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共筑生命家园(含答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后培优检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共筑生命家园(含答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后培优检测

资源简介

6.2 共筑生命家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后培优检测
1.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下列不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
B.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C.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D.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2.图中“为发展‘续航’”表明我国( )
A.经济实现由高质量向高速度发展转变
B.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发展注入动力
C.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
D.以科学立法为发展提供强大法治支撑
3.2024年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顺利“合龙”!40多年久久为功,铺草方格,恢复植被,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边缘,筑起一道三千多公里的阻沙防护带。这一工程( )
①证明了人类可以主宰自然,随意改变自然规律
②有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为世界荒漠化治理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
④遏制了我国沙漠肆虐的问题,彻底阻挡了沙漠对绿洲的侵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年11月28日上午,一条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屏障填补了最后的缺口,沿着沙漠边缘蜿蜒成链,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由此,这道柔软而韧性十足的绿篱,能够强力制止流沙肆虐,将绿洲与黄沙、生命与死亡分隔。如果给这则新闻取个标题,恰当的是( )
①正视发展挑战,建设美丽中国
②减少资源浪费,注重环境保护
③坚持绿色发展,共筑生命家园
④遵循自然规律,严守保护红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11月28日,世界最长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正式实现“合龙”。就此新闻进行报道,下列标题最恰当的是( )
A.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实施西部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减少资源浪费决胜科技治沙工程
D.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农业优先发展
6.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下列措施不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是( )
A.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B.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C.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D.加大资源开发利用,尽最大可能加快经济发展
7.2024年8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2024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首次超过燃油车,达到51.1%。上述统计数据可证明( )
A.我国生态环境已根本好转
B.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C.我国倡导低碳、绿色出行
D.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超前消费
8.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做好分类利国利民。生活中,垃圾分类虽是小事,却非易事。作为公民应该( )
①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②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
③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④树立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常识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9.当56个亚运场馆实现100%绿色电能供应,首次利用绿色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每位亚运村“村民”拥有首个低碳账户……一张张落在实处的绿色成绩单,让绿色亚运蓝图照进现实。“绿色”亚运会( )
①践行了绿色的新发展理念
②倡导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③体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
④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合肥市坚持科技赋能,通过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高科技手段,对巢湖实施系统性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候鸟天堂”美景重现。不仅如此,巢湖生态的治理成效还带动了周边旅游的兴旺,带来了群众收入的增长等。巢湖的变化( )
①得益于理念的转变与技术的应用
②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③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④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十年来,淮北市着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PM2.5均值5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这得益于淮北市政府( )
①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②坚持先发展经济、后修复自然的方针
③坚持修复耕地生态,以满足超额的开发利用需求
④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以旧换新后,旧家电都去哪儿了 ”2024年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要求健全废旧家电家具回收体系,探索创新回收模式,规范化回收后的处理。此举( )
①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②有利于促进政府科学立法,杜绝资源浪费现象
③能进一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能确保回收的资源得到百分百循环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在黄河流域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措施,鼓励、推广使用先进节水技术,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等的综合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消除黑臭水体。
(1)概括指出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解决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中面临的哪些具体问题。
(2)分析指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对黄河流域发展的作用。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为增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某校决定开展以“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根据主题设计几种环保宣传活动形式。
(2)我国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这说明了什么?
(3)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青少年应如何出一份力?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我们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分析四个选项,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没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故D说法错误;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培养垃圾分类意识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做法,故ABC说法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
2.答案:C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漫画中一系列宣传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密集推出,表明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C说法正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A说法错误;社会保障和科学立法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C
解析: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通过恢复植被、防风固沙,改善了当地生态,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该工程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体现了国际合作中的中国贡献,故②③说法正确;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不能“主宰自然”或“随意改变自然规律”,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说法错误;“彻底阻挡”说法过于绝对,沙漠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④说法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建设美丽中国。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体现了我国正视发展挑战,建设美丽中国,故①项正确;材料强调建设美丽中国,而没有涉及减少资源浪费,故②项错误;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体现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共筑生命家园,故③项正确;材料强调建设美丽中国,而没有涉及遵循自然规律,故④项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绿色发展。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回地区正式实现“合龙”,这体现了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故A选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绿色发展,而没有涉及区域协调发展,故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绿色发展,而没有涉及科技治沙工程,故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绿色发展,而没有涉及农业优先发展,故D选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资源开发利用,尽最大可能加快经济发展”是过度开发资源、忽视环境保护的做法,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利于建设生态文明,故D说法错误;根据所学,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自然规律为准则,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故ABC说法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
7.答案:C
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的内容,体现了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倡导低碳、绿色出行,C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不符合实际;B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故选C。
8.答案:A
解析:“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有了主心骨”这一说法虽然正确,但它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而不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发展成就。故①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项重大成就。故②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项重要成就。故③符合题意;目前,我国正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故④说法错误;故选A。
9.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绿色”亚运会践行了绿色的新发展理念,倡导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故①②④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涉及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故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答案:C
解析:题干指出合肥市通过高科技手段治理巢湖,生态环境改善并带动周边经济与群众收入增长。分析各选项:①正确,因“科技赋能”和“高科技手段”体现技术应用,综合治理反映理念转变;②不明确,题干未直接提及城乡协调发展,仅强调生态治理带动周边经济,未涉及城乡关系;③正确,生态改善与“候鸟天堂”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正确,群众收入增长和经济兴旺直接关联幸福感和获得感;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绿色发展。①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正确做法,符合题意。我国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②错误;我国禁止超额开发利用,③错误。故选B。
12.答案:B
解析:商务部印发通知,健全废旧家电家具回收体系的措施,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能进一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故①③符合题意;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杜绝”说法绝对,故②说法错误;“确保”说法绝对,故④说法错误。故选B。
13.答案:(1)问题:①水资源短缺问题②环境污染问题。
(2)作用:①改善生态环境;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促进可持续发展;④增进民生福祉。
14.答案:(1)征文比赛、黑板报、国旗下演讲等。
(2)①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我国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③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我国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⑤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①积极学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②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及相关知识。③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④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爱护花草树木、随手关灯、不乱扔垃圾、纸张双面使用、课本循环利用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