三日,变卖家私后再给她,然而阎婆惜不依不饶。任务2:宋江为了掩盖通匪的罪证,犯了杀人的罪。那么,为平息这场命案风波,宋江做了怎样的安排?示例:先是安抚阎婆,阎婆大闹后到宋家庄地窨子中躲避;在躲过官府缉捕后,安排父亲使些金银给朱仝,让他上下使用,资助阎婆少许,免得她告扰;最后到柴进庄上躲避。六、武十回(第23回——第32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宋江逃到柴进庄上避难。(请回忆一下,第九回“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发生在哪儿?)自此,宋江的事暂且按下不提,因为一个被金圣叹赞“天人”的好汉出现了,他就是武松。小说第二十三回至三十二回,共计十回,以武松为主角,可称之为“武十回”。有人认为,这是《水浒传》最精彩的一部分。(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武松打虎这一经典情节中,武松的心理变化过程。2.用“ ”勾画出围绕潘金莲出现的五个重要人物,并在旁边简要概括潘金莲与这五个人各有怎样的故事。3.用“ ”勾画出与武松被刺配孟州相关的文字。(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山东出产的一种酒,其包装上面印有这样一幅图——请依据这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看到这幅图,你能想起《水浒传》中哪个情节?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此情节的主要内容。示例: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醉酒后想要赶路,酒家告知冈上有虎伤人,武松不信,到冈上,果遇老虎。武松奋起平生之力将老虎打死。(2)从不听酒家劝告到打死猛虎,武松的心理经过了多次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将武松写活了。试结合原文,梳理武松的心理变化过程。示例: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不是普通人→觉得自己很精明→爱惜好汉的面子→麻痹大意→惊慌紧张、奋勇杀虎→害怕。害怕再出现一只老虎。(3)对于武松打虎一事,有人评价说:“武松打虎,以一手按虎之头于地,一手握拳击杀之。夫虎为食肉类动物,腰长而软,若人力按其头,彼之四爪均可上攫,与牛不同。若不信,可以一猫为虎之代表,以武松打虎之方法打之,则其事之能不能自见矣。”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示例一:这种说法混淆了小说与现实的界限。武松打虎是小说中的情节,小说是一种“假定”,不能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去类比。示例二: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小说虽然不是现实生活的实录,但是最起码得有逻辑,小说中武松打虎的方法不可靠,可能会影响读者的观感。任务2:武松景阳冈打虎,一战成名,他因此被阳谷知县赏识,做了县衙的都头,不仅如此,他还巧遇自己的哥哥武大郎,成名又就业,可谓喜上加喜!然而福祸相依,一场悲剧也悄悄地拉开了帷幕,这要从他的嫂嫂潘金莲说起。(1)如下图所示,围绕潘金莲出现了五个主要人物,请简要说说潘金莲与这五个人各有怎样的故事。示例:①潘金莲是某大户家的使女,大户纠缠她,她不从,那个大户记恨于心,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郎一文钱,将潘金莲白白地嫁与他。②武大郎娶了潘金莲后,不堪浮浪子弟骚扰,从清河县搬到阳谷县。后来,武大郎被潘金莲下毒害死。③武松拒绝了潘金莲的勾引,在得知武大郎被害的真相后,杀死潘金莲。④王婆是潘金莲的邻居,她不仅撺掇潘金莲与西门庆私通,还出主意让他们加害武大郎。⑤西门庆与潘金莲私通,协助潘金莲害死武大郎。武松从东京回来时,武大郎已死,查出真相的武松手挥利刃大开杀戒。请注意这个过程中的一个“小人物”和一个“小细节”。(2)“小人物”——何九叔的“智慧”。有位画家在一幅画中称何九叔是“强者夹缝里的小人物”。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强者”指谁?“小人物”为了保全自己想了哪些办法?示例:这里的“强者”指西门庆和武松。“小人物”何九叔为了保全自已,先是收下了西门庆的钱——他不敢不收,当然也不敢花;在断定武大郎是被毒死之后,假装“中了恶”,跌倒在地,不为武大郎入殓;在烧化武大郎棺材时,他悄悄藏了武大郎的两块骨头,留下证据,以备武松查问。(3)“小细节”——走“正道”的尝试。品读下面这段话,说说这段话对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的重要性,并思考:如果武松是一个“弱者”,正义会得以伸张吗?又将以怎样的方式得到伸张?次日早晨,武松在厅上告禀,催逼知县拿人。谁想这官人贪图贿赂,回出骨殖并银子来,说道:“武松,你休听外人挑拨你和西门庆做对头。这件事不明白,难以对理。圣人云: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不可一时造次。”狱吏便道:“都头,但凡人命之事,须要尸、伤、病、物、踪五件事全,方可推问得。”武松道:“既然相公不准所告,且却又理会。”示例: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读者可以从这个情节看出,武松并非生来愿意杀人,也不莽撞,他也想走“正道”,想让官府来主持正义,然而官府贪腐,不能尽到职责,无奈之下,武松只好自己“理会”。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正是因为官府的失职,才引出了武松杀潘金莲、西门庆等故事情节。在《水浒传》所描述的社会中,如果武松是“弱者”,正义恐怕不会得到伸张。西门庆有钱有势,像何九叔这样的小人物,即使知道真相也不敢说。官人则贪图贿赂,收了西门庆的钱,只会为他消灾,不会追究事实真相。任务3:武松杀人,被刺配孟州,他一路走来,历经江湖凶险,也结识了一些气味相投的人。请依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地点 所遇凶险 气味相投的人十字坡 孙二娘已经在酒中下了蒙汗药。 张青置酒招待,与武松结拜,送给武松银子。安平寨 杀威棒、盆吊、土布袋等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罚。 施恩免除他的杀威棒,好酒好茶照顾。任务4:武松要替施恩夺回被蒋门神霸占的“快活林”,施恩怕武松喝多了酒会影响发挥,但是武松偏要“醉打”,这是为何?示例:武松以好汉自居,“醉打”更能展示自己的本事。依据原文来看,武松其实并没有醉,而是“装作十分醉”,是“假醉佯颠”,他打蒋门神也要到大路上去打,目的是“教众人笑一笑”。由此可见,武松心里有十足的把握,“醉打”是在羞辱蒋门神的同时显示自己的威风。任务5:武松与蒋门神在江湖上“明争”,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官场上“暗斗”,在江湖与官场的双重旋涡中,武松碰得头破血流,这种血腥味激起了他深藏于心的血性与魔性。阅读第三十回、第三十一回可知,有许多人都死于武松刀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示例:血溅鸳鸯楼是比较血腥的情节,武松的行为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人联手陷害武松,武松必欲杀之而后快,但是,那些丫鬟、马夫、养娘、小孩子等都是无辜的,武松却是见一个杀一个,而且相当一部分人是死在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之后。