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玉溪师院附中2026届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校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是截至2019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情况统计表。据此分析,二里头文化()稻米 粟米 黍米浮选颗粒数 14768 13883 2248颗粒数占比 47.8% 44.9% 7.3%折合重量(克) 236.288 27.766 15.736A.已经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B.居民从长江流域迁徙而来C.印证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D.水稻是其居民重要粮食来源2.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告缗”,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商贾中家以上几乎都被告发。武帝派遣御史和廷尉正、监等分批前往郡国清理处置告缗所没收的资产,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地大县达数百顷,小县也有百余顷。从汉武帝实行“告缗”的结果可推知,西汉初期()A.有效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B.扶植商业的政策走向瓦解C.解决了国家军费不足问题D.休养生息促进了经济发展3.从秦至隋朝,铜币钱文是货币重量的大小。而到了唐代,表示钱币重量的钱文消失了,代以“通宝”这类写有国号、年号或者吉利语的钱币。这一变化说明()A.货币经济占据商业主导地位B.货币的政府信用性日渐突出C.货币由多样化逐渐趋向单一D.金属货币被纸制货币所取代4.明代的远程贸易以大运河为主,清代长江水系在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湖广川的粮食、川陕的木材、江汉平原的棉花、湘蜀的丝茶等产品都通过长江水系运往其他经济区。这表明清代()A.水路交通重心发生转变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速C.市场的网络化特征增强D.商帮垄断了区域性贸5.下图为清代银钱比价变化趋势图,它反映出0A.清朝的对外政策相对比较稳定B.银钱比价的波动缘于商业发展C.19世纪中期清朝社会动荡剧烈D.19世纪初期清朝贸易出现入超6.在传统婚姻关系缔结过程中,父母主婚而无证婚。在《申报》数据库中检索“证婚”一词,共出现了5708条记录,其中1911年以后的有5694条记录,且证婚人一般由达官显宦、亲朋好友、教会中的牧师等担任。这一变化表明()A.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的解放B.传统婚姻模式退出历史舞台C.政局变动影响社会风俗变迁D.西方婚姻观念受到广泛认同7.阅读下表。据表可知,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反映了()近代中国主要铁路建设情况一览表建设时期 承建主体 总里程(千米) (轨距毫米)晚清 列强 5526 1524、1485、1435、76清政府 4357 1435、1000民国 日本 478 1067民国政府 3632 1435、100注:当时国际上多以1435毫米作为标准轨距。A.中国经济正逐渐与世界接轨B.近代社会性质影响交通进步C.列强在华侵略势力不断扩大D.国人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强8.史坦因在《红色中国的挑战》一书中写道:“在华北和华中那些匆匆忙忙地放弃了的土地上,迫切地需要组织起大规模的游击战,来反抗这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就在日本人的后方前进-打回去”。材料中的“打回去”()A.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B.粉碎了日军的速胜计划C.开创了游击战的新模式D.避免了国土的大量沦丧9.从20世纪40年代起,中国农民由“被启蒙”变为启蒙者,他们再也不是愚蠢落后和麻木狭隘的代表,而是获得了独立身份,有价值尊严、理想抱负的主体。出现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危机下的意识觉醒B.国民政府进入宪政时期C.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D.根据地民主运动的发展10.1952年9月《人民日报》对农民互助性合作医疗给予充分肯定。1952年12月,全国90%以上的地区建立了县级卫生机构,县级卫生院达2123所,相当一部分乡村组建了个体诊所。这()A.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B.确立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C.推动了农业合作化的到来D.依赖于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11.表2000-2005年中国不同经济成分的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国有企业 42.6 35.4 31.5 28.8 26.6 24.3民营企业 57.4 62.9 66.3 68.9 71.3 75.7个体 6.0 6.1 5.9 5.1 4.7 4.5上述数据可以用来说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B.国有经济失去主导地位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形成D.私营企业发展比较缓慢12.自12世纪中后期开始,欧洲个别国家出现了以盾牌的名义而缴纳的“盾牌钱”,它是指封臣只要缴纳相当的金属货币,就可以免除骑士役。盾牌钱征收的主体是国王,国王向直接封臣征收盾牌钱,后者又向自己的封臣分摊。据此可知,盾牌钱的出现表明()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削弱B.国王不得直接征召骑士作战C.国王征税权不受封臣们制约D.殖民扩张导致白银流入欧洲13.1784年,英国一磅细纱的售价为10先令11便士,原料费用为2先令;1812年,一磅细纱的售价为2先令6便士,原料费用为1先令6便士;1832年时,其售价为11.25便士,原料费用为7.5便士。这一变化会导致()A.棉纺织业提高机械化水平B.英国率先建立新型垄断组织C.商人加大对中国鸦片走私D.政府逐步放弃自由贸易政策14.