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一轮)2026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9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9.1 科学立法01课标要求课标要求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02构建体系第一单元知识体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法治国家目标主体基础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前提关键防线基础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内涵: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原则:立法方向/立法实效/立法方法措施:依法立法/发扬民主,民主立法/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全民守法(基础)内涵: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主体: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意义: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建设法治政府措施: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规范执法/坚持公正执法/坚持文明执法公正司法(防线)内涵: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表现:程序公正/结果公正措施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内涵: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要求: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措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本课知识脉络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前提关键重点、防线基础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公民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内涵原则(要求)科学立法内涵如何推进科学立法依法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9.1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符合国情和实际遵循逻辑和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是什么怎么办体系构建推进科学立法的意义03核心考点1.科学立法的内涵含义: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2)要求①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②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③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一、科学立法的原因与内涵(1)核心考点: 科学立法立法机关≠有立法权的机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在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①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自治县的人大。②国家行政机关系统(政府及政府下设机构)——国务院,国务院相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特别提醒国家机关 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 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国务院 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相关部门 制定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 人大及其常委会 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 人民政府 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知识拓展: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1).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依据:(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求:(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特别注意: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①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②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③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立法听证会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法律的立项、审议、修改等各个环节。)④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2、推进科学立法(要求/措施)注意:公民可以参与立法过程,但没有立法决策权第五条 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第六条 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第七条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学以致用结合上述法律条文,谈谈如何提高立法质量?做到依法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考点总结:如何推进科学立法(如何提高立法质量)科学立法的内涵(含义+原则)推进科学立法(措施)原则3个+3措施+3统一+1思想1.在我国,只有国家权力机关才有立法权。( )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的人大;国务院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国家监察委员会。2.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3.科学立法应做到权利与义务完全对等、权力与责任完全分设。( )科学立法应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根据国家治理需求,科学合理配置权力与责任。×√×误区警示4.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立保证了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立法权。(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公开征求意见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立法的重要途径,但人民群众并不享有立法权。5.立法必须发挥人大领导作用,确认和保护人民的各种利益诉求。( )党领导立法,人大主导立法。法律必须确认和保护人民的合理利益。6.完善授权立法意在扩大其他国家机关的立法权限。( )完善授权立法旨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完善和规范其他国家机关的立法权限,而不是扩大其立法权限。×××04真题研析.(2022·山东卷)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海南省和北京市的人大常委会在已有法律法规基础上,率先制定了各自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海南省的条例重点针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等自贸港知识产权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北京市则主要强化奥林匹克标志、网络平台等新兴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海南省的条例完善了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实施机制 ②北京市的条例体现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地方立法权 ③海南省的条例提高了海南自贸港在相关领域的治理能力 ④北京市的条例加强了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网络平台的监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3·浙江1月选考)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进程中,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围绕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扩中”“提低”等重大改革任务,并结合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找准立法切口,让每一部法规都装满民意。这一做法A.拓宽了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B.回应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利益诉求C.规范了公民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D.