如果说武松是为了灭口,但是他早就留下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的字样。总体来看,这是武松的滥杀行为。武松杀人后逃走,在白虎山附近,醉酒落水,被人“横拖倒拽”捉到孔太公庄上。至此,“武十回”落下帷幕,因为另外一个人物又出现了,他就是“及时雨”宋江。宋江、武松二人在柴进庄上分别,各自辗转,又相聚于孔太公庄上。“武十回”以宋江的出现为开始,又以宋江的出现为结束。两人分别后各奔前程,武松要去二龙山投奔鲁智深,宋江要去清风寨“住几时”。接下来,宋江要当一回主角了。七、宋十回(第33回——第42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到第四十二回,共计十回,以宋江为主角,可称“宋十回”。(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这一部分除了宋江,还出现的其他一系列重要人物,并在旁边用简要的文字概括与之相关的情节。2.用“ ”勾画出宋江刺配江州时,路过揭阳岭、揭阳镇、浔阳江时,所遇到的险情和与之相关的人物。3.用“ ”勾画出第三十八回戴宗相关的言语。4.用“ ”勾画出第四十二回中,神仙向宋江说过的关键话语。(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这一部分,除了写宋江,小说还安排了一系列重要人物出场、亮相。浏览“宋十回”,完成下列问题。(1)依据原著相关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出场人物 外号 相关情节花荣 小李广 大闹清风寨、梁山射雁黃信 镇三山 智擒花荣秦明 霹雳火 夜走瓦砾场燕顺 锦毛虎 义释宋江救宋江、花荣王英 矮脚虎郑天寿 白面郎君吕方 小温侯 对影山前比武郭盛 赛仁贵石勇 石将军 夜店寄书(2)先前,宋江动员弟兄们到梁山入伙,遥想那官兵不敢正眼看的八百里水泊和三五千人马,神往之情溢于言表。可是事到临头,他自己却又死活不肯落草了。在宋江心目中,上梁山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简要说说你的理解。示例:好汉上梁山,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并且要具体人物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回答。以秦明为例,总体来看,他上梁山并不是什么好事,他的家人因此而死,他上梁山是在好汉们的逼迫下做出的无奈选择。以宋江为例,他想上梁山,是因为他想江湖驰名、快意恩仇,然而他很明白,落草寇之后,在道义上就失去了优势,他的父亲明确告诉他,落草是“不忠不孝”。任务2:宋江刺配江州,路过揭阳岭、揭阳镇、浔阳江,倒霉事接二连三,揭阳三霸一一遇着。(1)请结合小说内容,完成下面表格。地点 遇险情形 相关人物揭阳岭 被人在酒肉里下了麻药,拖到了人肉作坊里。 李俊、李立、童猛、童威揭阳镇 因打赏薛永,不能在揭阳镇吃饭、住宿,还被人追赶。 穆弘、穆春浔阳江 被人逼迫跳江。 张横(2)宋江外号“及时雨”,然而,对宋江来说,“混江龙”李俊就是他的“及时雨”。揭阳岭上、浔阳江中,李俊若晚到一步,他早已性命不保,江湖凶险,可见一斑。宋江凭借自己的“金字招牌”化险为夷,可是,江湖几人似宋江!如若没有李俊,宋江能否跨过揭阳岭、走出揭阳镇、渡过浔阳江?请说说你的理由。示例一:江湖只有一个宋江。宋江靠着自己在江湖上的名声,走到哪里都有人“倒头便拜”,但是,在不知道他是宋江以前,他也免不了被麻翻、被追打、被逼跳江,幸亏认识他的人及时出现,他才得以幸免。如果不是宋江,估计很难过关。示例二:宋江固然只有一个,但是,江湖之中多有能人异士,武松也曾到十字坡的黑店喝酒,他不但没有被害还交结了张青、孙二娘。如果让武松从这里走一遭,他也许能凭借自己的本事过关。任务3:宋江到江州牢城,因为“有的是金银财帛”,所以“满营里没一个不喜欢他”。但是,他唯独不给节级(监狱中的官职名,职位不是很高)戴宗送钱,直到戴宗破口大骂他才说出原委。第三十八回开篇的文字三言两语把戴宗写活了。请勾画戴宗的言语,试做几条批注。示例:宋江因为没有给戴宗交纳“例钱”,戴宗劈头就骂宋江是“矮黑杀才”“贼配军”,还说弄死宋江似打杀一只苍蝇。牢中的节级,因为没有收到几两银子的“例钱”,便要辱骂甚至夺人性命,贪腐滥杀之风遍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读之令人不寒而栗。任务4:一个长得极黑,一个长得极白;一个擅长“陆地作战”,一个擅长“水中搏斗”。这样的两个人聚在一起会上演一出怎样的好戏?阅读第三十八回,完成下面的“对战记录”。黑方 VS 白方黑方姓名: 李逵 外号: 黑旋风 白方姓名: 张顺 外号: 浪里白条对战记录回合 过程 胜负第一回合 李逵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在张顺脊梁上擂鼓也似打。 李逵胜第二回合 在水里,张顺把李逵揪住,提起来,又纳下去,何止淹了数十遭,李逵被“浸得眼白”。 张顺胜结果 不打不成相识,大家都是兄弟,该吃鱼吃鱼,该喝酒喝酒。任务5:“黑白斗”也许只是江湖兄弟的“游戏”,然而“题反诗”却是江湖与庙堂的较量。宋江在浔阳楼上题的一首诗牵动了江湖与庙堂的敏感神经,引发了一场大冲突。请依据第三十八回至第四十回相关内容,填写下面的“对战记录”。江湖 VS 庙堂双方代表江湖好汉 官场老手宋江、戴宗、吴用等 蔡九知府、黄文炳对战记录回合 过程 胜负第一回合 黄文炳发现宋江题写反诗,建议蔡九知府捉拿宋江;宋江在戴宗的建议下装疯,然而被黄文炳识破,知府命人痛打宋江,宋江招供。 官府胜第二回合 吴用命人仿制蔡京书信,定下解救宋江的计策,但是假信被黄文炳识破,戴宗被抓。 官府胜第三回合 梁山好汉劫法场,救出宋江、戴宗。 江湖胜中场休息:白龙庙小聚义第四回合 攻打无为军,活捉黄文炳。 江湖胜结果 好汉完胜,宋江入伙,梁山即将进入新时代。任务6:第四十二回很“神奇”,宋江竟然见到了神仙。还得了三卷天书。照这种节奏,是要做一番大事业啊!读这一回,一定要注意神仙向宋江说过的关键话语,请做好标注,尝试做些批注。示例:九天玄女嘱咐宋江要替天行道、辅国安民、去邪归正。这几句话非常关键,是指“江湖”向“庙堂”靠拢。“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北幽南至睦,两处见奇功。”这几句话也暗示了后面的一些情节。当“宋十回”落下帷幕的时候,宋江坐上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还获得了神仙的三卷天书。至此,梁山好汉已有四十位,梁山的发展即将进入新的阶段。二★梁山聚义,替天行道★(第四十三回——第七十一回)这一阶段,梁山快速发展壮大。宋江人伙后,梁山主动或被动进行了十余场战斗,在江湖的搏杀中,在与庙堂的博弈中,梁山逐步聚齐了一百零八位好汉,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这一部分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智赚玉麒麟等。这一部分出场人物比较多,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出现了一些简单化、程式化的倾向。阅读这一部分,可以删繁就简,突出主干,兼顾重要细节。一、李逵“撒娇”(第43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李逵很会“撒娇”,第四十二回末尾,宋江迎接父亲上梁山,公孙胜也要下山看望老母亲,李逵突然放声大哭道:“……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他要求下山将自己的母亲接上梁山享福,于是就有了第四十三回的故事。