据统计,1870年,英国在拉美的投资为8500万英镑,1909年增至42570万英镑,1913年达76000万英镑(1英镑约等于4.8美元);1914年美国对拉美的投资为12亿美元,德国为9亿多美元。这一现象()A.反映了列强实力对比的变化B.造成了拉美单一经济体系的形成C.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D.阻碍了拉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5.史学界普遍认为冷战爆发是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而导致的美苏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有学者从战后英苏利益冲突的角度出发,认为是英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制定了“联美反苏”政策,美国加入后,因实力雄厚取得反苏阵营的领导权。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种观点之间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B.英国诱因观点不具有普遍性难以成立C.客观历史事实的认定基于不同的解释D.多视角的分析开阔了史学研究的视野16.2022年6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危机应对小组(GCRG)发布第二份关于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最新报告,称在新冠疫情和气候危机及俄乌冲突下,全球食品、能源和化肥市场遭受的价格冲击正不断升级。报告称,估计94个国家的16亿人至少面临其中一项危机局面。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能源危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障碍B.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C.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D.全球化使传统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共性二、非选择题(共52分,33题14分,34题14分,35题12分,36题1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16世纪的中国进入共时性发展时期”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搜集了以下材料。材料一 自正德以来太仓银库的收入总数,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正德初年149万两,嘉靖十一年(1532年)243万两,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295.7116万两,万历五年(1577年)435.94万两。万历之前,江南实行的“征一法”,江西的“鼠尾册”,东南出现的“十段锦法”,浙江、广东出现的“均平银”,福建出现的“纲银法”,都具有徭役折银句田亩转移的内容。张居正在万历六年(1578年)下令清丈全国土地。请查溢额脱漏,国家掌握的田亩数达7013976顷,此弘治时征税田额增多了300万顷。在这个基础上,于万历九年(1581年)采用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制度。-摘编自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等材料二 从16世纪开始,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出现的显著变化是,从各个文明的独自发展演变到全球步调一致的共振期,即“共时性发展”时期。-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从共时性发展的视角分析说明一条鞭法实施的原因。(8分)(2)若进一步探究16世纪的中国进入共时性发展时期,你认为还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材料?举两例说明。(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性企业之一,也是近代第一家股份公司制企业、规模最大的轮船航运企业。1873年1月,李鸿章命人筹办招商局,以容同等人所著的《联设新轮船公司章程》为基础,面向社会公开募股,其所发行的股票也被称为“中国第一股”。甲午战争以后,外资获得了在华直接设厂的权利,中国朝野从挽救危亡、抗衡外资扩张出发,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潮流。接着,清延在遭受八国联军沉重打击后,又进一步提出振兴工商政策,出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官企改归商企的潮流,招商局就是在这种潮流中开展改制之路的。-摘编自虞和平、吴鹏程《清末民初轮船招商局改归商办与官商博弈》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招商局利用有利时机与官方展开了三次博弈,争得了完全自主用人、独立处置产权的权利,最终实现了完全商办。北洋军阀混战期间,招商局长江航行船只常被军阀扣留,用作运兵打仗,几无盈利可言,船只受损,近乎报废。1930年国民政府借口整顿局务,将招商局改为国营,1932年又改属交通部。1937年抗战爆发,招商局总部迁至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再迁重庆,抗战胜利后再迁上海。到1947年11月,招商局只剩下大小船只460艘,33万吨位。1949年4月上海解放,招商局由上海市军管会接管,从此归新中国所有。-摘编自谢俊美《轮船招商局兴衰启示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轮船招商局性质的变化,归纳影响其变化的因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轮船招商局成立和发展的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80年,美国对日本汽车产业实行制裁。1981年,日本被迫实施“自愿出口限制”计划,主动将对美汽车出口量做出限制。但日本通过《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展望》推动汽车产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型,政府研发补贴占企业投入比重达20%。