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学案2【课标要求】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素养目标】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环境观、科学价值观。综合思维: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例如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等问题。区域认知:了解公转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地理实践力: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学习重难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高度的变化产生四季变化和五带。【自学导航】地球的运动(阅读课本P123-26)【自主探究任务】阅读课本P23-25,独立完成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中画出主要知识点。1、地球围绕着______公转,公转方向是自_____向_____,公转周期是_______。2、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的,而且它的 保持不变,即北极总是指向 。3、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的变化,使得地表同一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照射情况也在变化,便产生了的 变化,即 、 、 、 。4、以北半球为例,夏季昼长夜短,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 ;冬季昼短夜长,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 ;春秋季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 比冬季 。5、一年之中,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太阳照射情况不同,产生了地球上的 ,即 、 、 、 和 。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7、热带地区气候 ,温带地区四季 ,寒带地区气候 。【合作探究任务1】1、阅读课本P24的图1.21“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表:北半球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表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日期所属季节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北半球四季的划分:春季:_______三个月; ____:6、7、8三个月;秋季:________三个月; ____:12、1、2三个月。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 。将公转示意图转绘成平面图。【合作探究任务2】阅读课本P25的图1.23“地球上的五带”,完成下面小题:1、五带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各地获得 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2、把下图补充完整。【归纳小结】地球公转旋转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课堂检测】一、单选题地理课上,学生自制模型演示地球公转。椭圆形纸板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灯泡代表太阳,铅笔代表太阳直射光线。演示时,手持地球仪沿椭圆纸板边缘转动。下图为地球公转演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学生们演示地球公转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旋转方向是顺时针 B.地轴是旋转中心C.地轴指向不断变化 D.边公转边自转2.学生手持地球仪转到①位置时,山西省正值(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极昼时期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当日,地球大致运行至公转轨道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4.这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自北回归线向赤道 B.自赤道向北回归线C.自南回归线向赤道 D.自赤道向南回归线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有些地区夜晚“日不落”,影响人们的生活作息。下图为拍摄于南极地区的“新年日不落”景观,完成下面小题。5.一天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因为(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板块运动 D.大陆漂移6.一年中,能拍摄到“日不落”景观的国家是( )A.巴西 B.印度 C.俄罗斯 D.日本下图为地球某日某时刻的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7.图示的日期和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 )A.3月21日前后,春分日 B.6月22日前后,夏至日C.9月23日前后,秋分日 D.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8.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你认为可信的是( )A.①地日出最早 B.②地位于热带C.③地正好日落 D.④地白昼最长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图为二十四节气对应地球公转轨道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处暑过后的下一个节气是( )A.立秋 B.白露 C.小雪 D.芒种10.我国(北半球)白昼时间长于黑夜的节气是( )A.霜降 B.雨水 C.小雪 D.大暑11.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依据(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成功与中国天宫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神舟十七号发射当天,地球绕日公转运行在图中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13.若航天员乘神舟十七号经过南极点上空,他观察到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A.逆时针方向 B.顺时针方向 C.自北向南方向 D.自西北向东南方向14.神舟十七号发射当天,宝鸡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15.当地球公转到①处时,宝鸡当地( )A.柳树发芽变绿了 B.小朋友刚过完儿童节C.秋雨连绵 D.荷花正在开放二、解答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圭表,是我国古人发明的一种天文仪器。“圭”是水平放置于地面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表”是垂直于地面的直杆。甘肃某地理社团利用圭表开展测量日影的实践活动。材料二二分二至日正午圭表日影长度(图1)和地球运动轨道图(图2)。(1)日影长度为图1中oa时,影子长度较 (长/短),说明正午太阳升得较 (高/低),此季节地球最可能位于图2中的 (甲/乙/丙/丁)处。(2)据图2推断,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进行 (自转/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位置在 (纬线名称)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日影长短的变化。