(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这一回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并在旁边做批注。(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这一回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举一例简要分析。示例一:李逵下山碰到李鬼,李鬼假扮李逵拦路抢劫。李逵教训李鬼后,本已放过他,但李鬼和其老婆反倒要谋害李逵,李逵怒杀李鬼。示例二:李逵想把母亲接上梁山享福,但是福未到祸先至,半路上,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怒杀四虎。(2)提到《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想起武松。李逵杀四虎而武松只杀一虎,为什么李逵打虎的名气不如武松大?示例:李逵虽杀四虎,但是过程比较简单,既没有充分的铺垫,也没有复杂的心理变化,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不深,而武松打虎则不然,过冈前的自以为是、遇虎前的不以为意、遇虎时的悚然大惊、打虎时的紧张刺激、打虎后的精疲力竭,所有这些情节组成了一出精彩的好戏,铺垫充分,刻画细腻,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二、石秀与杨雄(第44回——第46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这三回以石秀和杨雄为主角,这二人的故事却又是围绕杨雄的妻子潘巧云展开,主要情节有“智杀淫僧”“大闹翠屏山”等。石秀、杨雄杀人后,正打算投奔梁山时,“鼓上蚤”时迁出现了,要求随行。(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这一回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并在旁边批注其人物形象。(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回顾一下,到目前为止,《水浒传》刻画了哪些主要的女性人物?阎婆惜、潘金莲、孙二娘等。任务2:有人认为,《水浒传》涉嫌歧视女性,一些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女人的憎恶;有人认为,《水浒传》写出了男性世界中的红颜薄命。结合原著相关内容,简要说说你的理解。示例一:《水浒传》中多数女性形象都不“光彩”,她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妖孽化的”,如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她们心术不正、行为不端,最终都是被好汉们杀死;另一类是“男人化的”,如孙二娘,她们性格豪放,甚至杀人不眨眼,虽是女人,但是符合“好汉”标准。从这两类女性形象来看,小说中的女性观的确存在一些问题。示例二: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之流固然可恨,但是我们也应当从她们生存的社会环境中找找原因。以潘金莲例,她嫁给武大郎本身就是被人报复的结果;她与西门庆的故事,她本人有责任,但也要考虑这与王婆的撺掇、西门庆的勾引不无关系。三、南征北战(第47回——第71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自第四十七回至第七十一回,梁山好汉因为各种原因进行了大大小小十二场战斗。经过这些战斗,梁山势力不断壮大。(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梁山好汉因为各种原因进行的大大小小十二场战斗的基本情况。(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浏览、梳理相关内容,将十二场战斗的基本情况,填写在下面表格中。战斗名称 原因 过程 战果(人、财)三打祝家庄 宋江说了四条:一是为寨报仇,不折了锐气;二是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是得许多粮食供山寨使用;四是请李应入伙。 先派石秀、杨林探路,杨林被捉,一打失败;二打捉了扈三娘,仍然没有打下;孙新等人做内应,三打祝家庄,成功。 扈家庄、祝家庄的金银财富,除少数分给百姓外,其余尽归梁山。李应、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润、杜兴、乐和、时迁、扈三娘、顾大嫂十二位头领上山。大破高唐州 柴进失陷高唐州。 宋江率好汉攻打,不敌高廉的法术,戴宗、李逵寻来公孙胜,大破高唐州。 府库财帛、仓廒粮米,并高廉家私,尽数装载上山。添了柴进、汤隆两位头领。迎战三路兵 朝廷派呼延灼、韩滔、彭玘攻打梁山。 梁山不敌呼延灼,汤隆赚徐宁上山,以钩镰枪大破连环马。 凌振、徐宁、彭玘、韩滔等上山。打青州 呼延灼兵败投青州,想要扫清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梁山应“三山”之邀打青州。 呼延灼被捉投降,呼延灼赚开青州城门,青州被攻下。 收青州仓库钱粮。呼延灼、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李忠、周通、孔明、孔亮十二位头领上山。赚华州 史进、鲁智深被华州太守抓去。 賺了宿太尉的金铃吊挂,进入华州城。 打开库藏,取了财帛,史进、朱武、陈达、杨春上梁山。收伏芒砀山 听说芒砀山要吞并梁山。 史进、花荣不敌,公孙胜施法收伏。 樊瑞、李衮带着山寨钱粮上梁山。一打曾头市 曾家五虎夺了段景住献给宋江的照夜玉狮子马;曾家府声称与梁山势不两立。 晁盖中计,中毒箭身亡。 无智取大名府 救卢俊义、石秀;取北京钱粮。 月夜赚关胜,雪天擒索超,火烧翠云楼,打下大名府。 大名府的金银宝物、缎匹绫锦都装载上车。部分粮米分给百姓,其余装车。关胜、索超、蔡福、蔡庆、王定六、安道全等上山。打凌州 朝廷命凌州军马打梁山。 关胜、李逵等率众将攻打。 单廷圭、魏定国、焦挺、鲍旭等上山再打曾头市 段景住等买的马被人抢去送往曾头市;宋江为晁盖报仇。 郁保四投降,史文恭中计。 金银财宝,米麦粮食,尽行装车。郁保四上山。打东平府 宋江和卢俊义各玫一处,谁先攻破谁是梁山头领;梁山向他们借粮,他们不肯。 史进被捉但董平投降,东平府被攻破。 收金银财帛、粮米。董平上山。打东昌府 连输两阵,宋江等来助阵,众将不敌张清,公孙胜施法,张清被捉,东昌府被攻破。 钱粮一份送梁山,一份给居民。张清、皇甫端等上山。任务2: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费了很大劲,但是读者在未知最后结果时,很可能已经预感祝家庄必败。在阅读过程中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说说理由。示例:有这样的感受。原因:①祝家庄、李家庄、扈家庄,本来是相互照应的,但是在梁山来打之前,祝家庄驳了李应的面子,李家庄与祝家庄已经不和。②扈三娘被捉,扈家庄的扈成为了救自己的妹妹,已经与梁山达成协议,祝家庄进一步被孤立。③祝家庄的盘陀路,似乎并不是什么秘密。④对来到祝家庄的孙新、孙立毫无防备。任务3:第四十七回,石秀、杨雄投奔梁山,在得知二人的来路后,晁盖和宋江在如何处理两人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假如你是梁山好汉中的一员,你更赞同谁?简要说说理由。示例一:赞同晁盖。