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质量监测参考答案2025.06一、语言知识运用(20分)1.B(3分)【解析】A.地壳(qiào)C.衰微(shuāi)D.沥尽(1i)2.D(3分)【解析】“无瑕”应改为“无暇”(“暇”指空闲,“无瑕”指无瑕疵,此处指没时间顾及)。3.D(3分)【解析】A.“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与“解题方法”语境不符;B.“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C.“不期而至”指意外到来,此处应为“不期而遇”:4.A(3分)【解析】原句“发出沙沙作响”“吟唱一首轻快的旋律”搭配不当。5.(4分)答案示例:(1)析字释义:上“老”下“子”,意为子女尽心奉养长辈,强调伦理传承。(2)成语或俗语:百善孝为先(或“卧冰求鲤”“黄香温席”)。(3)传统美德故事:子路百里负米(或“亲尝汤药”)。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1)2分,(2)(3)各1分。6.(4分)答案示例:上联:三冬雪过春有信下联:二月风来柳含烟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上下联各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7.(3分)B、D、F(断句为: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画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8.D(3分)【解析】“刮目相待”中“目”本指眼睛,引申为眼光,解释为“看”不正确。9.D(3分)【解析】材料二既写芙蕖未开花时的姿态,也写开花及花谢后的用途,D项“侧重未开花的状态”错误。10.(8分)(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关键词:“同予”“何人”各1分,大意正确2分。(2)于是把它摘下来收藏,还具有(有,具备)作为常年包裹物品的用途。(4分)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关键词:“乃”,于是:“备”,具备,具有:各1分,大意正确2分。如果学生直接抄写选择题C项给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11.C(3分)【解析】“春风吹作雪”以雪喻杏花飘落,并非实写风雪,C项“春风吹雪”理解错误。112.参考答案:①高洁自守:以“吹作雪”喻保持纯洁,宁随风散也不堕尘泥:②孤傲不屈:对比“南陌杏花”被践踏,凸显远离俗世、坚守本心之志。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点2分,意思相同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3.参考答案:①会当凌绝顶②隔江犹唱后庭花③无案牍之劳形④独怆然而涕下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评分意见:本题共6分,每空1分,一空中有一处错误,则该处不给分。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课内现代文阅读(9分)14.B(3分)【解析】B项错误:“重担”在文中并非指“毛竹能挑重物”,而是通过毛竹扁担的象征意义,强调革命家肩负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使命,属于象征手法而非双关。双关需依托词语的多义性,而此处“重担”的本义(物理重量)与引申义(革命责任)是象征关系,而非双关。15.B(3分)【解析】A项错误,首句“这不是又一批新欧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是反问句(用疑问句式表肯定),而非设问(自问自答)。C项错误:文中“你”“你们”的第二人称,实际是面向读者(如“你看”)或指代“翠竹”,但核心目的是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场景更具代入感,而非“直接对话翠竹”。此外,段落情感更侧重对建设场景的赞颂,而非单纯“喜爱”。D项错误:本段未使用比喻修辞(无本体与喻体),主要通过排比和反复渲染情感。16.C(3分)【解析】C项错误,全文结构是“先回溯革命时期(①一⑧段:毛竹在战争中的贡献),再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⑨一⑩段:毛竹在开发中的作用)”,并非“先写建设再回溯战争”,时空顺序分析有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17.C(3分)【解析】“如果…就…”表述绝对,家风传承需多方面因素,C项错误。18.B(3分)【解析】林则徐后裔吃素炒豆腐是传统习俗,与家训“海纳百川”无直接因果关系,B项错误。19.答案示例:家训:孝亲敬长,勤以修身解释: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立身之本,以勤劳约束言行,杜绝懒惰,方能涵养品德。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拟写符合主题的家训2分,解释与家训的内容相关2分。(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20.C(3分)【解析】文中是将“我”与乔元贞进行对比,乔元贞聪明好学,却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不能继续接受教育;而“我”虽然课本破旧,但还能继续读书。这一对比展现了乡村孩童命运的差异,也暗含了作者对贫困环境下教育不公的感慨。而乔元贞与二黄毛22025年七年级(下)期未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2025.06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特别要注意所涂答案与题号一致: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答题卡以外的地方答题无效。一。语言知识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2题。他正向古代典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迥迥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瑕及此。1.下列对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壳(ké)B.锲而不舍(qiè)C.衰微(suai)D.沥尽(ni)2.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部分错别字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典藉”应改为“典籍”B.“迥迥”应改为“炯炯”C.“零乱”应改为“凌乱”D.“无瑕”应改为“无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一4题。窗外的梧桐叶发出沙沙作响,似在吟唱一首轻快的旋建。教室里,数学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划出优美的抛物线,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鲜为人知的解题方法。突然,教室角落里爆发出一阵忍俊不禁的笑声一原来是小强偷偷拆解的闹钟零件不期而至地散落满地。老师见状摇摇头,说:“这种小游戏的确非常有趣,但…”不知小强同学能否听懂老师的言外之意。3.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鲜为人知B.忍俊不禁C.不期而至D.言外之意4.下列对语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似在演奏一首轻快的乐曲B.窗外的梧桐叶发出沙沙作响,似在歌唱一曲轻快的旋律C.窗外的梧桐叶上沙沙作响,似在播放一曲轻快的旋律D.窗外的梧桐叶发出沙沙作响,似在弹奏一部轻快的乐章2025年七年级(下)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七下语文参考答案.pdf 四川省仁寿县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