丰田生产系统(TPS)将缺陷率从1980年的140件/万辆降至1990年的34件/万辆。将有限的对美出口额度分配给附加值更高的高端豪华汽车成为日本各大车企的共识,开发了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高级轿车系列,日系车对美出口额度逐步向高端车型倾斜,实现了“量减价增”的平衡。本田、丰田等车企加速在美国建厂,1990年日本在美本土化产能占比达45%,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均有日本汽车制造商的海外生产布局。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不降反升。-摘编自钱乘旦总主编《日本通史》等材料二以奇瑞、长城和吉利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2023年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速达57.4%;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585.9万辆,增速19.3%。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能占全球75%,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2024年9月,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产品实施进口关税上调,电动汽车的关税增加幅度达到100%。中美汽车贸易战的持续周期和激烈程度要远比日美博弈战更久、更高,但中国具备日本当年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这有利于中国与美国开展博弈。-摘编自张燕玲、李普《以史为鉴论中美贸易战》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汽车产业在日美贸易战中竞争成功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美贸易战“中国具备日本当年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的认识。(6分)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时间 主要研究内容19世纪中后期 埃及、土耳其等国的亡国史研究20世纪初 世界各国革命史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列强侵华史研究20世纪50-70年代 各国人民友谊史研究1978年以来 全球史研究-据于沛《学术史研究是建构世界史自主知识体系的源头活水》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特点,并选择其中两个阶段加以说明。(12分)玉溪师院附中2026届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校测历史答案选择题:DDBCCCBADAAAADDD17.(14分)(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及银库收入提高;江南部分地区徭役折银做法的借鉴,中国封建徭役制度衰落;张居正时期丈量全国土地并推行一条鞭法,国家治理能力增强。(8分)(2)举例:补充专制王权国家发展相关的材料。理由:16世纪欧洲专制王权国家逐步发展,政府职能增强。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举例:补充思想新变化的材料。理由: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发展,倡导人文主义。李贽等人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6分)(若答其他答案,比如高产作物、科技、对外交往等,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8.(14分)(1)变化:由官督商办到商办再到国营。(2分)因素:民族危机的加剧;外资企业的扩张;政府的重商政策;政治局势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6分,任答三点即可)(2)意义: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和军事侵略;为中国现代企业体制的改革提供借鉴。(6分)19.(12分)(1)原因:日本国家产业政策扶持;车企重视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品高端升级;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完成全球生产布局。(6分)(2)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和民众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组织力强;在外交战略上充分自主;拥有全工业化体系,综合国力强;中国市场体量大;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先。(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20.(12分)特点:近代以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关注点深受现实政治态势的影响。(2分)阶段:20世纪50-70年代:各国人民友谊史研究;1978年以来:全球史研究。(2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突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和敌视,世界史研究焦点转移到各国人民友谊史,希望从中获得相关经验启示,以便指导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为了共和国的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迫切需要加强对外国的了解,而要真正了解外国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不能不追溯其历史根源,从而为我国世界史研究迅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全球史成为研究的重点。(6分)因此,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关注点深受现实政治态势的影响。(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