梁山要发展,不能什么人都容纳,新上山的兄弟们各个都有豪杰的光彩,这两个却以梁山的名义去偷鸡,真是折了梁山的威风。示例二:赞同宋江。偷鸡的是时迁,并非杨雄、石秀,为了梁山所谓的“名声”而杀了来投奔的人,不利于梁山的发展。即使是时迁这样的鸡鸣狗盗之徒,关键时刻也能派上用场。任务4:在“三打祝家庄”的过程中,小说穿插讲述了解珍、解宝的故事,这二人号称“两头蛇”“双尾蝎”,名号听起来吓人,但是抵挡不住毛家父子的心狠手辣。试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毛家父子之狠。示例:毛家父子不仅昧了解珍、解宝打的老虎,还设计圈套把两人送入大狱,更狠的地方在于,他们为了免除后患,竟然买通官府,要在狱中取了解珍、解宝的性命。任务5:第五十一回讲“插翅虎”雷横、“美髯公”朱仝的故事。此二人并非第一次露面,但是故事发展到现在,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你可能早已猜到,此二人必上梁山无疑——纵然插翅也难飞。猜中了结果,还要看过程,一个故事恰如一段人生,过程比结果重要。请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请依据原著相关内容,填写下面表格。姓名 促使其走上梁山的关键事件雷横 枷打白秀英。雷横到勾栏看白秀英唱戏,因未带银子无法打赏而受到白玉乔的奚落,一怒之下,他打了白玉乔。白秀英为父报仇,撺掇县官定了雷横的罪,并在勾栏前号枷示众。雷横母亲来送饭,与白秀英对骂,被白秀英打倒在地,雷横用枷打死了白秀英。朱仝 误失小衙内。朱全因放走雷横而被刺配沧州。沧州知府的小衙内喜欢朱全,朱仝经常抱着他去街上玩耍。一日,雷横出现,引开朱仝,李逵趁机把小衙内掳走。朱仝追上李遠时,小衙内已被李逵杀死。(2)为人戴枷者,反被人用枷打死。读“枷打白秀英”一节,你有何感想?示例:做人不可仗势欺人。白秀英本是勾栏卖唱的,按说不敢得罪雷横,然而她仗了知县的势,不仅定了雷横的罪,还要求在她演出的勾栏前号枷示众。仗势欺人的结果是引火烧身,她为雷横戴枷,雷横用枷打死了她——这里有一种“恶有恶报”的意味。(3)“朱全误失小衙内”,又见“误”字!可还记得“林冲误入白虎堂”?林冲是被高俅所“误”,那么朱仝又是被谁所“误”呢?示例:①可以说是被雷横所误。朱仝救了雷横,雷横上梁山后想出来的报答方法就是让朱仝也上梁山,全然不考虑朱仝的感受,也没有尊重朱仝的选择。②可以说是被李逵所误。小衙内是无辜的,但是为了逼迫朱全上山,李逵残忍地杀害了小衙内,这是李逵滥杀的一个例证。③可以说是被吴用所误。根据后面的故事可以看出,这个比较恶毒的计策是吴用想出来的,李逵只是执行者。④可以说是被宋江所误。整个事件是遵了宋江的“将令”。任务6:“小旋风”柴进出场比较早,在小说的第九回作者就有交代,他出身富费,是大周柴世宗嫡派子孙,家里还有传说中的“誓书铁券”。所谓“誓书铁券”,是指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铁券”上的信词多用丹砂填字,故又称“丹书铁券”,民间俗称“免死牌”。据史书记载,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后,让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当了郑王,并赐柴氏铁券文书,保证柴宗训及其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1)柴家世代引以为傲的“丹书铁券”能保他们平安吗?试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示例:不能。殷天锡倚仗知府高廉的权势,想要强夺柴皇城的庄园,柴皇城因此被“怄死”。柴皇城死后,殷天锡再来威逼,柴进说出“誓书铁券”的事,但殷天锡表示,即便有“誓书铁券”也不怕,并且命令左右去打柴进。(2)面对恶势力殷天锡的威逼,柴进试图拿出“铁券”来抵挡,而李逵却是一顿“铁拳”把他给打死了。“铁券”与“铁拳”,不同的选择折射出不同的心理。你更赞同谁的选择?或者,有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示例一:赞同李逵。在强权、恶势力面前,来不得半点商量,要坚决反抗、坚决打击,恶势力作恶一方面是因为其本身的恶,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容忍。似李逵这般,痛快淋漓地打一顿,恶势力就不嚣张了。示例二:赞同柴进。以暴制暴,终究不是解决之道。李逵打死殷天锡,固然痛快淋漓,但也引发了一连串的暴力事件。示例三:柴进来探望柴皇城之前,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他为何不携带“誓书铁券”而非要等到去了以后再差人回去取?如果殷天锡真的见到“誓书铁券”也许就有所忌讳。任务7:第五十三回可以看作以李逵为主角的一幕喜剧,天不怕地不怕的“黑旋风”被“神人”们驯服,只得乖乖听话。请简要概述相关情节。①李逵偷吃酒肉,戴宗在使用“神行法”时,故意让李逵停不下来,一路不能吃喝,饿得李逵告饶。②罗真人用法术将李逵扔到衙门中,衙门中的人认为他是从天而降的妖人,捆了他淋狗血、淋屎尿,在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后,又被投人牢中。任务8:徐宁“爱甲”,便有时迁来“盗甲”。徐宁一路追“甲”,追着追着就上了梁山。请结合相关情节,写几条建议,提醒徐宁不要落入圈套。示例:①失甲后,汤隆出现了,恰巧他还见过盛甲的盒子,天下有这样的巧事吗?寻甲固然要紧,但也不要因此失去判断。②一路上歇脚的酒店,“处处都说得一般”,又太巧了,难道窃贼的歇脚地点与你的都一致吗?③赶上时迁,时迁说要到泰安州去讨还那副甲时,应当想一想,为什么是泰安州?泰安州是什么地方?任务9:梁山泊好汉的队伍迅速壮大,落草人员主要来自下表所示的四种途径。请将下列人物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杨雄、石秀、解宝、解珍、孙立、孙新、顾大嫂、扈三娘、朱仝、柴进、汤隆、徐宁、鲁智深、武松、杨志、史进、卢俊义、关胜、索超、张清落草途径 投奔 被捉 被救 被赚相关人物 杨雄、石秀、解宝、解珍、孙立、孙新、顾大嫂、汤隆、鲁智深、武松、杨志、史进 扈三娘、关胜、索超、张清 柴进 朱仝、徐宁、卢俊义三★庙堂招安,水浒梦断★(第七十二回——第一百回)这一阶段,在宋江的带领下,梁山走上招安之路,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之后,江湖好汉归顺庙堂。之后,为了建功立勋、“保国安民”,梁山好汉征大辽、征方腊,最终死伤过半。幸存的好汉或急流勇退,或死于谋害,或自我了断。庙堂难立身,江湖无影踪,水浒故事曲终人散。一、招安之路(第72回——第82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自第七十二回开始,在宋江的带领下,梁山开始努力向招安的路上走,到第八十二回,终于“全伙受招安”。(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与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直达天听相关的内容。2.用“ ”勾画出朝廷三次招安的安排、梁山反应、最终结果。(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请结合相关情节,完成下表。历程 情节概述两赢童贯 童贯率军攻打梁山,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梁山泊十面埋伏。三败高俅 高俅率军玫打梁山,梁山大败刘梦龙、党世雄;刘唐放火烧战船,两败高俅;张顺凿漏海鳅船,三败高俅。直达天听 通过李师师,燕青月夜见皇帝;皇帝下令招安。