完善了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2023·湖北卷)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但立法法本身也需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修正。继2015年第一次修改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新修订的立法法对设区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事项进行了调整,增加“基层治理”,并将“环境保护”修改为“生态文明建设”。这表明①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②扩大设区的市立法权限,适应地方创新治理的实际需要 ③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 ④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应当按照法定职权开展立法工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5北京卷)9. 近年来,露营成为北京市民新的休闲方式,赏花、钓鱼、观鸟……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人走进自然,释放消费活力。为引导露营市场的有序发展,北京市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的意见(试行)》。这一文件( ) A. 既规范相关行业行为,也规范政府权力运行B. 充分发挥乡规民约作用,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题C. 凸显政府关注新兴领域,旨在规范市民露营行为D. 通过单行条例的规范作用,实现社会自我治理【答案】A【解析】【详解】A:政府制定《关于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的意见(试行)》,一方面对露营相关行业进行规范,比如规定露营地的设立标准、经营要求等,从而规范相关行业行为,引导露营市场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该文件也规范了政府权力运行,明确政府在管理露营市场过程中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等,防止权力滥用, A正确。B:乡规民约是由乡村群众集体制定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适用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而本题中是北京市相关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属于乡规民约 ,B错误。C:政府制定该文件确实关注到了露营这一新兴领域,但目的不仅仅是规范市民露营行为,更重要的是规范整个露营市场,促进露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释放消费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旨在规范市民露营行为” 表述片面,C错误。D: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区域自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单项法规。本题中北京市相关部门制定的《关于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的意见(试行)》不属于单行条例,同时也不是社会自我治理,而是政府对营市场的管理规范,D错误。故本题选A。(2025河北卷)5. 1949年7月,石家庄市成功召开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全国第一个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城市。参会的160名代表来自各阶层、各行业,由近12万名选民通过各种方式选举产生。大会在民主理念、建政纲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全国实行人民民主的范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预演”。由此可知(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传承基础上演化的结果②各级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并对人民负责③石家庄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1949年7月,石家庄市召开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提供了全国实行人民民主的范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预演”,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传承,也体现了石家庄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①③正确。②: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②错误。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错误。故本题选A。(2025年1月浙江)12. 国务院颁布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为政府依法防范和打击危害网络数据安全的违法活动提供依据,有助于更好解决网络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泄露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该条例的实施将进一步( )①促进网络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 ②确立政府在执法活动中的主体地位③明晰政府监管网络数据安全的权责 ④推进建设智能政府以增强政务效能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对网络数据处理活动进行规范,保障数据安全,这为网络数据在合法合规的环境下进行合理利用提供了支撑,有利于促进网络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①正确。②:政府在执法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由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的,并非该条例确立,②错误。③:该条例为政府依法防范和打击危害网络数据安全的违法活动提供依据,这就明确了政府各部门监管网络数据安全的权力与责任,使监管工作有章可循,③正确。④:该条例主要围绕网络数据安全展开,重点在于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等,与建设智能政府以增强政务效能没有直接联系,④错误。故本题选A。(2025年1月浙江高考11.) 某县人民政协积极推动政协委员履职“下沉”。面对社区群众遇到的养老、托幼等问题,委员们会同政府部门负责人、社区干部、物业负责人、群众代表等发起一场场专题协商会,找到各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表明( )①民主协商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②政协委员履职“下沉”推动了基层协商③广泛协商能为基层决策凝聚共识 ④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职能之一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材料提到了政协委员在基层进行协商,但是无法得出“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这一结论,①排除。②:政协委员在社区层面与政府部门负责人、社区干部、物业负责人、群众代表等进行专题协商,这表明政协委员履职行为已经深入到基层,推动了基层的协商民主,②正确。③:通过政协委员与各方面的代表进行协商,找到了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说明广泛协商有助于凝聚共识,为基层决策提供了支持,③正确。④:政治协商是指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材料强调政协委员下基层协商和解决问题,没有体现政治协商职能,④排除。故本题选C。.(2023·全国乙卷,改编)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新修正的立法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可以协同制定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域或者有关区域内实施。”②赤水河流经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长期以来,赤水河的保护面临跨行政区域污水排放标准、环境监管执法等不一致的问题。2021年5月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人大常委会按照“同一文本、同步审议、同时公布、同时实施”的要求,分别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同时审议并通过了各自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决定和条例于同年7月1日起同步施行。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三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区域协同立法的积极作用。链接教材知识,整理答案①→有利于加强地方性法规的协同实施,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共同保护赤水河的合力②→开展区域协同立法,有利于三省统一标准,维护地方性法规的权威,推动新时代地方立法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答案:①开展区域协同立法,有利于三省统一标准,维护地方性法规的权威,推动新时代地方立法高质量发展;②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赤水河保护的合力,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③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