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 促进民族团结——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后培优检测1.党的十八大以来,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与全国全省同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各项事业稳步前进。这主要得益于我州(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③各民族人民的艰苦奋斗④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居住着毛南族、苗族、瑶族、汉族等民族同胞,他们相互传授本民族特有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印证了各族人民( )①共同发展、共同繁荣②地位平等、权利相同③团结友爱、守望相助④共同奋斗、同步富裕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2025年春晚节目《格桑花开》展现了西藏拉萨的独特民族风情,传递了全国人民对少数民族的关怀,这体现了( )A.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B.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C.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D.我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4.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政府5.近日,改编自同名散文集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热播。这部电视剧走进新疆阿勒泰,讲述了汉族少女李文秀的生活,以及与哈萨克族牧民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以下观点可以作为这部剧影评的是( )①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④这里地处我国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西藏林芝市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多样、原生的特点,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荣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等多项荣誉。这体现(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热爱祖国的情感与热爱本民族情感的结合C.国家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结合D.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一切事务7.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体现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政治制度B.维护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C.我国自觉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D.各少数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8.2025年春晚西藏分会场,主体节目《格桑花花开》、舞蹈《扎西德勒》……不仅展现了西藏独特的民族文化,也表达了对全国人民的美好祝福。这体现了( )A.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正趋于统一B.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C.我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D.民族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9.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经过65年的发展,全区呈现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西藏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得益于( )A.我国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差距 B.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C.坚持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自治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10.“同心掬得满庭芳”,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履行这项义务,中学生应该( )①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②与少数民族同学友好相处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④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①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②是创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需要③需要我们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④必须要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九年级某班学生在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题的探究学习中,根据分工,四个小组分别从民生、经济、文化、环保方面收集材料并进行展示。下列各组展示的内容符合主题和分工的是( )①民生组 ②经济组 ③文化组 ④环保组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泸州市对甘孜藏族自治州乡2024年福建对宁夏部分学城县开展帮扶工作,探索“旅校重点开展教育“组团游+扶贫”模式,投入帮扶资式”帮扶金超4600万元。 2024年福建对宁夏部分学校重点开展教育“组团式”帮扶。 2024年新疆计划完成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85亿元以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2月4日,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申遗成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为世界各国人民呈现了一场交流互鉴的文化盛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过春节,鉴文化】近年来,每逢春节,许多国家和地区便同时进入“春节时间”——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日本东京塔、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地标披上“红装”,大大小小的商家挂上灯笼、售卖年货。世界有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的角度谈谈,材料反映了什么道理?【知非遗,扬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藏医药浴法、太极拳、送王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春节相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春节申遗成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一方面的自信?【看春晚,庆团圆】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首届春晚,也是首次在西藏拉萨设立分会场的总台春晚。拉萨分会场的标识以“春晚·扎西德勒”为主题,会场中心是布达拉宫与雪山,会场的外形为圆形,寓意团圆。材料反映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材料启示我们,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怎样的方针?需要各族人民铸牢什么意识?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能做什么?(写出两点)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24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30年来,先后有10批近1.2万名+援藏干部人才奋战在高原各地。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援藏省市和中央企业累计投入500多亿元资金,帮助西藏彻底摆脱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2023年,西藏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1%,居民人均可支配社会收入增长8.7%,增速均位居全国第一。材料二 2024年2月7日,“断疆‘石榴籽’山东过大年”活动仪式在日照市新营中学启动。本次交流活动以“爱在山东融情日照”为主题,邀请新疆麦盖提县部分师生代表赴山东过大年,旨在引导各族青少年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魅力,深度体验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氛围,促进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在鲁疆两地生根开花结果。现场举行了结对结亲仪式,结对家庭对新疆师生表示了欢迎并赠送礼物,他们将共度中国农历新年。日照中学生与麦盖提县学生联谊并表演节目,精彩纷呈的节目将新疆少年的灵动活泼与日照少年的热情开朗尽情展示,更深刻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神风貌。(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西藏地区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2)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作为一颗小小“石榴籽”,青少年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什么?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题干中,黔东南州地区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各民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故①②③正确;“一国两制”的方针与民族发展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2.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说明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团结友爱、守望相助,故①③说法正确;各民族权利平等,但不是相同的,故②说法错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故④说法错误。故选A。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025年春晚西藏拉萨分会场及《格桑花开》节目展现民族风情,传递全国人民对少数民族关怀,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故B符合题意;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故A说法错误;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故C说法错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答案:C解析:A错误图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C正确,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D错误,民族自治机关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故选C。5.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讲述了汉族少女李文秀的生活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故②③符合题意;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①说法错误;青藏高原范围涉及6个省区、212个县(市),即西藏自治区(那、墨脱和察隅等3县仅包括少部分地区)和青海省(部分县仅含局部地区),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区,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但是没有新疆,故④说法错误。故选B。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自身特点,全面落实决策部署,获得国家多项荣誉”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结合,故C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故A 说法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国家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结合”,并未直接体现“热爱祖国的情感与热爱本民族情感的结合”,故B不符合题意;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不是“一切事务”,故D说法错误;故选C。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分析题文,题干强调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因为维护民族团结是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故B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A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我国自觉维护国家主权、领士完整;故C与题意无关;“高度自治权”描述错误,民族自治地方享有一定自治权而非“高度”;故D错误;故选B。8.答案:B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通过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事例,向我们说明了我国坚持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动了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故C说法正确;消除差距的说法过于绝对,与现实实际不符,故A说法错误;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故B说法错误;民族自治地区享有自治权,但没有高度自治权,故D说法错误;故选C。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中学生应该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同学友好相处;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①②④符合题意;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需要我们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必须要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故①③④说法正确;我国已经形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故②说法错误;故选C。12.答案:C解析:分析可知,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涉及环保,①错误;泸州市对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开展帮扶工作,探索“旅游+扶贫”模式,投入帮扶资金超4600万元,涉及经济,②正确;2024年福建对宁夏部分学校重点开展教育“组团式”帮扶,涉及文化,③正确;2024年新疆计划完成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85亿元以上,涉及民生,④错误。故选C。13.答案:(1)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2)文化自信(3)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开放题,答案内容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是青少年可行的,言之有理,都可得分。如: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同学友好相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破坏民族团结行为作斗争等。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世界有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可链接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文化自信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春节申遗成功→可链接文化自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民族关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拉萨分会场中心是布达拉宫与雪山,会场的外形为圆形,寓意团圆→可链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本题考查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怎样的方针,需要各族人民铸牢什么意识,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5)本题考查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4.答案:(1)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新型民族关系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其他地区的大力支援。④坚持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⑤自治区人民的艰苦奋斗。(2)①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关心少数民族同学。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西藏地区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西藏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1%,居民人均可支配社会收入增长8.7%,增速均位居全国第一→得益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为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