任务2:朝廷对梁山的招安一共有三次,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完成下表。次数 朝廷安排 梁山反应 最终结果第一次 陈太尉负责,蔡京、高俅插手,张干办、李虞候飞扬跋扈。礼物轻薄,念诏书语气不好。 宋江欢喜,然而阮小七偷酒,众好汉听诏书都有怒色,李逵扯诏。 众好汉闹起来,招安失败。第二次 闻焕章负责,高俅想要借机陷害梁山,诏书暗藏玄机。 宋江笑逐颜开,花荣射死开诏使臣,梁山围攻济州城。 宋江收军,不叫追赶,自回梁山泊去了,招安失败。第三次 宿太尉负责,朝廷诏书言辞恳切,礼物丰厚。宿太尉敬重梁山好汉。 众多大小头目,离寨三十里外,伏道相迎。梁山大设筵宴,轮番把盏。 梁山全伙受招安。二、建立功勋(第83回——第99回前半部分)(一)阅读前:内容提示为了在朝廷立足,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奉诏征讨。总体来说做了两件大事:征辽、征方腊。(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梁山好汉在征辽、征方腊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速读、浏览,简要叙述在征辽、征方腊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征辽过程中的重要事件1. 陈桥驿事件与出征准备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后,奉朝廷之命北上征辽。在陈桥驿集结时,因朝廷克扣犒军物资,引发冲突,宋江为平息事态,含泪斩杀犯事义军士兵,此事件成为征辽行动的序幕。2. 蓟州之战与辽军败退梁山军在征辽过程中攻克蓟州,与辽军展开激战。张清飞石、董平双枪、关胜大刀、呼延灼双鞭等好汉发挥神勇,先后击败辽国皇侄耶律国珍、耶律国宝及多名统军,辽军节节败退,辽国京城岌岌可危。3. 浑天象阵与玄女破敌辽军统帅兀颜光设下浑天象阵,企图以奇门遁甲之术困住梁山军。宋江得九天玄女托梦,受破阵之计,最终成功破解浑天象阵,辽军大败,辽国被迫求和。征方腊过程中的重要事件1. 润州之战与陈家庄突袭宋江南征方腊,首战润州。张顺夜伏金山寺,探得陈家庄送粮情报。梁山军突袭陈家庄,扮作送粮队骗开润州城门,吕师囊败走。此战中,宋万等三位好汉阵亡。2. 苏州之战与方貌之死宋江攻打苏州,李俊等装作送铁甲的船队,混入城中,攻下苏州。武松在战斗中斩杀方腊之弟方貌,宣赞阵亡。此战后,方腊势力受到重创。3. 杭州之战与张顺之死梁山军攻打杭州,方腊军以石宝、邓元觉等将领固守。张顺夜潜杭州水门放火,被敌军发现,乱箭射死。其魂魄附于兄长张横身上,斩杀方腊太子方天定报仇。此战中,索超、刘唐等多位好汉阵亡。4. 乌龙岭之战与石宝自刎方腊残部退守乌龙岭,梁山军多次进攻受阻。阮小二、孟康等将领战死,宋江分兵绕过乌龙岭,攻打睦州。石宝孤掌难鸣,最终自刎身亡,乌龙岭失守。5. 清溪洞之战与方腊被擒梁山军攻破睦州后,直逼方腊老巢清溪洞。方腊逃至帮源洞,被鲁智深生擒。鲁智深闻钱塘江潮信,坐化圆寂。方腊被押解京师,八月二十四日被处决,方腊起义彻底失败。三、水浒梦断(第99回后半部分——第100回)在征方腊的过程中,水浒好汉死伤过半。幸存下来的好汉该何去何从?请梳理以下几个人物的人生结局,并写下自己的感想。人物姓名 人生结局 感想鲁智深 浙江坐化。 示例:梁山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好像也没改变什么,朝廷还是那个朝廷,奸臣仍在当道。从幸存好汉的结局来看,远离庙堂的结局似乎好一点,不知是无意的巧合还是有意的安排。武松 痛失左臂,六和寺出家,后八十善终。林冲 风瘫,留六和寺由武松照看,后半载而亡。燕青 收拾一担金珠宝贝,不知投何处去了。李俊 投化外之国,后为暹罗国之主。阮小七 被罢官但欢喜,回石码村打鱼为生,奉送老母,寿至六十而亡。柴进 辞官为民,自在过活,无疾而终。宋江 被奸臣用毒酒害死。卢俊义 被奸臣在食物中放入水银,坠水而死。李逵 被宋江用毒酒毒死。吴用、花荣 在宋江墓前自缢而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九上必读名著:《水浒传》一★江湖好汉,落草之路★(第一回——第四十二回)一、乱自上作(第1回——第3回前半部分)(一)阅读前:内容提示“太尉”一职,自秦朝就有,在不同的朝代,其职权有所不同,有时掌握军事大权,有时仅是虚职,但是不管怎么说,总归是个显贵的官职。《水浒传》前两回出现了两个太尉:一个是洪太尉,另一个是高太尉。他们虽然是庙堂高官,但洪太尉莽撞,高太尉卑鄙,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在暗示“乱自上作”。(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洪太尉误走妖魔前后所犯的错误。2.用“ ”勾画第二回中高俅发迹的相关内容。3.用“ ”勾画第二回到第三回前半部分关于史进的相关内容。(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洪太尉在误走妖魔的前后,犯了哪些错误?任务2:第二回写高俅发迹,他从“浮浪破落户”成为“殿帅府太尉”。高俅到底是如何飞黄腾达的?请结合原著填写“高俅发迹图”来一探究竟。任务3:高俅上任第一天就大耍官威,一名叫王进的教头因生病不曾到衙门,高俅当即大怒。高俅的这股怒气究竟因何而起?可以尝试用“表面上是因为……实际上是因为……”的句式回答。任务4:第二回回目所说的“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故事第二回没讲完,要读到第三回前半部分才能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请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人物简介。姓名 史进 外号年龄 籍贯家境性格社会交往情况二、鲁、林十回(第3回后半部分——第12回前半部分)(一)阅读前:内容提示从第三回的后半部分到第十二回的前半部分,是《水浒传》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主要讲鲁达和林冲的故事,可以称之为“鲁、林十回”。在这十回之中,鲁达、林冲的人生道路都出现了重大改变,鲁达由“提辖”变为“花和尚”,林冲由“禁军教头”变为“梁山草寇”。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采取先“粗知”再“细品”的步骤阅读。(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分别勾画出鲁达和林冲人生道路发生改变的原因。2.用“ ”勾画发生在鲁达身上的经历,并在旁边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这些事件。3.用“ ”勾画发生在林冲身上的经历,并在旁边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这些事件。4.用“ ”勾画王伦的言行,并在旁边批注其人物形象。(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粗知。浏览“鲁、林十回”,填写下表。人物 人生道路改变的原因鲁达林冲任务2:细品。在拳打郑屠之前,鲁达先“消遣”了他一番,一方面是拖延时间以便让金氏父女逃走,另一方面还成功地激怒了他。请把鲁达“三激”郑屠的情况简要写出来。任务3:鲁达拳打“镇关西”,只三拳竟把他打死了。明代思想家李贽看到这一段,写了十五个字的批注来称赞鲁达:“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罗汉、菩萨、佛。”请自选一个角度,尝试为这一部分写一条批注。任务4:浏览《水浒传》目次,统计一下“闹”字在一百个回目中出现了多少次。