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走向共同富裕——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后培优检测1.2025年4月27日,我国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将起退点由500元下调至200元,且符合其他相关规定的,可以申请办理离境退税。这一政策调整最直接的目的是( )A.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市场活力B.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C.履行国家机关职责,保障公民纳税的义务D.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2.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民宿等产品逐渐深入人心,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了更多便利选择;但价格上涨、服务打折、体验下降……整体看,共享经济的发展已来到十字路口,需要在运营模式、场景拓展、营销方式等方面创新,提质增效。这体现了共享经济( )①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②已完全陷入发展困境③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④需要保持创新的活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稳”的态势巩固延续。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民生保障扎实稳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这表明( )①发展的根本目的旨在增进民生福祉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改善民生就能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朴素的追求和愿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定为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这说明( )①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社会热点与民生福祉类:2024年,安徽省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新建了一批医院,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能够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该文件提出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此举( )①让人民群众平均享有发展的成果②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③彻底解决了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④使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下列新闻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②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③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④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今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第7年进行目录调整,7轮调整累计将149种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医保基金为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支付,累计已超过3500亿元,惠及患者8、3亿人次。上述材料表明( )A.维护人民群众民族权利,提高政府的公信力B.人民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C.我国努力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D.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已经建成共享格局9.小闽准备以“谱写共同富裕的田野新篇章”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新闻事件适合作为素材的是( )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③《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印发④《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公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今年两会,国家卫健委表示将持续推进、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呼吁公众通过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定期监测,积极参与体重管理。“国家喊你来减肥”体现了国家( )①以个人体重管理为中心工作②勇担责任守护公众生命健康③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风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国务院在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教育卫生扶贫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扶贫责任落实、扶贫资金监管、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化解因病致贫返贫、保障住房安全等方面进行新探索。这样做( )①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②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④有利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2.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推出众多民生礼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这表明我国(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B.实现发展成果绝对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美好生活需要C.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D.始终坚持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社会各界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关心关爱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一条规定:“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基础电信服务时,应当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语音、大字信息服务或者人工服务”。为更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除了上述法律的实施,还要以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支撑起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好风气,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从“共享发展成果”角度,分析我国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有何现实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社会各界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关心关爱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一条规定:“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电倌业务经营者提供基础电信服务时,应当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语音、大字信息服务或者人工服务”。为更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除了上述法律的实施,还要以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支撑起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好风气,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国。从“共享发展成果”角度,分析我国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这一政策调整的核心是降低离境退税的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退税政策主要针对境外游客在离境时退还增值税,其直接作用是降低境外游客的购物成本,增强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举措能够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消费,促进跨境贸易和服务业发展,从而扩大对外开放水平。选项B“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直接契合政策通过优化退税环境吸引外资和国际消费的初衷。其他选项中,A涉及经济制度的宏观框架,与具体退税政策无直接关联;C与纳税义务的履行无关,退税政策本身不涉及国内纳税人的义务;D属于国际政治层面的内容,与政策的经济目标无关。因此,最直接的目的是B。2.答案:D解析:“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民宿等产品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了更多便利选择”,说明共享经济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共享经济的发展已来到十字路口,需要在运营模式、场景拓展、营销方式等方面创新,提质增效”,这体现了共享经济需要保持创新的活力,故①④符合题意;共享经济没有完全陷入发展困境,故②说法错误;此说法过分夸大了共享经济的作用,故③说法错误;故选D。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党和政府的发展思想、实现共同富裕。题干提到“民生保障扎实稳固”“居民收入增长”“教育、养老、医疗等保障力度加大”体现了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符合“发展的根本目的”表述;同时报告强调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直接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另外题干中居民收入增长、社会保障完善等举措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体现,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故①②④说法正确;就能,说法绝对化,改善民生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故③说法错误;故选B。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走向共同富裕。题干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说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①②符合题意;选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合,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B解析: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保障生命健康权,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和谐,①②④正确。③“彻底解决” 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此举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使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②④说法正确;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发展的成果,不是平均享有,①错误;有利于缓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③错误;故选D。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共同富裕。题文中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直接体现对“三农”的重视,故①符合题意;《乡村全面振兴规划》以农村发展为对象,属于“三农”政策范畴,故②符合题意;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部署“三农”工作,直接关联主题,故④符合题意;涉及城镇就业和消费价格,未直接体现农业农村或农民问题,故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C解析:题干中为患者减负的行为,体现了我国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项政策也能够造福民众,是民之所呼政之所应的生动体现,有利于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表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努力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C正确;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D错误,我国还没有建成共享格局。故选C。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开点为:共同富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有利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故①项正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与实现共同富裕无关,故②项错误;《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印发,有利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故③项正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公布,与实现共同富裕无关,故④项错误。故选B。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发展思想。题干中,“国家喊你来减肥”体现了国家勇担责任守护公众生命健康,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故②③符合题意;国家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故说法错误;题目未涉及法律遵守或违法问题,而是强调健康管理的倡导。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11.答案:D解析:题干中国务院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①材料措施不能消除贫富差距;②同步富裕观点错误,应该是共同富裕。故选D。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分析题文可知,推出众多民生礼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这体现了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故A正确;“实现发展成果绝对公平”说法错误,公平是相对的;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故C不符合题意;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社会建设;故D错误;故选A。13.答案:①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助于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②这体现了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③有利于弘扬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和谐稳定。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可链接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助于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关键词②:要以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支撑起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好风气,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可链接有利于弘扬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4.答案:①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助于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②这体现了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③有利于弘扬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和谐稳定。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一可链接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助于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关键词②:要以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支撑起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好风气,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一可链接有利于弘扬与人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