(3)寒假(大概1月20日—2月18日)期间,地球运行轨迹在 (甲/乙/丙/丁)到 (甲/乙/丙/丁)阶段,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半球,此时甘肃的白昼时间 (长于/短于)夜晚时间。(4)甘肃位于五带中的 带,买房时考虑房屋采光,可以参考 (季节)的光照情况,原因是 。【答案解析】太阳 西 东 1年倾斜 方向 北极星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多 少 少 多五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回归线 极圈终年炎热 变化明显 终年寒冷【合作探究任务1】1、阅读课本P13的图1.18“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表:北半球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表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日期 3月21日 前后 6月22日 前后 9月23日 前后 12月22日 前后所属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直射点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昼夜长短 全球昼夜 等长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有极昼。南半球反之。 全球昼夜 等长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有极夜。南半球反之。2、3、4、5 夏季 9、10、11 冬季 相反3、【合作探究任务2】1、太阳光热2、把下图补充完整。【归纳小结】地球公转旋转中心 太阳方向 自西向东周期 1年地理意义 季节变化、五带【课堂检测】1.D 2.A【解析】1.由题意可知,学生们演示地球公转时,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旋转,太阳是旋转中心,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在公转的同时自转,D对,ABC错。故选D。2.由图可知,当地球仪转到①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山西省昼长夜短,无极昼现象,A对,BCD错。故选A。3.A 4.B【解析】3. 4月25日这一天,地球运行在北半球3月21日前后的春分日与6月22日前后的夏至日位置之间即图中的a处,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故选A。4.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是在2024年4月25日,往后几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且太阳直射点正往北移,直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到北回归线,故选B。5.A 6.C【解析】5.一天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因为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所以人们会根据日出和日落来安排活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6.俄罗斯位于中高纬度地区,部分领土位于北极圈以内,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在夏至时会出现极昼现象,即太阳在一天24小时内都不会落下,因此可以拍摄到“日不落”的景观,C正确;巴西、印度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日本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这三个国家都不会有极昼现象,无法拍摄到“日不落”景观,ABD错误。故选C。7.B 8.A【解析】7.读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B正确,ACD错误。故选B。8.由图可知,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规律,此时①地出现极昼现象,日出最早,故A正确。②位于北回归线上,处在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上,故B错误。③地正处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晨线上,正好日出,故C错误。①②③④四地中,④地的白昼最短,故D错误。故选A。9.B 10.D 11.B【解析】9.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处暑过后的下一个节气是白露,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当太阳地球公转轨迹位于春分-夏至-秋分之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下面节气中大暑位于春分-夏至-秋分之间,我国(北半球)白昼时间长于黑夜,D正确;霜降、雨水、小雪我国昼短夜长,ABC错误,故选D。11.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分为24等分为24个节气,B正确,与地球自转、形状和大小无关,ACD错误,故选B。12.C 13.B 14.B 15.A【解析】12.读图可知,①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②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③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④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神舟十七号发射当天为2023年10月26日,地球绕日公转运行在图中的③秋分日至④冬至日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若航天员乘神舟十七号经过南极点上空,他观察到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北极上空为逆时针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由上题可知,神舟十七号发射当天,地球绕日公转运行在图中的③秋分日至④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宝鸡市昼短夜长。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读图可知,①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①处时,为春季,此时柳树发芽变绿了,A正确;儿童节为6月1日,B错误;秋雨连绵为秋季、荷花通常是在每年的6月到9月之间开放,CD错误。故选A。16.(1) 短 高 乙(2) 公转 南北回归线(或23.5°S与23.5°N纬线)(3) 丁 甲 南 短于(4) 北温 冬季 冬季太阳正午高度角低,影子长【解析】(1)由图可知,如日影长度为oa(图1),影子较短,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升得高,此季节可能是图2中的乙夏至日。(2) 由右图推断,由于地球倾斜着身体围绕太阳进行公转运动,所以太阳直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日影长短的变化。(3)寒假(大概1月20日—2月18日)期间,地球运行在从丁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至甲春分日(3月21日前后)阶段,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南半球,位于北温带的甘肃来说,白昼时间比晚上时间短,此时北极点附近会有极夜现象。(4)甘肃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太阳直射点永远在南方,买房时考虑采光问题,可以参考冬季时的光照情况,因为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