统计结果:“闹”字共出现 次。鲁达是《水浒传》的主要人物之一,这么多的“闹”怎么少得了他?鲁达出场比较早,先自闹了起来。浏览小说的第四回到第八回,请将相关信息整理到下面表格中。事件 原因 结果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林大闹野猪林任务5:鲁智深(自从鲁达在五台山接受剃度后,就可以这样称呼他了)“大闹野猪林”与小说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密切相关,他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听起来好神气!许多资料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教头只是一种级别不高的武官。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代表。请依据小说内容,将下图中空白的“台阶”补充完整。任务6:林冲投奔梁山之时,梁山的头领是王伦。从王伦身上,你能看到梁山的未来吗?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理由。至此,“鲁、林十回”落下帷幕。林冲到梁山落草,鲁智深因为搭救林冲,得罪了高俅,被官府追缉,他逃出东京,流落江湖。但是,不要着急,他很快就会再次出现,在第十七回,他会和另一个走投无路的好汉去二龙山落草,这位好汉就是“青面兽”杨志。三、杨志卖刀(第12回后半部分——第13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杨志是将门之后,他因失陷了花石纲,外逃避难。梁山头领王伦为了制约林冲,曾想挽留杨志,然而杨志觉得落草为寇很不光彩,要到东京谋求更好的发展,但是他在东京的生活好像也不顺遂。(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杨志的言行,并在旁边批注其人物形象。(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阅读第十二回相关内容,填写下表。场域 代表人物 如何对待杨志 杨志的反应官府市井任务2:杨志卖刀,牛二纠缠——有人干脆把这种无事生非、穷横撒泼的现象称为“牛二现象”。牛二外号“没毛大虫”(此“虫”并非“虫子”,而是“猛兽”),也是一个狠角色,满城人都怕他。试想,如果牛二不被杨志所杀,他有没有可能也成为梁山好汉中的一员呢?说说你的理由。杨志杀人,被发配北京,幸运或者不幸的是,他受到了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重用。为了给自己岳父、当朝太师蔡京祝寿,梁中书准备了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但是问题来了,山高路远,一路又多有强人出没,谁能担当押送重任?不用猜,这项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杨志头上。然而,这儿金银未动,那儿早就张网以待。四、智取生辰纲(第14回——第20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生辰纲还未上路,消息就已经在江湖上传播,我们不知道消息是怎么走漏的,只知道“赤发鬼”刘唐给晁盖报信,晁盖约集吴用等人,决定要取这“一套富贵”,于是就有了“智取生辰纲”的情节。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能体现吴用的“智”的文字。2.用“ ”勾画出杨志失陷生辰纲后的打算。3.用“ ”勾画出与晁盖相关的事件,并用简要的文字在旁边概括出来。(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吴用之“智”表现在哪里?任务2:有人说,“智取生辰纲”好多地方显出“不智”,对此你怎么看?(提示:可结合第十八回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任务3:失陷了生辰纲的杨志有何打算?任务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从摆脱缉拿到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晁盖得到了哪些帮助?五、命案风波(第21回——第22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宋江娶了阎婆惜,将她打扮得“满头珠翠,遍体绫罗”,然而,好景不长,阎婆惜做了不该做的丑事,看了不该看的秘密,提了不该提的要求,正是这“三不该”将她送上了黄泉路。(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原文中阎婆惜“三不该”具体所指的是什么。2.用“ ”勾画出宋江为了平息这场命案风波所做的安排。(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结合原著,说说阎婆惜的“三不该”具体指什么?任务2:宋江为了掩盖通匪的罪证,犯了杀人的罪。那么,为平息这场命案风波,宋江做了怎样的安排?六、武十回(第23回——第32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宋江逃到柴进庄上避难。(请回忆一下,第九回“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发生在哪儿?)自此,宋江的事暂且按下不提,因为一个被金圣叹赞“天人”的好汉出现了,他就是武松。小说第二十三回至三十二回,共计十回,以武松为主角,可称之为“武十回”。有人认为,这是《水浒传》最精彩的一部分。(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武松打虎这一经典情节中,武松的心理变化过程。2.用“ ”勾画出围绕潘金莲出现的五个重要人物,并在旁边简要概括潘金莲与这五个人各有怎样的故事。3.用“ ”勾画出与武松被刺配孟州相关的文字。(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山东出产的一种酒,其包装上面印有这样一幅图——请依据这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看到这幅图,你能想起《水浒传》中哪个情节?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此情节的主要内容。(2)从不听酒家劝告到打死猛虎,武松的心理经过了多次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将武松写活了。试结合原文,梳理武松的心理变化过程。(3)对于武松打虎一事,有人评价说:“武松打虎,以一手按虎之头于地,一手握拳击杀之。夫虎为食肉类动物,腰长而软,若人力按其头,彼之四爪均可上攫,与牛不同。若不信,可以一猫为虎之代表,以武松打虎之方法打之,则其事之能不能自见矣。”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任务2:武松景阳冈打虎,一战成名,他因此被阳谷知县赏识,做了县衙的都头,不仅如此,他还巧遇自己的哥哥武大郎,成名又就业,可谓喜上加喜!然而福祸相依,一场悲剧也悄悄地拉开了帷幕,这要从他的嫂嫂潘金莲说起。(1)如下图所示,围绕潘金莲出现了五个主要人物,请简要说说潘金莲与这五个人各有怎样的故事。武松从东京回来时,武大郎已死,查出真相的武松手挥利刃大开杀戒。请注意这个过程中的一个“小人物”和一个“小细节”。(2)“小人物”——何九叔的“智慧”。有位画家在一幅画中称何九叔是“强者夹缝里的小人物”。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强者”指谁?