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7月3一4日期末考试历史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題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武丁时期,招周边国族“古”的首领人朝为卜官,招宾氏族首领作为卜官人职商王室,招亘族首领到商王朝供职。这些做法A.建立了神权政治体系B.推动了族群的交流C.提升了占卜官的地位D.完善了内外服制度2.明朝历代不乏言官规谏皇帝的事例,但明代没有设置专门的谏官,言官的职能进一步向监察文武百官偏移。这反映出明朝A.监察职能的蜕变B.政治腐败的加剧C.官僚体系的成熟D.君主权力的强化3.表1为199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1982年宪法部分条款的修改。据此可知,当时表11982年1993年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第七条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仲国有经济的巩固营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和发展国京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第十五条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历史试题第1页(共7页)A.民营经济得到法律保障B.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C.依法治国理念得到贯彻D.公有制经济地位出现动摇4.图1为北魏墓葬出土的屏风漆画(局部)。基主为当时的礼部尚书司马金龙,该画中间为装饰衰华的车辇,车粲中人物头戴冠冕,垂五旒,穿着褒衣博带风格的汉人服饰,与车辇中人物的服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车夫穿着的则是游牧民族常见的裤褶服。该图见证了当时图1A.汉族地位高于少数民族B.北魏封建化的完成C.胡汉文化的交融与并存D.六部制度雏形初现5.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大行其道,美国里根政府采用其理论,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削减福利开支是核心内容之一。由此推知,里根政府的改革A.加剧了贫富分化B.解决了财政危机C.完善了经济理论D.建立了“福利国家”6.一战前夕,单一经济作物生产在非洲逐步铺开,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各地开始形成一种或数种主导经济作物的生产格局,并批量生产和出口。在个别地区,单一经济作物甚至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粮食作物。这体现出A.列强经济殖民的推进B.非洲资源禀赋的优越C.物种交流互换的频繁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革7据江西省《浮梁县志》记载,明代景德镇的制瓷业“镇官民窑,每窑不下数十工,一工有事故必扯累窑户(专门从事制瓷的民户,世代相袭)”。这说明当时A.民营手工业的发达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生产分工的细密化D.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历史试题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