“小人物”为了保全自己想了哪些办法?(3)“小细节”——走“正道”的尝试。品读下面这段话,说说这段话对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的重要性,并思考:如果武松是一个“弱者”,正义会得以伸张吗?又将以怎样的方式得到伸张?次日早晨,武松在厅上告禀,催逼知县拿人。谁想这官人贪图贿赂,回出骨殖并银子来,说道:“武松,你休听外人挑拨你和西门庆做对头。这件事不明白,难以对理。圣人云: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不可一时造次。”狱吏便道:“都头,但凡人命之事,须要尸、伤、病、物、踪五件事全,方可推问得。”武松道:“既然相公不准所告,且却又理会。”任务3:武松杀人,被刺配孟州,他一路走来,历经江湖凶险,也结识了一些气味相投的人。请依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地点 所遇凶险 气味相投的人十字坡安平寨任务4:武松要替施恩夺回被蒋门神霸占的“快活林”,施恩怕武松喝多了酒会影响发挥,但是武松偏要“醉打”,这是为何?任务5:武松与蒋门神在江湖上“明争”,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官场上“暗斗”,在江湖与官场的双重旋涡中,武松碰得头破血流,这种血腥味激起了他深藏于心的血性与魔性。阅读第三十回、第三十一回可知,有许多人都死于武松刀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武松杀人后逃走,在白虎山附近,醉酒落水,被人“横拖倒拽”捉到孔太公庄上。至此,“武十回”落下帷幕,因为另外一个人物又出现了,他就是“及时雨”宋江。宋江、武松二人在柴进庄上分别,各自辗转,又相聚于孔太公庄上。“武十回”以宋江的出现为开始,又以宋江的出现为结束。两人分别后各奔前程,武松要去二龙山投奔鲁智深,宋江要去清风寨“住几时”。接下来,宋江要当一回主角了。七、宋十回(第33回——第42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到第四十二回,共计十回,以宋江为主角,可称“宋十回”。(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这一部分除了宋江,还出现的其他一系列重要人物,并在旁边用简要的文字概括与之相关的情节。2.用“ ”勾画出宋江刺配江州时,路过揭阳岭、揭阳镇、浔阳江时,所遇到的险情和与之相关的人物。3.用“ ”勾画出第三十八回戴宗相关的言语。4.用“ ”勾画出第四十二回中,神仙向宋江说过的关键话语。(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这一部分,除了写宋江,小说还安排了一系列重要人物出场、亮相。浏览“宋十回”,完成下列问题。(1)依据原著相关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出场人物 外号 相关情节花荣 小李广黃信 镇三山秦明 霹雳火燕顺 锦毛虎王英 矮脚虎郑天寿 白面郎君吕方 小温侯郭盛 赛仁贵石勇 石将军(2)先前,宋江动员弟兄们到梁山入伙,遥想那官兵不敢正眼看的八百里水泊和三五千人马,神往之情溢于言表。可是事到临头,他自己却又死活不肯落草了。在宋江心目中,上梁山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简要说说你的理解。任务2:宋江刺配江州,路过揭阳岭、揭阳镇、浔阳江,倒霉事接二连三,揭阳三霸一一遇着。(1)请结合小说内容,完成下面表格。地点 遇险情形 相关人物揭阳岭揭阳镇浔阳江(2)宋江外号“及时雨”,然而,对宋江来说,“混江龙”李俊就是他的“及时雨”。揭阳岭上、浔阳江中,李俊若晚到一步,他早已性命不保,江湖凶险,可见一斑。宋江凭借自己的“金字招牌”化险为夷,可是,江湖几人似宋江!如若没有李俊,宋江能否跨过揭阳岭、走出揭阳镇、渡过浔阳江?请说说你的理由。任务3:宋江到江州牢城,因为“有的是金银财帛”,所以“满营里没一个不喜欢他”。但是,他唯独不给节级(监狱中的官职名,职位不是很高)戴宗送钱,直到戴宗破口大骂他才说出原委。第三十八回开篇的文字三言两语把戴宗写活了。请勾画戴宗的言语,试做几条批注。任务4:一个长得极黑,一个长得极白;一个擅长“陆地作战”,一个擅长“水中搏斗”。这样的两个人聚在一起会上演一出怎样的好戏?阅读第三十八回,完成下面的“对战记录”。黑方 VS 白方黑方姓名: 外号: 白方姓名: 外号:对战记录回合 过程 胜负第一回合第二回合结果 不打不成相识,大家都是兄弟,该吃鱼吃鱼,该喝酒喝酒。任务5:“黑白斗”也许只是江湖兄弟的“游戏”,然而“题反诗”却是江湖与庙堂的较量。宋江在浔阳楼上题的一首诗牵动了江湖与庙堂的敏感神经,引发了一场大冲突。请依据第三十八回至第四十回相关内容,填写下面的“对战记录”。江湖 VS 庙堂双方代表江湖好汉 官场老手对战记录回合 过程 胜负第一回合第二回合第三回合中场休息:白龙庙小聚义第四回合结果 好汉完胜,宋江入伙,梁山即将进入新时代。任务6:第四十二回很“神奇”,宋江竟然见到了神仙。还得了三卷天书。照这种节奏,是要做一番大事业啊!读这一回,一定要注意神仙向宋江说过的关键话语,请做好标注,尝试做些批注。当“宋十回”落下帷幕的时候,宋江坐上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还获得了神仙的三卷天书。至此,梁山好汉已有四十位,梁山的发展即将进入新的阶段。二★梁山聚义,替天行道★(第四十三回——第七十一回)这一阶段,梁山快速发展壮大。宋江人伙后,梁山主动或被动进行了十余场战斗,在江湖的搏杀中,在与庙堂的博弈中,梁山逐步聚齐了一百零八位好汉,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这一部分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智赚玉麒麟等。这一部分出场人物比较多,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出现了一些简单化、程式化的倾向。阅读这一部分,可以删繁就简,突出主干,兼顾重要细节。一、李逵“撒娇”(第43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李逵很会“撒娇”,第四十二回末尾,宋江迎接父亲上梁山,公孙胜也要下山看望老母亲,李逵突然放声大哭道:“……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他要求下山将自己的母亲接上梁山享福,于是就有了第四十三回的故事。(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这一回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并在旁边做批注。(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这一回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举一例简要分析。(2)提到《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想起武松。李逵杀四虎而武松只杀一虎,为什么李逵打虎的名气不如武松大?二、石秀与杨雄(第44回——第46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这三回以石秀和杨雄为主角,这二人的故事却又是围绕杨雄的妻子潘巧云展开,主要情节有“智杀淫僧”“大闹翠屏山”等。石秀、杨雄杀人后,正打算投奔梁山时,“鼓上蚤”时迁出现了,要求随行。(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这一回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并在旁边批注其人物形象。(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回顾一下,到目前为止,《水浒传》刻画了哪些主要的女性人物?任务2:有人认为,《水浒传》涉嫌歧视女性,一些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女人的憎恶;有人认为,《水浒传》写出了男性世界中的红颜薄命。结合原著相关内容,简要说说你的理解。三、南征北战(第47回——第71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自第四十七回至第七十一回,梁山好汉因为各种原因进行了大大小小十二场战斗。经过这些战斗,梁山势力不断壮大。(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梁山好汉因为各种原因进行的大大小小十二场战斗的基本情况。(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浏览、梳理相关内容,将十二场战斗的基本情况,填写在下面表格中。战斗名称 原因 过程 战果(人、财)三打祝家庄大破高唐州迎战三路兵打青州赚华州收伏芒砀山一打曾头市智取大名府打凌州再打曾头市打东平府打东昌府任务2: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费了很大劲,但是读者在未知最后结果时,很可能已经预感祝家庄必败。在阅读过程中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说说理由。任务3:第四十七回,石秀、杨雄投奔梁山,在得知二人的来路后,晁盖和宋江在如何处理两人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假如你是梁山好汉中的一员,你更赞同谁?简要说说理由。任务4:在“三打祝家庄”的过程中,小说穿插讲述了解珍、解宝的故事,这二人号称“两头蛇”“双尾蝎”,名号听起来吓人,但是抵挡不住毛家父子的心狠手辣。试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毛家父子之狠。任务5:第五十一回讲“插翅虎”雷横、“美髯公”朱仝的故事。此二人并非第一次露面,但是故事发展到现在,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你可能早已猜到,此二人必上梁山无疑——纵然插翅也难飞。猜中了结果,还要看过程,一个故事恰如一段人生,过程比结果重要。请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请依据原著相关内容,填写下面表格。姓名 促使其走上梁山的关键事件雷横朱仝(2)为人戴枷者,反被人用枷打死。读“枷打白秀英”一节,你有何感想?(3)“朱全误失小衙内”,又见“误”字!可还记得“林冲误入白虎堂”?林冲是被高俅所“误”,那么朱仝又是被谁所“误”呢?任务6:“小旋风”柴进出场比较早,在小说的第九回作者就有交代,他出身富费,是大周柴世宗嫡派子孙,家里还有传说中的“誓书铁券”。所谓“誓书铁券”,是指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铁券”上的信词多用丹砂填字,故又称“丹书铁券”,民间俗称“免死牌”。据史书记载,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后,让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当了郑王,并赐柴氏铁券文书,保证柴宗训及其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1)柴家世代引以为傲的“丹书铁券”能保他们平安吗?试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2)面对恶势力殷天锡的威逼,柴进试图拿出“铁券”来抵挡,而李逵却是一顿“铁拳”把他给打死了。“铁券”与“铁拳”,不同的选择折射出不同的心理。你更赞同谁的选择?或者,有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任务7:第五十三回可以看作以李逵为主角的一幕喜剧,天不怕地不怕的“黑旋风”被“神人”们驯服,只得乖乖听话。请简要概述相关情节。任务8:徐宁“爱甲”,便有时迁来“盗甲”。徐宁一路追“甲”,追着追着就上了梁山。请结合相关情节,写几条建议,提醒徐宁不要落入圈套。任务9:梁山泊好汉的队伍迅速壮大,落草人员主要来自下表所示的四种途径。请将下列人物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杨雄、石秀、解宝、解珍、孙立、孙新、顾大嫂、扈三娘、朱仝、柴进、汤隆、徐宁、鲁智深、武松、杨志、史进、卢俊义、关胜、索超、张清落草途径 投奔 被捉 被救 被赚相关人物三★庙堂招安,水浒梦断★(第七十二回——第一百回)这一阶段,在宋江的带领下,梁山走上招安之路,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之后,江湖好汉归顺庙堂。之后,为了建功立勋、“保国安民”,梁山好汉征大辽、征方腊,最终死伤过半。幸存的好汉或急流勇退,或死于谋害,或自我了断。庙堂难立身,江湖无影踪,水浒故事曲终人散。一、招安之路(第72回——第82回)(一)阅读前:内容提示自第七十二回开始,在宋江的带领下,梁山开始努力向招安的路上走,到第八十二回,终于“全伙受招安”。(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与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直达天听相关的内容。2.用“ ”勾画出朝廷三次招安的安排、梁山反应、最终结果。(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1:请结合相关情节,完成下表。历程 情节概述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直达天听任务2:朝廷对梁山的招安一共有三次,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完成下表。次数 朝廷安排 梁山反应 最终结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二、建立功勋(第83回——第99回前半部分)(一)阅读前:内容提示为了在朝廷立足,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奉诏征讨。总体来说做了两件大事:征辽、征方腊。(二)阅读时:圈点批注1.用“ ”勾画出梁山好汉在征辽、征方腊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三)阅读后:梳理整合任务:速读、浏览,简要叙述在征辽、征方腊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三、水浒梦断(第99回后半部分——第100回)在征方腊的过程中,水浒好汉死伤过半。幸存下来的好汉该何去何从?请梳理以下几个人物的人生结局,并写下自己的感想。人物姓名 人生结局 感想鲁智深武松林冲燕青李俊阮小七柴进宋江卢俊义李逵吴用、花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上《水浒传》暑假阅读指导(原卷版).doc 九上《水浒传》暑假阅读指导(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